易经是怎样的一本书,是否包含朴素的时空观呢?(易经是本什么样的书)

易经是一本奇书,是包含着宇宙的万事万物演化性的,是理解宇宙万事万物演化规律性的一本奇书了。是相对应着自然性磁场性运动性变化性的,以及是相对应着物质性的二面性变化性运动性的。而易经是一本哲学书,但它是博大精深的包罗万象的,或者将来这本奇书是能够打开时空奥秘之门的一把锁匙的这亦不出奇了。但这只是个人的认为了,但亦有人认为易经是迷信的,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这就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各人有各人的认为了,而就说到此这里为止了,但不知是不是这样的认为,而下面就交给砖家们继续的讨论吧!

#####

简单的说,《易经》是群经之首,授人智慧的书。

所有经书都是从《易经》演变而来。

《易经》有四大功能,象、数、理、占卜。

易有“简易、变易、不易”三义。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用阴阳的观点,以自然为标准,做合理的判断。

《易经》告诉人们,世间万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在不同的时空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方式,所以人们的行动要随时空变化而变化才吉,不凶。

按通常的说法,伏羲做阴阳八卦。孔夫子在十翼即《易传》中说:

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文王将其变为64卦,孔夫子系统整理后又作十翼即《易传》。

从数学上看,八卦实际是将阴阳两个数三次的重复排列组合,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种自然现象。64卦是阴阳两个数重复六次排列组合形成的64组阴阳数字组合。每一个组合赋予一定的含意,揭示了宇宙人生的一种情形,以及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果理解了这些含意,就明白了为人处世各个阶段所有情形及宇宙万物变化的道理。其精髓是变化,用现在的话说是“与时俱进”,世界一切都随时空改变而改变,所以,人的思维行动也随时空改变而改变。因此,《易经》不仅包含朴素的时空观,并且朴素的时空观是《易经》之精髓。

民间通常将其做算卦的书,其实占卜仅是其一项附加功能,类似于今天我们宣传推广某项知识、业务,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尤其是没有文化知识的人去了解掌握《易经》中的道理,如果迷信便成了糟粕。通过64卦包罗宇宙奥谜的64个密码,将宇宙中的一切归纳为64种情形,每一种情形下如何思维行动。没有掌握全部64种情形的情况下,只能用占卜的方式了解掌握某一种情形下应该怎么办。

说到占卜,自古以来,就有不学易经,不会卜卦的说法。但人们不了解的是,《易经》的卜卦,都有条件,是说在什么条件下,怎么办。其初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时,用来占卜国家是否应该发动战争;国家大事没办法决定时占卜;但占卜后还要据实际情况决定。因为占卜的一种情形不一定与实际相符。

在遇事不决时可占,但是,要注意:一是不能以占卜结果做行动准则;二是明白卦辞所包含的道理,按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所以,孔夫子遇事不占,古人“善易者不卜”。明白遇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但是,就是这项附加功能救了它的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人说《易经》是老百姓算命的书,秦始皇觉得不会影响他的统治,就不屑烧之,所以《易经》做为群经之首得以留传至今。

从以上回答可知,《易经》是群经之首,是教人变聪明,赋予人智慧的经书,当然包含朴素的时空观。希望以上回答对您能有所助益。

以上是回答问题,以后我将专门更正很多书籍中对《易经》中爻词及内含的不正确的解释。

#####

易经是一本研究及表述变化、变化的方法和规律的一门学问。它的确包含有朴素的时空观。

易经通常是指《易经.经部》和《易经.易传》两个部分,即多指《周易》六十四卦和孔子及其弟子们研究《周易》而撰写的“十翼”。

《易经》“八经卦”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所对应的自然物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及《易经.易传》中“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悦乎兑,战乎乾,成乎坎,止乎艮”,就是易经包含有朴素的时空观的最好证明。

另外,易经中有”天、地、人”“三才”的时空观,尤其是易经研究中卦爻之“大小往来”、“应比乘承”、“时位中正”的关系,充分说明易经中的每一个卦、每一个爻,其中都包含有朴素的时空观的认知、思维、分析和方法的运用上的讲究。

#####

易经这本书,你只要用一纯朴的心去读,它就变成你的:良师益友,文胆智囊。

#####

《易经》源自东夷部落太阳崇拜和鸟图腾崇拜,《易经》最初是古代的天时(天气、气候、天体运行等)观测报告,是一年或多年天时大数据分析报告,《易经》64卦是对大数据分析后的规律总结,是一种“数据预测模型”,是天文学、气象学、五行学说等在生产生活、管理治理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闪耀着中国古人科学而又浪漫的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改造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之光。

#####

《易经》这本书,流传之今上千年,总有它的魅力所在。这本书集哲学、天文、医学、人文、预测学等等于一身。你看似深奥,但耐看耐学。只有你下功夫,读懂了其中的精髓,你就感觉它的神奇与博大。

其中六十卦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卦:乾卦。记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二卦:坤卦。记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当然还有其他卦也很重要,就不展开讲了。

易经,其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融合,组成了整个宇宙的运转。而其运转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自然与人为的统一性。

当然“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预测事物中的卦象生成,是有内外(内因与外因)关系的逻辑推演事物之变化、发展、得失、成败、吉凶、祸福等。

所以说,《易经》这本书,你要熟读数遍(十遍、二十遍),才能逐渐悟通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恕不多啰嗦了。自己买一本研究吧,定会得益匪浅!

#####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其中包含朴素的时空观。

《易经》对宇宙的认识,对时空的认识,在《易经·系辞上传》上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得到了最深刻最生动的体现。《易经》就是以这句话进入宇宙时空的。八卦后来又衍生变化出八宫六十四卦(每宫各八卦),八卦八宫符合自然的“道”。《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两仪即是“道”包含的“一阴一阳”(有人认为可以是天地,或乾坤之类)。我们知道,八卦每卦都是由阳交“—”或阴交“——”符号三叠而成。八卦的生成和含义,《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指宇宙本原,即天地未判之前浑然一体的元气其实也就是“道”。太极分化、生出阴阳,一阴一阳两相对立的状态就是两仪。从宏观上说,宇宙万物都分阴阳,如日月、向背、正反、雄雌、男女、高低、大小等等(在探析之三《阴阳回互,万象成真》我对阴阳有专题论述)。阴阳之分体现在卦上, 就是爻形符号“—”和“——”。宇宙进一步化生,又在天地阴阳之上生出了四象,即春、夏、秋、冬四时;体现在卦上,就是“——”、“——”之上再生“——”、“——”,形成 。 为少阳,象征春; 为老阳,象征夏; 为少阴,象征秋; 为老阴,象征冬。这四个符号可以视之为卦的初爻和二爻。在天地四时形成并运行之后,又形成宇宙万物。在古人看来,宇宙万物中最基本的八种自然物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体现在卦上就是四象之上再生阴阳,即是 乾、坤、震、离、兑、艮、坎、巽八卦。因此,从宇宙的本质来看,由太极产生天地阴阳,天地阴阳产生四象,即春、夏、秋、冬四时,四象产生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卦,代表八种自然物质,这就是《易经》上所说的“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综上所述,天地万物都是从太极产生出来的,太极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本质。  自然万物如何生化?《易经》以乾、坤和咸卦来说明,揭示出自然有机联系的神秘性。两仪即阴阳,也就是乾坤,乾为阳为天为父,坤为阴为地为母。在《易经》中,乾坤二卦是阴阳之象。《 辞传》中《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坤卦》:“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维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至于天地万物如何化生而成?《易经》认为是通过阴阳二气交感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实现的。《咸卦》:“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悦),男下女…天感地,而万物化生”。《系辞下传》:“天地氲氤,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这即是《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以乾坤为阴阳二物,把天地化生万物的过程比拟为雌雄交媾,并进一步追溯了阴阳的本质,即太极这阴阳未分之气  上面是对《易经》破译宇宙间万物的生成进行一番考察和研明。《易经》上如何用卦来确定方位?八卦划定八方位。八卦表示方位(约定俗成的搭配),主要有两种排列方式,即是伏羲八卦方位和文王卦方位。伏羲八卦方位:1乾(南),2兑(东南),3离(东),4震(东北),5巽(西南),6坎(西),7艮(西北),8坤(北)(此为先天数);文王八卦方位:1坎(北),2坤(西南),3震(东),4巽(东南),5中,6乾(西北),7兑(西),8艮(东北),9离(南)(此为后天数)。先天八卦是乾坤定南北,离坎定东西。后天八卦是坎离定南北,震兑定东西。对于伏羲方位,即先天方位,《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宋人绘出一幅先天八卦方位图,解释了《说卦传》的这段话: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艮、兑、巽、艮为阴,所以以乾1,兑2,离3,震4为顺,象征天左旋;以巽5,坎6,艮7,坤8为逆,象征阴阳相错,并按以上顺序画出了中间的太极图S曲线,以之表示阴阳消长的旋转运动。文王方位,即是后天方位。《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离也者,明也…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兑,正秋也…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东北之卦也…”宋人画图以释明:乾卦被置于西北方向(原因是周族崛起于西北,周人以西方为上,于是便把乾坤二卦都移到了西方。乾坤在八卦中居于领先地位,没有乾坤,其他六卦也就没有。因此,乾坤两卦是最重要的)。离卦为火,象征炎热,故以之表示南方;坎为水,象征寒冷,故以之表示北方;震为雷,春日雷作于东,故以之表示东方;兑为悦,夕阳无限好,令人喜悦,故以之表示西方;艮为山,为万物所成终结之处,黑夜将尽,黎明即至,故以之表示东北方。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应该说是来源于先天太极图,也就是“天地自然之图”,即俗称的“阴阳鱼”。其黑白两部分正好是一个圆等分为两半。“熟玩之有太极函阴阳,阴阳函八卦之妙。”在《易图明辨》中,清人胡渭曾广采众说,对太极图详加解释:其环中为太极,两边黑白回互,白为阳,黑为阴。阴盛于北,而阳起薄之:震东北,白一分,黑二分,是为一奇二偶;兑东南,白二分,黑一分,是为二奇一偶;乾正南全白,是为三奇纯阳;离正东,取西之白中黑点,为二奇含一偶,故云对过阴在中也。阳盛于南,而阴来迎之:巽西南,黑一分,白二分,是为一偶二奇;艮西北,黑二分,白一分,是为二偶一奇;坤正北全黑,是为三偶纯阴;坎正西,取东之黑中白点,为二偶含一奇,故云对过阳在中也。坎、离为日、月,升降于乾坤之间,而无定位,故东西交易,与六卦异也。先天八卦方位图正好揭示了天体运动的方向,破译宇宙之初的景象。宇宙大爆炸的结果,天体均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先天八卦方位图所画成的八卦顺逆线路图,正好揭示了宇宙的神奇,使人能容易地走进宇宙的内在(本质规律)。先天方位立足于自然的破译,目的在于认识宇宙这一本体。后人借助这图能认识宇宙天体的神秘。  文王后天方位把先天方位从远到近给拉回来,建立了新的方位学,它从另一角度——从自然界的信息和能量角度来确定方位。正如上面所说的“离卦为火,象征炎热,故以之表示南方;坎为水,象征寒冷,故以之表示北方;震为雷,春日雷作于东,故以之表示东方;兑为悦,夕阳无限好,令人喜悦,故以之表示西方。”东、西、南、北方位定格,这同样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和公转,公转一年十二个月,这样太阳给地球的能量和信息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变化,东方得天气之先。一年十二个月分四时八方,与八卦的关系:震卦为东方,春二月之令,太阳东升,普照万物生长之期。巽卦为东南方,三、四月之令,太阳已经升起,照耀万物而鲜明。离卦为南方,五月之令,正是太阳当空,明显地看到万物生长的情况。坤卦为西南方,六、七月之令,坤为地,养育万物,物之成熟之时。兑卦为西方,八月之令,正是果实累累,喜庆丰收之时。乾卦为西北方,九、十月之令,秋冬相交,太阳西沉,明与暗,阴与阳发生争斗之时。坎为北方,十一月之令,坎为水,不停止地流动,是劳苦之义。太阳在这一方位,完全沉没,万物劳累,应该休息之时。艮为东北方,十二月、正月之令,正是冬春之交,黑暗即将过去,光明立刻来临,万物到此,既是一天的完结,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之时(这是我们现在对后天方位的《说卦传》的“帝出乎震……”的解释)。后天八卦恰好弥补了先天方位的不足,从方位上起了补充作用。一个揭示了天体的运行方向,一个则揭示了地球本身的运转方向——主要是从接受太阳能量和信息而对地球本身的影响和作用来说。这都符合自然的“道”。尽管先天方位和后天方位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们都从方位来揭示自然的本质内涵,破译宇宙的神奇,使后人能认识宇宙天体的神秘。无论是先天方位,还是后天方位都是科学的,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古人能从不同角度而制订二种方位,真正的绝顶智慧!  八卦衍演变成六十四卦(每八卦成一宫,八宫有六十四卦)。八卦每一卦都与其他卦搭配组成了六十四卦(八经卦重卦而成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六个爻。六十四卦各由六爻组成,其位自下而上,名曰: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古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低渐高,由微而著的,因此,六爻自下而上排列成卦。《周易乾凿度》说:“《易》,气从下生。”郑玄注:“《易》本无形,自微及著,故气从下生,以下爻为始也。”所以六爻各有象征意蕴:初位之爻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二位之爻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三位之爻象征事物功业小成;四位之爻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五位之爻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上位之爻象征事物发展终尽。这符合自然万物的生化发展过程——六爻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动态发展的趋势。  在《易经》中,不仅仅用八卦来定八方位分四时,同时把六十四卦分为八宫对应天象地理,从而更细详地划分宇宙时空。古人在六十四卦中拿出十二个特殊的卦形,即是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卦,配合一年十二个月的月候,以分四时(古代历法,五日为一候,一月共六候。十二消息卦,一卦当一月,一爻当五日即恰当一候,而一月六候,故十二消息卦共有七十二候)。十二消息卦和十二个月的配合情况如下:复卦,一阳息阴,建子,十一月。临卦,二阳息阴,建丑,十二月。泰卦,三阳息阴,建寅,正月。大壮卦,四阳息阴,建卯,二月。夬卦,五阳息阴,建辰,三月。乾卦,六阳息阴,建已,四月。 姤卦,一阴消阳,建午,五月。遁卦,二阴消阳,建未,六月。否卦,三卦消阳,建申,七月。观卦,四阴消阳,建西,八月。剥卦,五阴消阳,建戍,九月。坤,六阴消阳,建亥,十月。其中泰、大壮、 夬卦代表春季;乾、 姤、遁卦代表夏季;否、观、剥卦代表秋季;坤、复、临卦代表冬季。这称为“十二消息变通而周于四时”。《易经》如何用卦来表示二十四节气?它用震、离、兑、坎四卦分别与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相配,和这四个卦的二十四爻分别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相配(这叫卦气)。震主春,离主夏、兑主秋,坎主冬。每卦六爻,一爻主一节气,四卦各主六节气。 至于卦的六爻如何与地支、十二月份相配来看时间?这从爻辰可看出。爻辰就是用重卦的六爻与地支即月份相配。六十四重卦,每卦六爻,而每一爻的爻性均有阴阳两种可能,这样六爻共有十二种可能,即六个阳爻和六个阴爻。这十二种性质和爻位不同的爻,正好配一年的十二个月。六爻和地支月份的配合有两种方式:一是按月份排列:正月(寅)——九二爻;二月(卯)——六五爻;三月(辰)——九三爻;四月(巳)——上六爻;五月(午)——九四爻;六月(未)——初六爻;七月(申)——九五爻;八月(酉)——六二爻;九月(戍)——上九爻;十月(亥)——六三爻;十一月(子)——初九爻;十二月(丑)——六四爻。二是按爻的性质和爻位排列:初九爻——十一月(子);九二爻——正月(寅);九三爻——三月(辰);九四爻——五月(午);九五爻——七月(申);上九爻——九月(戍)。初六爻——六月(未);六二爻——八月(酉);六三爻——十月(亥);六四爻——十二月(丑);六五爻——二月(卯);上六爻——四月(巳)。由依爻的性质和爻位排列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这里是有规律可循的,即:凡阳爻皆配单月,其对应关系是初爻至上爻六爻分别配从十一月至九月六个月;凡阴爻皆配双月,其对应关系是从初六爻至上六爻分别配从六月至四月六个月。上面是乾、坤卦的爻辰,其它六十二卦可依此类推。古人以十二卦来表示一年十二个月和四个季节,同时还另抽出四卦即震、离、兑、坎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和由这四个卦的二十四爻分别与一年二十四节气相配,再者以六爻来与一年十二月份配合看时间,把卦纳入时间来认识宇宙时空,从而更有效地破译宇宙时空的神秘。这里很有必要论述一下河图和洛书。河图和洛书以数字来表示方位,这也是很深刻的。  河图数字图的排列为: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前后左右自成方位。纳入东、西、南、北、中方位来认识,河图有口诀:一与六共宗而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相守而居乎中。  洛书数字图的排列: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成“龟形”方位。洛书的方位纳入八卦来认识,其实就是九宫图。九个数字配八卦即形成了固定的关系:坎1,坤2,震3,巽4,中5,乾6,兑7,艮8,离9,方位即是1(北),2(西南),3(东),4(东南),5(中央),6(西北),7(西),8(东北),9(南)。这也就是洛书阴阳气旋的运行方式。古人从不同角度去考察,即仰观天,发现了河图;俯视地,悟出了洛书。但由于这河图和洛书假借神话传说,所以弄得很神秘。《系辞上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其背有旋毛如星点,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称作龙图(即河图);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其背有裂纹,前九,后一,左三,右七,中五;前左四,后右文,后左八。其纹如字(即是洛书)。古人先哲用河图旋臂左旋揭示了天外有天的银河系作用于地球的宇宙气旋,这破译了宇宙之初的景象。如果说河图是说天的。那么洛书则是道地的。假如从不动的北极星上俯视地球,发现的就不仅仅是顺时针左旋的阳性气旋了,而且还有宇宙遗传给地球自身逆时针右旋阴性气旋的加入,还发现了两种相反气旋阴阳交替而成的∞字气旋,这揭示了自然的神奇,破译了宇宙的内涵。  无论是河洛,还是出自河洛的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包括方位),都是以动态的观点来破译天体,研明时空,揭示宇宙的本质规律。这是我国特有的,古人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在现实的存在中,什么能够离开时空?

思想都不能!

骚问。

#####

《易经》又叫《周易》,本来是一本占卜用的书,是一切术数的基础。孔子作十翼,《易经》开启哲学的先河。

《易经》中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这一节是说先天八卦图,配上十二个地支,乾在午位……。“帝出乎震,齐乎巽……”这节是说后天八卦图,配上十二个地支,离在午位……。

中国古老的地支学说,将万事万物归纳在其中,时间和空间也不例外。午在时间上可以表示为午年,午月,午日,午时。午在空间上可以表示为南方。

由此可见,《易经》一书包含高深的时空观念,世人习以为常,没有察觉到吧了!

#####

易经首先是古人认识自然界,对计时与空间方位的认识与计算用书,融入了古人的天文地理知识,精准计算时序,演化出农历计时方法,使用至今,对空间方位的认识更是结合中原地区的地理环境,把八卦方位确定位置,对应着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

再就是慢慢演化出六十四卦,对世间万物的演化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把所有的事物囊括于六十四卦中,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就行总结,使之成为一门学问,应用指导人们的生活,实则是一种唯物观,对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与应用。

古人在缺乏大量信息来检验事物的远古时期,通过生活中细致观察与积累,能总结出这套东西,非常不容易,它囊括着宏观与微观世界的一切变化规律,沿用至今。还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实用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