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能比肩韩信一类的战神有哪些?
既然说战神,那就应该以战功来评判。既然以韩信为标准,那首先要看看韩信的功绩。
韩信功绩:1、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
2、擒魏。奇袭魏都安邑。虏魏王豹,平定了魏国,改魏为河东郡。
3、破代。开辟北方战场,北击代王陈馀,活捉代相夏说,破代。
4、灭赵。背水一战,大破赵军,在泜水(河北省魏河)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5、降燕。韩信听从李左车的计策,派使者去燕,燕听到消息立即投降。
6、伐齐。韩信与郦食其内外联合,攻齐不备。水淹龙且军,平定齐国。
7、垓下破项羽,刘邦称帝。
韩信在刘邦称帝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白起未虽助秦国一统天下,但却东出瓦解了赵、楚等强国实力,使六国无力抗衡强秦,之后秦一统天下只剩时间问题。
白起功绩。
1、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白起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干河的土地。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
2、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1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白起三次攻楚,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国迁都陈。经过秦国一连串的打击后,楚国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与秦国抗衡的实力,直到最后被秦灭亡。
3、长平之战,白起摔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从此东方六国均无一国能与秦国抗衡,为秦一统六国奠定基础。
#####韩信,兵家四圣之一,汉初名将。兵家四圣,是对中国古代兵家四位代表性人物的统称,类似于“香港四大天王”。只是与四大天王不同的是,中国史学家对于兵家四圣众说纷纭,未成定论,本炮所取为其中一种说法,也是本炮心中最为认可的一种说法。
兵家四圣:人屠白起,兵仙韩信,战神李靖,武圣岳飞。白起、李靖、岳飞三位,都是可以和韩信比肩,立于兵家学派巅峰的神一样的存在,也都是有实打实干货的军事家。
(白起)
人屠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赢姓,白氏,名起,秦武公的嫡裔。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
白起是秦国宗室,他的先祖是秦国第五任国君秦武公的嫡长子公子白,又因为其为秦武公之孙,又称公孙氏,故白起又称公孙起。
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兵仙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他的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随后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了赵国。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萧何誉他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并成为“兵家四圣”中的一个。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战神李靖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在李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了几次大的战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不仅因为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仅见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有《六军镜》3卷,《阴符机》1卷,《玉帐经》1卷,《霸国箴》1卷,《宋史·艺文志》著录的还有《韬钤秘书》1卷,《韬钤总要》3卷,《卫国公手记》1卷,《兵钤新书》1卷和《弓诀》等,可惜后世都失传了。今传世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或称《李卫公问对》)可能系宋人所撰,盗用李靖之名,不足为据。原著有《李卫公兵法》,原书今佚,但从散见于杜佑《通典·兵典》及《太平御览·兵部》中的《卫公兵法》,犹能管中窥豹,有关李靖的治军、行军作战、扎营斥候等都有所记载。
武圣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6][17][18][19],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这四位大神级人物,在军事领域均是实战经验满级的大号,但擅长领域各有千秋,且看我一一道来。
- 练兵能力
白起:三颗星,史书未见练兵记录。
韩信:三颗星,被萧何月下追回后直接拜大将,未见练兵记录。
李靖:四颗星,担任过中层军官,练兵能力应强于白起、韩信。
岳飞:五颗星,岳家军一出,事实胜于雄辩。
2.大兵团作战能力
白起:五颗星,大型歼灭战鼻祖,长平一战成就人屠称号。
韩信:四颗星,垓下之战指挥60万汉军围困西楚霸王。
李靖:四颗星,灭东突厥一战曾担任行军总管,有多次大兵团作战经历。
岳飞:三颗星,南宋偏安一隅,非武圣之过,受国力所累。
3.战略眼光
白起:三颗星。
韩信:五颗星。
李靖:四颗星。
岳飞:四颗星。
4.政治眼光(善终程度)
白起:三颗星,佯装爱财,以消秦主之猜忌。
韩信:二颗星,持功自傲,不知进退。
李靖:五颗星。唯一善终之人。
岳飞:三颗星。奷人当道,未遇明主。
5.军事理论
白起:三颗星,未见军事著作传世。
韩信:四颗星,留有《韩信》兵法三篇。
李靖:四颗星,留有《卫公兵法》。
岳飞:四颗星,《武穆遗书》不知真伪,但一首《满江红》已足见武圣风采。
综上,此兵家四圣各有所长,也均为中国历史璀璨长河中耀眼的存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应该都是只能仰望的兵家大能。
#####“封狼居胥”华夏文化圈对一名武人的最高赞扬---匈奴克星、骠骑冠军 霍去病。
“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这句读来让人热血澎湃的话,是《汉书》的作者班固对霍去病的评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霸气的豪言壮语出自汉朝名将霍去病,他是当世名将卫青的外甥,卫青对这个外甥特别喜爱,恐其成为庸才,故从小教授兵法武艺。17岁的霍去病,一战成名。他抓住战机,亲率骑兵八百,冲入敌军腹地,先射死匈奴一名将领,后又驰骋战场斩将两名,共斩匈奴2028人。回朝后,汉武帝对其大加赞赏,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到19岁时,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转战河西五国,与单于的儿子交战。再越过焉支山,六天中急行军一千多里,宛如天军下凡,在皋兰山下突然出现,冲入匈奴大营,俘虏匈奴王五人,斩上将三名,歼敌近九千人,重创匈奴,一战迫使匈奴后退数里。
“封狼居胥”,是霍去病辉煌的顶点。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让霍去病和卫青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寻找并歼灭匈奴的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主力左贤王部接战。结果是歼敌70443人,还俘虏了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霍去病这一战打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匈奴的那句:“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正是因此而来。
霍去病乘胜追击,一路追到了狼居胥山(今外蒙圣山肯特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以昭示武功,因为相传这里是战神所居之地,史称“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直到今天,“封狼居胥”都是华夏文化圈中对于一名武人的最高赞扬。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句子,就用了霍去病的这个典故。
#####
武悼天王——冉闵
“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冉闵
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说到战神,千户君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汉族战神冉闵。冉闵或许是历史上一个不出名的人,但是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过冉魏政权。他最广为人知的行为就是颁布“杀胡令”了,该事迹被广为流传,也因此被后人视为民族英雄。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曾有一段不愿被汉族人民回忆的惨痛血泪史,那就是”五胡乱华“时期。
在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群雄并起,在匈奴人刘渊,羯族人石勒之后,各族胡人武装势力纷纷进入中原。当时迁居中原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之多,数量上相当惊人,他们是在东汉、魏、晋、石赵四个朝代因各种原因迁到中原地区来的胡人。有的是被当时政府强迁进来的,有的是主动迁进来的,有的是武装打进来的。在晋朝时,在“南达长江,北到燕辽,西起关陇,东至东海”的广扩区域,不断有各地胡酋占山为王,扰乱地方。直到匈奴人刘渊和羯族人石勒等胡人豪杰的出现,匈奴、羯人合流,胡人铁骑横扫了整个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汉赵、前赵、后赵王朝。后赵统治北方时,当时的汉人不超过五百万左右,胡人却与这个数相当甚至高于这个数。胡人人口还在增长,而汉人不断减少。《晋书》记载:“方今四海有倒悬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北方汉族和五胡各族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
逢此乱世,当出盖世之豪杰!这时尚在后赵政权担任大将军、武德王的冉闵在扫除后赵皇帝石鉴诛杀自己的阴谋后,彻底对后赵政权失望。同时也更深刻了解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他便发布了天下震怖的“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传檄境内,敕各地将领杀胡、驱胡”。“杀胡令”一经颁布,一日之中斩首数万。数日之内,羯族人被斩首20万,冉闵亲自率领赵人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狼藉,尸体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各地汉族武装势力也乘机攻杀胡族以请功,将辖区内的羯人赶尽杀绝。
由于“杀胡令”的影响,北方各族几乎“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中原的各路胡人恐慌无比,悉数奔逃,辗转万里,逃回西域,道路交错,各自攻杀,当年进入中原的胡人,数月之间十不存一。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杀戮,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
《晋纪》记载:“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
在惊闻大变之后,后赵皇帝石虎之子石琨率七万赵军,攻打邺城。神勇如吕布的冉闵手执两刃矛,率千骑突阵将其击溃,斩首三千。此后,冉闵又杀死石鉴,将石虎孙子三十八人诛杀殆尽,自立为帝,恢复父祖的汉姓冉氏,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英雄死也雄哉
冉闵自己当了皇帝后,继续与后赵残军在冀州南部血战。石袛趁着冉闵后方空虚时派遣大将刘显率领七万大军进攻邺城,却被杀的大败,斩首三万余。刘显兵败后杀了石袛,自立为帝。公元352年,冉闵攻克襄国,将刘显和后赵文武大臣斩尽杀绝,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琨也被斩首示众,至此,羯族石家一门彻底灭绝,退出了历史舞台。
可是在北方的不远处有一双鬼魅似的双眼时时刻刻地盯着魏国,注视着冉闵,当看到魏国历经大战后需要时间恢复生机时,前燕慕容儁怎么可能给冉闵时间来养虎伤身、养痈遗患,于是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同年四月(352年),慕容儁已攻下幽、蓟二州,侵占土地已达到冀州。冉闵带领骑兵抵抗他,与前燕将领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冉闵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对他说:\\\"鲜卑乘胜气势强盛,不可硬抗,请回避一下再增添他们的盛气,然后组织军队进攻他们,便可以取胜。\\\"冉闵生气地说:\\\"我集合起部队出战,将要平定幽州,斩杀慕容儁。如今遇到慕容恪就退避,他们将会小看我。\\\"便与慕容恪交战,十战皆击败了对手。慕容恪就用铁锁把战马连接起来,在善射的鲜卑士兵中挑选了五千名勇敢而不刚愎自用的人,列成方阵前进。冉闵所乘的赤马名叫朱龙,日行千里,冉闵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迎击,斩杀三百余名鲜卑兵。顷刻间燕地骑兵蜂拥而至,重重包围住冉闵。冉闵寡不敌众,跃马冲破重围向东逃跑,走了二十余里,马无缘无故地死去,冉闵被慕容恪擒获。慕容儁看着冉闵,讽刺讥诮:“你这个奴仆下人,为何妄自称作天子?”冉闵破口大骂:“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慕容儁大怒,命人鞭打冉闵三百鞭子,然后押送至龙城在祖父慕容廆和父亲慕容皝墓前祭告,并在遏陉山将其斩杀,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天降大雪斩首。
#####晋书》:①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 ②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 ③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
要说“战神”,就要先对“战神”有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然后进行筛选和评定。战神,战神,第一要能战,小言之,勇冠三军,身先士卒,大言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战而言,我取近似的第二种含义,因为即使勇冠三军的人,临阵也有怯战的时候,况且中国战争历来重权谋,勇冠三军,带头冲锋的人物少之又少,除项羽,冉闵等人之外,大部分都呆在中军帐里,冲锋的有先锋官,当然,每一个能以少敌众,率众奇袭的将领,也是一种更大的勇敢。而近似,两个字,是因为能当得上“每战必胜”的人少之又少,只能近似。这也是战神和名将的区别,“战神”是无限逼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一群人,名将是可以打败仗的,可以屡战屡败的。
战神,第二要求,就是“神”,什么是“神”,孙子兵法有云: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样的人,用孙子的话说: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这样的人几乎每战必胜,而且你只知道他战胜敌人,你却不知道他为什么能战胜敌人。这种境界,孙武未必达到,孙膑却已炉火纯青的地步。
那这两个标准,评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当得上“战神”二字的,少之又少,他们可以称得上”名将“,良将,虎将,大将,儒将,猛将,却少有人能当得上”战神“这个称号。
战国时期,名将辈出,吴起,孙膑,司马错,白起,赵奢,廉颇,乐毅,田单,廉颇,李牧,王翦等人,不可胜数,然而能达到出神入化,用兵如神之境的,只有“双起”的,吴起,白起二人,以及孙膑。但孙膑不算“战神”。
秦末,能称战神者,唯有项羽,韩信两人。
两汉时期,汉武帝时代的“帝国双璧”,卫青,霍去病,可称得上最伟大的骑兵天才。
三国,两晋,南北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豪杰争锋,擅长用兵的人不计其数,却难有所向无敌之势。
隋唐时期,达到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而的境界的,唯有卫国公,李靖。
唐朝之后,五代十国,宋,明清,重文轻武,武将多是武夫,多粗通文字。名将也算不少,可战神却再也没有,文人论兵,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憾,北宋文臣,专门整理兵书战策,出了本《武经七书》的教科书,可是教科书还真培养不出军事天才,更出了一个武学博士,兵学素养是足够了,可惜没有实战经验。对于中国历史,钱穆曾有言,专就中国而论,汉以后有唐,唐以后就再也没有像汉唐那样有声色,那样值得我们崇重欣羡的朝代或时期了。
补充几点就是:
1,兵家分:权谋,形势,技巧,阴阳,四种流派,韩信用兵,算是权谋的代表,而项羽是兵形势的最为代表的人物之一,神勇无敌,千古无二。
2,白起用兵,料敌合变,出奇无穷,此人极其擅长野战,歼灭战,千古以来,无人能出其右。
3,吴起是战国初期的“西河战神”,一手掀起战国的军备竞争,其一手训练的“魏武卒”,横行天下,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4,李靖,其战争经历,简而言之: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而且唐初名将,皆是其弟子,可以翻看一下《唐李问对》,这是一本,李世民问,李靖答的兵法书。李勣,侯君集,唐高宗时期,连灭三国的苏定方,只得其部分真传。苏定方后来将其兵法,传给裴行俭,裴行俭后来提拔的,程务挺,黑齿常之等人,都是一代名将。至于为什么不选那些横扫大漠的,因为和游牧民族战斗,只需要两点,一,你是一员名将,骑兵精锐,步兵善战。二,机动,奇袭。凡是和游牧民族激战能胜的,非如此不可以大胜。卫青,霍去病均是如此,唐朝更是如此,李靖三千骑兵下定襄,强大一时的东突厥一举而灭,后来吐谷浑亦如此。 用李靖对侯君集的一段话来说:唐太宗要他教给侯君集兵法,后来侯君集上奏太宗,说李靖将反,因为每到精微之处,李靖则不教授。太宗听后责备李靖,李靖却回答说:“此君集反耳。今中夏乂安,臣之所教,足以安制四夷矣。今君集求尽臣之术者,是将有异志焉。”#####一家之言,排名不分先后
1. 冉闵
建立冉魏政权。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他是拯救了汉民族的抗胡英雄;在大混战中,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352年,冉闵为慕容儁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2、孙武
春秋时期齐国人,创作了《孙子兵法》十三篇,被后人尊称为孙子、兵圣。领兵打仗战无不胜,和伍子胥率吴军西破强楚,北威齐晋。
当然他还有一则轶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训练吴王阖闾的宠姬,开始美人们毫不在意,孙子三令五申,最后不顾吴王的哀求杀了带头的两位美人,其他宠姬自然也就不敢再看不起这个人了,认真训练,“虽赴水火犹可也”。
3、吴起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人,早期拜于曾参门下学习儒家思想,后来来到了鲁国,为了权力,吴起选择了杀掉自己的妻子。将而功齐,大破之。再后来战国时期到魏国,亲自为手下士兵吸伤口的脓,更是挑战人的承受力。后来在汉文帝、汉景帝、邓通三人之间也发生过“吮疽”的有趣故事,有兴趣者可以去查一查。史记记载“(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据秦、韩”。也留下一部《吴起兵法》,在历史上和孙武孙膑齐名。但其贪而好色,以及杀妻给自己的形象打了折扣
4、司马穰苴(田穰苴)
春秋时期齐国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出自此人之口,在齐国的危难之际被晏婴(晏子)推荐向齐景公,齐景公就任命其带兵御敌,而第一天他就杀了监军庄贾树立威信,三军战士皆振栗。奇迹的是,晋燕两军看到司马穰苴的军队来之后,从两个方向迅速撤退,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家最高境界,解除了齐国的危机。而他的军事理论更是流传千古,流芳百世。
5、白起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杀神,人称“人屠”,在他手上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约占但是全国人口的10%,虽然不及后世的耿弇(大约屠了全国30%),但是其作战风格高出后者不知道多少个数量级。光是长平之战的40万冤魂,后世没有一次屠杀能够赶上。也是他,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伟业的基础。后被秦王猜忌,赐死而亡。
6、李牧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平生未尝一场败仗,和其他战国时期武将不同,他的成绩乃是和北方侵略者的战斗,其抗击匈奴所取得的成绩,后世之卫青霍去病也不及。一战打败单于主力,杀死十余万匈奴骑兵,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十几年都不敢靠近赵国。后来和秦军作战,两次击溃秦军,连王翦都不能在他手上占到任何便宜。可惜后来被赵王杀害,被杀后三年,赵国灭亡。
#####
一、白起,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
二、王翦(公元前269年-公元前208年),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60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功绩卓著,拜太师,封为武成侯。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三、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四、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五、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2][3]、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在宋、元、明三朝,备受尊崇。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六、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名将,他们堪称不世出的奇才,创造了令人膜拜的辉煌战绩,被史书铭记上千年。比如被后世人尊为“兵仙”的韩信,一生鲜有败绩,辅佐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名将,虽然没有韩信的名气大,但他的军事能力比肩韩信,死前留下一本兵书,几乎无人不知。
此人就是檀道济,檀道济(?—436年4月9日),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人。东晋末年名将,南朝宋开国元勋,左将军檀韶之弟。
出身寒门,父母双亡。参加谢玄创建的北府兵,投身于刘裕部下。随刘裕率兵平定桓玄之乱,拜太尉参军、唐县男,从平卢循之乱。义熙十二年(416年),拜冠军将军,随刘裕攻打后秦,披荆斩棘后秦、新蔡、洛阳、潼关;联合王镇恶攻克长安,灭亡后秦。宋武帝即位后,封护军将军、散骑常侍、丹阳尹,迁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抵御北魏进攻。宋文帝即位后,拜征北将军,封武陵郡公,平定谢晦叛乱,拜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元嘉八年(431年),参加元嘉北伐,救援滑台未果,被宋文帝视为养寇自重。
檀道济自幼勇猛过人。由于出身比较低微,家境较为贫寒,为了能够实现心中的抱负,檀道济选择了从军,成为刘裕手下一名普通士兵。自从参军之后,不管敌人实力有多强,檀道济都没有丝毫的畏惧之心,每次都身先士卒,立下了赫赫战功。
因为他突出的表现,逐渐得到上司刘裕的赏识,只用了短短六年的时间,就被提拔为扬武将军,后晋升为朔将军,参太尉军事。公元416年,刘裕率军征伐后秦政权,檀道济被任命为先锋,他没有辜负刘裕的期望,取得了节节胜利,令敌军闻风丧胆,纷纷主动献城投降,轻而易举地攻占了战略要地许昌。
从此之后,刘裕对檀道济更加的器重,并将他视为心腹大将。公元420年,刘裕在建康登基称帝,建立了刘宋政权,对功臣进行加官进爵,檀道济则被封为护军将军,并让他守卫京城。刘裕堪称一代明君,奈何天妒英才,仅在两年后就因病去世。
临死之前,刘裕挑选了四位顾命大臣,檀道济则是其中的一位,足以看出他在刘裕心中的地位。新皇帝刘义符继位后,檀道济为了报答先帝的恩情,对朝廷忠心耿耿,但刘义符却不理朝政,大臣们就把他给废了,辅佐刘义隆坐上了皇位,史称“宋文帝”。
宋文帝先后处死了徐羡之、傅亮等朝廷重臣,檀道济成为仅存的北府兵名将,他也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已经没有选择。此后,檀道济率兵进攻北魏政权,又立下了许多战功,他在朝中的地位无人能及,从而就有了功高震主的嫌疑,甚至有些同僚这样说他:“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久而久之,宋文帝对他也产生了怀疑,在刘湛、刘义康的谗言下,檀道济被免官,并于公元436年被处死,结束了传奇而又悲惨的一生,其下场与韩信差不多。然而,在他临死之前,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写出了一本名为《三十六计》的兵书,第一计就是瞒天过海。
一提到《三十六计》,许多人都容易与《孙子兵法》搞混淆,其实这是不同的两本兵书,相差了近千年。《孙子兵法》是孙武做作,而《三十六计》则是檀道济最早提出,彰显了其过人的军事才华,书中的连环计、调虎离山及走为上计等,可谓是妇孺皆知。
#####
韩信者,智谋天下,却惨死身后。有排兵布阵之能,更有攻城略地之势。各位名将也。何为名将,既可以指挥千万兵马,又可以挥使千钧之力。
观过去,看现在。华夏大地,不乏其人。
而优秀者,鄙人之为
1姜尚
2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嬴疾,吴起,乐毅,伍员
3蒙恬
4周亚夫,卫青,耿弇
5张辽,周瑜,高顺
6羊祜
7慕容垂,慕容恪,拓跋焘
8斛律光
9刘裕,檀道济,陈霸先
10杨素,长孙晟
11李绩,李靖,薛礼,苏烈,李晟,郭子兴,李光弼
12王彦章,柴荣
13赵匡胤,狄青,杨业,岳飞,韩世忠,孟珙,完颜宗弼
14铁木真,速不台,王保保
15徐达,戚继光,俞大猷,袁崇焕
16努尔哈赤,多尔衮(一家之言,各人观点,因人物太多,所敬者很多,故只附人名。)
#####战国时期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应该是可以和韩信比肩的。两人都是从小兵做起、而后才做的大将军。
韩信的垓下之战与白起的指挥的长平之战都属于大兵团作战、不管那方赢都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与退后。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