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六十花甲纪年起于何时?
中国60花甲源远流长,史书记载黄帝首创干支历法,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花甲之年”就是60年一轮,黄帝元年为甲子年。60花甲主要是记年、记月、记日、记时,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能量,她具有生命的运动规律,通过这一系统的组合,寻找出太极点,生命的原始体,也就是民俗说的“八字”。当人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就形成了生命的个体能量,并且,随着时间的轨迹运动,反映出生命的运动规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命运”。
什么是“60花甲”呢?顾名思义,就是以60为周期,不断循环运动;花甲就是10个天干和12地支组合成60个单位,二者形成“60花甲”。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圈360度,为一天,围绕太阳运行一圈360度,为一年。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度就是一天,运行6个60天就是一年360天,3个60天就是半年180天,2个60天就是一个季度3个月120天,一个60天就是2个月,半个60天就是1个月30天。地球自转一圈360度一天,1天12个时辰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60秒1分,60分1小时,2小时1个时辰。1天12个时辰,60个时辰5天,360个时辰30天1个月,4320个时辰360天1年。
鬼谷子说;“八卦甲 子”,就是指 60花甲,我们从古代到现在使用的万年历,最重要的就是 60花甲干支历法。
中国 60花甲干支历法起源于八卦,“周易”有“圣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立八卦,定四时。八卦就是古代最原始的历法,每卦三爻,每爻一天,上下重卦六爻为六天,64重卦384爻为384天,农历一年是354天,加上闰月30天,也是384天。八卦源于古代最原始的科学测量和计算方法---土圭法,下层设土方形,下层以12地支设置12个方向,代表地,12个月,12个时辰,上层设土圆形,上层以10天干设置10周期 点,代表天,太阳光照日影,一年形成的轨迹。确立一年二至冬至 和夏至 ,以定北南子午线,确立一年二分春分和秋分,以定东西方向。东西南北与春夏秋冬相对应,一年分四季,每季三个月,每月一节一气,12个月24个节气,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圈360度。北京故宫有日晷,现代用的钟表,都是这个原理。
10天干具有运行时空的能量,是生命的载体,12地支具有方向的作用是生命运动的轨迹,二者合而为一,形成了60花甲,赋予了生命运动的规律,就是所谓的“命运”。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生命的意义,都有“命运”生老病死的起始。一个国家朝代的更迭、一个家庭的兴亡、一个人的生死、一草一木的繁荣衰败一砖一瓦、一事一物的成败等等,都离不开“命运”的定数。60花甲就是“命运”的载体和轨迹的符号。
五行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作为代表符号。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乙、寅、卯属东方木,丙、丁、巳、午属南方火,戊、己、辰、丑、未属中央土,庚、辛、申、酉属西方金,壬、癸、亥、子属北方水。这是正五行。
命理学以正五行为主要推算依据,五行生克制化也主要是指的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将天干与地支配合,就构成“柱”,十干与十二地支共可配成六十柱。天干之首为甲,地支之首为子,首位干支相配而成第一柱——甲子,所以,这六十柱就称“六十甲子”或者“六十花甲”。
六十甲子为: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已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已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已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组合后,其含义就与单独的一个天干或者一个地支有所不同。为此,古人便其将六十甲子分成30组,并给每一组配上一个名字,称为“六十甲子纳音”,纳音之柱也有五行属性,称之为“纳音五行”。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为:
甲子 乙丑
海中金
丙寅 丁卯
炉中火
戊辰 已巳
大林木
庚午 辛未
路旁土
壬申 癸酉
剑锋金
甲戌 乙亥
山头火
丙子 丁丑
漳下水
戊寅 已卯
城头土
庚辰 辛巳
白腊金
壬午 癸未
杨柳水
甲申 乙酉
泉中水
丙戌 丁亥
屋上土
戊子 已丑
霹雳火
庚寅 辛卯
松柏木
壬辰 癸巳
长流水
甲午 乙未
砂石金
丙申 丁酉
山下火
戊戌 已亥
平地木
庚子 辛丑
壁上土
壬寅 癸卯
金薄金
甲辰 乙巳
覆灯火
丙午 丁未
天河水
戊申 已酉
大驿土
庚戌 辛亥
钗环金
壬子 癸丑
桑柘木
甲寅 乙卯
太溪水
丙辰 丁巳
沙中土
戊午 已未
天上火
庚申 辛酉
石榴木
壬戌 癸亥
大海水
纳音五行的用法,来源,目前尚未见到此方面的具体有说服力的权威学纳音五行术理论,也许是有但失传或者未被发现。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学术命题纳入探索研究之列,相信最终会有结论。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纳音五行的记忆对一些老年易友和初学者来说,任务或许太大。本人闲暇时,总结一记忆良方,今不怕浅陋,公之于众。或能给易友带来一丝爽意,于愿足矣。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