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为什么还叫鬼节?(又称为鬼节)

中元节其实就是农历的七月十五,而这天不仅被称为鬼节,还被称为盂兰盆节。不同人对这个节日的叫法不同,而鬼节主要源自于汉族的传统民间信仰。

  中元节,鬼节和盂兰盆节是三个几乎一样的节日,就是叫的“人群”不一样而已。

  “中元节”,是道教对于鬼节的称呼。在道教的理念中,世界由三个基本元素:天、地、水构成,即“三元”,三者称“官”,这三官是三个巨牛的大神,分别于三个时间段降临人间来视察:

  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

  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

  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

  很明显,中元节是地官巡游人间的时间,地官主要是去阴间,超度孤魂野鬼。

  而“鬼节”主要是汉族的传统民间信仰,传说阎罗王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这时在坟墓里蜗居了一整个春夏的孤魂野鬼们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享受人间亲人的香火供奉。

  而到了七月半时(也有说是最後一天),鬼门关就会重新关闭,而这批孤魂野鬼又得重新返回又闷又潮的坟墓之中。

  盂兰盆节是佛教对于鬼节的称呼。盂兰是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非常痛苦的样子,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用此器皿来供奉可以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元节与清明节不同,清明的“鬼”其实就是先人,但中元节的鬼却有饿鬼和祖先两种含义。

  清明节和鬼节的区别:

  根据民间习俗,清明、中元两大鬼节是有区别的,二者的差别就是由阴阳五行观念造成的。

  清明节祭奠的亡者是自己的祖先亲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游魂野鬼,扔馒头啊烧纸啊放河灯啊念经啊超度这些无人祭奠的亡魂。

#####

中元节被叫做鬼节是因为民间传说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的时候,这时也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这一天地宫会将地狱之门打开,放出鬼魂,鬼魂回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中元节有很多关于祭祖的习俗,例如烧纸、焚香、燃炮、跳天灯等。而这些鬼魂会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


正因为中元节被叫做鬼节,所以这一天也有着很多关于祭祀鬼魂的习俗,例如人们会举行祭祖、烧纸、焚香燃炮等民俗活动。同时,广西一带有跳天灯的习俗,旧时的跳天灯就是为了驱逐疫鬼。


中元节除了被叫做鬼节,它还被叫做七月半、和盂兰盆节。中元节的称呼来自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所以,中元节归属道教。七月半是上古时期民间的祭祖节,所以七月半归属民间世俗。而盂兰盆节是佛教的传统节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