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小时候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从小失去双亲给他带来了哪些影响?(朱元璋杀了小时候的伙伴)

元朝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凌晨,在濠州钟离太平乡孤庄村贫民朱世珍的家中,“哇”地一声婴儿啼哭,他的第四个儿子降临人世了。

照理,妻子陈氏又生了儿子,朱世珍应当高兴。但是,此刻他的眉头却紧锁起来,愁容盖满了他瘦黄干瘪的脸。

“唉,这个世道,越穷越要生。坛子里粮食快完了,你却还要给我多添一张吃饭的嘴。”朱世珍失神地蹲在门槛上,似自言自语,又似责备陈氏。

不高兴归不高兴,儿子既然已经生出来了,朱世珍也没有办法。接下来就应当给儿子取个名字了。

朱世珍大字不识一个,憋了半天也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最后摇摇头说;“干脆就叫重八吧,这样省事。”朱世珍的前三个儿子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

朱世珍祖籍沛国相县(今江苏沛县),祖父辈时迁到句容垦荒,到朱世珍时,句容连闹水灾,一家人只得逃到濠州,定居下来。

每天,朱世珍带着三个儿子给地主干活,早上天没亮就得起身下田,晚上天已黑定才能回家,十分劳苦。重八幼时,总喜欢跟着父亲、哥哥下田,偶尔还拉犁扛锹,也能帮个手。

尽管他们没日没夜地耕作,但收获的粮食大多数还是被地主拿走了,剩下的根本不够一家子生活。陈氏挖野菜,捶谷糠,和粮充食,勉强可以维持一日两餐。重八生来是个大块头,但是由于缺衣少食,越长越瘦,颧骨高凸,眼窝深陷,下巴前翘,活像一个猴。八岁时,他得了一场天花,朱世珍赶紧请医抓药。最后,天花治好了,重八脸上却留下大大小小的麻点子。


重八十岁时,已经长得像个小大人了。朱世珍觉得不如把他送给本村张财主家放牛、这样一来重八可以在张家吃饭,起码要比在家咽菜吃糠好多了,二来还可以拿几个工钱,支持家里。

主意打定,朱世珍把重八领到了张家,谁知张财主一听就直摇头,冷笑着说,“来放牛,供他三顿饭,还要给工钱,笑话!”说着,就把朱世珍父子朝外推。

朱世珍连忙跪下,求道,“老爷,每月就少给几个钱吧。”张财主还是不理,又把朱世珍朝外推。朱世珍又叩头又哀求,道:“老爷,您开恩收下重八吧,工钱不要了。”

张财主转脸为笑,说:“这还差不多。”说完就命帐房先生拿来纸笔,写定契约:兹有村民朱世珍之子重八自愿为张员外家放牛,朱重八每天在张家吃饭,工钱概免。

从此,朱重八每天起早贪黑,把张家的几十头牛赶到南山去放。他的早饭,晚饭,是喂牛剩下的照得见人影的稀粥,外加几根咸菜。中饭呢,张员外让他带两块荞麦糠饼子,中午就在南山上吃,不许回家,以便牛能把青草吃饱。

这日子虽然艰苦异常,但朱重八却过得十分快活,因为他在山上又结识了十几个放牛的穷孩子。朱重八个头大,点子多,很快就得到了孩子们的拥戴。每天一到南山,孩子们就围着他转。他或分派捉迷藏,或一起去偷人家的豆子吃。孩子们都乐于听他指派,他俨然成了孩子王。


一天中午,朱重八和孩子们都玩饿了:一个孩子突然说:“这会儿有碗肉吃就好了。”小伙伴们哄然大笑,骂他异想天开。朱重八却灵机一动,指着旁边的一头小白牛,说,“你们看,这块肉怎么样?”这头小白牛,正是张财主家的。

小伙伴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重八的话是什么意思。重八说:“张财主真坏,对我凶着哩。我们今天把他的小白牛杀了吃,气气他。”小伙伴们谁也不敢动,朱重八只得拿出“皇帝”的架势,点了几个“将”,然后自己带头,拾柴架锅,杀牛煮肉,只两个时辰,他们就把一头小白牛吃光了。

然后,他们把牛皮、牛骨埋掉,地面打扫干净,一哄而散。晚上,重八回到张家,哭丧着脸说“今日在南山放牛,不想跑出一只狼来,把那条小白牛叼走了。”张财主一听暴跳如雷,说“南山哪来的狼?分明是你胡编乱造,丢了我的小牛。”

朱重八说,“是哩,那头大狼一来,牛都跑开了,只有那头小牛跑不及,被抓去了。”张财主将信将疑,把朱重八打了一顿鞭子了事。过了几个月,张家的牛又被狼“叼”走了一条。两年工夫,张家的牛竟少了五条。张财主听说朱重八带人杀了牛,但又抓不到把柄,只好重重打他出气,把他辞退了。

朱重八回到家里,仍旧帮父亲、哥哥干活。一家六口人,艰难地生活着。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濠州一带遭受了严重的旱灾,蝗祸、瘟疫接踵而至,百姓死的死,逃的逃。不几天,太平乡的十几个村子,人烟寥落,鸡犬声稀,一片凄惨黯淡的景象。

朱重八的父、母、大哥先后病死,无处埋葬,尸体一直在家放了十几天。最后还是邻居刘大秀赠给一块山坡地,重八兄弟才把家人尸体用破苇席子裹住埋掉。



父母死后,朱家更为艰难,隔壁汪大娘看不过,和重八的二哥重六商量。她提起当年朱世珍在本地皇觉寺曾许愿,要将重八给高彬法师当徒弟的事,重六连连点头,重八也十分愿意。

至正四年(1344年)九月,皇觉寺里又多了一个小和尚,这就是朱重八。他身披袈裟,每天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煮饭、洗衣,承揽了寺里的大部分杂碎活计,很得法师的欢心。

他原来一字不识,这时也偷偷跟在师叔、师兄们后面学念佛经,记住了不少字。

皇觉寺本靠收取寺田的田租过日子,但这一年庄稼歉收,田租也没收上几斗。于是,重八进寺不久,长老就开始把和尚们派出去云游。

重八也背上瓦钵、包袱,手敲着木鱼,到外面去化缘。他跋山涉水,餐风露宿,四处游方,历尽了艰难困苦。有几次,他病卧路上,险些魂归西天。三年以后,当他回到皇觉寺时,和尚们都已散去,只剩下残垣断壁。邻居们见他回来了,就留他做了住持,破落的皇觉寺里又燃起了香火。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广大人民无以为生,只有造反一条路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等率领贫苦百姓首先在颍州(今安徽阜阳)起义。

他们头裹红巾,手持棍棒,向元朝统治者发起进攻。接着,徐寿辉起义蕲州(今湖北蕲春西南),芝麻李、彭大、赵均用起义于徐州。

几个月时间,各地纷纷响应,红巾军的斗争遍布了全国。第二年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孙德崖等起兵濠州。贫苦农民纷纷加入起义军。

一天,有人从濠州给他捎来一封信。拆开一看,是放牛时的伙伴汤和写的。信里,汤和告诉重八,他带了几十个人已投奔郭子兴了,现在当上了千户,希望重八快来入伙。

朱重八见汤和做了军官,一时也有些动心。但是,仔细一想,从军太苦了,而且性命难保,在皇觉寺虽然苦一些,但毕竟一日三餐,安安稳稳,死了还能葬在家乡。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呆在皇觉寺里好。


几天后,师兄告诉他,有人要告发汤和与他通信的事,让他赶快逃跑。朱重八大吃一惊,急忙去找放牛伙伴周德兴讨主意,周德兴说只有投奔郭子兴一条路了。

朱重八心思重重地踱回寺里,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还未到山门,就见皇觉寺上空浓烟滚滚。他跑到近前,才发现寺庙已被烧个干净。

一问,刚才官兵来抓他而没有找到,就一把火烧了寺庙。他明白自己在这里已经存不住身了,只有投奔郭子兴了。他一拍光头,大叫一声,“他娘的,干!”但是,他心里仍觉得没底,又向残存的伽蓝神磕了头,卜了一封,得个吉字。这才大喜过望,向濠州奔去。

潇州城门下,兵戈林立,戒备森严,朱重八来到这里,毫不畏惧,口口声声要见郭元帅。城卫见他衣衫褴楼,又是个和尚,不禁生疑,就把他绑上,并通报了郭子兴。郭子兴催马来到城门口,只见这人相貌奇伟,不禁暗暗称绝。朱重八递上汤和的信,说道“我是汤和介绍来的,如果元帅不嫌弃的话,我愿跟随您打遍天下。”郭子兴即刻命卫兵松绑,把他收在麾下,充作亲兵。


朱重八参军后,打仗非常勇敢,加上他又识得一些文字,很受郭子兴的器重,不久就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并把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从此军中就敬呼他为朱公子,而不再叫他朱重八了。有了身份,他就正式起了一个官名,叫朱元璋!——从此,朱元璋拉开了争霸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序幕!

#####

朱元璋因为小时候遭受的磨难,对百姓非常友好,且造就了其重典治国的治国理念。朱元璋从一个年少贫穷到吃不起饭的百姓一步步走到万人之上的君王,他知道百姓们的苦,也清楚的明白朝堂上文武百官,不少贪污腐败之徒,所以在朱元璋成为君王之后,依照他的思想自己年少时经历的影响,必将对此有所改变。

一、 朱元璋年少时的经历

朱元璋早起生活困苦,因为当时饥荒劳饿,并且朱元璋的兄弟姐妹众多,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十分拮据,再加上本来动荡不安的元朝,又遭到了天灾的巨大影响,不少百姓都流离失所,但是当时朝堂之上,有很多官员却非常期盼着天灾的发生,因为在发生灾害之后,国家必定会向下面百姓拨款赈灾,当时朱元璋刚好处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国家拨款赈灾,地方官员,各部阶级,把赈灾款层层剥皮,最后剩下的也就只有那么零星半点,根本不足以使所有百姓能够得到收益,最后的收益者还是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员们,腐败的朝廷,贪污的官员,他们不仅不帮着百姓,甚至把百姓推下火海,灾难到了最后,朱元璋一家,有饿死的有病死的,最后仅仅只剩下朱元璋以及他的哥哥,并且,朱元璋连一块能安置家人尸骨的地方都没有,所以,在朱元璋心里,深深地记忆着,当时所受的灾难以及自己家人的痛苦,朱元璋在统领国家后,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把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员扼杀于此,朱元璋内心必然是希望这种惨事不再发生,百姓能够过得安居乐业,所以便造就了当时重典治国。

二、 朱元璋年少经历所带来的善意

朱元璋因为年少时的痛苦,在他治理国家期间,对百姓非常之好,尽量去减轻百姓们的劳累,深知百姓们的不宜,将百姓们的税务降到了最低,并采用了一种修养政策,尽快的恢复了百姓们的农耕,尽量力所能及的帮助百姓,很低的税收,其实是不足以满足这么一个大国家的开支的,朱元璋正好由官员身上减少开支来填补百姓,刚好也遵从了朱元璋重典治国的想法。

朱元璋作为历史上受苦最多的君王,深知百姓们的劳累,也深知朝堂的深浅,因为童年的影响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朱元璋的想法是非常好的,虽然可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还有很多弊端,但是对于朱元璋整个人的思想来说,是美好的。

#####

朱元璋的人生经历非常曲折,就算是当上了皇帝,他的内心还是十分没有安全感,这也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朱元璋从小失去双亲和兄长,15岁就要承担情感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可能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一蹶不振了,特别是在古代阶级分化如此严重的社会。但朱元璋的生命力却特别顽强,简直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一样,从年少时的一名乞讨者,最后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心理上的变化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

书架面前,朱元璋揽镜自照,一张苍老的面容布满了皱纹,眼窝深陷,须发竟然已经如雪,自己也被吓了一跳。这是洪武三十年(1397)的时候,彼时朱元璋彻底变成了一位虚弱的老人,而他的生命也即将进入倒计时。

朱元璋的情感世界里从未是一个体会过幸福的人。

自从洪武十五年起,糟糠结发妻子马皇后在五十一岁那年撒手人寰,给朱元璋内心巨大打击,此后朱元璋的情感世界越发变得孤独凄怆,他刚刚出生不久的孙子朱雄英也夭折了。更为不幸的是,他苦心培养的太子朱标竟然去世,打乱了他生前所有的安排。六十五岁的老皇帝在太子离世的第三天,“御东角门,召廷臣谕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因之大哭不止。”

强势一生的朱元璋,戎马生涯无论面对何等凶险局面也不曾落泪,但是从亲情角度来讲,朱元璋是非常不幸的,甚至是相当脆弱可怜。对于人生所能的失去亲人的体悟,他基本都经历了。从小他眼见父母、长兄在三日内接连被瘟疫夺走性命,家破人亡,亲人离散,这种刻骨铭心的悲痛一直生长在他的内心深处,多少年后他还在回忆当年的那种凄惨:“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幼年丧父母,五十又丧妻,晚年接连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两极人生的体悟,虽然从最底层的乞丐、转身做了帝国之主,朱元璋内心从未感受过幸福,从家庭和情感这个角度来讲,朱元璋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按照民间传统通俗说法,朱元璋的“命”太硬了, 他的家人都是在他的“八字”下“克”死了。

虽然迷信,却也不失为一种解读。更为要命的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1398年的三月,他最喜欢的第三子晋王朱?也突然离世,朱元璋因此打击而彻底病倒“甲寅,上不豫”。同时又阐述了这次打击对朱元璋是致命一击,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上素少疾,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但只能说他硬挺着履行一生的敬业精神。直到几十天后,老皇帝终于支撑不住,还特地嘱咐人焚香祈祷,闰五月初十日,七十一岁的朱元璋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朱元璋在帝国世界里从未是一个有过安全感的人。

虽然成为帝国的皇帝,无论如何,朱元璋外表强大, 内心却相当不自信,甚至从来未有过任何安全感。这些造成了朱元璋的过度劳累“全国大大小小的政务,都要亲自处理。交给别人办,当然也可以节省精力、时间,但是第一他不放心,第二更重要的,这样做就慢慢大权旁落。……以此,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办公,批阅公文,一直到深夜没有休息,没有假期,也从不讲究调剂精神的文化娱乐。”《吴晗朱元璋传》

亲手打下的帝国基业,在他手中显得异常沉重。刚刚建立大明之初,百事俱废的情况下,他首先做的却是如何培养子孙教育,目的在于保证这个基业永远巩固下去,为此他像一个兢兢业业的农民一样,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般的固执和坚决。很大程度上他非常看重留给子孙的两份遗产。一份是在朱元璋看来最宝贵的《皇明祖训》,在他看来,这是能保护大明王朝的看家法宝。早在洪武二年(1373年)在政治初步运行后,就投入了大量精力组织编纂《皇明祖训》。前后历时六年,七易其稿,并严肃告诫: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地告诫子孙后代该如何做皇帝,如何管理好这个国家。第二份是用制度强化家族特权。朱元璋对功臣、对朋友到后期翻脸无情,痛下杀手,对子孙却慈爱有加。亲王府每年有五万石禄米,亲王子为郡王的,每年也有一万石禄米。那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公爵们,如魏国公徐达最高禄米才有五千石,韩国公李善长才只有四千石,其余都在三千石。

不仅如此,藩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大臣无论位置多高,也都要对亲王行拜礼,对此《皇明祖训》明确记载:“凡朝臣奉使至王府,或因使经过见王,并行四拜礼。虽三公、大将军,亦必四拜,王坐受之。” 朱元璋还是觉得不够,又在此后规定:“若使臣道路本经王国,故意迂回躲避,不行朝王者,斩。”甚至从“如何行政“、“如何执法” 的大章法到“如何安排日常起居”“如何管理后宫”等微末细节,这真是历史上最大的仁慈老祖父了。

越到后期,朱元璋就用着一切怀疑的目光对群臣进行扫视,包括那些战战兢兢的太监都成了他的防范目标,甚至他规定太监不能学习,以此堵住他们干政能力和见识,甚至凡事宫中有病人,不能延请任何大夫入内,必须要熬到天亮的离奇规定,把这些都郑重地写进他的《皇明祖训》。在将帝国所有功臣一一杀掉后,这些在他看来对大明王朝存在隐患的“刺”必须拔得一干二净,只要能够让他的子孙永享太平自己承担所有恶名也在所不惜。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朱元璋对身后安排愈加急迫,“恐后世守成之君,生长深宫,未谙世故……故日夜精思,立法垂后,永为不刊之典。”

在朱元璋长篇谕旨里,他将刘邦的最大的失败当作借鉴,由于吕后未能遵守刘邦的白马立盟,导致江山变色,所以他下了大功夫将自己一生视为最重要的战略《皇明祖训》进行全面覆盖,作为铁律任何子孙不得有半点删减,最后他甚至决绝地说:“后世敢有方改更祖法者,即以奸臣论无赦。”虽然如此,都说明了朱元璋一生都不是一个自信的人,他的所有经历告诉他,稍微一松懈,就会出现危险,如同农民辛苦精细地守护着他的田产,因为那是汗珠子落地摔八瓣儿才得来的。

让所有人震惊的是,在老皇帝临终前,发布了最后一道命令“责殉诸妃”,后宫所有女人,除了张美人的女儿仅十岁需要抚养得以免死外,其他为朱元璋侍寝过的近四十位宫人妃子都被迫自杀,在地下与朱元璋“团聚”。“太祖崩,伺寝宫人尽数殉葬。”

这种残暴作法,无疑是朱元璋内心自私封建心理作祟,他不能排除在他死后,服侍过他的女人与任何人再有越轨行为,为此全部殉葬,才让他感到彻底放心。朱元璋的情感世界是畸形的,甚至做了皇帝后,其情感世界已然是怪胎,虽然在他遗诏中还保持着那么一点的农民节俭思维“丧葬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出临三日皆释服,无妨嫁娶。”但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感情上的凶猛怪兽,朱元璋的情感世界孤僻、冷漠、仁慈、暴躁,在其人生悲惨经历下,逐渐走向了极端,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朱元璋的不幸,因为他根本没能体会过除了帝国之外的人间温情。

#####

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代,这句话对朱元璋好像不适用,上到多少代,一直作为国家最底层的农民,那会还是阶级制度很严格的元朝,对于汉民族的人来说,属于第四等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很正常。后来老爸老妈先后去世,连一块埋葬的墓地都没有,最后是地主可怜他们姐弟几个,给了块地,用草席卷了,埋了双亲。之后就去当和尚了,可是因为他刚去,干的都是洗漱扫地的活,后来寺院也开不下去了,他就知道出去要饭了,游历江湖,看惯了江湖的事,对他的人生观树立有很大的影响。

不得不说,作为出身最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吃的苦确实非常人能及,也注定了他坎坷的一生。

#####

朱元璋排行第五,穷的家徒四壁,从小就给人放牛,十五六岁父母亲就死了,就剩下他和二哥,没办法又去寺庙当和尚,遇灾荒和尚也要出去讨饭,朱元璋又流浪各地讨饭,另一方面也见见世面,正在他为生活发愁时,正在军中任职的发小汤和,写信让他来军中服役,才使得他有晋升的机会,不过,主要还是他有那灵光的脑袋,超常的野心,搁在旁人干到将军,大臣也就知足了。

#####

朱元璋小时候的生活经历种下他痛恨贪官污吏的种子,所以后来他对贪官污吏那叫一个狠,也铸造了他宵衣旰食,日理万机的勤勉性格。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