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大的对手陈友谅去世后,怎样处置他的妻儿?(朱元璋的对手厉害吗)

有件事儿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惊奇,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元军,而是同为起义军的陈友谅和张士诚。说句不算夸张的话,若世上没有朱元璋,取代元朝的很可能就是这两人中的一个。

张士诚且不说,今天只聊陈友谅。

他是湖北沔阳人,家境比朱元璋家稍好一点,长大后谋得县吏一职,日子还过得去。但因有位老者给他卜算过,说日后定然有大富贵,陈友谅便不安于现状,暗中等待一飞冲天的机会。

1355年,机会来了。红巾军头领徐寿辉派部将倪文俊攻破沔阳,陈友谅顺势加入起义队伍,成为倪文俊的手下。他膂力过人,武力值很高,因军功升到元帅。

两年后,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带着残部逃往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口蜜腹剑,表面上热情招待,反身就杀了倪文俊,吞并其部队。之后势如破竹,攻陷安庆、龙兴路、瑞州、抚州、襄阳等地,成为长江以南最强的军阀。

这个时期,陈友谅理论上还是徐寿辉的部属,但徐寿辉早已节制不住他。没多久,陈友谅便像当初算计倪文俊一样,灭了徐寿辉的亲信,收编其队伍,再杀了徐寿辉。接着就是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当时各方势力是这样的,陈友谅占据长江上游,张士诚占据长江下游,东南边有方国珍,南边有陈友定,朱元璋则占应天府,即现在的南京。

不同于其他军阀急着称帝立国,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稳步发展,决心开创一个全新的王朝。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大的威胁来自陈友谅。

张士诚对元朝首鼠两端,立场不是那么坚定,方国珍、陈友定只想割据一方,唯有陈友谅,和朱元璋有着类似的雄心。

陈友谅似乎也认识到朱元璋才是强敌,约着张士诚打朱元璋,试图瓜分朱元璋的地盘。双方大战一场,斗智斗勇,结果是陈友谅大败,逃到九江。

朱元璋正准备乘胜追击,彻底消灭陈友谅时,发生了一件事,元军攻打小明王韩林儿,刘福通带着韩林儿败逃安丰,张士诚趁机进攻他们,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名义上,韩林儿是天下起义军的“共主”,朱元璋权衡利弊,发兵救援。

如此一来,朱元璋后方便空虚了。陈友谅很是开心,纠集60万大军进攻南昌。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非常给力,硬是以少量兵力,死守南昌三个月,等来了朱元璋的援兵。

陈友谅大概被朱元璋打怕了,一听说他来就撤兵,打算从鄱阳湖往东跑路,行到康郎山附近遇上朱元璋的大军。经过一番恶战,陈友谅死于流箭,陈军土崩瓦解,朱元璋离皇位又近了一步。

那么,朱元璋是如何处置陈友谅妻儿的呢?咱们分别细说。

陈友谅有记录的妻妾共4位,杨苕华、娄玉贞、陶氏、阇氏,前3位不知所踪,阇氏的故事却比较多。据说她长得极为美貌,被朱元璋抓去充实后宫。朱元璋在自撰的《大诰》中也承认抢过陈友谅的妾。

阇氏后来生皇八子朱梓,传闻这是陈友谅的遗腹子。虽无明证,但朱梓的结局的确很奇怪,正史中说是朱梓的王妃家族被牵连进胡惟庸案,朱梓不自安,朱元璋特意召见安慰他,朱梓大惧,回去后就带着王妃自焚了。

朱元璋对大臣们虽然严厉,对儿女其实是很宽容的,朱梓的恐惧大可不必。因而有人认为,朱元璋得知了朱梓的真实身世,朱梓知道绝无生路,才害怕到自我了断。

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大家想必有自己的判断。

正史中,陈友谅有两个儿子,长子陈善儿是太子,参与了鄱阳湖之战,被朱元璋抓获,可能处死了,正史野史都再无记录。次子陈理被陈友谅的旧部张定边等人拥为新帝,继续对抗朱元璋。同年冬天,朱元璋亲征武昌,陈理投降,陈友谅建立的陈汉政权宣告灭亡。

朱元璋挺大方,封陈理为归德侯,还封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为承恩侯、大哥陈友富为归仁伯、二哥陈友直为怀恩伯,追赠四弟陈友仁为康山王。对陈家各种礼遇。

可陈理一直闷闷不乐,还口出怨言。朱元璋说他这是受了小人的挑唆,不怪罪他,然而还是将他迁到藩属高丽,远离中原。

咱们也不懂朱元璋这是什么神操作,也没地儿问,可能是想让高丽王帮着看管吧。不管怎样,陈理再没掀起什么风浪。

#####

朱元璋自陇亩创业以来,其实一直都善待自己的敌人,这也是他最终由弱小走向强大,并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陈友谅曾经对于朱元璋而言,就像鄱阳湖上浩浩荡荡得巨舰一样,是一个几乎让人绝望的存在。


但是最终命运眷顾了朱元璋,若不是那个突如其来的流矢正好射中陈友谅,很难说历史会不会改写。

对于陈友谅的身后,抢回陈友谅尸体,护送陈友谅次子陈理去武昌即位的张定边出逃后,并没有被刻意追捕,最后活得比朱元璋还长。


次子陈理出降,朱元璋并没有所谓的斩草除根,而是封他为“归德侯“,并“迁居”到了高丽,让他远离故土,避免别有用心的人借用他的名义再次引起动乱。

而在鄱阳湖之战之前,就被俘虏的陈友谅的长子陈善,历史没有记录他的结局,但是大概率只是被囚禁了。而民间传说陈善出逃归隐了,如张定边的结局。


朱元璋一生创业,没有纳过敌人的妻女,唯独纳了陈友谅的小妾周氏;而陈友谅的其他三个妻妾杨氏、娄氏、陶氏的结局则正史无载。大概率是成为了官婢,或者被其他将领纳为了妻妾。

总体说来,在那种战争残酷的年代,朱元璋对陈友谅身后的家人,不算过分。因为朱元璋若是败了,他的儿子、妻女是什么样的命运,恐怕会更惨。

历史记载最多的自然还是朱元璋纳的陈友谅的小妾周氏。虽然朱元璋在《大诰》说是自己气不过陈友谅,纳他小妾来解气。但更大的可能性是这位周氏实在是美艳动人。


因为这位周氏后来成了朱元璋的阇妃,并且于洪武二年为朱元璋生了儿子潭王朱梓,此刻离陈友谅死已经相隔6年了。

自然不可能是《罪惟录》里写的那样,朱梓是陈友谅的遗腹子了,而朱梓的结局本质上也是受胡惟庸案扩大化的牵连,和王妃于氏自焚的。


民间传说阇妃与胡惟庸私通,就是为了抚保朱梓即位,替陈友谅报仇,显然是攀污之辞。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

陈友谅有一个妾侍被朱元璋俘获纳为妃嫔,这是因为朱元璋本人在《大诰》中夫子自道:

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攻城略地,与群雄并驱十四年,在军中从未妄夺一妇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以后,因恼怒陈友谅屡屡起兵相犯,故夺其妾而归。

但是,没有证据显示这里提到的陈友谅之妾就是阇氏或者达定妃,生于洪武二年(1369)的潭王朱梓也不可能是早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就战死的陈友谅的遗腹子。

洪武五年(1372)正月,朱元璋将被封为归德侯的陈友谅次子陈理与归义侯明升(明玉珍之子)一起迁居高丽,从李朝史料记载的那些李朝国王给与陈理的微薄的赏赐看,陈理在高丽生活过的很艰苦,但是他毕竟活了下来,一直到永乐六年(1408)病死。

陈友谅长子陈善也被明军俘获,但是没有后续的记录,有一种说法是说他逃离了明军军营隐居民间,不过这并没有正史上确凿的证据。

陈理能够生存下来,或许说明了首先朱元璋认为放逐到高丽实际上等于严密的监禁,再也翻不起浪花来;其次早年的朱元璋还讲究仁德体面的包装,没有后来那么残酷。

#####

元朝末年,抗元三大领袖中,朱元璋对其余二人有着非常精准的评价:\\\"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也许正因为对陈友谅、张士诚这两位老对手如此通透的了解,让实力最弱的朱元璋笑到了最后。

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展开了一场决定他们命运的最后一战,即鄱阳湖水战,最终以陈友谅的惨败而告终。战争结束后,作为胜利者的朱元璋是如何处置陈友谅的妻儿的呢?

陈友谅一共有妻妾四人,杨苕华、娄玉贞、陶氏都死于非命,唯有小妾阇氏和陈友谅的两个儿子活了下来。

阇氏之美,堪称国色,就连英雄一世的朱元璋见了,都难于把持。于是被收入后宫,封为嫔妃,并在不久后诞下一子,即后来的潭王朱梓。

洪武十八年,朱梓前往封地之前,阇氏召他入宫密见,告诉他:\\\"你的父亲不姓朱″

朱梓大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听。

阇氏道:\\\"姓朱的是你的杀父仇人,你的亲生父亲姓陈,名友谅,乃是陈汉开国皇帝,那是何等地英雄了得。我苛且偷生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等到你长大的一天,能让你为你的父亲报仇雪恨\\\"。

朱梓牢牢记下了母亲的教诲,一到封地,便阴养死士,日夜练兵,甚至自制一块铜牌,上刻\\\"宁见阎王,不见贼王\\\"八字,以示自己和朱氏王朝不共戴天之心。

然而他的一举一动又岂能逃过老奸巨滑朱元璋的眼睛。朱元璋派出名将徐达之子徐辉祖兵临长沙城下,朱梓眼见事机不密,阴谋败露,只得举家自焚,并将身上那块铜牌扔出城墙之外。

朱元璋得知真相之后,手握铜牌,勃然大怒,将阇氏及随从宫女一并杀戮。

和阇氏一同被俘的,还有陈友谅的长子陈善。关于此人,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记载,我们只能参照陈友谅次子陈理的命运去大致推断,纵然活着,估计也是带着国恨家仇碌碌无为地走完了自己的余生。

鄱阳湖水战之后,陈友谅的心腹大将张定边载着陈友谅的尸首和陈友谅的次子陈理,逃回了武昌,并很快拥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半年之后,朱元璋亲征武昌,面对明军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的气势,陈汉王朝几乎己无一战之力,无奈之下,陈理只能选择投降。

当十二三岁的陈理跪在朱元璋的面前时,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感慨,一向嗜杀成性,杀伐果决的朱元璋竟然没有为难陈理,而是亲自将他扶了起来,告诉他:\\\"你放心,我是不会治罪于你的\\\"。

他派人领着陈理进入府库,任由他挑选里面的金银财宝,同时封他为归德侯,带着他回到了南京。

陈理在南京城里过起了耍手大爷的日子,悠然自得,清闲自在,只是久而久之,倒把他闲出来一身毛病。他偶尔也会想到自己贵为一国之君的尊荣,闷闷不乐时,难免抱怨几句。可他哪里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

朱元璋听到属下打探回来的消息,心道:\\\"虽说这是小孩子的一时气活,保不齐就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到时候真要铸成大错,朕也未必保全得了他\\\"。

思之再三,在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等到陈理过完他在中国的最后一个春节之后,派人将陈理送往高丽国。

当时的陈理年方二十二岁。朱元璋担心他在异国他乡受到委屈,不仅派护送人员给高丽国王送去大量的金银珠宝,还再三叮嘱,要高丽国王善待陈理。

然而高丽国终究是一个贫穷的异域小国,生活条件自然不能与我大明王朝相比,再说陈理的身份尴尬,无非是变相的囚禁,因此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四年之后,陈理终因水土不服,患病身亡。而他的子嗣却在高丽扎下了根,传延至今,己经成为了当今韩国的一个大姓。这些陈姓后人认为自己是陈友谅的后裔,所以每年都会赶往湖北认祖归宗,在陈友谅的墓前凭吊一番,盛况空前。

很多人因此疑惑,一向铁血无情,杀伐果决的朱元璋,何以独独在面对陈友谅后人的这个问题上表现得相当仁慈,网开一面呢?仔细想来,朱元璋和陈友谅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出身布衣,风云际会于乱世,成为独霸一方的枭雄。鄱阳湖水战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成败有时候就在一线之间,孰蠃孰输都属正常,胜利者固然觉得自己蠃得太过侥幸,心中难免会对失败者抱以同情。

#####

陈友谅是朱元璋一统天下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对手,陈友谅全盛时期拥兵六十多万,占据了江汉和两湖地区,是东南地区势力最大的军阀。然而在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大败陈友谅,陈友谅也被弓箭射杀。陈友谅战死后,陈友谅的家属全部被朱元璋俘虏,虽然陈友谅生前和朱元璋为敌,但是朱元璋本着英雄惜英雄的心态,并没有加害陈友谅的家属。


陈友谅妻子的结局

陈友谅共有四个妻妾,分别是杨氏、娄氏、陶氏、阇氏。其中杨氏、娄氏、陶氏都在鄱阳湖大战后失踪,阇氏在鄱阳湖大战后被朱元璋俘虏。因为阇氏年轻貌美,朱元璋将阇氏收入后宫。后来朱元璋在书写《大浩》的时候,也提到了自己霸占陈友谅老婆的事迹。

由于阇氏的身份比较特殊,朱元璋并没有给阇氏正式的妃子称号,阇氏也没能为朱元璋生下子女。关于陈友谅其他三位妻妾的结局,笔者分析这三人应该都在鄱阳湖大战中死于乱军之中。毕竟在鄱阳湖大战后期,就连陈友谅都被乱箭射杀,更何况是陈友谅的几个妻妾。


陈友谅儿子的结局

陈友谅共有两个儿子,其中陈友谅的长子叫陈善,陈友谅的次子叫陈理。关于陈善的结局,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陈善在鄱阳湖大战被乱军杀死,另一种说法是陈善在鄱阳湖大战后被朱元璋俘虏。笔者分析,如果陈善被朱元璋俘虏,史书应该会留下朱元璋处理陈善的记载,因此陈善很可能在鄱阳湖大战战死,或者在被俘后不久去世。

朱元璋俘虏陈理之后,封陈理做了归德候。因为陈友谅在江汉地区的根基深厚,朱元璋为了防止陈理作乱,将陈理送到了高丽软禁。陈理在高丽生活了三十多年,一直到了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去世。


陈友谅父亲兄弟的结局

陈友谅的残部投降后,朱元璋并没有对陈友谅家族进行屠杀,而是善待了陈友谅的父亲和兄弟。陈友谅的父亲被封为承恩候,洪武五年朱元璋将陈友谅的父亲迁移到了滁阳居住,之后史书便没有了关于陈友谅父亲的记载。

陈友谅的两个弟弟都在鄱阳湖之战战死,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还给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追加了谥号。陈友谅的两个哥哥都在陈友谅战死后投降朱元璋,朱元璋封陈友谅的两个哥哥为归仁伯和怀义伯,陈友谅家族的大部分成员都在明朝得到了善待。


总结

虽然朱元璋在一统天下后,对待开国功臣十分的残忍,但是朱元璋对于老对手陈友谅的家人却十分的宽容。陈友谅的父亲和兄弟都在明朝获得了爵位,陈友谅的儿子也被送到高丽“赡养”。陈友谅作为一个失败的枭雄,他的家人能够得到朱元璋的善待,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

一提起朱元璋,都觉得他滥杀功臣毁誉参半,但是在他没有当皇帝之前,对待败将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的。比如康茂才,曾经那么顽强抵抗,被朱元璋打败了,朱元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让他继续带领自己士兵为己所用冲锋陷阵。再比如缪大亨,也是朱元璋打败挖来的元军将领。对于最大的对手陈友谅,打败他之后朱元璋又是怎样做的呢?

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反抗元朝的义军领袖,陈友谅的实力曾一度比朱元璋大很多,但是陈友谅志骄雄猜,鄱阳湖大战时在战船上伸头指挥作战,不料被流箭射中头颅,当即死亡,直接导致失败!

金银珠宝尽收囊中,朱元璋还另外得了一个宝贝:陈友谅的小妾周氏。陈友谅的其他三个夫人都因为“道德绑架”跳湖自杀了,唯独这个周氏因为怀有身孕而偷生,又因为是位绝色美女被朱元璋霸占了,朱元璋也怕被人诟病,美名其曰“陈友谅屡屡犯我,纳他的妾是对他的报复!”好吧,想学曹操也罢,不要惹出事端也行啊,偏偏这留下的周氏在历史上也出名了。

周氏也就是朱元璋的阇妃,后来生了个儿子,朱元璋为他起名朱梓,据《罪惟录》和《名山藏》里记载,阇妃被夺后没过多久就生下了朱梓,等朱梓长大了,被朱元璋封为潭王,去封地和母亲告别时,阇妃告诉他“你的生父其实是陈友谅,我为你苟活了20年,你以后一定要为父母报仇啊!”朱梓谨记在心,发誓“宁见阎王,不见贼王。”暗地里准备起兵造反,当然他还是太嫩了,东窗事发后被落得个畏罪自焚身亡。朱元璋气的屠城,血流成河!但是毕竟出于野史,正史记载他是因为岳父牵扯胡惟庸案,畏罪自杀。

再看看陈友谅的儿子,太子陈善早就被朱元璋俘虏,陈友谅的部下张定边等拥立陈友谅次子陈理继承王位,但是很快被朱元璋把他老窝武昌城端了,陈理投降。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杀陈理,反而给他封了归德侯,晚年听信谗言发配他去了高丽,陈理最后老死在那里。

可见,对于朱元璋来说,所有人和事都是围绕他的帝王权术来对待的,没威胁的有一线生机,有威胁的立斩不留。所以杀伐决断如此干脆的人,20年没能感化阇妃母子,为自己平添了羞耻的一笔。

#####

明太祖,朱元璋,其一生中最大的对手莫过于陈友谅。

朱元璋与陈友谅,两人皆是反抗元朝残暴统治的义军领袖,甚至陈友谅的实力一度要比朱元璋高上很多,不过最终胜利的人却依旧是朱元璋。

常言道,成王败寇,胜者为王败为寇,朱元璋胜了,他便做了帝王,陈友谅败了,陈友谅也只能沦为草寇。

一个皇帝,特别是像朱元璋这样极度残暴不仁的皇帝,对待曾经最大对手的妻儿一般都是斩尽杀绝,或许只有像赵匡胤,李世民这种,才能对对方手下留情。

但他朱元璋却是极为反常的,并没有将陈友谅的妻儿全部残杀,反而是将陈友谅的妻子放入了自己的后宫,借此羞辱陈友谅。

朱元璋将陈友谅的妻子纳入自己的后宫中,还让其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当然了,这个孩子到底是陈友谅的遗腹子还是朱元璋自己的孩子,这是许多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从时间上来看,这个孩子应该是朱元璋的孩子,但这个孩子的母亲,陈友谅的妻子,却是让这个孩子记住陈友谅与朱元璋的过节,让其为陈友谅报仇。

这个孩子的名字为朱梓,甚至被封为了一方诸侯,但朱梓为何而死却是不得而知了,这个问题也是许多史学家争辩不休的,但如果从本题来看,倾向于朱梓因为谋划叛乱,被朱元璋识破,最终畏罪自杀更为确切。

然而对于陈友谅的儿子,朱元璋又是这么做的。

陈友谅去世的时候,不过四十余岁,死在了战场上,这也直接导致了陈友谅势力兵败如山倒,急忙之下,陈友谅昔日的老部下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碰上了皇位,但在朱元璋将陈理抓获之后,却并未将其杀死。

陈理在朱元璋手下,不仅没有被杀死,反而是被封了王,尽管如此封王不过是朱元璋为了平息陈友谅手下的怨气,避免横生枝节。

陈理虽然被封了王,但实际上却是被流放了,陈理去的是一方不毛之地,后来更是被朱元璋驱逐出国,去往了朝鲜地区。

之所以不杀死陈理,一是因为留着陈理的性命,能够避免再生事端,其次是陈理实在年小,对朱氏王朝也没有任何的威胁。

虽说陈理没有直接被杀死,但最终还是在朝鲜客死异乡,至少在朝鲜他还留下了后代。

不得不说,一向心狠手辣的朱元璋,竟然留下了最大对手的妻儿,虽然目的都极为不善,但单从结果来看,却是让人诧异一时。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