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相是按什么划分的?(算命属相按什么划分)
属相是如何划分的?明白属相生肖的从属关系,又弄懂了干支纪时法就清楚了。
第一,属相生肖是从属于地支,地支变,属相生肖就跟着变;地支不变,属相生肖也不变。
第二,民间惯用干支纪年月日时。按干支纪年法则,干支纪年是以立春节为终始的,既不是以阳历年的元旦始,也不是以阴历年的正月初一始,而是以交立春节为终始。立春前属上年干支属相,立春后属下一年干支属相。如2019年立春是除夕午时11点14分,14分前属戊戌狗管辖,14分后属己亥猪管辖。立春就是年属相的分界线,说是从阴历年正月初一起,到腊月除夕终是不确切的。如果说月属相,也不是以阴历初一起,也不是从阳历月1日起的,是严格从24节气中的节为终始的。如戊戌狗年十二月属相是乙丑牛,在交立春节时就结束,立春节后就变成丙寅虎了,到交惊蛰节时,就是二月丁卯兔。年月属相生肖是严格按照24节气中的节的终始而轮替,不是依阴历年月起始更替的,这一点,很有一些人分不明白而弄混。
#####
属相是按六十花甲计年划分的,六十年一轮回,计月五年一轮回,计曰两月一轮回,计时五天一轮回。
属相推八字是按节气划分的,例如:二0庚子年腊月二十二立春出生,只能按辛丑年寅月日时之字,不能按庚子年丑月日时之字。
别的不在推算,不对之处敬请留言指正。
#####地支十二个,天干十个,天干地相配合组成十二生肖。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正月初一或立春来划分属相,都可以。但一般来说,如果你不去算命的话,还是建议你用正月初一这个标准:方便、权威、符合主流。算命的话,是以节气划分的,按立春过后属相。
#####
农村学堂认为:属相是农历年份划分的,是由每年正月初一日到腊月三十日或腊月二十九日为每年属相。如戊戍年,属相是属狗,己亥年,属相是属猪。
属相与生肖具有相同之处,都是用地支十二支得出的,听别人说属相,就可以知道生肖,当然不知道具体哪一年,至少说,知道哪个属相,那个生肖。
属相与八字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立春在同一年中,或者大寒在同一年中,便是同一属相,八字年将属性相同,如去年2017丁酉年正月初七日子时立春以后,属相属鸡,八字丁酉年将属鸡,这便是相同之处。
属相与八字不同之处,如去年2017年丁酉年正月初五日生人,属相属鸡,但八字变了,就不属于鸡,是属猴了,八字就是丙申年辛丑月己未日,当然时候不知道就不说了。
当然属相的范围太广了,运用起来只是大方向,具体的问题还得看八字,八字才是相对比较准确的。
喜欢我的观点,就关注点击农村学堂。
#####
属相的划分是按照阴阳五行之学说/金木水火土等来区分/十二属相有着不同地命理推理/其方位为东西南北.天地左右/各方位代表各属相的命理和捷难/这就是人一生所注定地。/
#####属相是根据干支纪年的农历(黄历)划分的。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奇数与奇数、偶数与偶数相配,得六十个数,简称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六十循环,用于纪年月日时。
但是,六十甲子纪年较复杂难记,于是发明十二生肖与六十甲子相配,便于记忆。六十除以十二,得五个干支,如: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五个亥,地支,皆属猪。所以不必看天干,只需记住地支,就知道属相是什么。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属相,以农历大年初一为标准。
有人说以“立春”为标准,是错误的。因为属相是以历法年为标准,而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历法上的日子不确定,有的年无立春,有的年有两个立春。不可能无立春的年不过年,有两个立春的年过两个年。
#####命理学上以立春当天为一个生肖的开始,但是通俗上讲,大家会以除夕过后的大年初一为一个新的属相的开始。
所以再碰到此类问题时,可以根据您聊天的意境来决定你的回答,如果就是单纯的聊天,那就以大年初一为新的属相的开始;如果您在探讨命理八字,那一定要以立春当天为一个属相的开始。
#####
属相是按立春的时间来化分(或说判定)的,以公历2019年(阴历己亥生肖猪年)为例:
2019年2月4日即农历戊戌年腊月三十日11:28分立春,那么,凡是在此时间之前出生的孩子即生肖属狗;那,凡是该日11:28分(包括该时间)出生的孩子即应生肖属猪。
打个比方:好比一个单位看大门值班的门卫保安,有白、夜班。虽然按单位规定是每早8:00两人交接班,接白班的人到了后,头晚值夜班的才能下班走人。但是,如那天接白班的到了8:00仍未到,那么,头晚值夜班而今早8:00该下班的门卫保安是否该不管不顾走人?显然不能,虽然到了他该下班的时间了,但交接班的人还未到,他还得再多待一会。
所以,立春包括别的节气也可以按这个意思去理解。
一般老百姓都认为的是以春节划分的。但是严格来讲,应该以每年立春那个时刻来划分,皇历上都是这样算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