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赵子龙虽然是五虎上将之一,但是为什么官职低于关、张、马、黄呢?(三国之无敌赵子龙)

这个可以参考我的一篇文章:

凡是看三国的好像没有不喜欢赵云的。对于赵云,有人说是蜀汉最埋没的人才,也有人说是刘备嫡系中的嫡系。对此,我不作评论。我只是觉得咱能动手就别瞎吵吵,埋没也好,嫡系也好,统统把依据拿出来,别只红口白牙的。由于蜀汉官僚体系名目繁多,本文只从将军级别的角度(也就是明面上的官阶)分析一下其地位变迁,至于“位卑权重”、“权力中枢”之类隐形因素就不予考虑了。

在此之前,大致介绍一下蜀汉将军的等级。由于三国乱世,将军多如牛毛,级别也大相径庭,所以只能大概的区分。大致而言,蜀汉将军可分为这么几等:

(1)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杂号大将军;

(2) 前左右后将军;

(3) 四镇、四安、四平将军;

(4) 四征将军(这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请牢记。蜀汉与曹魏不同,曹魏排序为征镇安平,蜀汉为镇安平征,从赵云由征南升镇东、张翼由征西大将军升镇南大将军能推断出来。);

(5) 四征之下的杂号将军(赵云的翊军将军就在此列);

(6) 垫底的牙门将、偏将军、裨将军。

这是大致的体系。对于符合这个体系的,我们可以直接判定地位高低,对于个别地位较高的杂号将军,我们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赵云的简历可分为三个阶段:刘备荆州时期、刘备益州时期和诸葛亮时期。我们分别来说。

一、刘备荆州时期

在荆州时,赵云在当阳长阪救了刘禅后,因功封为牙门将军,后来在平定荆南四郡后,又升为偏将军、桂阳太守。不管是牙门将军,还是偏将军,都是属于第六等的将军。

这时候的将军很少,只有三个:荡寇将军关羽、征虏将军张飞、偏将军赵云。此时,诸葛亮只是中郎将,投降过来的黄忠还只顶着曹操封的裨将军,魏延还没有称号。

按刘备称汉中王时的上表排名可见:“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说明荡寇>征虏>征西。赵云后期是从翊军将军晋升的征南将军,与征西相当,比荡寇和征虏低,更别说此时的偏将军了。

所以说,在荆州时,赵云的地位可以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关羽和张飞。

二、刘备益州时期

刘备平定成都后,赵云晋升为翊军将军,这是属于第五等的将军。赵云担任此职一共十年,从建安十九年到章武三年,直到刘备去世。期间历经刘备称王和称帝两大盛事而未能晋升,结果导致众多新兵蛋子后来居上。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凌驾在赵云之上呢?掰着指头数数:

(1)马超:骠骑将军。马超作为跳槽来的高管,先为平西将军(第三等),后为左将军(第二等),最后为骠骑将军(第一等),赵云妥妥比不了。

(2)张飞:车骑将军。其征虏将军原本就介于第三、四等之间,比赵云后来的征南将军还高,随后又相继为右将军(第二等)、车骑将军(第一等),甩赵云一条街。

(3)关羽:前将军。和张飞相似,由荡寇将军(介于三四等之间)升前将军,为第二等将军之首,可惜没有活到刘备称帝,否则大将军这个第一等之首的职位非其莫数。

(4)黄忠:后将军。平定益州后,他的讨虏将军和赵云的翊军将军基本平级,但架不住提拔的次数多。斩杀夏侯渊后先为征西将军(第四等),又为后将军(第二等),和张飞、马超同列。如果黄忠不是去世的早,刘备称帝后,第一等的卫将军估计就是他的了。

(5)诸葛亮:军师将军。从上文上刘备为汉中王的表中可以看出,军师将军排在荡寇将军之上,那肯定在赵云之上。

(7)刘琰:镇东将军。第三等,不说了。(6)糜竺:安汉将军。《三国志》记载:“拜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比诸葛亮都高,就不说了。

(8)魏延:镇北将军。与赵云相比,魏延是十足的小弟辈。平定益州后,魏延只是个牙门将军,赵云曾经在长坂坡时的职务。结果后来一跃为镇远将军(和翊军将军的高低下文分析),刘备称帝后为镇北将军,第三等,明显比赵云高了。

(9)黄权:镇北将军。刘璋原来的主簿,后来在夷陵之战投降曹操。官位和上面的魏延一样。

(10)李严:辅汉将军。蜀汉后期姜维由征西将军晋升为辅汉将军,说明这至少是个介于三四等之间将军。而且李严由辅汉将军历经光禄勋(九卿之一,地位介于第二三等之间)而升前将军,说明这还可能是个第三等将军。但不管怎么说,肯定比翊军将军高。

(11)法正:护军将军。法正为护军将军时实职为尚书令,李严为辅汉将军时实职也是尚书令,说明二者基本相等,也是第三等将军。

(12)赖恭:镇远将军。赖恭这个人基本没听过,但他级别确实不低。上刘备为汉中王时,他排在征西将军黄忠和扬武将军法正之间,而赵云的翊军将军则没上榜。在刘备称帝时,他的实职为太常(九卿之一),与前面李严的光禄勋平级,铁定比赵云高。

(13)许靖:镇军将军。第三等将军,介于四镇将军和四安将军之间,赵云后来箕谷失利后就是贬为这个将军,所以远非此时的赵云可比。况且,许靖实职为司徒,三公之一,足以与第一等将军媲美。

(14)申耽:征北将军。第四等将军,原来曹魏的上庸太守,投降刘备后封为征北将军。

(15)刘封:副军将军。这个称号只有刘封担任过,不好通过晋升来判定。但是,刘封以副军将军的职位当上庸地区的老大,即孟达所说的“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管理征北将军申耽等人,说明至少也是第四等的将军。

(16)吴懿:讨逆将军。这个称号也判断不了高低,但是吴懿下一步直接从讨逆将军升为左将军(第二等),赵云则是从第五等的翊军将军升第四等的征南将军,再升第三等的镇东将军。所以,即便吴懿是破格提拔,讨逆将军也不至于在翊军将军之后,不然的话从第五等直接升第二等,说不过去。

(17)邓方:安远将军。这个也不好判断,但是他的实职是庲降都督,管理益州的益州郡(即后来的云南郡、建宁郡)、越嶲郡、牂牁郡、永昌郡等四郡。想必低不了。

以上这些差不过够了,剩下的再继续数就有点牵强了。如果这样看的话,单从将军序列里,赵云可以排到第十八吧。

三、诸葛亮时期

诸葛亮很喜欢赵云。在《三国志·董和传》里记载了诸葛亮这样一句原话:“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於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於伟度,数有谏止。”说明诸葛亮很喜欢别人提意见,而赵云正是这样的人,很对诸葛亮脾气。

因此,诸葛亮主政后,赵云“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年里连提两级。但不管怎么说,赵云终于步入第三等将军的行列了。

赵云逝世于建兴七年,那我们就理理这七年里都有谁位居赵云之上:

(1)李严:前将军。建兴4年李严由辅汉将军晋升为了前将军,第二等,接替曾经的关羽。

(2)辅匡:右将军。辅匡这个人我几乎没听过,《三国志·杨戏传》也只是顺便提了一下他:“辅元弼名匡,襄阳人也。随先主入蜀。益州既定,为巴郡太守。建兴中,徙镇南,为右将军,封中乡侯。”建兴年号一共15年,“建兴中”估计就是建兴7年左右。根据《三国志·李严传》,在建兴9年废李严的上书中有一个“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这个高翔应当在辅匡之后,因为高翔经常与魏延搭档,魏延是建兴8年由镇北将军升任的征西大将军,如果高翔在辅匡之前就成了右将军,就比魏延高了,不合常理。同时,《三国志·杨戏传》介绍费观时,也说“护军辅匡等年位与严相次”,那么辅匡极有可能是和李严一样,在建兴4年晋升的右将军,第二等,比赵云高。

(3)刘琰:后将军。《三国志·刘琰传》:“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这里没说时间,但既然“班位每亚李严”,那极有可能是李严晋升前将军时他晋升的后将军,也符合我国成批提拔干部的惯例。

(4)不详:左将军。从上文来看,建兴4年诸葛亮批量提拔了一些人:李严为前将军、辅匡为右将军、刘琰为后将军,唯独缺左将军的记载。再根据废李严表的排名和其他传记来看,建兴8年也是一个批量提拔年。至少包括:前将军李严晋升骠骑将军,由袁琳接任前将军;后将军刘琰晋升车骑将军,由吴班接任后将军;右将军辅匡没见晋升的记录,应当是去世了,由高翔接任右将军;同时讨逆将军吴懿晋升左将军。因此,可以推定,在吴懿之前,应当还有一位左将军的人选。

(5)李恢:安汉将军。前文已说,安汉将军>军师将军,而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的时候,魏延为镇北将军,因此,军师将军应当高于镇北将军。根据《三国志·王平传》记载,王平由安汉将军直接晋升镇北大将军(第一等),说明安汉将军应当不会低于第三等。而李恢的实职是庲降都督,接的邓方的班。

因此,这么来看,诸葛亮主政时,赵云应当能排到第六(至少并列),以镇东将军的身份和镇北将军魏延平级,至于有没有镇西将军和镇南将军,就不得而知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