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悟道后,为何还要躲在猎人队伍中十五年?(六祖悟道偈)
六祖惠能,俗姓卢,唐朝时的广东广州人。【原是新州人(今广东新兴县),后搬迁到广州的】
一天,惠能担柴到街上卖,偶然之间听到有人念诵金刚经而悟道,之后,惠能回家拜别老母,前往湖北黄梅县向弘忍大师求道,弘忍大师知道他已悟道,估计考考他,说是你岭南獦獠,怎么能成佛呢?(獦獠,唐朝时人对岭南少数民族的鄙视称呼)
(六祖金身舍利)
惠能反问:“人分南北,佛性无南北。”弘忍大师随即了然,安排他去碓房锺米。
八个月后,弘忍大师准备传下禅宗衣钵,叫门下的弟子们作能证明自己境界的佛偈。当时弘忍大师门下的神秀和尚最有名,亦得各大门人弟子认可,大家以为必定是神秀和尚得禅宗衣钵。
神秀和尚对此事极其上心,又怕作的佛偈不够见性,又想争一争这个衣钵,于是他趁夜晚无人时,偷偷大家经过的走廊墙上,写下了千古名偈:
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扫,不使惹尘埃。
第二天一早,走廊就挤满了人,大家议论纷纷,说神秀大师修行深厚,佛偈作得够深入明理,肯定能得弘忍大师青睐。
有两个小和尚一边念着神秀的佛偈,一边讨论着路过碓房,正在锺米的惠能一听,就摇摇头,嘴里说声:可惜了,未能见性。两个小和尚一听到,立马嚷嚷说你个獦獠懂什么,惠能心领神会的说,我有一偈,作得比他好。
两个小和尚就把惠能带到那走廊上,走廊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一名叫张日用的居士听说惠能不识字,又要作偈,便自告奋勇的来执笔。
只听惠能吟出了那首经典的千古名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佛偈一出,众人惊奇不已,议论纷纷。弘忍大师一见此佛偈,即明白惠能就是他的衣钵传人,怕有人害惠能,直接走到墙边,擦掉了那首佛偈,说也并未见性,并叫众人多多根据神秀的偈子修行。
第二日,弘忍大师偷偷走到碓房问了惠能几句,又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会意,当夜三更即偷偷潜入弘忍大师的房间,弘忍大师即为惠能讲解金刚经,令其大彻大悟,又为其印心。(印心,佛家术语,即明悟者以自己的心,印证别人的心)
当夜,惠能领了禅宗祖师衣钵,由弘忍大师亲自送到九江驿渡口,过江之后,惠能混在了猎人队里,过了5年后(经过相关专家考证,并非是15年) ,才开始出世弘扬佛法。
问题来了,为何惠能要躲5年?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道统之争,第二个是悟道未证道,第三个是机缘未到。
弘忍大师门下众弟子门人很多,和神秀一样地位的同门师兄弟教授和尚有法如、玄赜、智诜三人,但是没有神秀那么出名,神秀座下的弟子们也有一大堆。
六祖没来黄梅求道时,寺庙里的大家都觉得会是神秀和尚继承弘忍大师道统,成为禅宗第六祖,这种思想成了共识。
所以当众人听说惠能得了弘忍大师的衣钵,拿了袈裟准备跑路回岭南时,神秀和尚的弟子们首先坐不住了,马上赶去抢夺,甚至弘忍大师的弟子们也跟着去争抢,最著名的是惠明。
(惠明剧照)
惠明和尚原是个将军出身,体力好,脚程快,在大庾岭快人一步追上了惠能,惠能见跑不过他,当即把衣钵丢在石头上,自己跑到旁边的草丛里躲起来看着,惠明看到衣钵,就想拿走,谁知,衣钵竟然像长在石头上一样,纹丝不动,无论他使出多大的力气都拽不动衣钵,急得连忙大喊:“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听他这样说,就走出草丛,把惠明点化开悟了。
“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六祖坛经》
开悟后的惠明回到山脚下,正遇到几百个同门师兄弟或师侄来寻惠能,惠明随即骗他们说,刚刚登山看了,没有看到拿了衣钵的那人在上面,到别的地方找找看,几百个光头就闹哄哄的四散而走。
这就是道统之争。
再后来,惠能走到广东韶关曹溪地带,遇到了一伙强盗,东躲西藏下,被一队猎人所救,之后,惠能就待在猎人队里生活。
(《月明三更》剧照)
猎人要抓动物,下了网之后,叫惠能守住,看到有动物被网住的话,就能得到猎物了。谁知惠能心怀慈悲,每次见到野兔、野鸡、野猪被网住,往往都把它们放生了。
“猎人常令(其)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六祖坛经》
每次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锅里争抢夹肉吃,唯有惠能只夹些青菜吃,有人看他每次都没肉吃,心生可怜,就夹了块肉给他吃,惠能马上夹还回去说,我吃青菜就好了,肉留给大家吃吧。
在猎人队的5年里,他一边修行一边看准时机说几句佛法。
原来,惠能明心见性后,只是见道,看到了修行的路子,那时候叫觉者,并未成佛,还需要修行,即佛学上的悟后起修,只有修炼完满,证道后才叫成佛,也叫觉行完满。因此,他在猎人队的那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苦修。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5年苦修。
第三个原因就是时机了,弘忍大师送走惠能时,就跟他说过,禅宗不宜过早宣传,机缘未到,你先修炼好,把自己打造成一代宗师先。
“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六祖坛经》
(剧照)
当时神秀的门人弟子和其他同门,正在四处追寻惠能的踪迹,如果惠能一到了广东就开始说法,估计早就被他们害了,而且是有先例的,当初四祖道信圆寂前,弟子们就开始争抢法统衣钵。因此,惠能只能先躲起来,躲过了风头再说。
弘忍大师对惠能说过:“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六祖坛经》
等到惠能躲了5年后,修炼有成,外面的风声没那么紧了,时机也成熟了,所以惠能才出来弘法。
时机未到,贸贸然出来弘法,是有危险的,此类事件在史料上多不胜数,下面摘取一个史料记载的例子。
《高僧传》卷一七《玄高传》:觉贤的弟子玄高,在麦积山率众修禅。有人“向河南王世子曼,谗构玄高,云蓄聚徒众,将为国灾。……乃摈高往河北”。
公元667正月初八日,惠能去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出家受戒,第二年春,惠能去了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在此地把禅宗发扬光大,他门下得道的弟子无数,成为佛家影响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位祖师,即把佛法本土化,并且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学说,整理成了唯一一本中华佛经——《六祖坛经》。
中国文化上之所以有禅宗,全是六祖的功劳,而禅宗也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本土化的佛法,后人评论广东伟大人物时,把六祖与国父孙先生相提并论,足见其伟大!
公元713年,八月三日夜,惠能祖师在故乡新州国恩寺坐化,留下一副金身舍利,如今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禅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瞻仰一下祖师的风采。
文:梁生
#####报刊亭的大爷,和我聊六祖慧能悟后起修的事,说的天花乱坠,我只好买了一本《故事会》。
我家楼下有个报刊亭,常常我都过去买买水,买份日报看一看。守报亭的是个大爷,这个大爷经常和我聊天,说话也挺有智慧。
有一次,我问他:六祖悟道后为什么还要躲在猎人队伍中15年。
他说:你觉得他悟道后应该怎么样?
我说:得了道应该坐上法座开谈坛讲法。为什么还跑到猎人队里去混迹浪费时间呢?
他笑着说:你的意思悟道之后开坛讲法,这是一个既定程序?
你觉得高僧大德悟道了,就必须这样走他的人生路吗
我说:那如果悟道了不出来度众生还躲起来干嘛呢?
他说:其实悟不悟道,是大家说的而已,六祖自己可从来没有说他悟道了。
他只是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圆满。
他的意思是,哪有一个道可以去悟呢?哪有一个境界可以去开悟呢?
正所谓拨开云雾见青天。青天本来就在嘛。
所以说六祖得了衣钵之后一路逃到岭南和猎人混迹在一起。这个既是他的因缘也是他的必要蜕变过程。
就算他不到那和猎人混在一起,他也要到一个地方去修心。所以人家讲悟后起修就是这个意思。
真正意义上说得上是修行的。是明白了之后才开始的,知见上没明白都是盲修瞎练。明白了不踏实修也是半途而废。
我说:既然明白了,还去修什么呢?
他说:明白也是有很多种的,有一种明白是知见上明白了。功夫上还差点火候。
知见上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实际功夫上还没有体验和见证到。
人就算是知见上明白了,也不一定能够时时刻刻都做得到。
所以你看那个禅宗的二祖慧可。最后他自己跑到烟花绿柳之地出入酒肆。人家说你这个不像话呀,他说我自调心与你何干?
为什么还要去调心呢?心不是在见达摩祖师的时候已经明白安稳了吗?
这就是知见上明白了,但是功夫上还是没有做到。需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
一个人以为自己明白了,可是有时候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忽然间就不明白了。
所以王阳明说需在事上磨就是这个意思。你不到具体的事情上去磨砺。
你的智慧是等于你打游戏领了一个宝藏技能,但是一直都不起用。没有意义。
智慧是拿来干嘛的呢?如果他有用当然是要拿来帮助你解决生命的问题。
我说:智慧启用就是要在事上去磨吗?
他说:你为什么听有些学佛法的人常常讲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很适合人来修行。
或者说红尘好修行。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太不完美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太糟心了。
古人说的好啊,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十件事里面有八九件是不如意的。
如果这颗心没修好,一辈子一定会痛苦,烦恼,压抑,郁闷,没个尽头,一直到死不得解脱。
人大概过了三四岁,就开始有烦恼。到长大会遇到各种各样能让人崩溃的困难和灾难。
还有些人看似没有什么灾难,但是他在长年累月的一种压抑当中活着整个生命都是一种灾难。
怎么样在这些喜怒哀乐里面,在这些灾难里面,在这些遇到的各式各样不如意的事情里面。
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定力。这就是六祖要到猎人队里去搞十五年的原因。
一方面看着好像他是在躲避灾祸。实际上他是找个地方去隐居,把自己的功夫全部修到位,把心性都搞到位。
你看他隐居的地方全是岭南那些很糟糕的山区里面。那些地方的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放现在都是重点扶贫对象。
老话说的好,穷山恶水出刁民。那个地方有很多不讲道理的人,很多粗暴的人,没文化的人。蛮横的人。为什么六祖偏偏要跑到这种地方去。
他这是自找苦吃。
一般人很难在那里生存。他混迹在猎人队里面,也就更是一种考验。
六祖真正的修行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之前在黄梅五祖的学堂里面,那还只是一个基本。
一个修行的人真正懂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这个层级的道理已经非常难得了,但是即使很难得,这也还只是刚刚开始。
就从这种空性的智慧高度,反过来要扎扎实实的投入到切实的生活当中。
这个华丽转身必不可少。
如果他一直安住在这个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知见高度。然后急急忙忙出来讲经讲法,那绝对是一场灾难。
他的伟大就是毅然放下包袱。深入瘴气丛生,野兽出没,生活艰难的山区。
他这个还不只是受苦,他还有很多风险有生命危险,所以他这是真正的苦行。
我问:须在事上磨,磨的是什么呢?
他说:磨也有几种,一是磨掉习气。
一个人呢,即使是很有智慧了,也还有习气未除,这些习气。是天生就具有的,很难消除。如果不在事上去磨是消不掉的。
打个比方啊。我们一般听到动听悦耳的声音,自然就开心,听到厌恶的噪音自然就烦躁,这就是习气。
有一天你发现即使是悦耳的声音和烦躁的声音都是一样,只不过是一种声波而已,是你自己的心在随着他动,随着他去做定义。而产生了是非好坏的分别和烦恼痛苦。
可是即使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你依然做不到,因为你这个习气你自己无法解决。
有时候你觉得你脾气很好,别人打你一下或者骂你几句,你也不会当回事,这时候你自以为是你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得道了无我了。
那也许是你没有遇到更可怕的事,当你搞不好遇到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别人捅你两刀或者夺走你的一条手臂。
或者坑了你几百万。你这个时候的心态是怎么样的?你是不是还在如如不动,还能忍辱还能看空,这都不一定了,
所以说要在事上磨。这个概念就很大了,很广大,因为你遇到的事情是有限的,你不知道自己的定力能应对什么样的事情?
有很多人修行修了几十年,修的脾气非常好看上去像一尊菩萨,红光满面,和蔼可亲。连说话都不带大声的,
可是当他遇到一些小事情,或者遇到一些超越他底线的事情,他马上七情上面变得不可理喻,或者发出很爆的脾气,把压抑很久的情绪一下子发泄出来。
用他的话就叫做功亏一篑。其实就是因为根本的问题没解决好,习气也没有改变,定力还不够深。
你想象一下,六祖跑到那个山里面,他首先就要面对吃喝的问题,住的问题,这些都是大问题。
你要能吃能喝有地方住你就要付出,就要有劳动就要牺牲。这又是问题了,这些问题都需要你去面对。
跟着来的就是你怎么合群你怎么能做到和光同尘,能做到和这些猎人朋友们一起打猎吃饭,让人家不讨厌你,不觉得你怪异。
我们有时候越修行越让人觉得讨厌。本来还挺正常,结果一修行修的神神怪怪的说话阴阳怪气,
看着别人都是不对路的,眼里全是无明愚痴众生,只有自己是清醒的修行者智慧者。
如果我们自己也像六祖一样跑到那个山里面住着。可能就是一间茅棚,
既没有电也没有水,床都可能没有。晚上野兽就在旁边叫,白天还要跟着猎人上山打猎。搞不好还要帮忙杀生。
这种挑战我们能搞好吗?能应对吗?我们能把它看空吗?我们能够磨得过去吗?
我们以为自己磨得过去,其实磨不过去,我们夏天没有空调一天都受不了,冬天没有暖气。根本就活不下去。
我们常说自己吃的简单,粗茶淡饭就可以了,可是红烧肉一来口水都流三尺。
我们说情绪已经调理的很靠谱了。可是别人一句话,一个眼神,内心就要翻天覆地。
这是什么道理?因为你还没有到这一步。你必须从每一件事,每一个念头扎扎实实的干下去。
这些功夫可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最后能够做到须臾不离,打成一片。全部都能转化,这才可以算是成功的。
到这一步,六祖才敢挤到人群里说出那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要不然呢,别人对他一顿点赞,他心就动了。别人请他开坛讲法,他就嘚瑟了,那可不行。他必须要做到如如不动。
所以那句话说的多好,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高高山顶立和深深海底行,我们看上去这两句话是隔着天远地远的,但实际上你行下去却是合在一起的。
你深深海底行的每一步,其实都是高高山顶立。你要用你的定,你的慧,去把你的生活,
你的行住坐卧,你的一动一念,全部融会贯通。也可以勉强叫做知行合一或者说天人合一吧。
这个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识,不是百度百科,它是个觉知,是个朗朗清明的觉知。
你只有把这个觉知和你的行住坐卧和你的生命全部融汇在一起的,合一了。才有办法做到如如不动。
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事,有多大的麻烦,你都不会在深陷其中。你都有一个清清朗朗的明明白白的。
那个东西一直都在。范老师说的简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释迦牟尼老师说的好:心能转境,则同如来。
我听了给他竖起大拇指说,大爷你这说的太好了,我一定要帮你买两本故事会。
大爷笑了说买一本就够了。
#####从开悟到证悟,“悟后实修”极为关键。六祖慧能藏猎山中十五年载,所经历的种种社会磨砺,才是他发扬光大禅宗的关键。
公元667年,唐乾封二年,在今天的广州光孝寺。唐印宗法师开坛为大众讲解《涅槃经》,其中两个僧人,因为开小差还因为风幡动而争辩不休时,一位路过的猎人以一句“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震惊了印宗法师。
其后在正月十五日,印宗法师为其落发,智光律师为其授具足戒,时年三十余岁的六祖慧能,在山中猎藏十五年后,携五祖的禅宗衣钵重建天日,并受到了广州缁素的敬重。
六祖惠能作为禅宗的发扬光大者,可说是震古烁今的禅师,是禅宗“一花五叶,结果自然成”关键人物,其遗留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俗称《坛经》,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本由中国人写的佛门经典,是一部千百年来,不断启发后世修禅者的正眼法藏。
六祖惠能大师,俗姓卢,他是汉唐时期唯一以獦獠之卑、樵夫之职,不识文字却悟最上乘佛法,得禅宗衣钵传衣,开创中国禅宗盛世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记载浓缩在四万余字的《坛经》中,其闻法-求法-开悟-悟道-传道过程,是后世人修禅和学禅的一个重要参考。
一直以来六祖闻法和开悟的过程,其妙答五祖弘忍大师,“人不分南北,佛性不分南北”,还有舂米的回复,最终以一首《菩提偈》,被五祖弘忍深夜传经,在闻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开悟,在开悟后说出了“迷时师渡,悟时自渡”,这些经历,世人都耳熟能详。
但是他从开悟后到证悟的过程,知道的人却不多,这个重要的过程,在坛经中的《行由品》仅用四千字介绍。
因文献记载的简约,使我们很难了解,六祖开悟后到成为一代宗师,期间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在诵读《行由品》时,会发现内容:六祖的衣钵后,五祖让其速归,并未为了避免他受到伤害,五祖嘱咐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在躲过了数次命若悬丝磨难后,六祖慧能大师,在广东的四会山中,藏匿在一只猎人队伍中,历经了一十五载,在机缘成熟后,六祖感“不可终遁,尚需传法”,毅然抛却了生死观,徒步到了广州弘法。
六祖从开悟到弘法,建立禅修风格更为关键的,正是这十五年的“藏猎”经历。那么六祖慧能到底是否有“藏猎”过,他“藏猎”有经历了什么?
六祖坛经,虽然现存有多个版本,但是综合各个版本,六祖在四会山中,避难藏匿一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记载:
一、敦煌版本中的,无记载;
二,实有其事,可时间有差异,大乘寺本、金山天宁寺本等记载为五年,
三,各种通传版本明确记载为十五年。
根据各种版本记载六祖的生平,他当时非常有必要和理由藏入山中,这是不容否认的。其依据有三个
一、六祖得了衣钵以后,日夜兼程回到了南方,却没有急于开坛说法,而是选择藏匿,除了五祖嘱咐“佛法难起,不宜速说”外,和当时的情况紧急有关。
二、从六祖生平看,从开悟得到衣钵到广州剃度弘法,确实存在了一个时间空白,这段时间正符合他隐匿的时间。这段期间六祖藏在深山密林中,与猎人为伴正式其磨砺的过程。
三、无论是广东和广西,都存在很多的六祖藏匿处还有各种的传说,这也是六祖在山中修行的物证,而六祖“藏猎”的范围非常之广,从粤西到四会、广东翁源到至桂林象山,方圆的达数百里,可见这段时间,他和猎人到了不少的地方,同时自己也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历练。
由此推断,六祖很肯定是“藏猎”一段时期,这段时期,正是开悟后起修的过程,也是以实修证悟的关键过程?
为何这样说呢?
首先顿悟后还需要守正
一直以来,人们对禅宗认知,都知道“禅”以顿悟见称,从释迦摩尼沾花微笑,到达摩的“直指人心”,在众多的禅宗大师的典故中,都会强调顿悟,但是顿悟后如何,又经历了什么,较少提及。其实禅宗虽然提倡顿悟,可顿悟也是以实修为根基,
同时禅宗除了强调顿悟,更强调“悟后起修”,可既然已经开悟了还需要修什么?
其实说白了道理很简单,类似于人必须吃饭,但是吃完饭以后,你还得消化,只有经过消化才能把饭转化为自己所需的能量,或者就是有人告诉你一件事该如何干,但是你虽然知道道理和操作方法,可你没有实际操作过,就是纸上谈兵。需要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懂得其中的奥妙,
正如轮扁斫轮的典故一样,轮扁到了七十岁还在制作车轮,但是车轮的知识和技巧,他虽然都告诉了儿子,儿子如果不自己亲手制作车轮,熟练掌握其中的技巧,即便是知道了道理,其实也无法完全掌握制作车轮的巧妙。
禅师顿悟后,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经历实修,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智慧转化,那么开悟就像是一个空中楼阁没有根基。
所以历代的禅师或者是经历了闭关,或者是机缘成熟的顿悟后,依然需要经历一个证悟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因人而异,但却是悟道的必经阶段。
六祖虽然出身卑微,可其根性为上上人,只是简单听完经典即得悟。可即便是如此根性,六祖依然强大“悟后起修”,所以他历经了十五载,隐匿在猎人队伍中,正是要完成对心性的磨练,把开悟的智慧融入的生活中,在生活磨砺中完成禅宗“历境验心”。
可已经顿悟了,为何要为何还要“历境验心”,自找苦吃自寻烦恼呢?
六祖藏匿猎人队中,这十五年并不是一帆风顺,可以说过的日子是非常艰辛和险恶。首先在唐朝随着猎人寄宿于野外,特别岭南一带遇到的各种风险比我们现在要高,哪怕到了宋朝,岭南虽然迎来了唐宋的开发,但依然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便可知。
并且在野外跟了猎人,过着是衣食无着,餐风露宿的生活,更重要的,慧能作为一个开悟的僧人,则需要和猎人共处,无论是在语言和思想上,双方都是存在隔膜,但是当时他又不能离开猎人的队伍,因为之前就有数次受到恶人逐害,甚至一次是躲在石头中间逃过一劫,正应了五祖说的“命如悬丝”之言,所以他必须待在队伍中。
猎人的饮食习惯,或者猎人们相互说的言语和讨论的内容,都和六祖的思想和言谈举止大相径庭,但是六祖却能安之若素,待在队伍里面,为猎人“随宜说法”,
猎人们让他守网时,他会趁着猎人们不知道,把网中的生命尽量的放归山林,猎人们吃打猎回来的各种肉食,他只是在肉锅边寄煮一些野菜,而且我们要知道,当时的猎户相对来说,都会是一些较为蛮野之人,这样一来六祖和他们之间的讲话和沟通,多少会双方需要调和和忍让。
六祖在猎人的队伍中,待了十五年时间,从我们的生活中就可以看出,哪怕是恩爱的夫妻,或者是慈孝的一家,都会因为各种的生活问题,出现口角和摩擦,甚至相互抱怨,但是六祖慧能却在这段期间,恰好对应了达摩大师《二入四行观》提出的,禅者在悟道需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六祖正是在这种环境中磨砺,完成了“四行”的实践。
一位开悟的禅师,从开悟到彻悟,从有疑虑和习气到智慧圆熟,必定离不开各种的事物上的历练,这才是禅宗真修实证的风范,也是一个守正的过程。
其次:和光同尘,待时蓄德
禅虽然讲究心心相印,但六祖围绕衣钵传承,却数次出现了命若悬丝的危机。虽然吉人自有天相,多次巧妙的化解了,但是五祖也知道传衣之争,将会影响和阻碍,禅宗发扬光大,所以五祖才嘱咐慧能大师,“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
六祖自开悟以来,便在没有待在五祖身边学习,强化开悟后必须的实修,这里既有六祖的无上慧根,也因为五祖独具法眼,不拘一格的把禅宗的衣钵,传予一个来自南方的慧能,
这在当时的看来,五祖的决定是惊世骇俗,五祖深知这点,所以为了保护六祖,让他速速的归去,并且嘱咐他,暂时韬光养晦一段时期,可即便如此,依然是出现了大庾岭的追逐,哪怕六祖走了了曹溪,依然会被追逐。甚至还出现了张行昌行刺一幕。
五祖在送六祖到九江驿时,就授予六祖一段偈言,就八个字“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并且还嘱咐六祖快快离开,“汝今好去,努力向南”。可见六祖的隐遁于山林中,也是遵从五祖弘忍的嘱咐,
这段时期,可谓是六祖最危险最艰难的时期,也是考验六祖的大志向的时期,在生死之间的考验中、六祖要面对的各种冲突,避入深山遭遇大火,张行昌行刺,但这些并没有让,六祖起一丝的嗔恨,
特别是行昌,六祖在见到他时,只是问了一句:“吾久念汝,汝来何晚?”,从六祖留袈裟在石头上,追上来的人怎么提都提不动,就可以看出开悟后的六祖,决非无力反抗,但是他对众多的追逐者,却以一个“犯而不较”心态,六祖在隐遁山林的十五载,完成了生死与慈悲的蜕变。
这种历练对于一位大禅师非常重要,因为人本有自身的习气,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打坐的非常有功夫的人,依然会因为别人说一句,那个骂一句就会勃然大怒,正如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自负八风吹不动典故,只是给佛印禅师稍微刺激了一下,就去找佛印理论,终被佛印笑他,这哪里是八风吹不动,
六祖十五载中,正是借着恶劣的环境的历练,一门心思把念头放在日常修心性的修持上,早已开悟的他,明白了“烦恼即菩提”,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行持去静静的等待,等待把一切融汇贯通的那天,同时他也在积累德行。
最终他历经追逐,穿过了穷山恶水,在充满了瘴气沼泽,野兽出没生活艰难,危机四伏的山中等待和蓄势,十五载过去后开悟的小树,历经社会的磨砺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此时的六祖慧能已经圆融自然。达到了一位禅者超然处世的风范。
其三:怀器圆融,待时弘法
六祖一直没有忘记五祖同样叮咛:“佛法难起,不宜速说”。他“藏猎”的一切,为了还是把禅宗发扬光大,其中虽然有避祸,但是更多的是在怀器待时。
六祖“怀器”表现,是在十五载的生活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然此时他并没有剃度,但是他却以个一个禅者要求来轨范自己的行为,他更没有忘记衣钵传承的使命。
在猎人队伍里,他会随缘和与猎人说法,猎人让他守猎网,他会悄悄的放走。到了吃饭时,面对猎人的肉食,他只是在吃青菜。并且,他虽然是开悟的禅师,却不嫌弃猎人粗鄙,而他的悄悄放生行为,并没有因为自己和猎人在一起,而忘记了慈悲行;
最难的则是素菜,在荒山之中,要不只能自己种菜,要不只能吃野菜,而面对猎人的规劝和诱惑,他能够坚持下来实属难得,由此,可见六祖完全做到了知行合一。他用觉知照耀自己的觉行,有反复磨去自己的习气,明白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而在这些的磨炼面前,试想今天有多少人能够熬的过去,
更重要的就是,六祖并没有放弃弘法的念头,在久居深山后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在机缘成熟后。他毅然的抛却了生死观,走出了山林,冒着被再次追逐的危险,寻找弘法的机缘,对此《坛经》记载:“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而恰好的一阵风,让禅宗由此大盛,可见凡事都需要静待时机,只要你足够的发奋,天地间自然会给了一线机缘。
小结:
六祖猎藏于山林的十五载,经历的正是关键悟后起修的重要阶段,正是这段坎坷波折的经历,几历生死的六祖慧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渐渐磨砺自己的心性,终成知行合一,心口意行住坐卧达到了圆融,面对世间的事物也做到了如如不动,
他面对困难,依然奋发图强、面对机缘不成熟,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待机缘成熟后,他毅然抛却生死,弘法度迷情。可以说,正是这段经历,造就了这位震古烁今的大禅师。而这种“藏猎”精神,在今天尤为稀缺,
希望学禅之人在六祖的“藏猎”中得到启发,参悟六祖慧能大师留下的一句“静止不动不修善,悠闲自在不造恶,断绝见闻心安静,心无拘束无所着。
#####六祖慧能(也称惠能),是唐朝著名的佛教改革者,中国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 我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思想家。他虽然目不识丁,却在24岁时,以行者之身,成就佛道,因遭人追杀,被迫隐姓埋名15年,以待时机成熟出山讲道。
慧能将达摩撒在中国的“禅”种培育成了参天大树,并使之蔚然成林;是他实现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玄学佛教生活,贵族佛教平民化。是他对传统佛教进行了重大改革,高举“顿悟成佛”的大旗。他所创立的禅法,成了汉传佛教的代名词--所谓中国佛教,其特质就在禅。
什么是禅?
白居易研究佛法,对禅心空灵不理解:“心中污浊不可有,清净念头也不能存留吗?”兴善寺惟宽禅师说:“金屑虽贵,入目成翳。”
有人问庐山归宗寺的道全禅师:“什么是禅?”
他回答:“待到雪消后,自然春到来。”
乾隆皇帝到常州天宁寺视察,方丈眼开禅师说:“我们就以坐禅来迎接圣驾吧。”因为僧人在禅堂坐禅时,任何人不得打扰,包括皇帝在内。
乾隆帝知道眼开禅师是开悟的祖师,要封他当国师。眼开禅师展颜一笑,双腿一盘,两眼一闭--圆寂了。
这就是禅,禅的智慧,禅者的态度,禅者的风采。
慧能从一个不识字的樵夫,成为享誉青史的一代宗师,被西方人称作“东方耶稣”,这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很是令人回味!
佛陀智慧,再一次被中国樵夫所证明
当年,悉达多太子,在一株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发誓说:“不成正觉,不离此座。”然后,他进入了甚深禅定。
禅定中风光无限,在这里,他的心胸与天地一样开阔,一切束缚都已经解除,一切障碍全部消失,他的心灵、他的生命,与虚空相融合、同化……
一切都是众缘和合而生,一切都没有真实的自体!
没有任何提示,没有任何预兆,当悉达多从禅定中睁开眼睛的时候,忽然之间,像是迸发一样,东方天际升起一颗最明亮的晨星!
缘起性空!
悉达多脸上那觉悟的光辉,与星光一样灿烂,与初生儿的微笑一样纯真。
他凝望着东方天际,无限的慈悲油然而生,他情不自禁感慨起来:“太奇妙了,太奇妙了!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佛祖释迦摩尼的感叹,再一次被一位中国樵夫所证明,他就是--卢慧能。
一个来自荒蛮之地的“獦獠”,一字不识,出身贫寒,然而就是他,却偏偏顿悟成佛,一跃成为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
六祖以后,为什么没有了七祖?
灵光一束透寰宇,菩提几分悟人生。
24岁的卢慧能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师父弘忍大师会将达摩祖师从印度带来的象征释迦摩尼佛心印的袈裟,传给他这个尚未剃度出家的毛头小子。
慧能匍匐在地,声音哽咽地说:“师父,我当初来东山寺求法,是因为心中向往彻底的解脱,而不是为了做什么六祖。”
弘忍大师将他搀扶起来说道:“慧能,你要知道,禅者追求宇宙人生的真谛,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解脱,更应该去觉悟他人,共赴大道。”
听到师父如此说,慧能重新给师父顶礼说:“恩师的教导,慧能终生不忘。我一定竭尽全力,弘扬顿教法门,普度众生,光大我佛济世救人的本怀。”
弘忍大师点点头,说:“你且坐下,听我说。”弘忍大师徐徐吟诵道: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慧能双手合十:“多谢师父开示。”
弘忍大师指着慧能身上的袈裟说:“达摩祖师刚来中土时,为了证明禅宗是佛祖释迦摩尼所传,所以以此袈裟作为信物,历代传承下来。
禅宗是心与心的交流、感应和沟通,善用机缘,引发弟子自证自悟。自古以来,诸佛所传授的只是本心,历代祖师秘受的是对自性的解悟,真正的佛道是无形无相的,这袈裟是有形之物,容易引起是非争端,从你开始,只传心法,不再传有形的衣钵。”
这也是六祖以后没有七祖的缘由。
那又为什么六祖慧能要躲在猎人队伍里十五年呢?
弘忍大师又对慧能说:“历代祖师传法,都命若悬丝,十方危险。现在,禅宗的衣钵传给了你,而你过于年轻,修行日短,资历太浅,地位低下,恐怕难以服众。所以,你要赶快离开,免得召来杀身之祸。”
慧能站立起来,请示道:“弟子应该到哪里去呢?”
弘忍大师说:“你到江边驿乘船横渡长江,一路向南,碰到带有‘怀’字的地方就停下来,遇到带‘会’的地方马上隐藏起来。”
这是慧能为什么要隐藏十五年的原因。
佛法的出世是需要“大事因缘”的,慧能的出山同样需要一个契机,在条件允许的时候自然会出世。也是因为慧能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历事炼心的积累。
慧能拜别弘忍后,回到家中,果然有很多同门师兄来找,说他偷了寺中袈裟,钱来索要。慧能知道在家中住不得,又拜别母亲,来到粤西北怀集、四会一带,恰是师父弘忍大师说的带“怀”和“会”的地方,于是就隐藏起来,混于猎人队伍中,一边藏匿,一边度化猎人。
这就是慧能为什么混迹于猎人队伍里15年的原因。
六祖慧能的语录被后人尊称为《坛经》,这是佛教除释迦摩尼所说的语录之外,唯一被称作“经”的佛学著作。近代历史学家钱穆也认为,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白话文作品。
#####一是时处初唐,世态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尽管此时宫廷争斗激烈,但经济社会几乎没受什么影响,百姓生活怡然自得,此时说佛法,没有更多的人要听,五祖弘忍大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于是对六祖惠能有嘱托: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二是五祖可能考虑到,以惠能尚未出家的行者身份,得衣钵后,其他弟子有不服者,恐害其性命,所以嘱咐惠能佛法难起,不宜速说。
三是五祖还可能考虑到,六祖惠能虽根器大利,毕竟不识字,对佛法的消化、吸收,也需要时间。
四是六祖惠能躲在猎人队伍中,是因为“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伍中“,常常给猎人说法,自己也不断精进,不知不觉就过了15年。此时,惠能对佛法的顿悟日渐圆融,觉得时当宏法,不可终遁,于是出山到广州法性寺,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之语,使一众骇然,于是印宗法师为惠能剃发,并拜惠能为师,惠能便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尝试着回答,错误在所难免,请方家批评指正。谢谢!
#####理须顿悟,事须渐除
#####六祖在五祖那里呆了8个月,加起来总共就见了4次面,因为一个无相偈,决定传衣钵给他!
六祖在五祖讲解《金刚经》时大悟!临行前告诉他说:佛法难起,不要着急弘法!
六祖躲到猎人队,是因为五祖的有些弟子,不服气一个文盲得到祖师位,要夺回衣钵让神秀大师来做六祖!
其实六祖有几次都差点被这帮人所害,六祖也只能听从五祖的教诲隐藏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1,为了自身安全问题,
除了自己的师兄们的迫害,还有些江湖人士听说衣钵的事在抢夺。
2,证悟佛法,
在五祖那里他是开悟,只是理上的开悟,还没有时间证悟,证悟需要践行,亲自修行。在猎人队,这样就有机会释放被捕的猎物。释放猎物是其次的,关键的是练就教化人的功夫。
如果连依靠捕猎杀生维持生计的莽夫都能开化,还有什么不能教化的呢?
3,等待时机,
五祖临行前就告诉他不要着急弘法,因为禅宗到他这里才六祖,受众还很少,其实在十五年间神秀大师北渐法门给他打下信众的基础!
这才造就了后来很多人顿悟,有些人认为只要听六祖说法开示就能顿悟!
坛经有记载,那些大悟的在家人几乎没有,记录的大都是出家人,已经修行了很多年,卡在某个点上,六祖一点就开悟了!
其实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开悟是一下子的不需要下功夫,这也是后来禅宗在中国盛行的原因。其实六祖说了,此法门为最上乘根性的人所说!现在想想几千年来才出了几个像六祖这样根性的人呢?
总结上面3点说明了六祖躲在猎人队伍里15年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知你是否认同我的回答? 赞同的话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谢谢!
不赞同欢迎评论指导,向你学习!
#####
普通人也一样、契机未合、纵有通天才志、满腔热血也是途劳,信恒修善终得天机、天度有缘、天道有源。
#####就是说开悟见性后不是马上有神通法力的!见性后还是跟凡夫一样的,需要悟后起修,破五蕴后才能具足神通!六祖当时的处境很危险的!如果没有神通是不敢下山了!十年后六祖修得正果才下山弘法
#####据史料记载,六祖惠能,俗姓卢,生于唐贞观13年,原籍河北高碑店。其父卢行韬,曾任唐太宗的监察御史,后因得罪朝廷而多次被贬,最后贬谪到岭南新兴县为百姓。惠能是父母老来得的独子,既无兄弟,也无姐妹,出世三岁就死了父亲。“惠能”这个名字,野史传是他父亲请一个过门乞食的和尚给起的。父问和尚何以名为“惠能”?和尚说:“惠能者,即上惠下能也。上惠,以法惠众生;下能,能作佛事。”父亲即合掌致谢:“阿弥陀佛。”
一、六祖悟道的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
六祖初次开悟,是在卖柴时,闻客人诵《金刚经》而引发。
惠能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有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当时六祖到底悟到了什么呢?虽然六祖只是说“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再没有就开悟的内容和细节做进一步的展开说明,但是,从他后来到黄梅,与五祖的一番对话中,我们还是可以窥探出他当时的所悟。
惠能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
从这段经文中可以看出,六祖所悟,不仅是在理论上坚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更重要的是,他一刹那间已经安住在无分别心之般若观照当中了,即与自性的妙用——“本觉”相应了。“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一句,透露的正是这一消息。
2.第二个阶段
六祖悟道的第二个阶段,见于他针对神秀禅师所作的“菩提本无树”一偈。
神秀受五祖吩咐,苦心费力地作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为不自信,趁夜静更深,偷偷地把它写在步廊的墙壁上。对神秀的偈子,五祖的反应是: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祖三更唤秀入堂,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两天后,六祖在槽厂舂米,见有一位童子在唱诵神秀的偈子,一听便知神秀“此偈未见本性”,于是央求童子带他来到廊壁前,也作了一首偈子,请人代书在神秀偈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一阶段,六祖证悟到了什么呢?证悟到五蕴皆空,也就是说,执五蕴为实有的坚固妄想(属俱生我法二执)已经被打破了,俱生我法二执随灭,即不受尘境之污染。“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虚空粉碎,大地平觉”。这是开悟的重关景象。
3.第三个阶段
六祖悟道的第三个阶段,见于他听五祖讲《金刚经》时,一口气说出了“五个何期”。
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说明六祖不仅证得了万法唯心所现并非实有的空性,同时还悟得自性之理体能生一切法、能摄一切法、能转一切法之全机大用,而并没有住在空寂的境界中。“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说明自性并不是空无一物的死寂,而是能生一切万法的宝藏,它能遍摄一切万法,能够自在地转一切万法而如如不动,能够自由地出入红尘,行化世间,即所谓的“入廛垂手”,此时,世间与出世间、烦恼与菩提、轮回与解脱、生死与涅槃、佛与众生等二边分别彻底被打破了。这正是开悟的末后牢关景象。
至此,六祖所证,是真正的三谛圆融的自性佛。
二、六祖悟道后的六个生活境界
今依据《法宝坛经》,说明六祖惠能大师悟道后的生活境界:
1.侮辱不以为耻:慧能大师从广东到黄梅的时候,五祖弘忍才见到他,就讲了一句非常伤害他的话,五祖弘忍说“南方人是獦獠”,就是还没有开化的人,而慧能大师并不以为这是可耻。他是悟道的人,因此有这样的修养。
2.卑屈不以为贱: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的门下,在磨坊里推磨、舂米,所谓“腰石舂米”,即使脚受伤了,一样随众作务,任凭怎样卑屈的工作,他也不认为下贱。因为在悟道者的世界里,工作是神圣的,为众生服务更是责无旁贷。
3.艰难不以为苦:根据《六祖坛经》记载,慧能大师一生充满艰难困苦,到处被恶人追逐,魔难重重,就是隐居在猎人群里面,和猎人为伍,一住就是十几年,他也不以为苦。因为,悟道的人,苦不算甚么,你认为很卑贱的,在他认为很尊贵;你认为是可耻的,对悟道的人来说,这些都不足以挂碍在心上。
4.恩宠不以为荣:“侮辱不以为耻,恩宠也不以为光荣”,六祖慧能大师在世的七十多年岁月里,他的前半生虽然充满魔难,后半生则是倍受荣宠。例如,则天太后请他上朝,赐给他袈裟,请他到朝中供养,用黄金绣成袈裟、用黄金铸造的钵来供养他,乃至于讲经的经盖,都是用宝贝、珍珠串成的,每次赐给他绢布、绸缎,都是几百匹,甚至于国家把他以前新州故居重建,改作国恩寺,六祖慧能大师也不以为荣宠;因为外在的荣宠于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5.迫害不以为意:六祖慧能大师一生受到的迫害无数,光是行刺他的就有三次,虽然命如悬丝,但他“为法忘躯”,不以被恶人迫害为意。
6.度众不以为烦:慧能大师一生说法、传法,他对真理无比的热情,从来不知道何谓灰心。所以,一个悟道的人,他本身对众生,对真理感到有一种责任感;悟道的人,他觉得自己有力量来担当;悟道的人,不但不向佛菩萨求消灾、增福,甚至于求菩萨把一切众生的苦难都由他来担当。为什么?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东南西北都是安乐的净土。
三、六祖悟道后躲在猎人队伍中十五年,是为了养道。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这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十三年,一个版本是十五年。“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惠能后来到了曹溪,藏在曹溪的山里头,曹溪也属于大庾岭山脉。这些恶人为了害他,就放火烧山,惠能藏在一个石头缝里头,才保住了性命。后来这里住不下去,他就到了四会县。现在四会县还恢复了一个六祖寺。
当时惠能到了四会县,就避难在猎人的队伍当中,和打猎的人混在一起,总共经过了十五年。这期间,惠能经常在猎人队伍中随宜说法,看到那个有善心、有慧根的、讲道理的,就给他讲佛法。那些猎人看他这么善良,又比较弱小,他们下了夹,下了网,就让惠能守网。他守网的时候,见到还能够活过来的生命,就全部放了。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就弄一点菜,煮在肉锅边上。因为明心见性的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知道一切的生命,生生世世都为父母。他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所以惠能他不吃这些肉。就在肉锅边上煮菜吃。别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吃肉?”他说:“我光吃肉边的菜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吃肉边菜的来历。
道是要靠心去悟的,悟了道以后就要去养道。惠能在猎人队伍当中十五年,就是在养道。在养道的过程当中也要变通。世间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千人千面千种心,各种民族、各种文化,一个悟道的人面对这非凡的世界要学会变通,六祖惠能在猎人队伍里没有说不吃饭,也没有说吃生菜,而是不吃肉,吃一点肉边菜我就可以养活活自己。这种在“不可尽取之处,取自己所能”,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夹缝里头求生存”。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