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大智慧(二十四)
这节继续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经题,前面讲了一共有五种心,现在继续讲解第五个心:“真如心”。
实际上,这是我们所有学佛修行人要体悟和明白的目标。我们学佛做什么?就是要超脱六道轮回。就是要明心见性、超脱六道轮回,究竟成佛。明心见性就是要见到我们的真心本性。对这个真心本性,我们要多花点时间来认识。上节课讲了真如心的“名、义、体”,这节课我们继续讲它的“相”。
真心无相
真心本性是“无相”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明心见性,最关键的问题,一定要离相,若着相的话,永远不能明心见性。所以,《金刚经》的偈语里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的相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虚妄的。所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我们知道一切的相都是虚妄不实的,能够透过一切的相、即相离相,那么我们的真心本性就自然现前。这是教我们明心见性的重要方法。
佛陀在《金刚经》里反复地叮咛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怎么样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呢?佛陀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佛陀慈悲地在《金刚经》里最后的叮咛,告诉我们相的实质,一切有为法的实质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像早上的露珠一样,象闪电一样。“应作如是观”,我们应该这样如实地去观察观照啊。反复地叮咛。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相的本质就是虚幻不实在的。真心是无相的,如果我们着相的话,就不可能见到自己的真心本性。
修行的功夫就是要用智慧观照。真心无相,非青、黄、赤、白,它不是有颜色的。若我们说,看到心是如何的样子,那就错了。心没有什么固定的形象,它不是我们肉眼可见,它无色无臭、无形无相、无声、非长短方圆,世间一切法都没办法可以形容它。鼻子嗅不出来,也不可以用耳朵听到,也不能用眼睛看到。不可以“大、小”而名,不可以“有、无”称。因为它无形无相,我们不可以说它有多大,能说十万八千里这么大吗?它无形无相,所以不能以数量、大小、长短来形容它。也不可以用“有、无”来称它:说是“有”,我们又找不到它的踪迹;说“无”,它又不是真正的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真心无相,故不能用“有、无”、言语来表达,因为言语是一种名辞,是表达名相的,也是一种相。因为真心无相,所以用语言永远没有办法让我们认识它,也没有办法准确表达它。但是,文字般若、语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道理,再由观照般若进入实相般若。
真心也非思量可得,真心不是我们的思维心可以想象揣摸的,不是思维想象就可以明心见性的。因为我们的思维、想象最大的特点只是表达一种形象。我们心里想象一个东西,想象就成了形象了。比如,当我们说到或想到电视机时,心里马上就会浮现出电视机的形象。思维也是一样,它都离不开概念、文字、语言思量。
我们的真心,若言其“有”,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说它“有”,我们又看不到、听不到。这样妙不妙?若说“无”,它又不是真正的无,它灵灵觉知、灵灵不昧。
我们的真心本性时时、处处都在,应用周遍。比如我们在韶关市区买东西,我们在用它,在寺院寮房睡觉、或在教室上课也在用它,行也用它,坐也用它,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都用它,甚至你拉屎放尿都用它,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刻不用它。但它没有形象,它不是石头、不是木头,也不是空白一片,它灵灵觉知。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性是妙用无穷的。而且“觅之不得,挥之不去”——要找又找不到,它太靠近我们了,靠近得连我们都看不到,它就在我们的鼻孔里、就在我们的眼睛里,就在我们的身上、心里面,处处不离,亲密无间。要找它,又找不到。一找就变成“相”了,一找就变成二元对立,便有内有外,有我有它了。所以“觅之不得”,“挥之不去”——找不到,又赶不走,它太亲近了,时时处处都没离开过我们。“挥之不去”,就是我们赶不走它。假如你和朋友闹翻了,你可以赶走他,甚至有的亲人闹翻了,也把亲人赶走,但我们的真心本性却赶不走,时时处处跟着我们。所以,傅大士说:“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早上起来,晚上躺下去,都和我们在一起,我们的真心本性、灵灵觉知,没离开过一步。
这些就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心本性跟我们太亲切了,太重要了!那我们要不要明白它、要不要体证它?(众答:要!)这个非常重要。它没有一时一刻离开过我们,但要找,永远找不到。所以我们要善巧地、好好体会它。实际它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我们要体会它在自己六根的作用——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好好地体会它的无穷妙用。
这个真心本性就是这样,你想要找它,找不到,要见,见不到,赶又赶不走,它时时处处都没有离开过我们。
有个学禅的年轻僧人请教祖师,问:“为什么我见不到本性呢?”
祖师跟他说:“就是因为它太靠近我们了,它就在我们的鼻孔里面,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我们发现不了啊!”因为它太亲近了,亲密无间得我们都发现不了。
我们最亲近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本性、是我们的真心,没有一时一刻离开过我们。所以我们要不要去体会它?要不要去觉悟它?我们一定要觉悟。若我们不觉悟,就迷沦苦海、在生死长夜里瞎折腾,可能下一世升天,再下一世又跑去变猪变狗,或跑到地狱里去了,都是因为迷了自己的真心本性。如果我们不觉悟它,不体证它,那就成了可怜悯者、受苦者,因为我们本来就有这清净光明、妙用无穷的真心本性,但是我们迷了,找不到,不能觉悟,不得受用。
举个比喻,虽然我们有百万亿的财富存在银行,可是却忘了取款密码,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拥有这些财富,结果钱拿不出来用,最后变成了讨吃要饭的穷光蛋。实际我们是不是真的穷光蛋?不是。我们并不是真正的穷光蛋,我们自身有亿万万无量的宝藏,只是自己不知道,或不懂得如何开发而已。所以,祖师讲,我们这些凡夫就像愚人口渴坐在大湖边哭喊,大喊“渴死了、渴死了”,却看不到水就在自己身边。其实我们都富甲天下,每个众生自己都有无量的宝藏。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体会它、觉悟它,这样才不辜负自己的真心灵觉。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二十四)
文章转自:禅宗文化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