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吴用对招安是支持还是反对?(《水浒传》关于吴用的故事)
招安结局,吴用脱不了干系!招安表面上是宋江,武松的主意,但吴用具体操作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用支持招安,目的何在?吴用设“招安”局,怎么操作?
首先必须有朝廷重臣做内应。只有拥有这样的一位重臣,吴用才能知道朝廷中的重大信息,为招安做充分的准备。
《水浒传》百回本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吴用让公孙胜设一个幻境,让宋江在幻境中遇到九天玄女,且听玄女娘娘的法旨:“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北幽南至睦,两处见奇功。”
宿,指宿太尉;高,指高太尉;北幽南至睦,两处见奇功,指征辽国和征方腊。
这四句话,与招安以及招安之后的梁山泊众头领的命运息息相关。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位,便是宋徽宗心腹大臣,官拜殿前太尉的宿元景。
早在宋江打华州的时候,宿太尉便出场。
西岳华山,城池厚壮,形势坚牢,梁山军无计可施。
就在此时,宿太尉领御赐金铃吊挂来西岳降香。
此事真是巧,就像刻意安排助宋江打华州一样。
让人疑惑的是,吴用刚差十数个精细小喽啰下山,去远近探听消息,便看到了宿太尉。当吴用得知宿太尉的时候,不假思索的想出了计策,原著道:“吴用听了便道:哥哥休忧,计在这里了。便叫李俊、张顺:你两个与我如此如此而行。”
之后的事,便是梁山军挟持宿太尉,后宋江、吴用等人假扮宿太尉一行骗出贺太守,将其杀死,破了华州。
此计,吴用没有做任何思考。
他是神?不是。
再聪明的吴用,也不可能听到宿太尉领御赐金铃吊挂来西岳降香,便不假思索的想出对策。
吴用此处的聪明,让人感觉他比神还神。
更为奇怪的是,此事上报朝廷之后,不了了之。
宿太尉的及时出现、吴用神一般的敏捷思维、道君皇帝的容忍。
这三件事,不可思议。
很像,像什么?早已安排好的剧本。
其实,不是像安排好剧本,就是早已安排好的剧本。
宿太尉、吴用在演戏。
这件事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戴宗。
从他回梁山泊报信,再到少华山报信之后,便消失了。再次出现的时候,宿太尉被宋江等人挟持了。
这段时间他去了哪里?一直在少华山?不太可能;在宋江军中?也不可能。假如他在,吴用不会让小喽啰去探知消息。
他去了哪里?唯一的可能便是寻找宿太尉,让宿太尉一行加快速度,在宋江等赶到西岳华山的时候抵达。
只有这样,宋江才能借宿太尉的东风,轻而易举的拿下华州。
最重要的是,吴用要借此进一步巩固宋江心里关于招安的想法。因为当初在玄女庙设幻境的时候提到过“遇宿重重喜”。
此时,遇到了宿太尉,宋江更加确定了玄女庙之事为真,招安是唯一的出路,是最明智的选择。
经此一事,宋江对玄女庙里的事情深信不疑,吴用再也不需要提心吊胆怕宋江不信玄女庙一事了。
而此事,也间接的告诉我们,宿太尉便是吴用在朝中的靠山。也只有宿太尉这样的天子心腹大臣,能劝说天子不追究此事。
吴用所知的朝廷信息,都出自宿太尉。
此后,招安一而再再而三的受阻,宿太尉从中不断的协调,帮了梁山泊大忙。
当“四贼”想铲除梁山泊众头领的时候,还是宿太尉出面,向天子谏言献策,让梁山泊去攻打辽国。
征讨方腊,是宋江自己到宿太尉处请命。可即便宋江不去请命,“四贼”会像以前那样刁难,宿太尉也会像以前那样提出让他们去征讨方腊。
宿太尉,吴用“招安”局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没有宿太尉,吴用不敢轻易招安。
宿太尉之所以与吴用有联系,并非不忠,而是不想大宋因奸臣亡国。
宿太尉深知,朝中已无可以替天子分忧的臣子了。即便有出类拔萃的武将,也不受重用。为此,他想找没有背景的江湖好汉为朝廷出力。
宿太尉和吴用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相互利用。宿太尉利用吴用,是为大宋王朝;吴用利用宿太尉,是为平步青云。
#####
#####昊用的所作所为都是以最高头领的袁志行事,如晁盖不死,他肯定按晁盖的意志办,宋江继位后,他就按宋江的意志办,并尽量办得园满,其实他是把自已的意愿压住了,他深知朝廷根本容不下他们,也想过脱离,在破辽时,他甚至主张投降辽国,幸被宋江极时制止,征方腊时,水军头颔曾找他谋计造反,只是因为一个忠义,必找宋江认同,找宋江后见宋江不允,他也只得罢了,回朝廷后他见大势势巳去,心恢意冷,只得选择自杀。
宋江原来在山东郓城县是一个刀笔小吏,晁盖劫了生辰纲后,是宋江通风报信,虽然劫的是不义之财,但这是玩忽职守,黑白通吃,是上了梁山的根本原因,上山之后,扩充自己的实力,野心膨胀,吴用见风使舵,共同架空晁盖。
宋江有杆秤,吴用有个坨,这两个人还是配的好。本来是无名之辈,成名了还没有忘在朝廷升官发财,在中央做大官,吴用对宋江的投降招安,也是默许赞同的,虽然绝不多数好汉不同意,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二位没有料到的是,你打了高俅、蔡京、童贯的脸,他们能让你安身立命,共伺一君吗?
#####水浒对草莽英雄的描述上性格比较鲜明,但纵观水浒全篇,我发现即使是只有一言半语甚至是根本没有只言片语的人物也比吴用的性格更清晰。这么一个梁山第三号的军师总是给人留下皮笑肉不笑,奸诈狡猾阴邃的感觉…
从东溪村伙同晁盖要劫那十万贯富贵开始,就第一次以正面形象示人的是跳出来用铜链隔开了刘唐和雷横的一场争斗,在其后每次出场都是给人阴晴不定刁钻古怪的感觉…到石碣村也是设计好要赚三阮入伙,共同截取那不义之财。
等事情败露,得了宋江消息,几个人也设了一些局不管咋样是上了梁山,但在梁山又故意煽动林冲让他火并了王伦。即使王伦不容留各位但也不能强龙压了地头蛇啊?可他就诡诈的间接用计坏了王伦的性命…
等宋江一到梁山,方方面面都开始向宋江倾斜逐渐和晁盖疏远,最终架空晁盖,甚至连晁盖身故也不凉不烫的。而后连番使计每次做出的事都是令人发指的,逼了一个又一个官军投效了梁山;因要朱仝上山又指使李逵对一个小孩子下毒手;还用空前绝后的毒计把卢俊义也赚到梁山…
但是他是愚忠的,只听命于宋江一个,宋江有什么打算他就去具体策划执行。说白了就是宋的一条狗…假如说一开始上梁山就是为了均分那十万贯,那到梁山之后似乎就是为了做各种各样的恶。而且无视晁盖临终的遗言,把宋江扶上梁山第一领导人的位置。宋江的心意他不可能不懂,但维护宋江的理想,就得拿满山英雄豪杰的生命和鲜血去换。即使在宋江一意孤行要诏安这条路上他也是盲从的,我是不信当初和晁盖跑到梁山我们的加亮先生就一直考虑以后要接受诏安?事实上他的一切所为就是要把梁山做大做强从而对抗朝廷。但是宋江不这样,宋江是争取更多的筹码甚至直接让官军也失身为盗来同化梁山的组成人员,以后好带领着重新回到朝廷去为皇帝尽忠,完成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理想…
很不可思议对吧,以他的头脑假如反对宋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就是诏安了,也有好汉不时试探他的意思…但都被他软推硬压下来了。加亮先生只要不做,完全可以带动一大部分不听宋江的,换句话他用点花招这诏安就成不了!
然后还有更可怕更冷血的,打方腊损兵折将死了一个又一个,宋江郁闷还哭了一场又一场,吴用就什么事没有,几句话就把宋江劝止了…这满山朝夕相处的兄弟就这么在心里一点地位没有吗?
他一滴泪不见掉,都到了平淡冷淡寡淡的份上了。
可就是这么个人,宋江死了就和花荣也抛家舍业到一块吊死了?这是什么样的感情?满山一百零几的好汉兄弟们就你们仨最铁,死也得死一起?
有恩吗?没!有义吗?也没!!
那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愚忠,对宋江愚忠,当然我是想不到断背山那样情愫的,但是我倒是怀疑过…都不成家;都没女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日久生情?
我是只有纳闷的份了…
#####
招安的对错取决于被“什么样的政权”招安。 在《水浒传》的招安中,显然错了,投靠了一个不该投靠的昏庸腐败不讲信誉的政权,悲剧下场难免。
那么《水浒传》中作为谋士的吴用那么聪明,他应该会意识到这样做是错的,很有可能会断送梁山泊108位英雄的性命,为什么仍然支持招安呢?
吴用曾经是个秀才。受到儒家思想熏陶,从小就梦想报效家国。难得头领宋江号召大家招安,为国出力。
在招安中,李逵撕了诏书后,宋江与吴用有过这么一段对话:
宋江道:“虽是朝廷诏旨不明,你们众人也忒性臊。”吴用道:“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朝廷忒不将人为念!如今闲话都打迭起,兄长且传将令:马军拴束马匹,步军安排军器,水军整顿船只,早晚必有大军前来征讨。一两阵杀得他人亡马倒,片甲不回,梦着也怕,那时却再商量。”
可以肯定地说,吴用本身是想接受招安的。
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宋江的招安只能只一个愿望。因为他属于封建时代“士”的这个阶层。他从小受的教育影响他,选择忠臣贤相的结局。
一开始他出于对生活的不满,加上自身的江湖习气,选择了上梁山,在那里指点江山,调兵遣将,过得好不惬意。但是他遇上了宋江这个读书人。
宋江病态地想招安,又激起了他心底的那一股读书人的傻念头。吴用也有做官为朝廷效力的私心,只在梁山当“贤相”,已经不能满足吴用了,他想去更广阔的天地施展。他应该是知道招安后的风险的,但是以他的个性,反都敢造,命当然也敢赌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谋士的形象,中国传统谋士主要是在“完成领导决策”贡献智谋计策。
#####吴用本应是看破功名之士,只是忠字当头,其忠于宋江,所以,小说本就有宣扬忠孝仁义,光宗耀祖,流芳百世之意,故吴用本身已经无是非,只是尽忠尽职罢了,其甚至想到最终结局会如何,空,所以,在他完成最后使命时,也自绝而亡!
#####吴用前期是为了壮大梁山的力量,出了不少计谋和筹划,但自从宋江上梁山后,他就基本跟宋江站同一战线,本质上是支持宋江的,是属于宋江团队中核心人物,宋江说要招安,他并没有反对,思想上是支持招安的。
#####初是反对,后则支持。宋江思想深得梁山大众支持,因为上梁山为寇都是无路可走之举,而此身为寇,却不能子孙为寇,可图一时之快,却不能图百载之业。为寇只是烟花水月而已,宋江乃为梁山找出一条为国为民之路,招安是当时唯一出路,所以宋江的大号是呼保义,及时雨。宋江决非为个人谋出路,所以有忠义堂,有忠义水浒传的书名。后人评宋江是偏颇的,把许多污名贴上标签,其实,招安是得到梁山绝大部分寇们的热烈支持的。只有少部分单身狗反对的。吴用也曾暗中反对,但这个聪明人知道招安得人心,宋江是为一切人谋出路的,所以后来也支持了。
#####当然支持,他也想回体制内做官,正是因为这个才和宋江走到了一块。
#####吴用号称智多星,有政治敏感性的,他肯定知道就梁山这点人马怎么能和政府抗衡,攻打一座小县城还可以,长期下去必被朝庭军队消灭,所以唯一出路只能招安,走上正道。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