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埃及。有什么联想
金字塔 狮身人面
说起埃及,你会联想到什么?金字塔?法老?还是,埃及艳后?随便哪一个拿出来,都可以让你听得津津有味,流连忘返。这,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至今仍旧流传着科学家无法解释的种种神秘现象,可是,今天我们要谈的不是这个,而是,琥珀,就是从埃及走向全世界埃及热衷于贸易的天时地利 埃及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与欧洲个地中海相望,与西亚陆路相连,而越过红海就是印度洋,所以,埃及是连接阿拉伯东西部的桥梁,同时也是通往非洲内陆的北大门。正因为如此,很早的时候,埃及就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路,而且交通运输工具很发达,古埃及的法老们都要建造各种大型的坟墓,也就是今天的金字塔,每一座金字塔都要耗费数十年的时间和百万块巨大的石材,埃及人积累了丰富的水陆运输经验,这些都激发了埃及人对贸易和交通的热情。
3.琥珀是如何从埃及走向世界的
埃及本身的物产很丰富,特别是黄金,那时埃及黄金的产量在周边其它民族和国家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以至于他们认为埃及天上都会掉下金子,埃及人如此有钱,物流又如此发达,所以贸易做得是有声有 {MOD},将丰富物产对外输出,再将大量的必需品进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琥珀。但是,埃及人民对于琥珀的热情没有罗马那么高涨,他们的装饰主要就是金子、金子和金子,琥珀用来干嘛的呢,从埃及这个欧亚非物流中心运往全世界,有的作为贡品献给各个帝国的国王,有的被商人卖给世界各地的贵族。说起来也是万幸,幸亏当时的埃及人民对琥珀不是很痴迷,否则,那么多的黄金,那么少的琥珀,全世界都得被他截了胡,好可怕!- END -每天坚持阅读5分钟,3个月成为琥珀蜜蜡鉴定高手
第一 尼罗河滋养这个国家 每一年大规模泛滥 淹没土地 之后重新规划 产生几何学
第二 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 1945年3月22日,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联盟成立。到1993年共有22个成员国。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协调彼此的活动。
第三 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公元前1503年—前1482年在位)。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在位21年后去世,而在她去世后,叙利亚及巴勒斯坦便宣布独立(之后由图特摩斯三世出征且收复) 埃及的武则天
第四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埃及第十八王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埃及帝国的缔造者。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第十八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而图特摩斯三世则是这个王朝的集大成者。他在位期间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征服了地中海东岸的迦南和叙利亚地区。通常认为,是图特摩斯三世使埃及完成了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向洲际大帝国的质变。图特摩斯三世被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被称为“古代世界之拿破仑”。
第五卡迭石战役(Battle of Kadesh),是埃及第十九王朝与赫梯帝国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的系列战役之一,约公元前1274年5月底,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领2000辆战车和近16000名步兵,与赫梯国王穆瓦塔里二世争夺赫梯在叙利亚的主要基地和军事要塞——奥伦特河畔的卡迭石(今泰勒奈比曼德,位于叙利亚霍姆斯附近)。 [1] 卡迭石战役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埃及赫梯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当代的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第六托勒密王朝(希腊语:Πτολεμαϊκὴ βασιλεία;英语:Ptolemaic Dynasty)(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或称托勒密埃及王国。是在马其顿帝国君主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埃及总督托勒密一世所开创的一个王朝,统治埃及和周围地区。 [1] 托勒密王国建立者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05年自立为国王并宣称自己是埃及法老。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直到前30年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兵败自杀为止,历经275年
第七 亚历山大港是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也是当时是希腊化世界的重要文明中心以及贸易枢纽。托勒密王朝被世界史学界公认为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它的诸位君主也被史学界公认为是法老
第八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通称为埃及艳后。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她让一条毒蛇咬死自己来同时结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不过,研究证明她死于屋大维谋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此以后,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直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段,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是为保持国家免受罗马帝国吞并,曾 {MOD}诱盖厄斯·儒略·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安东尼,因此又通称为埃及艳后。
第九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也译作罗塞达碑),高1.14米,宽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罗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时由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一个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发现,但在英法两国的战争之中辗转到英国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
第十亚历山大港(Alexandria)(又译为亚历山卓、埃尔伊斯坎达里亚)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是埃及在地中海南岸的一个港口,也是埃及最重要的海港,亚历山大省的省会。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1°12',东经29°15',距离开罗西北208千米。尼罗河多支的、现已干枯的入海口位于亚历山大港东19千米处,古城卡诺珀斯的遗迹就在那里。 其港口性质为湾颈河口、设有自由工业区。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375名
第十一 图坦卡蒙(Tutankhamun,前1341-前1323年),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原来的名字叫“图坦卡吞”,意思是“阿吞”的形象,后改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说明他的信仰从崇拜阿吞神向崇拜阿蒙神转变。图坦卡蒙9岁君临天下,19岁暴亡,死因为一种家族遗传病。图坦卡蒙并不是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但他墓葬的发现则代表了埃及考古工作的顶峰,他也因此,成为最著名的法老之一。2014年10月19日英国《每日邮报》,公元前14世纪的埃及少年法老王图坦卡蒙(Tutankhamun)身上有许多谜团。科学家近日利用“虚拟解剖”技术还原图坦卡蒙的面容和身形,发现他是个有畸形足、龅牙和女性般丰臀的人。也证实了图坦卡蒙是因为家族遗传病致死。2016年3月1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埃及官员表示,雷达扫描勒克索(Luxor)图坦卡蒙墓的结果显示,图坦卡蒙墓内藏有密室的机率高达九成。密室内部可能有金属或有机物质。 [1] 2018年5月7日消息埃及文物部声明图坦卡蒙陵墓不存在隐藏墓室
第十二埃赫那吞改革,指的是在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国王阿蒙霍特普(Amenhotep)四世(后改名为埃赫那吞,公元前1352~前1336年在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减少阿蒙神庙势力对王权的威胁,而进行的一次宗教改革(实际上是政治斗争)。他提出了一神论,即只准崇拜阿吞神。他还将首都从底比斯迁到的阿马尔那,并命名为埃赫塔吞。这次改革,遭到了神庙势力以及站在他们背后的一切旧贵族的激烈抵抗。埃赫那吞死后,他的继任者图坦哈蒙放弃了改革,恢复了对阿蒙神的信仰,首都也迁回了底比斯。改革失败
第十三阿拉伯的统治与诸王朝的继起640年,阿拉伯将领阿穆尔·伊本·阿斯领兵入据埃及,埃及成为阿拉伯哈里发统治下的一个行省。阿拉伯人最初聚居在富斯塔特,对科普特人较为宽容。7世纪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科普特人改信伊斯兰教。由于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增加人丁的税额,规定政府公文一律用阿拉伯文书写,大小官吏由穆斯林担任,因而科普特人在725~832年间多次起义,反对阿拉伯人。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则先后起用波斯人和突厥人,使阿拉伯人地位下降,散居农村,从而加速了阿拉伯人与科普特人的融合。阿拉伯人直接统治埃及约两个半世纪。随着阿拔斯王朝的衰微,自9世纪中叶迄16世纪初的600余年间,在埃及先后出现5个王朝:土伦王朝(868~905)、伊赫什德王朝(935~969)、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1171~1250)和马木留克王朝(1250 ~1517)。前两个王朝的创始者是突厥人,版图包括叙利亚等地。
第十四 法蒂玛王朝崛起于突尼斯,969年征服埃及后于972年迁都开罗,以埃及为统治中心,其国势强盛,疆域东起叙利亚、巴勒斯坦、汉志和也门,西至马格里布;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即在此时建成。
第十五 1517年在马木留克战争时期,苏丹塞利姆一世征服了埃及,埃及沦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省份。1798年~1801年一度被拿破仑占领。 [1] 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后来,阿尔巴尼亚裔的穆罕默德·阿里成为埃及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为了确保其埃及统治者的世袭地位,他与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征服了叙利亚及巴勒斯坦。不过在1840年东方问题后,碍于奥斯曼帝国盟友的压力,穆罕默德·阿里只得返回埃及。 [1] 虽然埃及在名义上仍是奥斯曼帝国的省份,埃及仍维持自治,直至赫迪夫陶菲克帕夏签署协定,给予英国及法国银行家及投资者更大的权力。他们在埃及的利益很大,使英国介入这个国家的事务。1882年,英国在本土遣兵二万,又从印度调遣七千人入侵埃及,轻易击败埃及军队,使埃及置于英国控制。埃及依然在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英国宣布取消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权。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
第十六爱资哈尔大学(Azhar,al-Jami‘al)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之一,是埃及伊斯兰教古老高等学府。爱资哈尔大学在教学上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理工科学院有较先进的实验室和场地;农学院有较大规模的农场,医学院仅开罗就有5个附属医院供学生实习,其中最大的哈赛因医院有12个科,400张病床。爱资哈尔大学是埃及第二大综合性大学,仅次于开罗大学,QS排名世界750强
第十七穆罕默德·阿里(阿拉伯文:محمد علي باشا,英文:Muharomad Ali;1769年3月4日—1849年8月2日),全名穆罕默德·阿里·本·易卜拉欣(英文:Muhammad Ali ibn Ibrahim),出生于卡瓦拉(今属希腊共和国)。埃及近代政治家,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创立者(1805年—1848年在位) [1] 。阿里早年从事烟草买卖。1798年应征入伍,两次参加抗击拿破仑侵埃战争。后利用埃及权力真空的机会,获得当地人民支持,于1805年被拥立为埃及总督,名义上臣服奥斯曼帝国,实为独立政权 [2] 。1807年击败英国干涉军。1811年消灭马穆鲁克势力,统一埃及。曾先后出兵镇压汉志的瓦哈比派起义,征服苏丹,参与希腊独立战争。1831至1833年发动第一次土埃战争,相继占领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企图建立一个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1839年发动第二次土埃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在英、俄等列强干涉下被迫撤军,仅保留埃及总督的世袭权及对苏丹的管辖权。1848年逊位于其子易卜拉欣。1849年病故于亚历山大,享年80岁
第十八阿拉比即艾哈迈德·阿拉比 ,埃及爱国军官。1879 年组建祖国党。曾两次领导起义,要求实施宪政。企图摆脱英、法对埃及的控制。1882年领导埃及军民抵抗英军,失败后被捕。1901年获释。
第十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
第二十埃及七月革命(Egyptian Revolution of 1952),也称“七·二三革命”。1952年7月23日由埃及自由军官组织执行委员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是埃及历史的转折点,它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由自由军官组织改组的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了政权。7月22日夜自由军官组织执行委员会发动革命。到7月23日清晨,部队已取得胜利,控制了局势。26日宣布废黜国王法鲁克,以其子继位,同时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新政权宣布没收封建王室土地,取消社会等级和贵族称号,废除1923年宪法,颁布《土地改革法》。次年宣布永远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埃及共和国。
第二十一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阿拉伯语:جمال عبد الناصر/英语:Gamal Abdel Nasser,1918年1月15日–1970年9月28日),埃及第二任总统(前任为纳吉布),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埃及领导人之一。纳赛尔是穆斯林,1918年生于艾斯尤特省一职员家庭。学生时代任中学生联合会主席,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示威,数次入狱,在狱中曾参加青年埃及党。1938年毕业于开罗皇家军事学院。1942年任皇家军事学院教官。后在开罗军事参谋学院进修,1948年参加巴勒斯坦战争,获“法卢加之虎”称号。1945年筹建自由军官组织,1950年任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1953年6月埃及共和国成立,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1954年4月任总理。同年11月接替纳吉布出任总统及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职务。1956年6月埃及颁布宪法,当选总统并兼任总理。同年7月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抗击英国、法国和以 {MOD}列发动的侵埃战争。1961年9月,任埃及总统兼总统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1962年10月兼武装部队最高司令。1967年反击以 {MOD}列发动的“六五战争”。战后兼总理。1970年9月28日,纳赛尔逝世,享年52岁。纳赛尔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著作有《革命哲学》和《埃及的解放》等 [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他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倡导者。
第二十二穆罕默德·纳吉布(Muhammad Naguib,1901年2月20日-1984年8月29日)埃及首任总统,武装部队总司令,中将,第一任埃及总统(1953年6月18日-1954年11月14日)。他想赶快恢复立宪政府。他反对革命法庭对各种政治犯进行仓促的判决。这种温和的态度使得军官团的大多数人认为他革命不够坚决。后被推翻。
第二十三 1930年6月26日(农历1930年6月1日),埃及六月起义爆发。1930年6月26日,埃及爆发反对英国的六月起义。1922年2月,英国宣布承认埃及独立,取消对埃及的保护制度,但又提出英国负责埃及国防、控制苏伊士运河、保护外国人权利和继续统治苏丹“四项保留条件”。1924年后华夫脱党组成的民族内阁一直拒绝同英国签订承认英国占领埃及的条件,不承认“四项保留条件”。1930年6月在英国的压力下,埃及国王迫使华夫脱党纳哈斯内阁下台,解散议会,以代表地主、买办利益的西德基组阁。6月26日华夫脱党采取同政府不合作政策,鼓励不纳捐税。随即爆发民族起义。开罗、亚历山大港的工人举行反英总罢工。学生、农民举行示威游行,提出“民族独立,反对君主政体”的口号。政府派军警镇压。一些城市发生街垒战后被镇压。
第二十四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 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苏伊士运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岛变成非洲大陆,埃及横跨亚非,西南亚、东北非以及南欧的贸易更繁忙。2015年7月29日,新苏伊士运河疏浚工作已正式完成,2015年8月6日正式开通
第二十五第二次中东战争(Suez Crisis,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半岛)战役、卡代什行动)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 {MOD}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美苏两国均介入此事件,并对三国施加压力。11月6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 {MOD}列也在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只有以 {MOD}列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身目的。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战争结果是埃及失败,英法以战胜。但埃及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在美苏的干预下赢得了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
第二十六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的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的战役。这场战争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这场战役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与瓜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这里每年都会举行战役纪念活动。
第二十七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5)、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即:开罗会议),此后的1943年12月1日,美国白宫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这就是有名的《开罗宣言》。
第二十八 《戴维营协议》(Camp David Accords)是埃及和以 {MOD}列达成的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性协议。
第二十九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Mohamed Anwar al-Sadat,1918年12月25日—1981年10月6日),埃及与阿拉伯世界的杰出政治家,埃及前总统(1970—1981在任)。 萨达特出生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米努夫省迈特阿布库姆村,其父是陆军医院职员,其母是苏丹人。1936年,萨达特考入了埃及皇家军事学院,参加了“青年埃及党”。毕业后,他因为参加反英斗争而两次被捕入狱。 [1] 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时代,萨达特代表自由军官组织发表了推翻法鲁克王朝的第一个声明。此后任革命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前总统纳吉布的政治顾问。1973年领导埃及人民进行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并在外交上推行“积极中立”、“不结盟政策”,与以 {MOD}列积极谈判用和平手段收复失地。1977年11月亲赴耶路撒冷同以 {MOD}列当局会晤,打开埃以直接对话的渠道;这些政策的正确实施,使埃及在国际中的地位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尤其是埃以实现和平,使中东地区消除了一大隐患,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1978年与以 {MOD}列总理贝京同获诺贝尔和平奖。1979年3月签署《埃以和约》,结束了两国之间历时三十年之久的战争状态。1981年10月在阅兵式上遇刺身亡。《时代》周刊在1977年评选他为年度人物。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出席在埃及开罗举行的十月战争8周年阅兵典礼时,被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享年63岁978年9月17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
第三十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阿拉伯语:محمد حسنى سيد مبارك,英文:Muhammed Hosni Mubarak,1928年5月4日-2020年2月25日),男,出生于埃及曼努菲亚省,埃及第四任总统、埃及民族民主党主席。 [1] 1949年-1950年,穆巴拉克先后毕业于埃及军事学院、空军学院,曾三次赴苏联学习。1967年参加第三次中东战争并指挥空战。1973年1月成为埃及、叙利亚和约旦三战线空军司令,获共和国勋章。1975年4月任埃及副总统。1981年10月当选为埃及第四任总统,2011年2月11日辞职。 [1-2] 2020年2月25日,穆巴拉克病逝,终年91岁。 [3]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执政期间,在财政、货币金融、汇率、商品价格、投资、改革国营企业及推进私有化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新的举措,经济状况有所改观,取得了一定成绩
第三十一穆罕默德·穆尔西(Mohamed Morsi,1951年8月20日-2019年6月17日),全名穆罕默德·穆尔西·伊萨·阿耶特,埃及政治家,埃及第五任总统,首位民选总统。1975年穆尔西从开罗大学毕业,获工程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2年获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2005年成为穆斯林兄弟会最高决策机构指导局的成员。2011年4月从穆兄会指导局辞职,组建自由与正义党并出任党主席。2012年6月24日当选为埃及总统。2013年7月4日埃及军方解除了他的总统职务。2015年4月21日在法庭获刑20年,谋杀罪名不成立。2015年5月16日因越狱罪被判处死刑。2019年6月17日在法庭上去世,终年67岁。 [1-3] 穆尔西执政以来,埃及制订了新宪法,选举出新议会,结束了军方的“代管”,开启了政治过渡进程
(1)长绒棉尼罗河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优越的气候条件——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对棉花生长十分有利。埃及是非洲第一大产棉国,其出产的长绒棉绒长3.81厘米,以光洁闻名于世,素有“白金”之美称,也为埃及换取了大量外汇,曾一度占埃及农业收入的50%左右。(2)近年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旅游业:在古埃及众多名胜古迹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埃及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名胜古迹、尼罗河沿岸风光、沙漠奇景。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因而旅游业已成为埃及主要经济收入之一。石油:我们已学到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号称“世界石油宝库”,埃及作为它的一部分,石油资源也非常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埃及北部,其石油开采量和出口量增长很快,石油收入现已跃居各经济部门首位。)侨汇收入:埃及具有临近波斯湾有利的地理位置,及众多的人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埃及劳务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前往西亚产油国家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这既支援了这些国家石油的开发,同时也给埃及带来了大量的侨汇收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