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鱼文化解读(赫哲族特色文化)
一夜江风浩荡,我在表弟小军嘹亮的《乌苏里船歌》声中醒来,额图江鱼馆的外面就是奔涌东去的黑龙江。我起身穿上衣服,然后走出鱼馆的大门,爬上鱼馆后面开满了墨水花的小山岗,我呼吸着黑龙江散发出的芬芳气息。
额图,是黑龙江畔一个极其普通的渔村,在赫哲语中的意思是“产金子”的地方。额图渔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渔村的北面是浩浩荡荡的黑龙江;渔村的南面,是连绵逶迤的群山……电视剧《闯关东》、《魂系北大荒》等多部电视剧在这里拍摄。可以说,这是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江上渔船点点,岸上渔歌荡漾,乡亲们的生活静谧安然。
额图隶属于黑龙江省同江市勤得利农场,这里既保留着赫哲族人捕鱼的习惯,同时又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三姑家的表弟小军就是额图的一位普通渔民,他和媳妇儿除了捕鱼之外,还开办了一个家庭鱼馆,接待慕名而来的游客。为了能够以地道的赫哲族风味款待游客,小军和媳妇驾着渔船多次到上游的街津口赫哲族渔村去向赫哲族同胞学习做鱼的手艺,得到了热心的赫哲族人的精心传艺,于是,鱼馆精心烹制的烤塔拉哈、江水炖鲤鱼等赫哲族名菜,让游客味蕾盛放,于是,人们记住了额图,记住了赫哲族。
01、鱼,赫哲族人的生命之重
2019年初夏时节的一天,我乘坐飞机从青岛飞抵三江平原上的建三江机场。然后,便坐上了等在那里接我的表弟小军接越野车。越野车载着我穿过一片片成熟的稻田和茁壮的白桦林,最后翻过了额图山,便抵达了表弟小军家的鱼馆,全程只用了3个小时的功夫。
屈指一算,我从黄海之滨的青岛到额图,乘坐飞机加坐车,共用去7个小时的时间,可见过去被人们称为“北大荒”的边陲已经不再遥远,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拉近了边疆额图和内地的联系。
初夏时节的额图美如冠玉,许多人只知道额图的原生态之美,但是却不知道这里曾经是赫哲人居住的地方。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0年前,是古时候肃慎族的分支。中国的各个朝代中,都能看到关于他们的记载。先秦他们被称为肃慎、汉魏时期改成挹娄、隋唐又变成了黑水靺鞨。到了明朝,为了和当时的女真族,也是后来的满族区分出来,他们被称为东海女真。赫哲这个名字,也是到了清朝时期才有的。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额图这里便居住着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到了民国初期还有众多的赫哲族人家居住于此,人们在这里与大江为伴,靠捕捞江里的各类游鱼生活。捕鱼,赫哲族人有史以来的重要生存方式,于是,赫哲族尊重大江,感恩江里的鱼类,因为是大江和鱼儿给了他们生命;还是大江,成了这个水上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载体。在赫哲族人的生命词典里,额图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是他们历史传承的一个重要“驿站”。
我这次到额图,主要是向表弟了解赫哲族与鱼儿之间密切关系的。表弟小军出生在额图,他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姑父,曾经是额图渔业连的副连长。姑父在任上的时候,曾经把同江市街津口、八岔两个赫哲族渔村的赫哲族老渔民请到额图,向大家讲解捕鱼的常识,在这些赫哲族老捕鱼把是的引导下,额图渔村出了很多的万元户,这在当时成了登上黑龙江日报的新闻。额图的乡亲们同时向赫哲族同胞学习传承赫哲族做江鱼的技艺,比如做杀生鱼、煎白鱼、包大马哈鱼馅水饺,使得额图成了一个赫哲族风情浓郁的渔村。如今,这里赫哲族风俗俨俨,是赫哲文化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地方。比如,小军的媳妇儿小齐,做的杀生鱼的口味与赫哲人做的口味不分伯仲。“她做的杀生鱼比我们做的还地道,口味也鲜美……”赫哲族阿妈尤玉霞这样评价小齐做鱼的手艺。
在日常的捕鱼生活中,表弟小军和距离额图不远处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的渔民们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他们互相往来,交流捕鱼经验;在禁渔期他们聚在一起,研究提升鱼馆的美食水平,忙着寻找开拓致富路径,满满的正能量。
表弟小军为了满足我这位表哥了解赫哲族人与鱼儿之间关系的需要,特意开车跑了一天,请来了100公里以外的同江市八岔赫哲族渔村的老渔把式赫哲人毕大叔和街津口赫哲族渔村的老渔把式付大爷。在表弟小军的鱼馆里,我们拉开了“赫哲族与鱼”的话题。
八岔赫哲族渔村的老渔把式赫哲人毕大叔,上个世纪1952年代出生在黑龙江畔,从小便跟着父亲下江捕鱼。毕大叔和父亲驾着渔船到过松花江,也去过乌苏里江流域,捕捞的各种鱼儿需要以吨来计量。改革开放之后,毕大叔和儿子办起了父子船,成了最早富裕起来的赫哲族人之一。
多年的捕鱼经验,使得毕大叔认识水性,懂得各种鱼儿的生活规律,因此他到江上捕鱼,每网都有收获。毕大叔告诉我,赫哲人与鱼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赫哲人离不开鱼儿。
毕大叔说,因为生活在三江流域,历史上,我们赫哲族人以捕鱼狩猎为生。新中国成立后,赫哲族响应国家的号召,走出大山,放下猎枪,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上民族,我们依赖于大江生存,依偎在大江的身边繁衍生息。
毕大叔根据他自己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说,捕鱼是赫哲人赖以生存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渔民根据各种游鱼的习性特点和活动规律以及所熟悉的捕鱼网滩,按照不同季节进行捕捞。赫哲人捕鱼大致分为“春、秋、冬”三个季节,从开江的"谷雨"到"小满"的一个多月时间为春季鱼汛期,是网捕的好季节,可以捕获各种杂鱼。端午节前后,为捕捞鲟鱼、鳇鱼的旺季,可持续20天左右。从"白露"开始为秋季鱼汛期,是捕获大玛哈鱼(鲑)的好季节。封江以后冬季捕鱼开始,主要的捕鱼方法是用网打水趟子、"鱼窝子"和钩捕等。
春天,赫哲人捕捞各种杂鱼;夏天,是禁渔期,赫哲人修补渔网、整理渔具、将渔船上的机器维修得健康无比,只待禁渔期过后,驾船去大江上撒网捕鱼,满足城里人的菜篮子和饭桌子的需要。
毕大叔告诉说,对于赫哲族人来说,秋天是赫哲人捕鱼的黄金季节,赫哲族人驾着船儿来到网滩,在江里撒开长长的渔网,过去鱼多的年头,一网撒下去可以收获50多条大马哈鱼,船舱装得满满的,就像乌苏里船歌唱的一样:船儿满江鱼满仓……而到了白雪飘飞的冬天,他们则凿冰眼、拉大网捕鱼……
毕大叔介绍说,赫哲族人生活在北纬45度以北的严寒地区,这里有长达7个多月的结冰期,每到冬季,赫哲族人集聚的街津口、八岔等地到处是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黑龙江里的江水结冰厚达1至2米。
冬季,东北人一般躲在家里“猫冬”,而对于勤劳的赫哲人来说,却迎来了冬捕捕鱼的大好季节。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冰下捕鱼方法,比如凿冰眼网捕,在冰下撒开的大拉网有百米多长。同时,赫哲族人还独创了冬钓钓鱼法,在冰面上打开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冰眼,然后将鱼钩放进冰眼中上下钩动,一条条鱼儿就这样钓了上来……
“黑龙江那么大,隔着冰面撒网进江,如何才能找到有鱼群的地方呢?”我问毕大叔。毕大叔笑着告诉我:“这就需要捕鱼经验了!”下网前,选择地点十分重要,经验丰富的赫哲老渔民只要审视冰面的颜色,就知道在哪片冰层下面有鱼在活动;在此基础上确定下网的时间。
选定地点后的赫哲人,在冰面打好两排冰眼,然后把网纲送到在冰下,渔网进到江水里,顺着流动的江水展开,待到鱼儿缠满渔网,赫哲族人再将渔网从冰眼里奋力拖出,有时网上挂满了鱼儿,需要借助牛马的力量帮忙,就这样,渔网在大江的里挂满了鱼儿来到了冰面。说起冬季赫哲人捕鱼的场景,毕大叔建议我在网上百度一下那种盛况,那是黑龙江上赫哲族人冬捕的一道迷人风景线。
为了让我体验黑龙江上捕鱼的动人时刻,毕大叔和付大爷以及表弟小军带着我来到黑龙江边,然后解开小军家的捕鱼船,发动起渔船上的机器,开往二道江捕鱼点。
渔船劈开碧浪,在江上奔行。转眼的功夫,船儿就到了江上的捕鱼点,只见付大爷熄灭了渔船上的机器,毕大叔将长长的渔网撒进黑龙江,接着,任船儿顺着江流向东缓缓漂去。
这是诗情画意的黑龙江,岸边青山如黛,江上渔船往来。一袋烟的功夫,付大爷开动渔船,毕大叔和小军收网,20多条大鲤鱼捕捞进了船舱。我第一次在黑龙江上经历捕鱼,心儿激动的快要跳出嗓子了,我被眼前赫哲族人捕鱼的智慧和力量震撼。
付大爷告诉我,是江上的鱼儿给了赫哲族人生命!
是啊,鱼儿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换来粮食,生产工具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有史以来,赫哲族人就是靠着这样的生命依存才生生不息!
02、 鱼,赫哲族文化的最美依赖
赫哲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全国只有5000余人,主要聚居于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是典型的江畔民族,与波涛滚滚的三江相得益彰。当年赫哲人只要拿一根1米多长的棍子,就能在江边抓到鱼,冬天吃冻鱼片、夏天吃晒鱼干,自给自足。
让赫哲族人津津乐道的三花鱼包括鳊花,鳌花和鲫花;五罗鱼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和铜罗鱼,这些鱼儿鲜美好吃至极。历史上,赫哲人以鱼为主要生产生活来源,形成了独特的一鱼多吃以及鱼皮衣、鱼皮画等民族传统文化。如今赫哲人在祖辈传承的“鱼文化”基础上,全力打造“鱼文化”全产业链,既增收致富又传承了文化,一举多得。
表弟小军开车载着我拜访了享誉全国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渔乡。
街津口赫哲族渔乡是黑龙江省边城同江市的一个赫哲族渔乡,作为全国仅有的4个赫哲族渔乡,这里因为风光旖旎,赫哲族风情浓郁,被人们亲切地誉为“赫哲族之窗”,意思很简单明了——这里是人们了解赫哲人生活和民族文化的窗口。渔村的赫哲族人用鱼皮做衣、鱼骨做挂件、鱼鳞加工成孔雀画、鱼肉招待游客、鱼松成网红热销食品……在街津口的赫哲人手里,一条看似普普通通的江鱼,可以实现“36变”,鱼的全身都是宝,没有一点浪费。
我们慕名造访了街津口渔村的赫哲族人孙玉民,这天他正在家里做江鱼接待来渔乡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孙玉民作为赫哲族的作家,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一位赫哲族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出生在街津口赫哲族渔乡。他兴奋地告诉我和他身边的媒体人说:我们赫哲族人做的鱼特别的好吃呢,他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微笑。
黑龙江养育的鱼肉质肥美,富含蛋白质、无机盐、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全鱼宴中炸、焗、煎、炒样样都有,甜、酸、咸、辣味味俱全,其中最令人叫绝的就是“刹生鱼”,“刹生鱼”是赫哲族人逢年过节、待客、婚嫁时所必不可少的一道著名下酒菜,因为吃起来酸辣爽口,清香怡人,所以被黑龙江沿岸的人们誉之“天下第一菜”。如果您还没吃过这道菜,就请来到赫哲人家,不亲自尝上一尝怎能领略到个中滋味呢?
孙玉民告诉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黑龙江畔的赫哲族,以捕鱼为生,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
“杀生鱼”可以说是赫哲族的”生鱼片“,但是与日本的”生鱼片“制法又不尽相同。那么赫哲族的”杀生鱼“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孙玉民没有和我过多的寒暄。只见他洗手,然后庄重地取来大鲤鱼郑重地放在案板上,那一刻,孙玉民一脸的凝重,因为这些鱼在他的心间是有分量的。正是这些鱼儿,养育了赫哲族人,给了赫哲族人以美食无尽的食材。
孙玉民先是将活鲤鱼用江水洗干净后,用菜刀在鱼鳃处和鱼尾处切了一道口子,把鲤鱼的腥线抽出,然后拎起鱼尾巴控鱼血,这是杀生鱼的第一道工序,被放了血的鲤鱼,鱼肉色泽好,更加鲜嫩。鱼身上都有两条腥线取出后,做出的鱼腥味不存在了。就在我们眼花缭乱间,孙玉民又抄起一把快刀,在鲤鱼的脊梁骨上下刀,将鲤鱼一分为二,然后将带有鱼鳞的鱼肉鱼鳞面贴在案板上,在鲜嫩的鱼肉上切丝,再将鱼丝用刀从鱼皮上片下置于盆中。
孙玉民快手快刀,大鲤鱼在她的手中宛如艺术品,瞬间,做“杀生鱼”的重要食材,当然了也是基础食材——鱼丝便鲜生生地从鲤鱼身上被分割下来。
这一套动作下来,孙玉民大气不出,淡定自如,可见她是一位做“杀生鱼”行家。
孙玉民告诉我说:他做杀生鱼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那尼傲(赫哲族)人称“杀生鱼”为“塔拉卡”。做“杀生鱼”这道菜,对鱼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需要那些在黑龙江里游弋的鲤鱼做食材,鲤鱼的个头在7——8斤最为合适。原因是鲤鱼畅游生活在黑龙江里,经过江水的滋养,它们鱼体康健,鲤鱼的鱼肉有筋道,色泽透明,味道鲜嫩爽口,作为杀生鱼的主料一直传承至今。
孙玉民在这边切生鱼,他的女儿在那边则把“杀生鱼”的辅助食材黄瓜丝、土豆丝、香菜末、炸辣椒油等准备利落。
孙玉民将鱼生丝放在一个盆子当中,随后倒入米醋浸泡。作为调料,米醋具有解腥、催熟和杀菌的作用、生鱼丝经过米醋的涵养,鱼肉就被米醋的力量“催”熟了,腥味也被彻底消除,此刻的“生鱼”成了“熟鱼”。在赫哲族美食中,赫哲族人对醋的研究和使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孙玉民将生鱼丝从浸泡的醋中捞出,再挤去鱼丝中的醋液,然后将黄瓜丝、开水烫过的土豆丝、香菜末等佐以咸盐、味精、白糖、辣椒油和米醋一起搅拌。就这样,风味独特的“杀生鱼”做好了。
我仔细地观察着这道让人味蕾震撼的赫哲族美味。从色泽上看,红白相间的鱼肉丝宛如翠玉一般,它与黄瓜丝、土豆丝的绿色与黄色配搭起来后展示的是无比的美妙绝伦,让人的味蕾感受到的是刺激和挑战。
孙玉民对我说:“你先尝尝这杀生鱼的味道吧。”话音没落就紧接着递给了我一双筷子。
接过孙玉民递过来的筷子,我充满了仪式感地地用筷子夹起一片生鱼丝放进口中,顿时,一股特有的芬芳在我的口中回荡,随后化入肠胃,融入心脾,最后漫延到全身。
围观看热闹的游客一拥而上,大家被杀生鱼的美味彻底征服,从此,“杀生鱼”这道赫哲族名菜便诞生了,经过时间的积淀,“杀生鱼”便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且这一做鱼的方法也流传了下来。
孙玉民介绍说,街津口赫哲族渔乡的赫哲人,近几年还推出了“赫哲十大碗”,也就是被人们口口相传的“赫哲十大传统美食”,包括杀生鱼、生鱼片、塔拉哈、鱼刨花、冻鱼片、鱼籽、江水炖江鱼、鱼丸汤、稠李子饼、拉拉饭。
孙玉民说,杀生鱼上面我作了展示,接着说说生鱼片。
生鱼片是把活鱼肉削下,切成薄片,用盐、醋及辣椒油蘸着吃,味道十分鲜嫩可口,是下酒的好菜。可在渔船劳作而吃、可在江岸席地而吃。在赫哲渔村,常用此菜招待客人,原汁原味,乡情浓郁。
塔拉哈。"塔拉哈"即烤鱼。"塔拉哈"是赫哲语半生不熟的意思。在同江市街津口、八岔赫哲族乡,每逢夜幕降临,黑龙江畔就会燃起熊熊篝火,山水之间回荡起悠扬、古老的赫哲民歌。这时,粗犷豪放的赫哲汉子就要展示自己的绝活儿:为宾客烤制一道鲜美的赫哲传统美食"塔拉哈"。
鱼刨花。赫哲全生吃法里最具特色的为鱼刨花。鲜狗鱼急冻成柱,在这个状态下扒皮,然后刨成微微卷曲的薄片,即刻上桌。鱼肉雪白,在急冻的形态下,入口冰凉,如同冻硬的冰淇淋。在口腔的温度中融化后,又变成微微劲道的口感。清口开胃,作酒佳品。
冻鱼片。冬天到赫哲族人家去做客,有两种食物必不可少,那就是烈酒和冻鱼片儿。冻鱼片儿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把新鲜的冻鱼皮剥掉,将鱼肉削成大而薄的片儿,蘸以韭菜花、醋及辣椒油等调和成的沾料食之。不过,可千万别小瞧这剥鱼皮和削鱼片儿两道工序,那可是衡量赫哲族妇女烹调技艺高低的一项标准呢!
鱼籽。世代渔猎的赫哲族有着与大自然独特的相处方式,不会索取过度而打破自然平衡,所以鱼子酱是极其珍贵的获得。原汁原味的鳇鱼籽、大马哈鱼籽,用盐水过一下,拌上香葱香菜便上桌。口感清香,营养丰富。
江水炖江鱼。论吃鱼,赫哲人最讲究的就是江水炖江鱼,那叫一个味正。在黑龙江畔,将亲手打的鱼收拾好,把随身带的小锅一支,舀上几瓢清清的江水往锅里一倒,将鱼凉水下锅,略放些街津山上采来的山花椒和江葱,点着随手捡来的柴禾,等开锅时再放一点香菜,哇!鲜美的鱼汤你就喝吧!一边观赏渔舟唱晚,一边品尝可口的鲜鱼,肯定让你的味蕾美不胜收。
鱼丸汤。赫哲人将新鲜的鱼肉打成鱼泥,用手挤成鱼丸,鱼丸鲜美又紧实,其特有滋味难以形容……
以鱼为食材的“赫哲十大碗”,碗碗惊艳,口口流香,这是舌尖上的美味!孙玉民充满了自豪。
孙玉民介绍,捕鱼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人不仅以鱼肉为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部”。
赫哲族的鱼皮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街津口赫哲族渔乡的赫哲族同胞,有史以来穿着的鱼皮衣服饰,充分显示了鱼文化和鱼经济的特色。孙玉民介绍,“鱼皮衣”是赫哲族服饰中最具特色、最为象征性的服饰,也是识别这一民族的强烈标识符号,它起着族徽的作用。其精湛的鞣制技艺堪称一绝,虽制作繁琐,但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赫哲人自商周起就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与世隔绝,田渔而食,因衣其皮,自给自足。树叶、草秆、羽毛、兽皮都曾是古代先民的衣料,鱼皮则是老天爷专门给赫哲人的恩赐。清道光年间,传教士布鲁尼埃曾来到这个“鱼皮部落”,族人们的装束让他大开眼界,用鱼皮做的服饰不仅很结实,而且穿着鱼皮靴趟过溪流或踏雪而行,就像走在干地上一样,能够抵挡寒气和潮湿。
翻阅《皇清职贡图》卷八载:"男女衣服皆鹿皮、鱼皮为之。"早年,赫哲族的服装、被、褥多用鱼皮、兽皮缝制。街津口渔乡的赫哲人主要用狍皮、鹿皮缝制衣服,戴桦皮帽,冬天穿狍皮或狐皮大衣,戴貂皮帽。
鱼皮衣服,赫哲语叫"乌提库"。女式鱼皮上衣式样近似旗袍,襟长过膝,收腰,下摆宽肥扇形,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有些做工讲究的,还在襟口、袖口、托领、前胸和后背,绣上云纹和各种野图案。有的还在衣服的下缘缝上贝壳。男装在衣服袖口、衣边多镶两道边,也可以染成或镶成云纹、动物纹饰。
鱼皮套裤分男女两种,一般是怀头鱼皮或者罗鱼或狗头鱼皮做成。男人穿的裤子赫哲语为"又克衣",上端为齐口,裤脚下沿镶黑边;女人裤赫哲语为"嘎荣",上端为斜口,裤脚上绣有各种花纹。春、秋、冬三季皆可穿鱼皮套裤。
赫哲族居住地狍子非常多,狍衣服也特别多,尤其冬季冰天雪地普遍穿狍皮大衣,或称狍皮大哈 ,赫哲语中"克啊升克衣",用熟好的狍皮缝制而成。一般狍皮衣缝制时都衣长过膝,并有大襟和偏襟两种。冬季穿的狍皮大衣必须用冬季猎取的狍皮,因为此时绒毛多,皮板厚,耐穿耐寒。其他季节可穿秋皮,夏天要穿光板皮。狍皮还可做狍皮裤、被、褥、帽子和手闷子。
赫哲族独有的鱼皮服饰,装点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彩。然而,这鱼皮衣的制作技艺却在慢慢地消逝。
为了抢救民族文化。让鱼皮衣制作技艺生生不息,街津口赫哲族渔乡70多岁的赫哲族阿妈尤文凤,为了确保这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传,通过手口相传的办法,把鱼皮衣制作技艺传授给年青一代的赫哲族人和汉族的人。
尤文凤从15岁起随母亲尤翠玉学习鱼皮制品工艺,到今年已有60多年的时间。尤文凤制作鱼皮衣,完全承袭赫哲族古老技艺,鱼皮服饰图案的色彩和肌理依顺物性,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材美”观念以及渔猎文化的特色。2006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衣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
孙玉民带着我,采访了与他同一个渔乡的赫哲老人尤文凤。尤文凤快人快语,她介绍说,捕鱼,在赫哲人的生活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捕鱼不但可以提供食物,更可以为日常用品提供制作原料。赫哲人用鱼皮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衣物,除了常见的衣裤外,还有绑腿、披肩、围裙、腰带、帽子、手套、靰鞡以及荷包、口袋等佩饰。鱼皮衣制作技艺繁琐复杂,环环相扣,需要制作者具有相当的耐力和定力,当然也需要制作者具备艺术鉴别力和组合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把赫哲族的鱼皮制品带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并喜爱上这些手工艺品,尤文凤就利用街津口渔乡里闲置的房子开办了赫哲族鱼皮文化展示厅,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赫哲族的传统文化。
传承鱼皮衣制作技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今,在尤文凤的带领传承下,赫哲族鱼皮文化的衍生开发得到了全面的彰显和提升,以鱼皮画、鱼皮饰品、鱼皮挂件等为代表的赫哲族艺术品,以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民俗、信仰为题材,通过赫哲族艺人传统的粘贴、镂刻技法和当代艺术工作者的加工创造,以独特的形式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意识,成为赫哲族的民族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尤文凤制作的鱼皮衣如今走向了世界,被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收藏展示。
现在,尤文凤教三个儿媳和孙女学做鱼皮衣以外,还在教渔乡里的年轻人做鱼皮衣,使得行将消逝的鱼皮衣制作技艺得到了抢救和传承。
小军又带着我去了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在渔乡的海珠鱼皮艺术馆,新为弘扬独具特色的赫哲民俗,开办了赫哲手工艺品培训班,培训手工艺品能手50多人,研发制作精品鱼皮画、鱼骨挂件等手工艺制品。
王海珠就是当地一名制作鱼皮手工艺品的艺人。她学赫哲族语言,学鱼皮制作技艺,学民族特色食品制作,并开办了手工作坊,制作和销售鱼皮画、鱼皮衣等工艺品。
近两年,王海珠又创办了海珠手工艺品合作社,把赫哲人依赖的鱼的价值都挖掘出来,做长鱼的产业链,带动更多赫哲人增收致富。
走进海珠手工艺品合作社,墙上挂满了各类用鱼皮制成的手工艺品,包括赫哲族特有的鱼皮衣、鱼皮靴、鱼皮画等。王海珠和她的徒弟正在剪鱼皮,做鱼皮画,桌子上摆放着大小不等的鱼皮、鱼骨、鱼刺等。平时,王海珠还请了几位赫哲族手工艺品老师,免费教学员,开网店卖成品。
在人们的印象中,鱼骨、鱼刺、鱼鳞没有什么用处,但在赫哲人眼里,它们可以作为项饰、胸饰、腰饰等。经王海珠装饰,鱼骨、鱼刺成了一件件精美作品不可或缺的点缀,有的还单独做成了鱼骨手串。
赫哲人的美食离不开鱼,不尝鱼松就不算到过赫哲人家。王海珠是个制作鱼松的高手。在她家,一盆刚做好的鱼松还冒着热气。据王海珠介绍,鱼松是增收的重要来源,每7斤鱼肉能炒出1斤鱼松,炒一锅鱼松,至少需要6个小时,去年每斤鱼松100元,赫哲人在王海珠的带领下,收入十分喜人。
03鱼,赫哲族人文化图腾
赫哲人十分礼重和敬重养育了他们生命的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他们以各种方式礼重和敬重大江和各种鱼儿,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敬鱼祭江文化。
赫哲族对鱼有特殊的感情,生态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每年的6月11日至7月15日,三江域进入禁渔期,赫哲人严格遵守禁渔期要求,不少人主动来到江边守护大江。孙玉,据介绍,2019年春天开江不久,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的几个渔民捕获了一条重达1028斤的鳇鱼。这条鳇鱼并未成为“盘中餐”,而是被水产部门“特护”起来,继续人工繁育,既保障了渔民收益,又保护了这条“水中活化石”,这样的故事在沿江赫哲族渔村不胜枚举……
在捕鱼实践中,赫哲族敬爱大江和鱼儿,形成了独特的祭江文化。
在饶河四排赫哲族渔村,当地的赫哲人带着我参观了祭江台。祭江台以赫哲族会徽为主要标志物修建而成。赫哲族有祭江的习俗,每年的春秋开江捕鱼汛期,赫哲人会在一起,祭祀江神、水神和火神,并说唱伊玛堪,取悦于神灵,保佑人们好运,多捕鱼。总面积1980平方米。每年祭江、祭祀、放河灯都在祭江台举行。
祭江是赫哲族一个古老的风俗,赫哲人很重视,据说是在每年春天开江后第一天晚上进行,穿着艳丽的赫哲民族服装,在祭祀桌前,跳起了民族舞蹈,“萨满”举起手中的酒杯,将酒洒在地上,祭江场面,隆重壮观。开江节仪式
在黑龙江畔的黑龙江抚远县,赫哲人的开江节古老庄严而又神秘。这里每年都要举办萨满祭江仪式。萨满大神身着神衣、手持神鼓,口念祭词,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祭台,带领同胞面向黑龙江并进行叩拜。祈求江神保佑,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希望神灵保佑渔民平安。祭江仪式结束后,萨满大神将带有吉祥平安寓意的红绸带系到渔民船头,祝福下江捕鱼的亲人们平安丰收,祭江仪式结束后,渔民开船下江捕鱼,开始了一年的捕鱼生活。
据史料记载,祭江在赫哲人的捕鱼生产生活中已有700多年历史。古时,生活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东海女真“鱼皮部”也就是今天的赫哲人的祖先。每逢两江“武开江”时候,江面上宛如脱缰野马的冰排横冲直撞,经常会冲上江滩,冲毁赫哲人捕鱼时居住的马架子和捕鱼工具。赫哲人以为是江神在作怪,于是部落首领们商定,在每年开江季节,全部落的捕鱼人都要祭“江神”,祈求江神和祖先保佑他们的捕鱼生活平平安安,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如今已成为抚远旅游的一张新名片,首届开江节就吸引来了众多外地游客来抚远市参加活动,感受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独特魅力。
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代以捕鱼为生的赫哲人,每年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河灯节上点燃圣香,是赫哲族民间从事大型社会活动的传统仪式,它表明了一项盛大活动的开始,也隐含着善良的赫哲人对赫哲族美好未来的期盼和祝福。随后放河灯,放河灯后,大家习惯围着篝火跳民族舞蹈——温基尼,温吉尼(跳鹿神),是历史上赫哲族萨满为村民、百姓消灾祈福和为自己所领之神扩大声望的跳神形式,一般在三月三、九月九出猎归来丰收之际的喜庆日子。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已逐渐发展成为赫哲族民间较大节庆中一种展演原始精神信仰、增添传统文化色彩和烘托喜庆气氛的娱乐活动。
在祭江仪式上跳萨满舞,是赫哲人对大江和鱼儿最高的礼节。跳萨满舞,成了赫哲人文化传承的一个闪光点。
在饶河县四排赫哲族渔乡,我认识了一位跳萨满的大师,她叫葛玉霞。
葛玉霞出生在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她的父亲叫葛德胜。有谁能知道?就是这位优秀的赫哲族文化的女传承人葛玉霞,年少时想向父亲,赫哲族伊玛堪大师葛德胜学习说唱伊玛堪和跳萨满舞时,曾经遭到了喜爱她的父亲的拒绝。
众所周知,赫哲族因有语言而无文字,所以特别盛行说唱艺术,其流传方式为口耳相传。说唱艺术的基本形式有四种:伊玛堪、嫁令阔、说胡力、特伦固。说唱的曲调有伊玛堪、嫁令阔、白本初、博布力四大类曲调。葛玉霞的父亲葛德胜曾经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组织的民间文学调查组工作,讲唱了《香叟莫日根》、《满斗莫日根》、《阿哥弟莫日根》、《牟都里莫日根》、《西尔达鲁莫日根》、《乌呼萨莫日根》、《沙伦莫日根》七个作品。葛德胜演唱的伊玛堪《满斗莫日根》获1979年至1981年全国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1984年4月21日,黑龙江省省民间文艺研究分会授予葛德胜“民间说唱家”称号。
父亲葛德胜为什么要拒绝葛玉霞呢?原来,在赫哲族的传统习惯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这就是传艺“传男不传女”。赫哲族有史以来有语言没有文化,他们与汉民族在杂居过程中,受到了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加之赫哲族以家族为单位,所以就有了传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加之萨满舞对跳舞者要求苛刻,跳起来又十分耗费体力,因此父亲拒绝了女儿葛玉霞学艺的要求。
葛玉霞从小看着父亲说唱伊玛堪、跳萨满舞,因此她就对这些民族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逢赫哲族开江捕鱼、封江祭祀时,她都像过节一样喜悦,带着渔村的赫哲族姐妹们去观看,一起随着音乐的旋律跳舞,说唱。久而久之,跳起萨满舞、说唱起伊玛堪来就有模有样了。遭到了父亲的拒绝后,葛玉霞没有气馁,相反她习练伊玛堪唱词更刻苦了。
看着女儿一天天在进步,葛德胜脸上虽然严肃,但是心里却十分欢喜。葛德胜知道,耳濡目染,以使女儿有了很好的跳萨满舞、讲唱伊玛堪的基础,如果稍加培养指点,那么女儿葛玉霞将来一定会成为赫哲族文化的好传承人。
葛玉霞的母亲看到葛玉霞的爸爸对女儿学习伊玛堪和萨满舞有了认可,便劝说葛德胜教授女儿。葛德胜认真地对葛玉霞的妈妈说,先让玉霞多了解萨满舞的肢体语言,多背诵伊玛堪唱词,然后我就教她……
在葛玉霞7岁的时候,父亲终于把他掌握的萨满舞和伊玛堪的唱词教给了女儿。那些日子里,葛玉霞别提多兴奋了,它既是在梦里也在默诵伊玛堪唱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赫哲族的原始舞蹈“萨满舞”和民间说唱艺术“伊玛堪”蕴藏丰富文化内涵,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被好学的葛玉霞所掌握,为她日后传承赫哲族文化奠定了基础。
萨满舞俗称“跳神”,源自于赫哲族原始宗教萨满教,这个教信奉万物有灵,而萨满则为通古斯语“巫神”的意思,据说具沟通人神的能力。萨满在祭祀、请神、为人驱邪治病、祈求全族兴旺渔猎丰收时会跳萨满舞,属于图腾崇拜、宗教仪式的原始舞蹈。赫哲族萨满舞作为萨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宗教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因理性精神和现代社会制度而逐渐丧失,但其作为民族传统和艺术的积淀却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教育、文艺创作、表演、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形式而获得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葛玉霞学习萨满舞刻苦认真,在乌苏里江畔,她的嗓子哑了,鞋子跳破了,葛玉霞坚持着……终于有一天,她被邀请参加了为文化部调研组说唱伊玛堪的活动中,听到喜讯的葛玉霞泪水夺眶而出,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从那时起,她就伊玛堪,萨满舞渐融入了自己的生命。
葛玉霞跳萨满舞神魂兼备,让人看了如醉如痴。1991年,在赫哲族乌日贡的演出中,葛玉霞带领饶河县赫哲族的20多人的表演队,将从父亲那里学来的萨满舞在大会上完美呈现,最后获得大奖。
父亲葛德胜看到女儿获奖十分高兴,当晚参加庆祝篝火晚会时,老人家和大家一起尽兴地跳了起来,葛玉霞跟着父亲的舞步继续学习。那次乌日贡大会结束后,葛德胜很郑重地跟说女儿说,我给你起了一个赫哲族名字,就叫葛依克勒胡萨吧!原来,在赫哲族语言中,葛依克勒胡萨,就是飞翔的天鹅的意思,足见父亲对女儿葛玉霞的期待。
赫哲族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赫哲族文化传承面临挑战。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2011年11月23日,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葛玉霞作为伊玛堪传承人,她的伊玛堪讲唱内容丰富多彩,大多是叙述古代氏族社会时期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征战与联盟、氏族之间的血亲复仇、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也有一些降妖伏魔、追求自由和歌唱爱情的,还有讲述萨满求神、渔猎生活、及风土人情的,讲唱起来绘声绘色,深受人们欢迎。
葛玉霞成为萨满舞和伊玛堪“双料”传承人后,从2011年开始,就办起了伊玛堪传承学习所和萨满舞学习班,义务向赫哲族同胞传授民族文化,目前已开课1万多堂,学员从6岁到70岁的都有。
如今,葛玉霞不仅在内地演出过伊玛堪、萨满舞,更把这两种民间艺术带到俄罗斯、美国等地演出。让她最感自豪的,是参加由国家民委经济司主办“2011多彩中华民族服饰展演”,赴美国演出14天,深受美国民众欢迎,交流了文化,扩大了赫哲族的影响力。
几十年来,葛玉霞与萨满舞和伊玛堪形影不离,她在美丽的乌苏里江畔讲唱着,舞蹈着。葛玉霞把一个赫哲族女儿对民族的挚爱,化作了飘洒的舞姿和优美的唱词,让赫哲族的文化丰满动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