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四月鲤鱼为什么不能吃)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劝君不吃四月鱼,万千鱼子在腹中。

春天的时节已过去一半,随着气温上升,万物也逐渐苏醒。

这个季节,很多人又开始钓鱼、捕鱼,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每年四月份是鱼的繁殖季节,大量受精卵正在母鱼腹中待产,捕杀一条鱼就等于杀死万千条鱼

此时,若放一条母鱼,就等于救起万千条生命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捕鱼现象严重

这段时间,多地人们纷纷开始捕鱼,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对鱼儿产卵及小生命等造成了一定影响。

山东市民半小时捕获几十斤鱼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每年春季,青岛沿海水域会有梭鱼、鲻鱼等洄游鱼类聚集近岸产卵,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捕捞。半小时左右即可捕获几十斤,对洄游产卵的鱼类造成一定影响。

当地上月已下发紧急通知,严禁未经许可在沿海水域近海岸边使用网具等方式捕捞鲻鱼、梭鱼等洄游鱼类及其鱼卵、幼苗等。情节严重的将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湖北沙湖公园地笼网、电鱼棒赶不完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无独有偶,屡禁不止的地笼网、电鱼棒又盯上了沙湖。沙湖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赶不完,毁不尽。因为不能处罚,管理起来收效甚微。

电鱼、地笼网捕鱼对鱼儿确实有赶尽杀绝的危害。尤其是电鱼这一捕捞方式,对生态产生致命的破坏。小鱼一般当时就被电死,被电晕后的大鱼如果侥幸能活下来,也大多丧失了繁殖能力,造成“绝后”。

此外,电鱼还会对生长在水里的螺蛳、贝类、小蝌蚪等造成毁灭性破坏,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四月放生,功德万倍

这个季节,由于大海河流中的鱼类进入到繁殖期,所以如果这时候去捕鱼,不仅造成杀业,而且罪业比正常捕鱼要重成千上万倍。因为本来能产下千万生命的大鱼将因为随意捕捞而无法继续生存,从而就会使更多的小鱼无法获得生命。

同理,如果这个时候能阻止一起这样事情的发生,所得的功德也是成千上万倍的!

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

若你在看到一些人不顾因果,仍然执意捕鱼的行为时,不要沉默,如果你成功的阻止了一起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最好的放生。

若见世人杀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止杀便是放生、救下千万生命更是最善!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在佛教中,放生、救命同样是功德至大的行为,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拟!

一边是放生,一边是捕捞。二者似乎一直在相互追逐堵截。

佛教上说: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还债,放生就是救急,放生就是慈悲……

在利益面前,捕捞业使得放生的动物得不到生命延续的概率大大增加,使得本来是功德殊胜的好事变成了另外一种杀生。

作为佛教徒,我们经常放生。如果如法地放生,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够如理如法,功德就不是很大。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呼吁停止虐杀,停止对生命的无情践踏——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鱼在佛教中的地位

鱼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西游记》有观音收服通天河鱼精的情节,

观音说:“这是我养在莲花池里的一条金鱼,因它每日浮头听经,得了道行,将一枝未开的莲花运练成一柄九瓣铜锤,成了它的武器,乘大海涨大潮之机,逃出莲池来到通天河兴妖作怪。我本不知此事,今朝起来在池边扶栏看花,不见金鱼前来参拜,掐指一算才知闯了祸,故而连梳洗也来不及,就去削篾打篮,等着你一起来降妖。”

通天河百姓都赶来瞻仰观音的丰采,有人把观音的形象画了下来留传后世,叫作“鱼篮观音”。

冠有鱼字的佛教器物名称有“鱼鼓”、又称“木鱼”。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首先,木鱼主要是用来在僧众赞诵时整和声调节奏的,类似于乐队中的指挥。同时也取鱼类目不阖睛,昼夜精进,以激励僧众不断用功的意义。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其次,木鱼有集合僧众的作用。佛经中说,自有木鱼出现,“其后,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鱼鼓集合大众”。现在,木鱼有时也在僧众斋饭时敲击。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再次,木鱼还用来打更报晓。佛经中记载:“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行报晓。”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最后,木鱼也是比丘们在出外乞食化缘时,不断敲击,以提醒俗众广发慈悲心的工具。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让我们共同发心,劝君不吃四月鱼,不杀生、不和众生结恶缘!

愿有缘者遇有鱼子放回水里,一救千命。

一人放生,全家得福;一国放生,造福世界。

四月鱼不能吃?原因竟然是……惊呆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