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丽乡村——富达一探,畲族风采和村落古韵皆入眼眸(走进美丽乡村的优美词句)
我们靠地图可以找到一个个标志的建筑,估量城市之间的距离。我们却无法用地图找到那个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乡土人情的美好地方,只是因为它在等着我们去走近。
今天我们与古田十二美丽乡村的平湖镇富达村相见!
“出县城,度紫桥,计程二十里,逾峻岭而西,有村庄焉。
故老告予曰:‘此唐富达村民的祖先所隐之蓝洞也。’”
——《蓝洞记》朱熹
我看过很多故事,很多人都在文字里描绘自己的桃源世界,但在文字里,现实世界里的寻找只是众多人的一厢痴梦。可能在繁杂的生活下,在城市垒起高楼大厦的咂咂声中,桃源生活已经是少之又少,但当我一入富达,便觉这里和陶渊明的桃源虽无相似之处,但那一抹亮丽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古朴自然的乡村风光却是无缝相接,给人带来不同于其他村子的趣意和异于喧闹尘世的安静环境。
一块由“七条洋”组成的高山小盆地,自古被称为“高山平原”的富达畲族村落就落地在此,这里离平湖镇10公里,海拔630米,作为闽东最大的畲族村,蓝姓成为了村子里的主要姓氏。因为是畲村,所以这里的风土人情也沾满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特色。
畲族村址的选择和汉人村址的选择大有不同。一些村寨,会分散在山岗、丘陵之上,偶也能在沿海和海岛上看见畲族村寨。一般地说,畲村传统的聚落特点有:一,文化地理学所言的散漫型居民点(即"散村")多于集聚形村庄(即"集村")。二,畲村一般没有严格地按汉族风水理论来布局阳宅,但畲村的宅门和灶门的朝向有一定的讲究。三,住宅重实用,虽然整体建筑格局与当地汉族民居大致相同,即为土木建筑,但朴实无华,重栽培树木,认为这些树木能"培荫风水"。
古田县又称玉田,自古有“玉田八景”之说,富达村属八景之一,名曰“蓝洞归云”。而在朱熹描写的《蓝洞记》中又详尽述说了“富达八景”:岑巅远眺、南寨曝雪、月滩夜钓、竹坞迷楼、龟林弈暑、曲涧飞凫、石亭醉日、铜谷飞云,还概括了“富达十大名胜”:金鸡岩、天汉岩、台鼎峰、三台岗、半月乾、七星台、饮鹤泉、石牛丘、丹穴、碧山。这样的八景十胜对于一个小小的村落可以算的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
富达的石牛像也一直受到慕名而来的游客的观瞻。传说白牛驮着蓝大郎来到富达后,成了功臣,终日养尊处优。又不甘寂寞,经常夜间前往邻村偷吃麦子,担心天亮被人发现,就求助于金鸡山上石鸡帮助放哨,请它天快亮时高声啼鸣,提醒自己赶紧回家。但有一天,金鸡山上雷鸣电闪,一声巨响,击碎石鸡,从此不会啼鸣。石牛只好摸黑提前回家,到村前不小心一脚踩空,陷入烂泥田里,再也爬不起来。变成大石牛。如今,“石牛丘”旁石板上仍留着深深的牛脚印,石牛静静地卧在一汪绿水中,牛背上刻有诗文,字迹模糊不清。据说,一旦有人将诗文全部读出,石牛就会复活。
蓝氏宗祠现如今还是村中最为著名的建筑之一。蓝氏祠堂始建于宋祥符五年(1012年),虽经历各个时期的风吹雨打,却始终屹立于村中央。在这样的畲村中,蓝氏祠堂有着浓厚的畲族风情。祠堂两侧的壁画,描绘着畲族始祖龙麒的英雄业绩。用连环画形式表现高辛当朝、龙麒出世、拆榜征番、归朝奉献、招为驸马、讨姓受封……村东头还有两座石牌坊,都是节孝坊。一座建于清道光元年,为表彰蓝氏贞女张倩姑而立;另一座建于清光绪十二年,为表彰蓝氏贞女李娥姑而立。四柱三门的架构,古朴凝重的建筑形式,精致雕琢的石件,龙凤浮雕围绕着“圣旨”字样,给人一种庄严威武的感受。
富达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丰富达广的,它的风景,它的内涵是再多的文字所描绘不的,所以去富达走一走吧,在走的过程你才会更了解这个村子,更了解这里的畲村文化。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