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客家源流考(结合客家源流考证)

  来源:三明客家网 

  提要:本文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迁徙、方言和姓氏等方面探寻永安客家的源流。
  关键词:沙县 永安 是 客家 县(市)
  引言
  客家民系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馑等原因,辗转南迁,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广东东北部交界的三角地区集结而形成具有自己独特属性的群体。著名客家史学家罗香林(1906——1978年)于20世纪50年代初推出了客家研究的力作《客家源流考》,为客家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客家源流考》中关于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的记载里,福建纯客住县有沙县。永安是从纯客县沙县分割出来的,客缘不离其宗,永安也是客家县。本文拟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迁徙、方言和姓氏等方面探寻永安的客家源流。
  历史沿革
  永安地处福建中部偏西,沙溪上游,与沙县关系密切,共饮一江水,同属一家人。
  公元405年(东晋义熙元年),沙县设县时,永安是沙县管辖的一个小山村,称浮流。浮流村在沙县南部150里,人口稀少,以捕鱼、采摘为生,农业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777年(唐大历12年)沙县由建州改隶汀州,至958年(南唐中兴元年)剥离汀州,划归剑州(后称延平府),沙县及浮流(永安)隶属汀州长达181年。
  在此期间,不少长汀人迁入永安。据《永安县志》载:铁匠汀州、广东人;为陶(烧瓦)、为冶(铸锅)具系汀州、广东人;锡匠、铜匠仍属汀州人。木商,本处人,汀州亦多。靛青客,汀州人(采蓝亦汀州人)。(1)客家先民陆续迁入永安,据永安现有族谱记载,主要有张、陈、李、黄、王5大姓(现辖区域)。据其郡望,他们都来自北方,经多处辗转进入永安。具体为颍川陈氏,清河张氏,陇西李氏,江夏黄氏,太原王氏。
  北宋初年,沙县下设北乡寨巡检司和浮流寨巡检司。(2)北乡寨今为沙县夏茂镇;浮流寨今为永安市。浮流村升格为相当现在的乡镇级,开始有官员守卫维护地方安全。永安人口日渐增多。大批客家先民(南迁汉人)及其后裔进入永安,永安的客家民系基本形成。
  1440年(明正统五年),沙县下设安砂镇巡检司、湖口寨巡检司。浮流、安砂、湖口三司均属沙县。
  1452年(明景泰三年)延平府废浮流巡检司设永安县,隶属延平府。安砂、湖口两巡检司划归永安县管理。
  在诸多姓氏中,永安的大姓有张、陈、李、赖、黄、刘、魏、叶、蔡之说。旧时所说大姓,除人口众多,还与该姓秀才、举人、进士出仕为官多寡,官阶高低相关。虽然古今的列序标准不同,但其兴衰变化是必然的。张、陈两姓不仅迁入时间早,且迁入地在水路交通方便的贡川,对后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李姓迁槐南皇历、王姓迁青水龙吴,山高林密,利于安居、农垦,则不利外出经商、务工、求学。而安砂黄姓一支后裔不可考,暂且不论。从迁入永安年代看,可见张、陈、李列永安诸姓之前是有依据的。
  根据以上9姓氏族谱记述,其先祖都是黄河两岸的汉民族。入闽后,渐与当地人融为一体,其先进文化、技术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所形成的客家文化在当地逐渐走向主导地位。永安客家民系亦占优势,成为当地社会主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5月-1945年9月,永安成为福建省省会,有不少客家人迁入永安。抗战胜利,省会迁回福州。1946年1月-1956年6月,永安先后称福建省第九、第六、第七行政专督察公署,永安专员公署,辖永安、大田、清流、宁洋、明溪、德化、三元、宁化8县,又有不少客家人定居永安。
  1956年6月,永安专区撤销后,永安县划归龙岩专区,与闽西客家合为一体。1962年1月,永安县又从龙岩地区划出,归三明地区。从此,沙县、三明、永安成为沙溪流域的三大重要县市。
  永安市和沙县一样,住民以客家人为主。
  地理环境
  永安位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鹰厦铁路经过永安的贡川、西洋两镇,至省城的铁路里程374公里。境域东至槐南乡洋尾村与大田县相连;西至罗坊乡盘兰村与连城县、清流县相接;南至小陶镇吴地村与漳平市双洋镇、龙岩市新罗区、连城县赖源乡、姑田镇接壤;北至大湖镇洋尾毗邻明溪县、三元区。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71公里,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连绵,地势呈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主要山峰有159座。地表结构多山地、丘陵、盆谷。平原狭小,全市山间盆地121个,最大的山间盆地是城关盆地,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
  永安的山地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0%,1989年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2%。水域占总面积的1.8%,地貌形态素有“九山一水半分田”之称。全市的气候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典型的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的神工造就了永安许多奇峰、溶洞。永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84座,最高的是罗坊乡大丰山的主峰棋盘山,海拔1705.7米。永安山多,林地面积382.5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0.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2%。永安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竹子之乡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永安溪流密布,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3条,其中主要河流有13条,分别属于沙溪水系、尤溪水系和九龙溪水系。沙溪、尤溪水系均流入闽江。全市河流总长386.4公里,流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3%。永安未开通公路和铁路年代,溪流对永安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九龙溪是是永安境内第一大河流,发源于建宁县均口乡台田村,经宁化、清流、安砂至赖口汇入燕溪至城关,全长87公里。自宁化禾口以下,溪面宽,水深可通行民船。凡宁化、清流两县及本市西北各乡镇的土特产集散,以及向南平、外沪购进的生产、生活资料,多以燕溪为转运要道。另一派源出连城县曲溪乡,经本市下湖口、小陶、洪田、吉山至赖口与燕溪汇合,谓之吉溪,又称文川溪,直至城关,全长68公里。文川溪自小陶起可通行小木船、木竹装排、漂流至燕溪。连城、长汀、清流、漳平等县的土特产及外埠布百商品都经文川溪转运。燕溪以下,从贡川、莘口、三元、沙县、至南平,全长约150公里是永安至沙县、至南平段水运主干道。
  客家人选择永安,就是由于永安地处沙溪上游,溪流密布,又处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山比较多。山多是天然屏障,域内相对比较安定,适合安居乐业。河多便于交通运输,便于与外界联系,如小陶有文川溪可通船运输,是汀州、宁洋、清流连接外埠商贸的三角集散地,故长汀、上杭、永定等地客家人纷纷涌向小陶经商,谋求发展。
  人口迁徙和姓氏源流
  新编《永安市志》记载,唐代来自黄河流域、江西、浙江和闽省的汉人入迁,如世居浙江吴兴的陈雍,官拜唐中丞相,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携次男野迁沙阳固发冲(今贡川新发冲)定居;唐光启元年(885年)王绪率领河南固始县农民军入福建,部分部属迁至青水光坑(今青水龙吴村);宋代由江西抚州迁居后的刘氏从第二代起迁居贡川。这一时期迁居永安的还有邓、林、赖、张、李、冯、江、罗、朱等姓,是永安较早迁入的姓氏。
  明景泰三年(1452年),沙县有12352户、45986人,这年设置永安县,从沙县划出8240户、29640人。280年后的清雍正十年(1732年)永安县7722户、人口27657人,户数和人口均为减少趋势。延至清宣统一年(1909年),永安县户数增至25120户、人口增加至99510人。民国30年(1941年),户数为21382户,人口为100677人,直至解放前夕的1949年,永安县总户数为19828户、人口79591人。1990年永安市人口总计293015人,户数为68118户;据2010年永安统计年鉴:2009年永安市总人口为322236人(不含流动人口)其中城镇人口为169092人,总户数为95710户。(3)2009年永安市的总人口为1949年的4倍。
  永安市的陈、罗、林、吴、黄、张、李、王等9大姓,占全市人口81.4%,现将其分布、谱牒、文物简述如下:
  一、陈姓,受姓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了颖川、汝南、广陵、下邱、东海、河南等郡望。永安陈姓郡望颖川。入永定居可追溯到唐代,衍播于海内外。本市分布贡川、上坪、大湖、曹远、安砂、小陶城关。贡川《陈氏族谱》始篡于宋代,后4次重修。现存贡川“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罗姓,永安罗氏出自豫章,入闽始祖罗周文,唐宪宗元和十五年授沙县县尉,居城西,今永安各乡镇的罗姓为罗周文后裔。除外迁大田、明溪、连城、建宁、广东大浦、梅县外,本市分布在槐南乡、贡川镇、罗坊乡、西洋镇、青水畲族乡、上坪乡和城区。主要谱牒有《豫章郡槐南罗氏族谱》,自明代至今经历七修,大湖、曹远《罗氏族谱》首编于清乾隆,小陶洪砂《罗氏族谱》首编于清光绪,贡川《罗氏族谱》首编于明万历。主要宗祠有槐南罗氏宗祠、洪砂罗氏宗祠“肇光堂”、贡川罗氏宗祠等。
  三、刘姓,刘姓支繁族盛,郡望彭城。北宋绍兴年间迁岭后(今永安大湖镇高增村),为永安刘氏开基始祖。刘姓分布永安大湖镇、贡川镇、曹远镇、槐南乡、城区各街道。谱牒有贡川《刘氏族谱》,首编明永乐八年;黄历《刘氏族谱》始篡于宋绍兴年,至今已重修七次;吉山《刘氏族谱》,从清雍正四年至今,已重修五次。大湖岭后“兴山祠”由宋开基祖刘章建,现存。吉山“刘氏宗祠”座落下吉山村,抗战时期为省教育厅办公处。
  四、林姓,西晋永嘉之乱,入闽八姓中林姓其一,林禄为入闽始祖。林氏支系繁多,永安林氏出自九牧。永安林姓仅贡川就有两支,罗坊乡、上坪乡、西洋镇、洪田镇、曹远镇、城区、安砂镇均分布林姓。贡川《林氏族谱》首修于明隆庆六年,后重修四次。贡川林氏宗祠“光裕堂”,座落贡堡南郊岩仔角,建于清康熙三年,清道光重修,1973年拆毁,1996年重建。进士碑楼,座落巫峡头官道,清乾隆三年建造(林腾蛟为进士)。
  五、吴姓,吴姓有濮阳、渤海、陈留、汝南、延陵等郡望,永安吴姓延陵郡望。吴姓入闽始祖宥于后梁年间自江苏辗转迁入宁化石壁。宥生四子,长子后迁漳州、龙岩;次子坤二郎生子三,分别迁往宁化、永定、龙岩、江苏丹徒县、广东增城、大浦、龙川等县。据罗坊《吴氏族谱》载,先祖衍二原居清流县沙芜乡铁石灌尾村,生二子分别迁梦溪、吴坊。主要分布在本市罗坊乡、安砂镇、曹远镇、大湖镇、洪田镇、小陶镇、贡川镇、城区燕西街道大炼村。
  六、黄姓,永嘉之乱衣冠入闽八族之一,后裔散居邵武等地,到一百零九世黄峭山生子二十一,分别迁居宁化石壁、泰宁、将乐、闽清、延平(南平)、明溪等地。唐文宗年间邵武黄氏一支迁永安安砂,又散居清流洞口。据埔岭《黄氏族谱》载,入永黄姓有两支,一支迁桂溪、一支迁埔岭,郡望为江夏。主要分布于本市燕南、燕西、燕东街道、安砂镇、西洋镇、槐南乡、曹远镇、贡川镇、小陶镇、罗坊乡。埔岭《黄氏族谱》始篡于清乾隆四十六年,2000年重修。
  七、张姓,支系多人口众,永安的张姓郡望清河。贡川的《张氏族谱》载,唐开元二年,张开先奉诏护送闽越王节度建州,后卜居南剑州沙邑牛栏角(今贡川北郊)定居。后裔衍播海内外,贡川张姓有迁泉州、南平、漳平、贵州省等地;大陶口、曹远、洪田,张姓迁龙岩、清流、明溪、广东潮州、江西南安、浙江金华本市各乡镇,贡川《张氏族谱》始篡于宋庆历年间,后五次重修。小陶《张氏族谱》始篡于清乾隆,正进行第五次重修。
  八、李姓,入闽始于东晋兴宁年间,唐贞观十一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子李元祥被封为闽越江王,入闽节度建州。第六世尚吴迁居尤溪四十二都黄历(今槐南乡皇历村),为永安李姓开基始祖。李元祥第十六世其洪于后汉从皇历迁贡川双峰上村,其子李火德迁宁化,后裔播迁海内外。在本市主要分布贡川镇、大湖镇、曹远镇、西洋镇、洪田镇及城关各街道。槐南皇历《陇西李氏族》始篡于唐天祐二年,后八次重修。贡川洋峰《李氏族谱》,始篡于明万历,后五次重修。“江王祠”座落槐南乡皇历村,现存。“教忠堂”座落贡川双峰上村,现存。
  九、王姓,王姓入闽其中一支迁现今的青水畲族乡,为王审知四子王廷政之子继成、继冒之裔。本市王姓主要分布青水畲族乡、安砂镇、西洋镇、小陶镇、上坪乡、贡川镇、大湖镇和洪田镇,城关燕北街道兴坪村等。《太原郡青水龙吴王氏族谱》首修于明万历年,后四次重修。“罗兜祠”座落龙吴光坑村,徐氏(王审知之母)墓现存。(4)
  永安市在册姓氏353个中前9个均为属沙县的浮流入迁姓氏,据《永安姓氏志》记载,从宋代入永的有严、池等16个姓,从元代入永的有叶、谢等9个姓,明代入永的有余、聂等5个姓,清代有詹、洪等4个姓。随着时代的变化,抗战时期入迁的姓氏定居永安的也不乏其例。总的特点是多数为中原南迁汉人,迁徙的路线,是辗转江淮流域,从江西、浙江入闽,再迁沙县或永安县境。
  教育、书院、农耕、商贸
  一、教育
  明清时期永安县沿袭以儒学为教,“训之以礼义廉耻之方,申之以孝悌忠信之行”。明景泰五年便在县治东建学署,万历二十一年知县苏民望到任后,重视教育,重修学宫,视儒学为育材之地,风化之源。还就有司玩忽职守不重视教育而感叹“尊师重道之谓何”,处罚有司俸银、自己拿出俸禄购买学田,以兴儒学。除学署之外,还设“明伦堂”、“尊经阁”、“射圃”、“教谕衙”和“学仓”等。清顺治编篡的《永安县志》记载,“贡赋”中教育经费有“本县儒学学仓本色米三百五十八斗。每石涨七钱。共学粮二百五十一两一钱一分,给师生俸廪”。(5)
  抗战时期编写的“永安县概况”记载,国民教育,即义务教育,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20所、保国民学校50所、私立国民学校3所。中等教育有省立中学1所,省立师范学校两所。高等教育有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所,分本科和师范两科;省立农学院1所,分设5系,共计学生269人。此外,还有社会教育,省立民众教育馆和省立儿童教育馆各1所,教职员工共42人。师资素质,合格教员占79%,以师范毕业生为多,但师资还很缺乏,待遇不高,招聘困难。
  二、书院
  1、永安县城关的书院有“四贤书院”在县治龟园,明嘉靖三十五年建;“平川书院”在县治北“云半庵”处,明嘉靖在城人李杏创建;“紫阳书院”在城东,清康熙三十年由知县梁文煜建;“燕江书院”在城北高飞,清乾隆三十七年创建,与“紫阳书院”齐名。
  2、“栟榈书院”,在贡川栟榈村屏岩下,明嘉靖三十年知县郭仁倡建;“道南书院”在贡川北门外,明万历年间由族人杨震威等所建;“云龙书院”在贡川堡内后街,明万历年间知县张守让捐资兴建;“纹山书院”在贡川堡内后龙山,原为纪念罗纹山读书处,由其子克臣兴建。
  3、“义斋”,在大湖后巷,创始人为明举人赖正中,建于明永乐年间,清乾隆重修;“皆山书屋”,在大湖景致岩,明赖维大创建,“延平府志”有载;“他山书院”在寿春岩,建于明代,此外大湖还有鳞隐书院、“凌云书院”、“半亩书院”等。
  4、安砂镇的“龙江书院”,明万历年间由知县张守让倡建。“七贤书院”在安砂钱廪山,建于清雍正二年。
  5、吉山“四贤书院”建于清康熙年间,刘奇才所建,刘元晖中进士前就读于此;“七贤书院”在村北云矗山,村人刘高贞在此就读,清康熙戊子乡试中举,特授河南巩县正堂;此外还有春谷、图南、萃园等书院。(6)
  三、农耕
  明清永安的农耕社会,“农勤稼穑,孝友义行”,“力本务农”是当时封建社会的缩影。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生活贫困。志书记载,永安“四民类聚,四礼殷繁。奢俭殊理,淳薄异源。”“近人知礼义,民习工技。”“民皆务本力农,谨身节用。”耕地分官田和民田,明万历二十一年全县官田、民田共计90045亩,清雍正七年耕地91012亩。
  四、商贸
  永安置县以后,与周边客家地区经贸往来频繁,主要依托沙溪流域(含文川溪、九龙溪)实现经济联动。主要物产的木材、大米、土特产(笋干、土纸、香菇、红菇、药材等),外销而换取日用布匹、海产干货、食盐等。主要码头安砂、小陶、桥尾、贡川等为集散地。城区设有木材行、米行等,与福州等客商进行交易,促进了永安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由于“重儒轻商”的封建体制,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土农工商排位也束缚了商贸的繁荣。
  方言
  厦门大学周长楫、林宝卿在《永安方言》一书中说:“永安方言又叫永安话,是闽中方言的代表。闽中方言是福建境内闽方言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行于永安市、三明市和沙县等地区。这三个县市正好位于福建省的中部地区,俗称闽中,闽中方言故此得名。(7)这一地区总面积约6千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讲永安方言的约60万人。地域狭小人数少,闽中方言区是个小得出奇的方言区。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永安方言有其特点,有其不同于其他方言的地方。
  正因为永安方言是个独立的语种,故有人仅凭它不是客家方言而否定永安是客家县(市),这显然是不妥的。首先,这是一种偏见。沙县跟永安一样属闽中方言区,为什么却没有人以同样的方言否定它是纯客县呢?其次,是无视界定客家市(县)的诸多条件。众所周知,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特征,但不是唯一特征。再次,是无视方言的复杂性。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的沙溪流域,这是一片由南向北倾斜的丘陵地,因此是多山地区。由于山脉阻隔,方言显得特别复杂,有些地方严重到隔座山不同,隔条河有异。纯客县上杭县,同是客家话,县城与有的乡下语音就有差异,城里人听不懂蛟洋乡人说的话,因蛟洋人说的是连城客话,这不也很能说明问题吗?方言变化是很快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如永安乡下,普通话的“爷爷”、“奶奶”已基本取代永安话“阿公”、“阿嫲”,而且是原汁原味照搬(如果翻译为永安话就没法叫了)。在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期里,在一定地域里的永安方言能不起较大变化吗?抗战时期,省会内迁永安,全国各地文化人流入永安,省内(特别是福州)人员大量涌入永安,永安话行不通了,共同语言成为必需,于是,普通话流行,永安人也基本上不讲永安话了,你能说不说永安话的永安人就不是永安人吗?所以,复杂的方言不能用于简单的判断。
  永安方言是个独立的语种,但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在闽中的狭小地带里冒出来的,它源远流长,它根在中原,跟客家方言一样。它保留着不少中原古音,保留着不少中原古汉语特征。如词语:滗(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而把液体倒出)、索(绳子)、禾(稻子)、箸(筷子)、鼎(锅)、乌(黑)、面(脸)、行(走)、走(跑)、食(吃)、饥(饿)、朝(早晨)、踣(跌倒)……
  永安话跟客家话同根同源,至今有许多一致的地方,比如有众多跟长汀话、清流话、宁化话完全一样的词语:今天(今朝)、露(露水)、平地(平洋)、下雨(落雨)、种田(作田)、七月十五(七月半)、女婿(婿郎)、涝(做大水)、低(矮)、宽(阔)、弟弟(老弟)、腹部(腹屎)、出生(出世)、说话(话事)、丢脸(跌古)、高兴(快活)、客人(人客)、多少(几多)、亏本(蚀本)、害怕(惊)、眼睛(目珠)等等,例子不胜枚举,永安话客家话共同之处是明显的,因此笔者以为永安方言是变异的客家方言,早期是跟客家方言一样的。永安话与客家话有许多共同点,除了因为同根同源之外,还由于它受着周围客家方言的影响。永安位于福建中部偏西,与闽西客家县连城县和三明客家县清流县、明溪县毗邻,东南与漳平县、大田县相接,左邻右舍主要是客家县市,有些地方历史上就是纯客县辖地,如罗坊乡是到1959年才从清流划到永安的。毗邻连城县姑田镇的下湖口、上湖口两个村委会的口音受姑田话影响。小陶吴地的张家山400多人口都讲客家话,原来讲永安话的几个人因永安话失去市场而用客家话。他们唱的山歌也是道地的闽西山歌。(小陶镇上的山歌也是客家山歌。)
  永安话客家话后来有了差异,是因为地域不同而必然会有的变化。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养育一方方言。这一方与他方不同的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都要对外来(客家)的方言进行一番改造,比如土著语言,在与之磨合的过程中,外来方言能不起变化吗?永安山多,比较闭塞,与外面交通全靠水路,因而跟外面的交流比较少。加上永安相对比较富庶,自给自足的成分比较大,也就更少与外面沟通的需求。永安话在比较自闭中成长,渐渐有别于客家话,但基本属性还是跟客家话一致。
  再说,永安并非只存在早期一样、后来被异化的客家方言,没有被异化的、纯正的客家方言成分也不小,由于主要来自闽西的客家人聚居或散居的地方不少。据有关资料表明,小陶镇上、下湖口,罗坊乡的吴坊、桥头、左拔等地以及安砂镇的坑口、新建、江后、罗丰等地,分别讲的是闽西一带的客家话。曹远镇的板坑村(蓝姓畲族)和青水乡的罗溪村也讲闽西客家话。 “在槐南乡,居民多讲槐南话,少数讲客家话。”(8)洪田镇洪田村委会辖洪田街、六月坂、对面河3个自然村,客家人约占七八成;上石村委会辖水尾、甲头、大埔头、后埔、双峰桥、横洋、西坑、洋中、岩干9个自然村,客家人占一半以上;马洪村委会白石岌、永浆、洪坑等村和林山村委会山顶坑等村客家人都不少。洪田镇这些地方有2000多人讲闽西客家话。
  永安方言就整体性而言,无疑属于客家语系。永安方言是与纯客方言并存于永安的。因为永安话不是某些客家话就否定永安是客家县(市)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民俗
  永安明景泰三年(1452)置县,时人口仅2.96万人,至清道光九年(1829年)人口猛增到18.89万人,中原40个单姓汉人辗转徙入,经长期交往磨合,形成一种特有的,与闽西纯客家略有差异的民情风俗。还有明景泰三年从江西赣州府兴国县及清末从上杭徙入的二支钟姓、蓝姓畲族人。抗战时期省府内迁,大量福州、闽南人徙入永安定居,他们保留福佬风情习俗。而清末至建国前徙入的闽西客家人,则完全保留客家人的习俗。这四种不同时期徙入永安的人,其后裔,不论繁衍成族群或姓氏个体,其习俗都带着明显的中原传统习俗文化的烙印。
  一 风土习俗(衣食居处)
  1.明清时期,人们的衣服以野麻为主要材料缝制。男女多为大襟衫、灯笼裤、无腰裤,后来又出现了长袍马褂。清末民国初,服饰逐步转为对襟衫,后来出现了旗袍、西装、中山装。少数民族(畲族)的服饰已经基本被同化。
  2.饮食,永安全县主要以大米为主食。一日三餐用饭甑蒸饭,少吃粥。在地少人多的山区,配以地瓜、山芋。有的地方还吃熟米饭(谷子水煮后晒干再碓成米),以节省粮食。饮料主要自制红茶、家酿红麯红酒,封存三年以上的称为“老冬酒。”
  3.永安人的住宅,大多是就地取材的土木结构、木结构平房。也有少数富裕人家仿宫庭式建筑的大宅院,可容纳几世同堂居住,宅院前有池塘,后有半圆花台,正厅分前、中、后三厅。这种布局是仿照中原的小型宫庭式建造的。
  二 时令习俗
  1.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客家人把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起称为“入年界”,直到正月初五为“出年界”,为期十天,从“入年界”到正月十五,人们见面彬彬有礼,忌讳污言秽语。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除夕晚接灶神,都焚香点烛,果品供奉。除夕一家吃团圆饭,炊岁饭(初一不下生米)。大年初一选择特定的时辰“开正门”,当家的给长辈、幼辈发压岁红包。正月处处择吉日迎神打醮,亲友互访拜年。
  2.立春
  又叫“交春”,永安人视立春为新年之始,重于初一。交春时辰,家家摆各式供品接春。交春前,每座住房前面都要竖立起一根顶端绑插一束冬青树枝的长长竹竿来接春。有的山村农家用一支有头带竹梢竹叶的毛竹立在门前,迎接春的到来。
  3.元宵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天家家悬挂各式花灯。各地有舞龙灯、游马灯、竹桥、旱船、故事、生肖灯、花灯、稻草龙,打黑狮、傩面舞、猜灯谜等活动。
  4.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门前挂一小把菖蒲、艾叶、桃树枝。家家裹粽子,人人喝一小口雄黄酒,小孩佩戴香荷包袋。还到野外采集桃树枝、艾草煎水,午时人人用此水沐浴。端午节在城关燕溪举行龙舟竞赛,是这个传统节日最热闹的场面。
  5.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鬼节”。农家自七月十五起开始祭扫坟墓。是夜家家在门口插路香,烧金银纸、冥币。连、汀客家人还烧内装金银纸、冥币的金银包的习俗,包的封面要写受领亡人和具包人的姓名。
  6.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家家打米粿、杀鸭子供奉祖宗。有的地方还有“偷南瓜”送给新婚夫妇或未育之家的习俗。
  7.冬至
  冬至,客家人也称“冬年”,也是进补的最适合的时节。这天开始酿酒、制板鸭等各种腊味,这些腊味可以久存,不易变质。
  三 婚丧喜庆
  1.婚俗
  过去永安各地婚俗基本上保留了周代的“六礼”之风,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永安许多民间“礼生”,按照清代秀才举人用蝇头小楷抄写的“婚丧礼扎”规定的进行婚丧事宜。其他如请有福气的女长辈安床,叫小孩在新娘间床上爬或睡,新娘下轿要由男方年老有福气的女长辈搀扶,双脚踩簸箕一直踩到大厅,烧香拜祖,都与客家习俗相同。
  2.丧葬
  客家人丧礼是死者先在大厅落地,放鞭炮、入殓、报丧、祭奠、出殡、安葬、烧灵、“三朝”上坟。子女、儿孙均按“五服图”披麻戴孝。坟墓必须请地理先生用罗盘选择坐向,一般要待六、七年后再择吉日取出骸骨竖碑作永久坟墓安葬。
  四 宗教信仰习俗
  永安境内人们大多信仰佛教,明清时期道教兴盛,城乡遍布宫观。民国时期,道教逐渐与佛教混合,或兼奉多种神灵。各地还信奉不同的人物神,如唐田王、晏公、林氏真仙、马氏真仙、陈靖姑、吴氏真仙、张公、洪公、徐公、花公、黄公等等。许多寺庙,观音、弥勒及其他人物神菩萨多达十多尊。
  道教崇奉吕祖,现在已无专门道院和出家道士。民间信教者在家中设“法衙”,专门为人许愿消灾,祈祷打蘸。民间称这种信教者为“南摩”,又叫道士,现在这种“南摩”已成为人数不可少的一种行业。
  基督教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美国美以美教会,从福州派人到永安传教。1985年起,永安基督教各教派开展“为世界和平祈祷”活动,到1989年止,全市有基督教徒2500人。
  五、民俗文化:青水畲族乡的大腔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人物
  明代音乐家杨表正,永安贡川人,为国内著名古琴演奏家,古琴谱集大成者。编撰《正文对音捷要声谱传真》、《重修正文对音捷要真传琴谱大全》,刻印传世,至今仍受音乐界推崇。
  明万历举人陈源湛,永安安砂人,曾任广东和平县知县,高州府通判,广西梧州通判。后辞官回乡,捐资开发桃源洞,题刻“桃源洞口”。桃源洞现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贡川洋峰人李宝焌、曹远清水池人刘佐成,国内最早飞机制造者、试飞者,最早提出制空权重要理论者。留学日本时,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辛亥革命后,刘佐成任湖北军政府飞行队长,李宝焌任南京民国政府首任飞行营营长。后人尊李宝焌、刘佐成为中国航空先驱。
  小陶上坂人邱映光,祖籍上杭,客家名商。早年在沙溪经营木材起家,抗战期间居南平,被推选为南平商会会长。抗战胜利后居福州,被推举为福州木商会会长,国大代表。后赴台湾,改革开放后回福州,爱国爱乡,捐资助学,热心公益事业,深受福州、南平、永安人好评,至112岁逝世。
  城郊霞鹤人黄曾樾,著名学者,文理兼通,留法博士。早年就读福州海军学校。后赴法国留学,获里昂工业专科学校土木工程师职称,里昂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京汉铁路工程师、北京女师大教授、南京市政府社会局局长、交通部秘书等职。回福建,曾任省驿运管理处副处长、福州市市长、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等职。
  以上皆为1452年永安设县后人物。据《永安市志》及地方文史资料记载,永安著名人物还有50多人,下列其中的25名(在永安设县之前者,亦可称沙县人物):
  陈世卿(953-1016)进士北宋名臣; 张若谷(968-1054)进士北宋名臣;
  陈 偁(1015-1086)进士世卿之子; 陈 瓘(1057-1122)进士名臣;
  陈 渊(1067-1143)理学名家 ; 邓 肃(1091-1132)爱国诗人;
  邓茂七( -1449)农民起义领袖; 韩 隆( -1461)首任知县;
  林腾蛟(1517-1561)进士忠臣; 陈赤美(1540-1600)抗倭勇士;
  严九岳(1574-1621)进士良吏; 罗明祖(1600-1643)进士清官;
  陈文海(1660-1729)清廉知县; 聂 儆(1660-1743)举人清官;
  罗南星(1648-1724)知州清官; 聂大勋(1685-1742)水利专家;
  刘德骥(1848-1922)教育名师; 刘朝榜(1876-1928)武举人;
  陈文孙(1887-1952)民国末任县长; 鈡炳生(1898-1935)乡苏维埃主席;
  赖惟勋(1899-1997)留法博士; 王培臣(1914-2007)老红军;
  郭克勇(1911-1961)首任县委书记; 赖丰甫 (1925-2003) 爱乡台胞;
  阮文森(1927-1950)革命烈士。
  民居
  永安至今留存大量有着客家特色的民居。
  安贞堡:又名“池贯城”,位于距城75公里处的槐南乡洋头村,为当地乡绅池占瑞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历时十四年完工。该堡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外形综合了“围垅屋”和土楼的特色,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也是福建省罕见的大型民居建筑。该堡有300多个房间,前部呈方形,后部为半圆形,这是该堡的主人取天圆地方的含义依山而建。该堡还建有碉楼。墙体上部有180个射击孔、90个瞭望窗。设永安县前,这里匪患多,该堡的主人为了保护百姓的家产不受侵犯,建成了这座坚固的城堡。墙体的三分之二是用山石砌成,最底部厚达4米多。大门用厚厚的木板制成,外面用铁皮包裹,来犯者难以攻破。门上部有泄水口,来犯者如果放火烧门,即从泄水口灌水灭火。
  贡川镇古民居:
  刘氏家祠玉华堂位于镇中金狮巷,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坐西向东,占地面积410平方米,为木结构瓦房,房屋周围的色栋防火墙与主人房屋高低相同,能起到防盗防火的作用,屋内分前堂、中堂、后堂、后花园、左右耳房,中部春亭、两边天井,下堂门坪、砖构门楼等建筑,布局合理,飞檐斗角造型奇特,保存完好。正厅雕梁画栋,为清代木雕建筑代表作。正堂4根柱子出天阔气,扒阶雕梁体现主人富贵显赫的象征、或官位品级、或有钱、或四代以上同堂,刘氏古民居为民间一般的雕梁。斗拱雕花会按照四季气候的变化而改变出不同的颜色,正堂得室内见不到一丝蜘蛛网。
  吉山古民居:
  吉山古民居包括柴排厝、棋盘厝、团和厝等居住以刘氏为主的族人。
  刘氏宗祠崇仁堂位于吉山中心,坐北朝南,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595平方米。刘祠系歇山顶穿梁式木结构,为三进三开间抬梁式构架,梁上雕刻十分雅致,祠内整个布局建筑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地排列厅堂,中间天井水放午方,两旁是回廊。考察该祖屋为木结构,一厅五开间,有大厅、左右书院,上堂、下堂宽敞明亮。祖屋前得石旗杆是刘氏有功名的标志。
  西洋福庄邢氏古民居:
  西洋镇福庄邢氏民居在永安市南,西洋镇北,距市区12公里。福庄村原名邢庄,全村居民以邢姓为主。福庄开基于明代崇祯元年,现存古民居主要有耸翠山庄、会清古堡、问渠书院等。
  耸翠山庄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包括邢氏宗祠衍庆堂、古戏台、富十公祠、南山拱秀、竖石旌表等,山庄外围一圈2.4米高的砖砌围墙,内有鹅卵石铺成的巷道。衍庆堂建于清代,为木结构立柱框架建筑,坐北朝南,一进三开间,建筑面积150多平方米。
  青水沧海钟氏古民居: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沧海畲族村,群山环抱,历史悠久。现居沧海的畲族钟姓,于清乾隆二十年由青水汀海园安坂和迹头城楼厝迁来,建积庆祠为祖居,至今约240年。沧海村落古民居包括化龙桥、龙归祠、龙兴宫、土地庙、古戏台,钟玉云祖厝、钟衍登古房等8座民居。其中种玉云祖厝建于清嘉庆年间,为殿堂式古民居,即“二堂二横”式,内设上下厅、天井、横屋、巷道(俗称马槽)等。
  综上所述,永安地域原在纯客县沙县范围内,永安的南迁汉人在北宋时期基本上形成了客家民系,永安方言是早期的客家方言,永安至今留存大量有着客家特色的民居,永安的民俗基本上就是客家民俗,永安的教育、农耕、商贸也都具有客家特色等,所以永安是客家县(市)。
  作者简介:
  赖茂功:永安市客研会研究员
  陈锦銮:永安市客研会研究员
  裴耀松:福建省客联会理事、永安市客研会会长、中学高级教师(退休)
  张如腾:永安市客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永安市文联原秘书长
  吴刚毅:永安市客研会研究员、永安市燕南街道办原副书记
  (通讯地址皆为:福建省永安市燕江中路817-1号客家联谊会)
  注释
  (1)清道光十四年《永安县续志》卷之二十九风俗志•商贾。
  (2)《沙县志》第十九篇政权•政协,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4月版。
  (3)《永安市志》第103—107页,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年4月版。
  (4)《永安姓氏志》,永安市方志办编,(明)新出(2004)内书第267号。
  (5)清道光版《永安县志》第173页,永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6)《永安文史资料》第五辑第61-65页,赖华编文,永安市政协文史委编。
  (7)《永安方言》第一章“绪论”,周长楫、林宝卿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版。
  (8)《永安市志》第55页,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年4月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