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衢州有礼,情满畲家
【谈古论今】衢州有礼,情满畲家
原创: 蓝琪 晚上八点 今天
“迎接国庆70周年,我讲衢州历史故事给你听”
系列佳作
衢州有礼,情满畲家
畲族,一个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中,畲族从原住地广东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远至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隐居在山里的世外之人,故而畲族自称为山哈,山哈是客人的意思,先入为主,后来为客。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流失,畲族也在渐渐的朝着周边迁徙,在不断的交流与往来中与汉族日趋融合。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浙江景宁。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意为刀耕火种,所以畲族是一个传统的耕种民族。憨厚,老实,淳朴是畲族人的代名词,也许长在山里的缘故,畲族人身上有着很多别的民族所没有的特质,这些都是那雄伟的大山所赐给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富,它深深的融入每个畲族人的骨血,烙印在每个畲族人的灵魂之上。
畲族有盘、蓝、雷、钟、四大姓,但实际上盘姓畲族并不多见,除广东增城县有几十个盘姓畲族外,其它地区未见盘姓。相传在畲族人横渡江海的时候,狂风大作将盘姓一族吹至别处,不见踪迹。自此,盘姓便渐渐不复出现了。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航埠镇北二村是衢州市主要的少数民族村之一、是柯城区主要的畲族居民聚居地,北二村的宗祠更是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三月三”风情文化节,吸引来很多外来游客。
全村有1500余人,大多为蓝姓。据《北川蓝氏宗谱》载:“元朝仁宗末年,元茂之子蓝敏受业于太学,授会稽尉。上任未久而疾作,即解印归……舟至信安北川,视此风景灵秀,而心旷神怡,留连数月而疾愈,从而留之。”也就是说,北二畲族蓝姓系元末明初由福建迁入,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
这漫长的历史与迁移的经历所带来的感悟给予畲族人以不一样的体会。春夏秋冬的轮转,畲族人始终不改对于那传承的虔诚,对于那大山的敬重。村边一弯流淌的衢江渐渐流入畲族人的心田,化四分为滋养,灼六分于心魂,那是畲族人永不停歇的向前奔腾的精神写照。
蓝氏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早在1998年就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2003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于畲族的莫大欣喜,畲族的文化发展也将由此得到更多的机遇。
蓝氏宗祠是我省保存最为完整的畲族宗祠。且蓝氏宗祠大致位于全村的中心位置,周边有着较为低矮的房屋为其映衬。其实算不上高,但从门前望去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微风徐来,仿佛又将我们带回了那几百年前的故事中去。宗祠的外部左前方有着一块刻着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石头,门前竖立着两块圆形石板,上面隐约还看得出一些雕刻,但在岁月的侵蚀之下也只是轮廓了。外墙上贴着“蓝氏宗祠奖学金捐款名单”。自2011年开始,村里考上大学的学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奖励,耕读传家的传统仍然流淌在我们的心间。
蓝氏宗祠整体布局为三进二明堂。沿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门楼、前厅、天井及两厢、正厅、天井和两厢、后楼。从大门进入,大门是木质的,下面有着石头的门槛,挺高且不应踩。这也不知是何缘由,但若是小孩子顽皮地想要尝试一番,这时就算再和蔼的大人也会呵斥几句。前厅含门楼,门楼为三重檐歇山顶,上书“汝南望族”,门楼步廊设卷棚。内为戏台,戏台顶施藻井,中间书“韵叶阳春”,左右各书“金声”“玉振”,横梁上还有极其精美的雕刻。木材早在时间的剥蚀下褪了颜色,褪去了过去的张扬,转而增添了几分古朴神秘的色彩。在这些木材上雕刻的图案多种多样,具有极其丰厚的民族色彩。更令人惊叹的是那些精美式样依旧清晰可辨。戏台周围的梁上图案尤为吸引人的眼光。
蓝氏宗祠二进为“种玉堂”,是乾隆进士、衢州历史文化名人戴敦元(1767年—1834年)所书。二进的梁架粗壮,明间为四柱拾梁式,次间为五柱穿斗,前设卷棚,后为双步架。整座建筑用料粗大,雕梁画栋。关于二进的四根柱子,有着这样一个传说:原相传在建造宗祠的时候 缺少了第四根木材,于是族长就说谁找到了第四根木材就能成为蓝氏的女婿。一位上门女婿想尽办法却无所获,最后天降暴雨,滚滚的泥流将一根粗壮的木材送至门前。
站在宗祠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大天井之下,面朝大门,正对着的是二楼的戏台,现在每年的重大节日三月三村子里会请外面的戏班子来唱上几天,傍晚也可以看到。所以每逢那几日,村民们就会早早地从自己家拿上一条或几条长型板凳去占位置。虽然孩子们不大耐得住寂寞看戏,但他们也是很欢喜这几日的时光,因为总有些小贩会拉些东西来卖,大多是吃的玩意,孩子们也很喜欢。当夜幕即将降临时,那热闹的戏剧就要拉开序幕,门内门外都有着浓浓的烟火气,又与这宗祠的古朴协调得恰到好处。但它也曾遭受过许多磨难,蓝氏宗祠的建筑构件曾两次被盗,故今年69岁蓝承吉担负起保护“国保”的任务。每天打扫宗祠是他心心念念的任务,就连夜间也不敢真正卸下肩上担负的责任。这也许就是如今所说的匠人精神了吧,这也该是长存于畲家人心间立身的根吧。
其实畲家除了神话、传说、民歌等,生活习俗已与汉族差不多。但在即将到来的4月7日,畲族将迎来本族的三月三节日,村边的道路上已经有着许多的牌子,上面有写宣传语,凤凰与龙也被画了上去。凤凰与龙还出现在畲族的服饰之上,女式的服装多为盘扣,盘口从领口斜到腰间,在下侧会绣上凤凰的图案。而男式的盘扣则从正中直下。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
乌米饭、畲家糍粑、糯米酒、传统的争上梁、攀云梯,现代的投篮、拔河、竹竿舞……都是三月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甜甜的味道,看着村民们灵动的舞姿,真的有种莫名感动。
而此时的小学也在学校里为此而忙碌着,孩子们从好几个星期前就已经开始进行排练,学校的表演有时会在宗祠的戏台上,也有可能在学校里搭建台子,大家都可以进去观看。这些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的欢笑,那些站在别处的村民脸上是不尽的欣慰。在这个畲族最盛大的节日里,我们一同欢笑,一同歌舞;我们一同喜悦,一同祝福。在这片蔚蓝的天空下,我们忘却了民族之别,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脑海中叫嚣的是欢乐。
尽管人们渐渐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宝贵,也在尝试着传承,但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畲族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改变。可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他们对于歌舞的热爱,近乎狂热的喜爱。在很多重大场合中,歌舞是永恒不可缺的,这不仅是娱乐项目,情感外露的表现,更是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自由灵魂。
随着民族的迁移,畲族人民几乎与汉族融为一体,在与汉族的通婚中,畲族的传承成为很大的一个难题。讲畲语的人减少,原生态的畲族民歌手也在减少。然而2010年,畲族的“祭祖舞”列为“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使大家重新捡拾信心,并告诉我们保护畲族文化的紧迫性,更多行动应该被采取 ,更多人们应该对此有所关注。继承与发展是其中的很大一块课题,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祖先们留给我们的东西弥足可贵,但思考也必不可少。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被困于一方的格局之内,而我们要做的是跳出这片天地,找到属于我们那片无尽的知识的海。
作者系衢州三中高一学生
指导老师:危雨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