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沟里的凤凰涅槃——上犹县横坑畲族村变迁记

山沟沟里的凤凰涅槃

——上犹县横坑畲族村变迁记

上犹县平富乡横坑村因地处一条横向五华里长的山坑而得名。该村引人注目的是,家家户户的新房上都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凰。

70多年前,该村通往外界的交通,仅靠一条不到1米宽的崎岖山路。村民在这里开荒拓土,务农狩猎,甚至“忘其所自来”,其民族记忆、民族文化几乎消失殆尽。如今,10米宽的国道正在村口加速施工,乡村振兴进入了快车道;村口竖起了壮观的“横坑畲族村”牌坊,穿上美丽的“凤凰装”,一展畲族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回忆照见历史

村民蓝炎祥说,新中国成立前的横坑,交通闭塞,贫困落后。1949年迁居台湾的蓝纶祥,曾这样深情回忆故乡:此地为崇犹两县之接壤处,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外仅小径相通,数里鸡犬不闻,溪旁古树参天,水鸣不已,沿溪入村。因地处偏僻,形势险要,前辈告外敌侵犯从未得逞。抗战期间,日军侵入县城,而村竟未殃及,至为幸运。村为圆长盆地,分上下村,约五华里,举目田野,翠竹苍松,气候宜人。

蓝纶祥回忆故乡的文字,除了一些带着感情色彩的溢美之词外,关于横坑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的描述是非常客观的。同时,蓝纶祥还描述了横坑蓝姓人家的风土人情,“我横坑蓝家,狩猎经验名闻遐迩,备有猎枪、猎犬甚多”,但主要还是务农为主,他们“生活朴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稻米能自给自足,出产杉木、苗竹、山茶油、笋干、茶叶等特色产品。

透过蓝纶祥的回忆文字发现,到了民国时期,横坑蓝姓人家的生产生活习俗,除了狩猎这项活动还带有畲民的痕迹之外,其他与汉族已经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了。

重拾民族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横坑蓝姓村民恢复了畲族身份,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文化。

1950年,横坑蓝姓村民几乎感觉不到与周边汉族村民的差异,故在上级开展的有关民族成份调查时,自认为是汉族。此后,他们被当作汉族。1979年11月,国家民委发布了《关于抓紧进行民族识别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民族识别工作。不久,赣州地区的安远、寻乌、会昌、于都等县的蓝姓或雷姓村民获得地方政府同意,恢复了畲族身份。

横坑抓住了这一轮民族识别的机遇。据横坑畲族村村委会主任蓝泮祥介绍,1986年,南康县的蓝氏宗亲形成了统一意见,逐级向上级政府报告,要求将横坑蓝姓村民的民族成份恢复为畲族。有关档案资料印证了蓝泮祥的说法。在上犹县档案馆,有一份县委统战部、县政府办公室1987年11月联合撰写的《关于我县蓝姓畲族成份的调查报告》。在这份调查报告的开头,就写道:“今年五月十日,我县散居在十二个乡镇的蓝姓居民,联名报告要求恢复他们的畲族成份,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上述两个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经过两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并到南康、兴国等县调查和向广东龙川等县函调,得出了如下意见:“畲族没有民族文字,通用汉语。在旧社会民族歧视、民族压迫下,迫使他们隐瞒自己的族别。还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相互融化,已难以找到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特征。但是,他们都是太一郎系,都是由福建上杭、武平等县辗转迁移来犹的,而居住在兴国、安远、南康、信丰、广昌等县的蓝姓太一郎子嗣,都已先后批准为畲族。我县的蓝姓居民,和他们同宗共祖,一脉相承,又都迫切要求恢复畲族族别,根据赣行办(1986)13号和赣地发(1987)30号文件精神,我们认为可以认定上犹的蓝姓居民属于畲族,并报赣州行署审批。”两个多月后,赣州行署正式批复,同意包括横坑蓝姓村民在内的上犹县628户、3479人恢复为畲族成份。

那时,刚恢复畲族身份的蓝姓村民生活仍然不富裕,横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县委统战部开展的一次上犹少数民族生活状况调查显示:截至1988年底,平富乡横坑村有畲族村民71户381人,劳力165人,人均耕地0.657亩,平均口粮180公斤,人均收入125元;地处偏僻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运输靠肩挑,耕种靠手工,丰富的经济资源难以开发;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弱,升学比例低,小学校房仍然是破烂不堪的泥木危房,阴暗潮湿,无厨房无厕所……

20世纪90年代初,横坑畲族村积极利用上级扶持政策,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截至上世纪末,先后修通了一条长4.3公里、宽2.5米的机耕道;垦复毛竹林面积3700亩,年砍伐量达12万根以上;兴办了竹木加工厂、姜粉厂等村办企业。蓝姓村民们大力发展油茶、速生丰产林、茶叶等特色农业,部分青壮年陆续外出打工,到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挣钱,收入逐步增加,生活不断改善。

生活日渐富裕的横坑蓝姓村民逐步找回了自己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文化。他们在村口竖起了“横坑畲族村”标志性山门,每逢重大节庆活动或嘉宾光临,畲族蓝姓女子会穿上美丽的“凤凰装”,展示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

机遇助推跨越

横坑畲族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源自于一份“国字号”文件的出台。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给横坑畲族村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近几年来,横坑畲族村大力推进“特色产业、特色村寨、特色文化、特殊人才”建设。县委统战部和平富乡政府的帮扶干部、乡村干部与畲族群众围桌“夜话”,学政策、定规划、议振兴、话发展。该村的产业发展之路在“乡间夜话”中越“话”越明:依托丰富水田资源,发展荷花经济。在轰隆隆的挖机声中,一块块水田变成了荷塘,种植莲花近百亩,放养鱼苗近万尾。一到盛夏,“百亩荷塘、十里荷香”的美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横坑旧貌换新颜。投入2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15个村民小组完成通组道路硬化,302户农户完成入户道路建设,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卫生厕所全覆盖。投入100万元改造畲族特色民居,风雨飘摇的畲族老宅“大夫第”恢复了往昔的恢宏大气,祖辈传下来的《蓝氏家训》“读诗书以训子弟,恤孤弱以广慈惠,和姻邻以息争讼,亲宗族以厚一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35栋畲族村民新居进行了立面改造,新居上一个个展翅欲飞的凤凰图腾和刚劲有力的“蓝”字,极大增强了畲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

站在村口,只见挖掘机开山破土,运输车穿梭,G220上犹双溪至平富段公路改建工程正加快推进,10米宽的路基已经成型。天堑变通途,横坑这个昔日的交通闭塞之地,华丽转身为四通八达之乡。这条北上山东、南下深圳的国道,打通了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动脉,连接起了老区人民的幸福与未来。

70载风雨沧桑,凤凰振翅飞翔。横坑畲族村就像一滴露珠、一片绿叶,折射出党中央的关怀厚爱,见证着国家民族政策的时代变迁,昭示着赣南这片广袤红土地的美好明天。 (罗伟谟 记者 萧森)

为人民谋幸福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