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是大乘之本《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造

卷第七十六

释梦誓品第六十一之上(经作梦中品)

尔时,须菩提思惟筹量佛语已,白佛言:世尊,菩萨如是行,实不行色等一切法。何以故?是菩萨不得是法,若行、行处、行者。世尊,若菩萨能如是行,一切人天世间无能降伏者。世间人皆著假名,是行者行实法,是故不能伏。世间人著一切虚诳颠倒,及虚诳果报;是菩萨于毕竟空中尚不著,何况余法?如是,云何可降伏?天、人、阿修罗世间者,是三种善道中有智慧人故,说不能伏。又复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者,上三善道,据未得道人;此中说得道者不能及。此中说不能及因缘,所谓菩萨入法位,一切魔、魔所使无能恼者,是菩萨常行应萨婆若心,则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不著一切法,常集一切助道法故。佛可其言而赞。佛欲以如是智慧为他人说故,先赞菩萨自利益;今为利益他,分别福德果报故,问须菩提:于汝意云何?阎浮提众生尽得人身,如经广说,乃至应萨婆若心,出一切福田之上。是中说因缘,若菩萨能自行般若波罗蜜,亦能教他,是人于一切福田,能到其边。福田者,从须陀洹乃至佛。是菩萨能如所说般若履行,则得作佛;余福德善法,离般若波罗蜜故皆尽,般若波罗蜜不可尽故。言无有余福德如菩萨摩诃萨力势者,是中自说因缘:菩萨行般若时,得诸法平等忍;得平等忍故,虽行空,亦能生四无量心。四无量心中,大悲是大乘之本,见众生就于死法,如囚受戮。诸菩萨能生六波罗蜜等,乃至一切种智,是故是人虽未得无上道,已是一切众生之福田。是故言菩萨摩诃萨若欲不空食国中施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不空食,名能报施主,能生道,能令施主之福无尽,乃至入涅槃。若示众生三乘道,为众生示一切智大明,亦欲拔出三界狱中四缚,欲令众生得五眼,应常行般若波罗蜜相应念。相应念者,即是般若心。若行般若波罗蜜心,若有所说,但说般若波罗蜜。佛敕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贤圣默然,二者、说法。贤圣默然者,是般若心;说法者,说般若波罗蜜。是人从般若心出,说般若波罗蜜;说般若波罗蜜已,还入般若中,不令余心、余语得入,昼夜常行;是不休不息,如是得先所说功德。佛欲令是事明了,故说譬喻。如贫人失大价宝,常念不离,菩萨亦如是不离萨婆若心,常行般若波罗蜜,不休不息。


大悲是大乘之本《大智度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