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浮提有一小洲,一国人睹诸一切不祥境界,另一国却不见不闻

东开背经41:同分妄见,了无其实,彼国众生,本所不见

要背诵的这段经文如下: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佩玦、彗孛、飞流、负耳、虹蜺,种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注音:此阎yán浮提,佩玦jué,彗孛bèi,虹hóng蜺ní。


坐在桌子前,感觉特别困,貌似已经靠在椅子上睡了一觉,又好像只是这么一个念头。夏天的风从窗户吹来,一阵凉爽,顿时有点军心涣散的颓势,我望了望窗外,似乎很久没锻炼身体了。总是宅在家里不出门,也就剩倒垃圾和取快递这两件需要出门透气的事,让我感觉和这个城市还有点交集。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脑袋里才进了点氧,仿佛从刚才的蔫傻状态中出来了。缓了缓精神,抖擞身体,端端肩膀,伸伸腰背,我感觉打坐诵经到了一种疲劳期,脑筋也不灵活了。

今天经文这么少,貌似也没提高多少效率啊!倒是一放松,差一点去长垫子上小憩了,困劲一来都不敢回床上躺着,怕睡得太久。所以把折叠的垫子铺到地上,坐得腰椎有点酸时,背也弯了,便去歇一会儿缓缓肌肉,但还是得防止闭眼睛。如果闭上眼睛,脑袋在枕头上一歪就该睡着了。

阎浮提有一小洲,一国人睹诸一切不祥境界,另一国却不见不闻

这段举例解释“同分妄见”,这些“境界相”是妄见,“睹诸一切不祥境界”,“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别业妄见”中的例子是“如世间人,目有赤眚shěng”。

一个人是别妄,一国人是同妄,静心想一想,既然都是妄,经文里为什么还要细分呢?大概如此分别是为了不混淆,将“别业妄见”中的“眚见”当作“妄”后,防止将“同分妄见”中的"阎浮提境界"当作”真“,防止不能溯本求源,”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接下来的经文里会解释的,我还没有读。

阎浮提有一小洲,一国人睹诸一切不祥境界,另一国却不见不闻

我已经把楞严经都背到这里了,接下来要和这个”妄“字打交道很久,面对我的这些“如虚空华”的种种识心思维。因为真心没有显现,所以要离妄想,“离一切相”方觉实无真妄区别;因为没有解脱所以要解脱,解脱至本无所解脱之境时,无所谓解不解脱;“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些是从佛经里学到的“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公认的妙于“时时勤拂拭”的境界。

我在思考,要不要总是重复地引述这种思想呢?似乎修不好定都是空谈。我想起了自己的初心,当初感觉自己也看不明白佛经,背诵佛咒更适合我,因为不用思考,就专注地一心去背。当时也没有信佛,也没接触过宗教,也不对真理探求,我就关心能不能让脑袋不糊涂,生活不烦恼,我能不能获益。我工作了几年,虽然工作上的事越来越熟练,但是感觉自己思维越来越笨拙,琐碎的生活和重复的人生让我有烦恼,我寻求转变。还有可能是业障显现,我身心觉得不舒服,我觉得说不出来的有一股不对劲儿。所以早晚拿出一段专门的时间来放空自己,形式上是背诵楞严咒,心里面就是想着:“我现在专心坐在这里,无论是人生工作生活,所有的这些人事物,我都不想了,这段时间通通都放下,我修一段时间看有没有效果。”平时我也用手机搜索许多佛学的文章,歌曲,又或者观看相关的视频。过了一段时间,能够背诵下来楞严咒这件事,让我心里觉得很舒坦,这才慢慢地想探求佛法。要不然那个心特别刚硬,什么都听不进去。

阎浮提有一小洲,一国人睹诸一切不祥境界,另一国却不见不闻

我现在不也是这样吗?杂七杂八的事,想来想去也没个尽头,我一个凡夫,都是不断地“妄”上加“妄”。所以相对来说,我就需要不断地重复,如幻不真,虚妄不实,说有真实,已在妄中。我看到的世界和一个蚂蚁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我的听觉和大象的听觉感知又是不同,世界究竟如何呢?不应说言谁真谁假。

那么,可不可以去分别“山河大地”与彼“七金山”是“同分”还是“别业”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