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佛教元素(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解读)

解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佛教元素

解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佛教元素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近期上映,影片从一桩奇案,牵扯出一段百年的恩怨,用特效展现出了一幅壮美的大唐画卷。在这部电影中,充满了佛教的元素,或许我们了解了这些佛教元素,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部电影。

影片片名为《四大天王》。在佛教中,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又称护世四天王。一般汉传寺院中第一座殿堂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奉的就是“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羅吒,须弥山腰东,黄金地,持国天王所居。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须弥山腰南,琉璃地,增长天王所居。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须弥山腰西,白银地,广目天王所居。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须弥山腰北,水晶地,多闻天王所居。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四天王向释迦牟尼佛提了个问题:“地藏菩萨发了这样的一个大愿,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度尽阎浮提的众生呢?”于是,释迦牟尼佛就像四天王说了“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并嘱咐四天王“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

释迦牟尼佛嘱咐四天王要帮助人们不要沉迷在自己所造的业中。知道这一点,或许就能更好的理解这部电影取名为“四大天王”的用意。

解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佛教元素

电影是发生在唐朝,电影中“天王庙”中供奉的“四大天王”像与我们平时所见的造像有一定的区别,这就是历代造像的一个变迁和演变。电影中的“四大天王”造像忠于唐朝造像风格。

三藏法师

电影中的三藏法师,就是玄奘法师(602年~664年),佛教翻译家、著名高僧,法相唯识宗创始人,因其通晓佛教经律论三藏而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法师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学习佛法,足迹遍布印度,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回国时,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回国后,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其著述的《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玄奘法师创立的“唯识宗”,其主要思想“唯识无境”也是贯穿整部电影。我们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依托我们的心识才成立的,离开了心识就没有这些外界的现象。电影中的各种幻象迷惑人心,但这些幻象毕竟不是真实存在的,只要我们能够看清楚这些实质,就能不被这些幻象所迷惑。(唯识思想较为繁杂,此处不作介绍。)

圆测法师与白猿

圆测法师,名文雅,是玄奘法师的著名弟子之一。他原是新罗国王孙,三岁出家,唐初来中国,十五岁受学于法常法师和僧辩法师。受戒后,住长安玄法寺。钻研《毗昙》、《成实》、《俱舍》、《婆沙》等论,及其注疏。在玄奘回长安以前,圆测所学的内容已很丰富,并负盛名。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长安,他就开始从玄奘受学。显庆三年玄奘徒居新建的西明寺,同时敕选名僧五十人同住,圆测也在其中。他在玄奘门下与慈恩寺的窥基并驾齐驱。

电影中的圆测法师座下有一只白猿,暗合“缚心猿,栓意马”。

佛教认为,人的心意攀缘外境,浮躁不安,驱驰不定,犹如猿猴与奔马,所以常常用“心猿意马”来譬喻修行用功时难以自控的散乱狂妄的心念。

圆测法师降伏白猿为自己所用,展示了一代高僧降伏自己心念、控制自己心念的强大能力。

电影中白猿与飞龙的屋顶之战,也不妨可以理解为降伏自己心念的战斗。

大罗龙羯心经

电影中,圆测法师将一篇《大罗龙羯心经》交予狄仁杰,用于对抗幻境。翻检《大正藏》,并没有找到《大罗龙羯心经》这部经文。但佛教中的《心经》却是广为人知的。《心经》现存有9种译本,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版本。

解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佛教元素

《心经》作为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浓缩,其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观自在菩萨告诉我们,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到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从本质上说是虚妄不实的。我们只有认清这个因缘和合的本质,才能放下内心的恐惧不安、才能远离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最终不被虚幻所迷惑,从而断除烦恼,到达安乐解脱的彼岸去。

所以,电影中用《大罗龙羯心经》去抵御“移魂术”的虚幻攻击,现实中的我们更需要用《心经》的智慧去断除我们的内心的烦恼。

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

解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佛教元素

狄仁杰入仕途之前来三藏寺,大师在他手里随便写了几个字,而狄仁杰读出来的却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旁边侍立的圆测续了一句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佛教里地藏菩萨所发的誓愿。

解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佛教元素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地藏菩萨的前世光目女因为看到自己母亲在地狱的惨状,所以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下宏大誓愿,愿在将来的无量劫中,救拔地狱中受苦众生,“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这是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出于怜悯世人的悲心,留在世间济世度人。救度他人,既是慈悲,也是一种自我的历练。

普贤菩萨种子字

解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佛教元素

电影中反派人物鬼夜用烟火在空中显普贤菩萨的种子字,种子字在夜空中绚烂无比,吸引了天后的目光。

在现实世界中,也有很多外道以种种手段蛊惑众生,有说自己是佛菩萨转世的,有会用类似电影中的幻术来展现自己的神通等等,但在《楞严经》中却说,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诸菩萨、罗汉会以各种形象在世间度化,但他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释迦牟尼佛开示说:如果有人自称什么佛菩萨转世,或者暗示自己是什么佛菩萨化身,甚至让人以此顶礼膜拜,那么可以明确地说,这是假的,是祸乱众生,犯大妄语。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甄别。

解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佛教元素

解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佛教元素

图文来源于中国佛教报道网和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限交流学习!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