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对嵩山情有独钟,十次驾临登不封泰山而封嵩山(武则天嵩山封禅台)
中国的历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等多达七十二个帝王。
登山封禅去的都是泰山。惟独唐代女皇武则天独树一帜,登山封禅不封泰山而封嵩山。 女皇武则天曾10次登嵩山。唐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5年),武则天登嵩山,改嵩山为神岳,封其为天中王,配有天灵妃。武后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她在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
次年,又登嵩山峻极峰,加封中岳封天中王为天中皇帝,天灵妃为天中皇后,并在峻极峰的东南边立碑一通,碑文的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名日“大周井中述志碑”,并在县城以西万羊岗建筑祭坛,举行祭祀少室典礼。同年又在嵩阳书院前建筑坛,封中岳后,在这里接受群臣的朝贺。一番庆典之后,女皇又到阳城游乐揽胜。
武则天设置登封县,是学术界公认的历史事实,也是武则天以女皇身份封禅嵩山的历史见证,为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登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位于嵩山腹地的太室山南麓。秦始皇采用郡县制的时候,登封属阳城县(治所在今登封市告成镇)。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分阳城县置嵩高县。隋大业初年(605年),改嵩高县为嵩阳县。武则天于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封禅嵩山时,“改嵩阳县为登封县”。登封作为县级行政单位,从唐朝一直沿用至20世纪末期,历时近1300年。
登封境内历史名胜众多,少林寺更是享誉中外,这为登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适应登封的发展,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登封县,改置登封市。由此可知,登封的名称、建制和历史沿革与武则天和嵩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八次驾临嵩山
武则天祭天时的登封坛,在太室山中峰之上。
峰上原有《大周升中述志碑》,武则天亲自撰文,唐睿宗亲书,其阴钟绍京书,书法非常功妙。据《金石考》,此碑立于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宋代政和年间河南尹奏请碎毁,残破碑石推到山北沟涧。
1982年,在坛西南处出土一枚金简,正面刻文六十一字,大致意思是,武则天派出史臣至中岳嵩高山门处致祭祈福,并代其投下了这枚金简。
有关武则天封禅嵩山的遗址还有三处:一处叫万羊冈,在少室山的范围内,但并不在少室山上,而是在少室山以东的一座小山上。那山现名万羊冈,在登封县城以西约1公里。坛的形制,上圆而下方,以象天地。《说嵩》称其“规顶矩址,大可逾亩,垒土起”。
直到清初还相当完整。现在,坛顶上还保存有《大周封祀坛碑》一座,已经大半埋入土中。碑文为武三思所撰,薛曜楷书。另一处名为“槲孤突坡”,在封祀坛南坡。当年这里没有别的树,唯有槲树丛生。
武则天至此颁布维新之令,大赦,改元为“万岁登封”,并免除天下百姓当年租税。传说其中的赦书就挂在了此坡的槲树梢上。再一处名为“朝觐坛”,位于南坡顶上,为群臣“当日朝觐之所”。崔融曾撰《朝觐坛记》,记述武则天当时接受群臣朝贺的盛况。
石淙会饮,悬崖镌诗
“石淙会饮”,是武则天游玩嵩山形成的胜景之一。
石淙河,是源于嵩山东南的一条小河。流至告成镇东约3公里处汇聚成潭,面积约6000平方米,形如车厢,故称“车厢潭”。潭南有一巨石突立水中,高出水面3米多,石顶平整,其上可容数十人,世称“乐石”。河水至此分开,北岸有一座天然悬空石洞,内有一天然长方形石板,约2米长,1米多高。传说武则天当年游石淙时曾憩息于此,故洞称“娘娘洞”;石称“娘娘坑”,亦称“卧龙石”。洞北有一洞穴,据说武则天曾临洞口观赏鱼跃,所以俗称“观鱼洞”。
久视元年(700年)秋,武则天曾率诸臣于乐石之上宴会赋诗,并镌刻在大崖石上。此石坐北朝南,表面天然劈立平整,人称“摩崖碑”。武则天所作《夏日游石淙》:“三山十洞光玄篆,玉峤金恋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百仞高崖藏日色,千寻幽洞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其余为相王李旦、狄仁杰等人的《侍游应制》七言诗17首,歌咏游赏时的盛况。诗的石刻分三层,上层是武则天的序和诗,中、下层是从游诸人的诗。石刻之末,有舍人楼云题的“大定癸卯楼云絜家再游”。南崖上有张易之撰写的《秋日宴石淙序》。诗与序均为左奉宸大夫薛曜手书。其字“骨峰瘦劲”,至今保存完整。碑文中的天、地、君、臣、日、月、人、圣、星、国、初、载等字,均用武则天所造新字。
缑氏谒庙,留书飞白
据《资治通鉴》,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太后幸嵩山,过缑氏,谒升仙太子庙”,立《升仙太子碑》一座,并亲自撰文手书。此外,又作《缑山》诗一首:“秋风寂寞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吹笙。”
缑氏,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因山得名,地当伊洛平原东部嵩山口。升仙太子即周灵王太子晋,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为浮丘公引到嵩山修炼。三十年后,在缑氏山顶上“举手谢时人而去”。时人为其立祠,加号为升仙太子。《升仙太子碑》立在原庙址,高7米,上宽1.58米,下宽1.73米,盘龙首,龟砆。碑文三十三行,每行六十六字,碑额为“升仙太子之碑”六字。武则天在碑文中表达了她仰慕神仙、追求长生的心愿。关于此碑,方志上说它随同太子庙毁于嘉靖末年火灾,碑文见载于《古今图书集成》。而清王士祯在《陇蜀馀闻》则说:“缑山在偃师县南四十里,有升仙太子祠。则天碑尚完好。”
史称武则天“兼涉文史”,而其在书法上亦有造诣,别树一帜。如碑额用“飞白体”书写,笔画中丝丝露白,有似枯笔写成。飞白,一种特殊风格的书法。相传东汉灵帝时蔡邕,受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写字的启发,作“飞白书”。汉、魏宫阙题字,曾广泛采用。唐太宗、唐高宗亦善飞白。碑文则行草相间,笔画婉约,圆转流畅,意态豪纵,透出王羲之书法的痕迹。据说她曾向书圣后人王万庆求得其祖先的书法十卷,以示群臣,并令崔融作《宝章集》以纪此事。
修少林寺,修许由庙
垂拱年间(685年-688年),武则天为太后时,修整少林寺的塔院和上方普光堂。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封禅泰山之际,又在少林寺塔林对面钵盂峰顶上建造单层方形砖塔一座。少林寺位于少室山五乳峰下。武则天同唐高宗曾几次游幸至此。唐高宗两次以飞白题赠此寺,武则天也亲自题写了《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文。此碑立在少林寺东掖门内。碑首与碑身由一石雕成,虽不高大,却极为精致。碑文主要叙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出行的盛况,也表达了思念亡母的悲伤情绪。《说嵩》说此碑为王知敬手书。在少林石壁上,还有一方王知敬奉敕所书《金刚经》石刻,字迹已剥蚀殆尽,而诗碑却仍然完好。
大足元年(701年),重修许由庙。许由,古代著名隐士。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颖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到。后人在箕山上为其建庙立碑,东汉延光年间,颍州太守并为建阙。据《通志金石略》及《金石考》,大足元年重修许由庙,并立《重修许由庙碑》以记其事。武则天亲自撰文,相王李旦手书。此碑已毁。
武则天为何热衷于封禅嵩山
现在谈起登封,大家都知道她是一个历史名城、旅游胜地。但是,“登封”最初并不是作为地名出现的,其本义是“登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在东岳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活动。《史记・封禅书》云:“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土,报地之功,故曰禅。”泰山为五岳之首,雄踞于东方,被古人看作是天人对话的最佳之地。封和禅是古代帝王进行这种天人对话礼仪的两个步骤,有着浓厚的迷信色彩。
据传说,在秦朝以前的远古时代,“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秦汉以来,在史籍记载中有多位皇帝举行过封禅大典,即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女皇武则天就是其中的一位。
武则天,姓武名�,尽管她建立了武周政权,历史上却没有把她称为皇帝,而称为则天皇后。她建立的武周王朝,虽然只是李唐王朝全过程中的一个插曲,但却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改朝换代。武则天虽然是唐高宗的皇后,李唐王朝的皇室成员,但不姓李。
武则天做皇帝以后,显然是武姓夺了李姓的天下,“改唐为周”更是改朝换代的明显标志。武周王朝的建立,虽然不像其他王朝那样经过长期征战,但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多年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许多皇室贵胄、达官显贵由于对武则天专权不满而被杀,武周王朝在建立的过程中同样也经历血腥风雨。所以,封禅嵩山是武则天用来宣扬其“丰功伟绩”和“君权神授”的良机,和其他皇帝封禅泰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则天封禅嵩山的原因
武则天在建立武周王朝后,没有封禅泰山而封禅嵩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者认为武则天封禅嵩山的原因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的,嵩山离洛阳近,花费少,还有重要的神秘原因,即中岳之神与武则天同姓“武”姓。
武则天选择嵩山作为登山封禅的地点,经济原因的确是不可忽视的。武则天执政以后,为了收买人心,赏赐无度,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为了获得庶族地主的支持,武则天增设了许多机构和官职,这就使得官僚系统迅速膨胀,官员俸禄成为武周王朝的沉重负担。另外,连年的对外战争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证圣元年(695年),凤阁舍人李峤向武则天上了一道奏折,明确提出了制止逃户、增加国家赋税的方案。这说明武则天统治时期均田制下的农民已经不堪重负,逃户问题相当严重,国家财政已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然而,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武则天选择嵩山作为封禅之地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武则天封禅嵩山并不是由于神秘的原因在起作用,而应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政治方面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武则天刚临朝称制,徐敬业就以匡复唐室为名于扬州举兵,公开打出了反武旗帜。垂拱三年(687年)九月,虢州人杨初成“伪称郎将,矫制于都市,募人欲迎庐陵王于房州”,亦打出了反武旗帜。对这些人的公开反叛,武则天可以派兵镇压。而让武则天头痛的是那些朝中大臣,像裴炎、刘�之等人,都是武则天亲自提拔起来的,他们也不满武则天继续把持朝政。武则天非常清楚,她的臣下都受过正统的儒学教育,宁做李唐的旧臣,也不愿做武周的新贵,时刻想着恢复李唐的统治。王涤武先生对光宅元年(684年)到长寿二年(693年)宰相之生死沉浮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武则天在这十年间任命过46人为宰相,“被杀或自杀者几乎占全数二分之一,被杀、自杀与被流者几乎占全数四分之三。武则天政权之君臣关系可谓极度紧张,矛盾可谓极端尖锐” 。
武则天对公卿大臣并不放心,残酷和恐怖政治只能暂时压制大臣,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她不敢远离洛阳到泰山封禅。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洛阳成为武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中岳嵩山乃是京畿重地,武则天选择嵩山作为封禅之地,便于她控制局势,,既占有天时、地利,也不失人和。
2.是为了崇佛尊道。武则天登上帝位,佛教与道教起过重大作用。武则天执掌朝政后,最大的反对派就是那些受过正统儒学教育的朝中显贵。武则天临朝称制之时,广泛收集祥瑞,为自己称帝寻找理论根据,其中佛教起了重要作用。
她指使“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而后又颁《大云经》于天下。在佛教徒的极力吹捧声中,武则天于长寿二年(693年)秋九月,“加金轮圣神皇帝号”。另外,武则天曾于天授二年(691年)四月,“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这与她儒、道、佛三家兼容的初衷相违背,不利于她的统治。为了缓和与道教的关系,武则天于证圣元年(695年)“号嵩山为神岳,尊嵩山神为天中王,夫人为灵妃” 。
嵩山既有佛教圣地少林寺,又有道家仙观中岳庙,封禅嵩山可以二者兼顾。
3.回避李唐与武周之间的矛盾,也是武则天封禅嵩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按《五经通义》的解释,登山封禅是改朝换代、天下大治的象征。乾封元年(666年)封禅泰山,李治代表的是李唐王朝,武则天如果再到泰山封禅,代表的将是武周王朝,这意味着武则天篡夺了唐朝的天下,武李矛盾将表面化。武则天与李治是夫妻关系,高宗时代是他们夫妻共同治理天下,再次封禅泰山意味着否定李治,也等于否定自己。在夫权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时代,武则天既不能与李唐王朝公开决裂,也不能把李治当作反面人物,对这种复杂关系,她只能遮遮掩掩。而选择嵩山作为封禅之地,可以巧妙地避开李唐王朝与武周王朝、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关系,可以回避这些矛盾,有利于武则天的统治。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