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信三宝故是无疑,智慧究竟故决了《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造

卷第五十七

释大明品第三十二(经作宝塔大明品)

 【论】问曰:佛已种种赞般若功德,今释提桓因何故以舍利校般若功德多少?

  答曰:信根多者,喜供养舍利;慧根多者,好读诵经法。是故问:有人书经供养,有人供养舍利,何所为多。华香、缨络等义,如先说。于汝意云何者,四事问中,此是反问答,是故佛即是反问释提桓因;或有人供养舍利得福德多,或有人供养般若波罗蜜得福德亦多,随人心故,佛不得一定答,是故反问。从般若波罗蜜中生五波罗蜜者,后品中佛自说:无方便智慧布施回向,不名檀波罗蜜。十八空即是智慧,智慧因缘故,生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虽非尽是智慧,以性同故,以智慧为主,是故言从般若生。行般若波罗蜜,得诸法实相,于布施、持戒等通达;若不得般若实相,不能通达布施、持戒。何以故?若一切法空,则无罪无福,何用布施、持戒?若诸法实有,不应从因缘生,先已有故。若众生是常,则譬如虚空,亦无死者;若无常,神则随身灭,亦无后世罪福。若无众生,何有杀罪?如是亦无不杀生戒等。若得是般若波罗蜜实相法,则不堕有无二边,用中道通达布施、持戒等;以此布施、持戒等果报故,有刹利大姓乃至诸佛。

  问曰:阎浮提人多贪利福德,何以不供养般若波罗蜜?

  答曰:智人少故,不知供养般若,无咎;譬如金宝,盲者不识。以阎浮提人,但信三宝者少,何况知而能行?佛欲令释提桓因自说,故反问有几许人于三尊得不坏信等。

  问曰:不坏信、无疑、决了,有何差别?

  答曰:有人言:“无有差别,佛庄严种种说,开悟人心故。”有人言:“于三宝中得不坏信,何以知之?以无疑故。何以知无疑?以决了故。”

  问曰:无疑、决了有何异?

  答曰:初信三宝故是无疑,智慧究竟故决了;譬如渡水,初入是无疑,出彼岸是决了。三分圣戒力故信不坏,四分力故是无疑,正见分力故是决了。

  复次,见谛道中是不坏信,思惟道中是无疑,无学道中是决了。如是等种种分别是三事。得何果报?从三十七品至六神通,是有为果;三结尽乃至烦恼及习尽,是无为果;得如是等果报。释提桓因有报生知他心,亦曾以天耳闻诸道差别,又以是大菩萨利根,入观众生心三昧故,得知诸道差别,是故答佛深信者少。从须陀洹乃至初发心求佛道转少,转少故不知供养般若。何以故少?前世生死中,不闻三宝名,乃至不闻一切种智名。佛欲证上事故,说我今以佛眼观十方无量阿僧祇众生发无上道,离般若方便力故,若一若二住阿鞞跋致地。诸余善法入般若波罗蜜者,是诸余经,所谓法华经、密迹经等。十二部经中义同般若者,虽不名为般若波罗蜜经,然义理即同般若波罗蜜。

  问曰:云何须陀洹亦学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得到彼岸?

  答曰:此中六波罗蜜,三解脱门、三十七品等,乃至一切种智,此非独菩萨法,三乘共有,各随分学。


初信三宝故是无疑,智慧究竟故决了《大智度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