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拉冢雉|“墓穴”里钻出的国宝(含视频)(苏拉冢雉的纪录片)
视频加载中...
刚看到这种鸟时,便觉得万物大概又为我的无知填补了一丝空隙,起初土壤里冒着一个毛茸茸的脑袋,脑海中迅速回荡的场景:鸟儿死了,被埋在土里,经历了雨水的冲刷,漏出了半腐的尸体。正要为之悲伤,看着一点一点翻动的土壤,露出骨碌碌的眼睛,随之是慢慢凸显的毛茸茸的身体,一鼓作气,从土中一跃而出,走出了洞口。
万物真是既伟大而又渺小。
苏拉冢雉(学名:Macrocephalon maleo),又名苏拉威西冢雉,巨脚鸟,营冢鸟,西里伯斯大头鸡。为鸡形目冢雉科苏拉冢雉属鸟类,是印尼特有的大型地栖鸟类。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它们喜欢在夜间单独进行觅食活动,常在低地森林以及山区出没,喜欢在宽阔的沙地、火山土壤或海滩筑巢,通常以植物的果实、种子、蚁类、甲虫及其它细小无脊椎动物为食。
作为印度尼西亚特有的鸟类,它们很容易辨认:体长一般为50~70CM,头上有黑紫色的冠,眼部周围裸露呈明黄色,嘴为锥子型,全身呈黑色,腹部呈红褐色。它们的双腿强健有力,部分裸出为灰蓝色,脚有四趾,趾长而爪利,趾间有蹼,非常适合挖洞和推土填土的工作,所以又称“巨脚鸟“。
苏拉冢雉为一夫一妻制鸟类,除了繁殖季节,其它时间配偶只会出现在对方附近。
最奇特的是他们的繁殖孵育方式,多数鸟类的繁殖都是通过自身体温来孵化鸟卵,但苏拉冢雉反其道而行,完全仰仗“大地”,每到繁殖季节,雌鸟会在雄鸟准备好的土穴里面产卵,而且只负责产卵不孵卵,雌鸟每隔2~3天产一枚鸟卵(是鸡蛋的5倍大,呈罕见的长椭圆形),每次最多能产几十枚,产完卵后雌鸟就不再过问。
雄鸟会负责相关工作,它们会在雌鸟产卵的同时,整理蛋的摆放位置,将蛋的尖头朝下摆放在土穴中,有利于卵里的胚胎发育和成长,并负责后续填埋沙土以及土穴的控温工作。
从土穴到’新房“再到“孵化室”,对雄鸟来说可谓一个浩大工程。
印度尼西亚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火山的数量位居全球第一,这就给苏拉冢雉打造了天然绝佳的栖息地,苏拉威西岛位于印尼中部,是一座大型岛屿,属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山地气候凉爽,但沿岸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为了保证幼鸟能够成功孵化,每年秋天,雄鸟在精心选址后,便开始动工打造一个适合未来宝宝们的绝佳“孵化室”。
雄鸟会在选址处,先用自己强劲的双脚,不分昼夜,进行刨土工作,大约1~2周的时间,土穴初具雏形:一个深约1米,直径2~3米的大坑或洞穴。之后雄鸟会叼来枯枝、杂草、树叶等填进坑穴中,然后再在上面覆盖上一层土,如同一个土丘,雄鸟会守候在这个土丘旁边,等待雨季到来,当雨水渗入坑穴里,让填埋的枯枝树叶等发酵,产生热量,当坑穴中的温度达到33度左右时,雄鸟发起求偶攻势,等待一位“鸟太太”挑中自己的这间“新房”,然后产下爱的结晶。
视频加载中...
当雌鸟完成产卵后,雄鸟会不断地挖填沙土,形成一个将近一米高的土丘,如同一个冢室。当“孵化室”的枯枝树叶等开始发酵,温度升高,卵渐渐孵化时,控温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
聪明的雄鸟会从早到晚守在“孵化室”旁,在树叶堆上打一个洞,将脑袋或翅翼下部无羽毛的部分伸进或贴近土丘,检测里面的温度。孵化的日子漫长,堆积物的腐烂程度随着天气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春天暖和时,雄鸟会在堆积物上打2~3个洞,帮助排放多余的热气。
夏天,阳光直射,“孵化室”内温度高过33度时,雄鸟又会在土丘上面加厚树叶和沙土的堆积,避免太阳过度烘烤,然后在清晨扒开沙土,通风透气。
到了秋天,日光减弱,“孵化室”温度低于33度时,雄鸟会在正午扒开沙土和枯枝树叶,让太阳将“孵化室”晒暖,然后再重新盖好沙土和堆积的枯枝树叶。
经过9-12周,在雄鸟的精心呵护下,雏鸟在地下约90厘米深处破壳而出 ,雏鸟不仅要靠自己啄破蛋壳,而且还要从“孵化室”开始挖洞,经过艰难的15-20小时才能钻出地面,与陌生的世界见面。
成年冢雉不善于飞行,但是幼鸟跑得很快,还能低飞,从出土后,便能飞到低矮的树枝上休息或躲避天敌(野猫、网纹蟒等),它们也能自己觅食,与父母完全形同陌路。
大约1年后,幼鸟就能像父母那样,开始辛苦的营冢求偶工作了,这种行为是天生的。单单建造一个“孵化室”,雄鸟就要花费4个月的时间,更神奇的是,鸟类学家发现,雄鸟在控温的过程中能一直将“孵化室”室温保持在33℃左右,误差不超过1℃。
视频加载中...
据统计全球现有苏拉冢雉的种群数量为12000~21000只,而且数量不断下降,1972年开始,苏拉冢雉开始受印尼政府保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