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漫步-第八章感悟(道德经第一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解释】
最上等的善要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地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存心善于保持深沉,交友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
【感悟】
从上面的中文解释可以明显地看到说教的痕迹,估计也是我们误解了前人。上善“若”水,最高的善行“像”水,没有说等于是水。故“几于”道,老子也只是说了“接近”于道。估计老子他老人家也担心我们真的去追寻外在的一个叫“道”的东西吧。在《太上老君常说清静经》中有一句:“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佛家也有一句:“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当“妄心”和“狂性”都收敛了,“真心(道)”就自然出来了呗。《西游记》中也有这么一句:“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没有一个外在的“道”或者“佛”存在,你本自具足,只是你不知道罢了。中国文化都是旨在让人完成回归,我们太贪玩,该回家了。
这里的水也是“路牌”是一个指引。那我们今天就尝试一下把这个“路牌”的内容捋一捋吧。古人观察世界看到了“阴阳”虚实的转换,这个很好理解。我们都在二元的思维里面,这种思维本身就包含了阴与阳。我小时候也很好奇,为什么土没有怎么减少,但是树木却可以长得很高大。今天我们倒是明白了,有各种光合作用还有空气中的元素会被树木吸收帮助它成长。但是本身这个过程也是“虚实”的转换呀。有看不见的东西组合成了一个看得见的“树”。同样的,当树枯萎腐烂的过程又是由实转向虚的过程,世界就是这样周而复始,阴阳是一个哲学概念,五行同样也是哲学概念。
现代管理学和很多企业也正在走向“共生”的网状结构。5M理论也好,平台思维也好,都是要建立一片“森林”。唯有生态够丰富了,才能看到郁郁葱葱花团锦簇。所以企业要考虑的是怎么培植好土壤,可以让其它企业和自己的员工在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厚德载物,你培植的土壤营养有多丰富继而也会影响员工的根能扎的多深,根扎的越深,才能抵得住风雨然后结出丰硕的果实。公司提供的"阳光"、"水"、和"空气"是否能助力这片“森林”的自进化呢?这个也是管理者和企业要思考的呐。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