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自叙年谱15集,德清如何证入一片光明?冰天雪地只吃一餐饭(徐愚斋自叙年谱 pdf)
各位善知识,大家好!我是神话居士,我们继续介绍《憨山老人自叙年谱实录》中的故事。上集讲到德清和妙峰来到了五台山,在法云庵中开始修行,妙峰禅师和他共同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就搬到附近另一僻静之所,独自修行去了。德清一人留在庵中,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禅修,每天参禅打坐,单提一念,行住坐卧都保持精进专一。
《年谱》原文写道:“时,见万山冰雪,俨然宿慕之境也。予身心洒然,如入极乐国。未几,妙师往游夜台。予独住此,单提一念,人来不语,目之而已。久之,视人如杌,直至一字不识之地。”
就算偶尔有游客或者其他山民从庵前经过,也想进来看看与德清交谈。德清都不说一句话,只是用眼睛看看对方而已。又过了一段时间,再看见有人来,就如同看见木头桩子一样,毫不起心动念。这就是禅修的第二层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人不是人。渐渐地德清连以前读过的儒家经典,诗词歌赋,也开始不去执着分别。甚至到了“一字不识”的地步,文字习气在消除。
但是春秋季节,北台上的风是很大的,整天风声呼啸,不绝于耳。一到了夏天,冰雪融化,山涧水激荡的声音,犹如是千军万马打仗,奔腾如雷。这种喧闹干扰着打坐修定的德清,使他无法安静下来。
《年谱》原文写道:“初以大风时作,万窍怒号;冰消,涧水冲激,奔腾若雷。静中闻有声,如千军万马出兵之状,甚以为喧扰。因问妙师,师曰:境自心生,非从外来。闻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予因溪上一独木桥,日日坐立其上。初则水声宛然,久之动念即闻,不动即不闻。一日,坐桥上,忽然忘身,则音声寂然。自此众响皆寂,不为扰矣。”
于是德清就找到了妙峰禅师,向他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妙峰禅师告诉他:所有的善恶境界,都是从你的自心中生起来的,并非外来。古人曾经说过: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你不妨试一试这个法门如何?
妙峰禅师这里所说的,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也就是“入流亡所,返闻闻自性”。德清听了妙峰禅师的指点后,就下决心去修习此法。在法云庵的不远处,有一条小溪,上面有一座独木桥,正是水流哗哗声最响亮的地方。于是德清就天天来到独木桥,坐立其上,感受自己心念和水声之间的变化关系。
刚开始的时候,德清听到的水声很响亮,时间久了他就发现,自己一旦起心动念的时候,就会听到水声。而没有起心动念的时候,又听不到水声了。也就是妙峰禅师所说的“境自心生,非从外来”,这句话说得很正确。于是德清就继续坚持修下去,有一天,当他正坐在桥上用功时,忽然之间,一念脱落是非地,直入如来清静海。他已然达到忘却身心的境界,周围一片安详寂静,所有声音都消失了。从此以后,不管是嘈杂的水流声,还是细长的鸟鸣声,都不能再干扰到他的禅修了。这就是“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憨山大师后来在《通议》中,有很精妙的解释:六根顺流奔境,故随情造业。今於耳根思修,则不缘外境矣。入流者,返流也。谓逆彼业流。谓驰向外境声尘,随情动念,造种种业,所以叫做业流。返观闻性,则不由前尘所起知见,而闻性现前,尘境遂空,故曰亡所。这又说明了,非入流不能亡所,非亡所不能入流。
《年谱》继续写道:“予日食,惟以麸和野菜,以合米为汤送之。初人送米三斗(一斗米12.5斤),半载尚有余”德清在山上的修行生活,条件其实是很艰苦的。他每天只吃一餐,就用几粒米烧一点汤而已,就着麦麸和野菜就算一顿饭了。后来有一个居士送给他三斗小米,他竟然吃了有半年多的时间,最后三斗小米还有一些剩余。
从以上记载来看,30岁的德清禅师,正是精进用功的最佳年龄。有了前面的几次顿悟,再加上现在精气神充足,提高修行是指日可待的。从他居住的环境来看,我们分析一下,五台山的气温常年都是比较低的。可是作为从江南温暖之地而来的德清,他却可以做到不怕冷,又吃得少睡得少。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精气神充足,道家有一种说法,正所谓:“精足不畏寒,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德清的身体素质在长久的熏习中,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我记得南怀瑾先生的文章中,曾经说过一句话:若气脉未通而云证得菩提者,绝无是处,都是自欺欺人罢了。若真气脉来时,一身融化,内外一片光明。这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因为心物一元,身心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不能一提到气脉二字,就认为是邪见,这些只不过是身体的一种正常反应罢了,不执着便是善境界,执着便不得解脱。
因为一个人就算能把佛理讲得很好,也只能称为算是解悟,还不能算证悟。信解行证是不同的过程。要不然佛祖当年也不需要雪山六年苦修了,他在菩提树下用降魔坐参悟了七天七夜,夜睹明星而悟道,其中就很有深意。其实修行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非仅仅理论。
宣化上人也说过:“你们看古代高僧大德,都是从苦行中得到悟境,没有一位祖师从享受中得到开悟,把《大藏经》找遍了,也找不到一位。我们要有忍耐心,才能得到法喜充满的利益。要有刻苦心,才能得到开悟的智慧。不可与佛道相违背,要摄心专意地用功”。所以说从赵州和尚的八十尤行脚,到玄奘法师的孤身万里游,都如此理。
我们言归正传,果然过了不久之后,有一天,德清吃完了粥,又去外面散步“经行”。正在走路的时候,忽然站立定住,整个身心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禅定境界。《年谱》原文写道: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则朗然,自觅身心了不可得。即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自此内外湛然,无复音声色相为障碍,从前疑念,当下顿消。及视釜,已生尘矣,以独一无侣,故不知久近耳。
大致意思是说:德清感觉到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消失了,只有一个大光明藏现前,圆满明亮,湛然寂静,如同是一面大圆镜,山河大地都影现在里面。等他出定以后,德清就感觉到智慧朗然,身心十分喜悦祥和,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他也明白了万法不可得之理。于是德清随口就说出了四句诗偈: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
随后,德清身心内外湛然,一片明亮清静,外界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已经不能再干扰障碍他的妙明本心。而他以前对于佛法中的种种疑情,当下都冰销瓦解了。随后他慢慢地走回屋里,看见自己做饭的锅中,已经有了一些灰尘,刚才在禅定之境中,德清只感觉度过了不长的时间,其实已经是过去好久了,因为妙峰禅师不在身边,也不知道究竟过去了多久?
这一段记载来看,我发现和虚云老和尚在扬州高旻寺,打禅七悟道的那首诗,颇有相通之处。虚老写得是: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楞严经》里面也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虚老此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
我们普通凡夫的妙明真心,往往会被“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相对而产生困扰遮障,认假作真,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有真的万缘放下,照见五蕴皆空,菩提智慧自然显现。而释祖也是用自己的真参实证,来向世人宣说了各种方便或者究竟的法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慈悲救度众生出离娑婆火宅。我等后学有缘得闻佛法,都是累世善德所致。通过学习和了解历代祖师大德的人生,而跟随他们的步伐进步。
憨山大师和虚云老和尚等人,通过他们真实的《年谱》,详细地记录下了自己的修行经历,就是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有缘的同修如果出去旅游,可以规划去广东南华禅寺,亲自参拜一下六祖和憨师才不虚此行。
憨山的弟子福征在《年谱》后面评价道:“征:在净慈寺宗镜堂,闻之憨祖高足知微、虚中、修六,三公云:大师同妙师在台山龙门,龙翻石上,坐听沸泉。经年,至泉声不断,如不闻,乃得入定。妙师知大师将入定,乃别庐于木瓦梁。大师入定,不知几何日乃出。观此,则知视釜生尘,正独居入定时事也。是知非发悟人不能入定,非苦行人不能发悟。古尊宿.谓大悟一十八遍,小悟不记其数。有言一悟不再悟者,大错也。当年誓力以冰雪清凉作观,到此缘成,以冰雪清凉得力。斯谓薪尽火传,斯谓传灯。今衲子传灯,直传薪耳。”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弟子福征,他的名字叫做谭贞默,是明朝嘉兴人。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是崇祯元年的进士,历任过工部主事、仆寺少卿、国子监祭酒等等,他是憨山大师的俗家弟子。接下来有一个故人来访,他就是德清的师兄,当年大哭一场的雪浪洪恩禅师。我们今天暂时就聊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