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器的高低是怎么产生的(水平器怎么调高低)

来源:单非的专栏/专注传统智慧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根器的高低是怎么产生的

因为以前招收会员和做课程的关系,很多时候要解答会员和学员的问题和参与相关的讨论,接触多了,就发现人与人间的差异很大。对一些形而上超越性的问题,有人就能很快get到,身段比较灵活;而对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有人却也怎么都get不到,像个笨重得连转身都难的胖子。

这其实是个太寻常的问题,我也只是因为这些因缘而体会得更真切。所以时间久了,就难免好奇,这种差别到底是怎么来的?孔子说“因材施教”,佛陀讲“对机说法”,材质和根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佛说众生皆具足佛性,为什么有人就能悟有人看起来毫无指望?估计这也是很多人的好奇,不论对于言者还是听者,恐怕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对此历来其实是有些解释的,比如通常以为的是天生的,所谓天赋,这宿命的盖章很多人只能接受,只是还可以进一步问:天赋又是如何产生的?佛教讲这是源于有没有过去世的资粮积累,其中自有道理,只是一般人也是难以信受的。那么如果从平实的角度看,所谓的客观,到底是什么道理呢?

首先要剔除一点,这种差别,很多时候是因为基本功的深浅,跟根器无关。古圣先贤的教化,有人学了很多年,即使他资质一般,自然也比有天赋的初学者看得深,这点在任何领域都是一样的。当然,这种深有时候也会反成障碍,譬如所知障之类的当局者迷,倒不如初学者的旁观者清。但不管怎么说,功底还是少不了的,只是要避开陷阱,而不能因噎废食,这还须自己努力。除却这个因素,涉及到的才是根器差异。

根器差异的原因,我的总结大概是两点。一个先天,一个后天;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

先天配形而下,便是一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有机性、系统性和精密性。什么意思呢?生命是一个可以相对独立运作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就像一架仪器,是有着其系统性和精密性的,系统程度和精密程度决定了其运作程度。而这点是先天的,老天给的,所以我说是先天。它又是展现在生命层面的,所以我说是形而下。整个生命是如此,大脑更是如此。

那么这点跟悟道有什么关系?所谓人身小宇宙,我们去看大宇宙的运作自然就能明白了——整个宇宙即是一个系统化程度最高、无限精密的有机体,其运作通达无碍、周流不息,而大道即是在这种运作中呈现的,这种终极的有机整体运作与大道乃是一体两面。那么自然的,你的生命有机程度越高,自然就越容易呈现大道。人的智和觉亦是形而下和形而上,若是智慧通达必定觉性开显,也是这个道理。所以禅宗说明心见性,见性即是大道显现,而明心,禅宗又叫心开意解,天台宗又叫大开圆解,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人是万物之灵,只因在万物生灵中正是有机程度最高的。

天赋和根器即是在这其中产生和分层,天赋和根器的差异即是这有机程度的差异。不同方面的天赋,即是肉身与大脑相关区域的有机性程度。悟道的天赋,则是整体与根本的有机程度。

这启示我们,要珍惜和养护好自己的肉身,这个作为载道之器的有机生命体,它跟悟道是息息相关的。所以道教讲性命双修,性命是不离的。只是到了最深的程度,是天性配天命,不再局限于人的一己之身而已。禅宗讲本性为五蕴所拘,密宗讲气脉不通不能悟道,也都是在讲性命间的关系。没有超越这具肉体的人,其实只是这具肉体的奴隶,你精神的问题其实大部分都是肉体的问题,你的心病其实极可能关联着某种肉体病变。养护肉身,亦是在为悟道打通阻隔、扫清障碍,这点是很重要的。不然,纯从精神下手,只要还活着,也不是不行,只是要下更大的力气,一般人是很难吃得消、玩得来的。

但纵然有改进的空间,生命的有机性毕竟整体上还是决定于先天。那么没有这种天赋之质的人,是不是就该悲观呢?也不是,因为还有个后天,配的却是形而上。生命有机性纵有差异,但大家都是人,已经不是质的差别,不必太过悲观。

这形而上的后天是什么呢?生命的有机性属“物性”,此外还有个“灵性”,灵性真真切切却无形无相,不再局限于人自身,而是承接于宇宙本源,即是我所谓形而上。所以脑科学对其一筹莫展,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现象研究,而精神现象只是灵性与物作用的外在呈现而已,跟灵性本身绝非一回事。

禅宗大宗师大慧宗杲禅师曾谈到,悟道就是解决一个“生处转熟,熟处转生”的问题,其实也就是一个物性和灵性的转换问题。所谓“熟处”就是我们的思维意识,它呈现为念头的物态,它总是与外物关联而驰求于外物,所以正是物性化的存在。而“生处”则是我们的觉性,也就是灵性,佛者觉也,所以禅宗称自性为“灵觉性”、“一灵之物”。因为灵性是形而上的,我们不能说它是什么样子,它在哪里,而只能说它在什么状态下才能直接显现。那便是古德常说到的,那个不思量的当下状态,禅宗又叫“平常心”、“直心”。

这个状态下主体作用就会自然转变为内在觉照,而不再是向外奔驰,可以称之为觉照态、般若态。它是有层次的,我们凡夫初始进入的这个状态,只是在最表层。保持这个状态下去,就能慢慢进入深层,直至纯一灵性的层次。到达这个层次,就是所谓的开悟,禅宗称之为“照体独立”。所谓的层次,就是说当没有到达最终纯粹层次的时候,灵性还是多多少少跟物性纠缠在一起的,是不干净、不纯粹的,佛家称为“在缠”,反之正是“出缠”。保持这个状态之所以可以慢慢深入下去,正是因为如此便能慢慢解开那种痴缠,就像太阳出来了,冰自然就会融化,只要一直照着就必定全部融化。

所以通常以为思维意识属于精神,是错的。真精神只是灵性,思维意识只是高度缠于物性的灵性,整体上就是偏于物性。那么很明显的,人的精神的正常层次分布,就是灵性居于最底下的最深层,向上是一层层的与物性交互作用的呈现,这就是所谓从体起用。而凡夫是怎样的呢?基本上恰恰就是处于思维意识这最物性的表浅一层,向下顶多能触摸到觉照态的最表面,还常常只是浮光掠影、一带而过。所以说佛性本足,而有迷有悟。这个层次分布是本来如此的,不管你有没有完整呈现都从来是这样的,真灵性也是如如常在的,这就是佛性本自具足,万法本来无咎;而凡夫和佛圣所居的层次不一样,也就是能自觉到的深度不一样,这就是迷悟真妄之别。

所有层次都是“同时性”呈现和运作,但当你居于浅层不自觉深层时,就会误以为主宰就在这一浅层,所以这个主宰是假的,是个幻觉。就像我们以为的“我”,它是什么东西?无非就是我们这个物性的肉身,为我们的灵性框定的虚幻主宰,等你超越了肉身就不是这么回事。“我”与“意”则是表里,形影不离。要命的是,你如果不息止思维意识,就不可能进入深层,因为它会一直做主,于是就成为不可能跨越的坎。这就是为什么佛道圣人都强调一个息知息见,《楞严经》所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知,斯即涅槃”、“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所以佛教八识,眼耳鼻舌身五识是用,第八识是灵性本体,中间决定真妄的中枢就是六、七识,第六识正是意识,第七识正叫意根。佛家道家所有的言说,其实全都围绕着这个根本,诸位可以自去查验是不是。唯有关闭它,以此慢慢进入深层,居于纯粹灵性后,再反过来借着种种缘起而显现种种意,才能将其转为“用”,才一切都对了,因此层次分明不再错乱,此即所谓物性和灵性的转换。这时意还是意,跟原来一样,却已经发生了质变——打破了其虚妄主宰性,所谓“无心”、“无我”。此即所谓“人心死,道心活”,这就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而思维意识的惯性是很强的,佛教说这是无始以来积累下来的。为什么会积累这个呢?就像你为了生存就会思虑,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也会思虑,如此一直用,再一代代写进基因里传续下来,慢慢这个东西就越来越熟,成为了“熟处”;般若觉照之性一直不用,就成为了“生处”;悟道所以是“生处转熟,熟处转生”,上面说到的过程就是转的过程。这个惯性,从无始以来看就叫“业力”,从当下此时看就叫“习气”。既然从灵性到物性本有层次,我们的祖先为什么没有保持在灵性层次上用物性,而失落了灵性呢?这就又回到了开始的生命有机性问题,我们都知道生物是进化的,我们祖先的进化程度一开始就没居于灵性层次,后来自然也谈不上保持住。能到这个层次的只是极少数,便是古圣人。但越上古的人灵性越高,越后来的人物性越重,则昭昭然就是有个灵性及层次性的证明。

思维意识的惯性,其障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就是因为妄作主宰、浮于表面而不见深层,这就是“遮蔽”;二就是因为思维意识本就物性很重,缠缚于物性,所以它的本能就是往物性上靠,对于灵性的内容陌生又隔膜,很难贴合和契会。

说这些是为了什么呢?这跟悟道天赋及根器有什么关系?就是因为悟道的天赋与根器,不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悟性、有灵性吗?灵性本有,悟性本足,只是我们自己遮蔽和隔膜掉了,这不正是天大的关系吗?也就是说,思维意识的惯性本就是后天形成的,我们的遮蔽和隔膜亦如是,那么也同样可以通过后天的淡薄这个惯性,来开显自己的灵性悟性,提升自己的天赋根器。

比如说,你跟一个人讲“不可得”,对觉照态很熟悉的人自然就知道是说什么,正是这个状态中的精微流动性和飘忽性,而一个习惯了思量的人就只能懵逼。你说“空”,熟悉觉照态的人也自然知道是说什么,就是这个状态的“体性”,思维惯了的人则就会本能抓住这个概念,思量是个什么东西,对其进行解释界定,这就是因为其受制于物性,于是本能往物性上靠,因为物就是一定是个什么东西的,有种种属性和界定的。所以根器好的人往往都是率性深情之人,往往是直人真实人,就是因为他们更贴近觉照感通的层次。

所以根器,也是可以修炼的,也是能够提升的。虽然受制于先天的生命有机性,但也有很大的自主性。在此处,灵性深浅的呈现程度,就是根器的高低程度。怎么做,上面已经说过了。那即是老子的损道,禅宗的退步,“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所以世间没有蠢人,只有自甘愚蠢的人。

来源:单非的专栏/专注传统智慧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