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不到,早期的高利贷在这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你绝对想不到动漫)
- 独特视角分析历史。大家好,欢迎来到圆桌历史~
2009年,国内上映了一部由王丽坤、倪大红主演的电视剧《当铺》。主要说的是通过当铺保护国宝的故事。不过早期当铺出现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保护国宝,而是为了盈利,而且主要从事的也不仅仅是典当业务,同时也有信用放贷的业务。根据记载,当铺最早起源于汉代,发展于民间,并逐步成为民间的高利贷组织。不过将当铺的高利贷业务发展至顶峰的,并不是民间的商业组织,而是南北朝时期的寺庙。
下面我们就详细分析下,为什么高利贷会在寺庙这个与世无争的场所,得到发扬光大,以解读者之疑。
不同于现在“当铺”的叫法,南北朝时期的寺庙中经营高利贷的场所叫做“质库”或者“质钱舍屋”。为方便理解,下文仍然以当铺作为代替。
寺院高利贷的理论支撑
按照多数人的思维,寺庙是僧人的苦修之所,不应该跟高利贷这些俗事有所牵连。不过僧人也是人,也需要吃饭睡觉,寺庙内的供奉也少不了,开销比很大,所以古代的时候,政府允许寺庙通过放贷与典当来支撑所需的生活用度。这种目的地放贷行为也得到了佛教经律的佐证。
在《大藏经·小乘律》中的“第二十二卷·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中就记载了僧人从事放贷活动的情况:或取或与。或生或质;言生者。谓是生利与他少物多取谷麦。或加五或一倍二倍等。贮畜升斗立其券契。是名为生。言质者。谓取宝珠等同前立契。求好保证与其财物。是名为质。 佛经里面提到的“生”就是指信用借贷,“质”就是指抵押借贷。所以寺庙运营放贷是有一定佛经理论依据的,目的就是供养“三宝”(三宝是指“佛、法、僧”)。但是随着佛教在中原影响力的逐步扩大,放贷规模也越来越大,最终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顶峰,发展成为利息成本高昂的高利贷。
高利贷兴盛于南北朝寺庙的历史背景
自佛教传入中原之后,在南北朝时期便达到了顶峰。佛教不仅在普通百姓中流传广泛,在上层的统治者中也影响巨大。有一个比较知名的典故,前秦的苻坚为了得到名噪一时的释道安和尚,就派遣10万大军攻打释道安居住的襄阳。可见佛教在当时的地位。
从规模方面来看,到了北魏末期的时候,单单在洛阳的寺庙就达到了1367座,整个中国的寺庙多达三万座。和尚与尼姑的数量,据说有两百万之众。虽然南北朝时期祸乱频生,百姓民不聊生,但是佛教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更为夸张的是南朝的萧梁政权,不仅皇帝萧衍多次进寺庙出家,而且梁朝都城建康的和尚与尼姑数量据说多达10万之众。再加上依附于寺庙的奴隶,梁朝半数以上户口都归属寺庙,造成税收与士兵数量急剧下降,这也是南梁灭亡的原因之一。杜牧著名的《江南春》中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佐证了这一点。
寺庙用于放贷的主要收入来源
接受布施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劳苦大众在现实中找不到解决方法,更愿意在精神层面寻找一定的慰籍。所以佛教在中原得到迅速的发展,积累了大批信众,这些信众不仅包括普通百姓,也包括众多官僚士族。通过众多信众的布施,寺庙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接受赏赐
佛教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几乎成为了各个统治者最信奉的教派。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苻坚、萧衍之外,刘宋的孝武帝、南齐的齐武帝都非常信任佛教,不仅宠信和尚,有的还亲自钻研佛教理论,著书立作。所以统治阶级会赐予寺庙大量的珠宝、土地等资产。尤其是土地,成为寺庙源源不断获取资产的源泉。
同时,统治者还会将一些有岁贡能力的农户,编为寺院的隶属人口(僧祗户),每年固定向寺庙缴纳税供,用于供养三宝。根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时,将每年能够纳税超过六十斛谷米的百姓编制为“僧祗户”,专门向寺庙纳贡,缴纳的谷米被称为“僧祗栗”,除了供寺庙自用之外,如果遇到灾年,这部分谷米还将用来赈济灾民。出发点是好的。
剥削奴隶
寺庙在拥有土地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庄园经济。同样是记载于《魏书·释老志》,北魏将犯有重罪的犯人以及原来隶属于统治者的奴隶,发配为“佛图户”,专门从事寺庙的打扫、寺庙土地的耕种等活动。因此,寺庙依靠着政府赐予的土地与奴隶,获得了大量谷米的收入,逐渐发展成庄园经济。
寺庙经济收入的变异
上文我们提到,统治者赏赐给寺庙的“僧祗户”、土地、“佛图户”等资产,除了供养“三宝”之外,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天灾人祸的时候,寺庙可以用这部分财产赈济救灾。不过发展到后期,寺庙财产更多的用于高利贷资产。到了北魏后期,不论是在风调雨顺的年代,还是在灾荒之年,寺庙都进行放贷,而且利息越来越大,甚至于出现利息超过本金的情况,以至于,北魏后期的统治者也开始批判这种现象。
同样,寺庙放贷不仅出现在北朝,南朝也是如此。南朝刘宋与萧齐的两朝的宰相褚渊死后,他的弟弟褚橙在他的家中发现了大量的当票。褚渊出当的物品是貂皮褥子、黄牛等财产,当铺地点就是在梁朝都城健康的招提寺。
古代当铺的利息、估值比例与赎回时间
当铺赎回利息
根据典籍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典当利息已经不可考。我们可以从其他朝代进行参考。在唐朝,统治者有规定,不论是公办典当还是私营典当,月利息不得超过5%,折合成年利息在就是60%。到了南宋,出现了寺庙典当利息的记载,年利达到了100%,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高利贷了。
当铺估值比例
从古至今,当铺根据出当的物品进行估值,比例一般是“十质其五”。举例来说,如果把一个价值1000块的手机质押,最多只能得到500元。而且赎回的时候还有利息。不过遇到灾荒之年,或者战乱的时候,这个比例还会下降,最低的时候,出当者只能拿到物品实际价值的30%。
当铺赎回时间
从当铺规定赎回的时间来看,公私当铺有一定的区别。私营典当一般规模较小,为了加快资金流转,一般赎回是1-3个月。公办当铺一般是24个月,最长时间可达36个月。另外也要看出当物品,如果是珠宝黄金类时间会长一些,如果是服装类,不易保存,时间会短很多。
结语
以上就是针对于为什么高利贷会兴盛于寺庙原因的分析,同时也简单介绍了放贷的利息与时间等方面。总结来说,如果是为了供养三宝,而赚取合理利润无可厚非。不过物极必反,人性欲壑难填,寺庙放贷也逐渐转变为以争取最大利润为目的,最终到了唐朝,受到了统治者严厉的打击。
以上就是本期的圆桌历史,欢迎大家关注、评论、转发。也可以点击广告~支持作者创作~~谢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