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岛历史一日游(附行程安排),我只去过太平山顶,你呢?

1〉摩啰街

摩啰街位于皇后大道中与荷里活道之间,东接楼梯街,西接乐古道,由摩啰下街改建而成,开埠时是印度兵的军营所在地,印度人聚集摆卖货品,现在变成卖古物之街,很多古物在此逃过文革得以保存。

摩啰街是香港古董文物售卖的集中地,在其附近的乐古道,皇后大道中和荷李活道一带,分布着很多古玩店,吸引了不少爱好古玩的人士。

由于居港的中国人习惯称印度人为摩啰差,故称这里为摩啰街。也有考证说,唐朝时来中国做贸易的中东回教徒被称为 Moormen,由于发音问题,有些人称之为 Morramen,Morra 便成了摩啰的音源。此外,根据 1886 年出版的一本书记载,Moormen 是广州人对印度人的通称,源自中文貌陋者,而摩啰街的英文名字 Lascar Row 中的 Lascar 源自波斯语 Lashkar,即军队之意。

摩啰街又被称为 Cat Street猫街,因为这里有许多经营古董买卖的商店,也有不少杂架摊,以往部分店铺出售一些俗称为老鼠货的贼赃,西人形容那些购买老鼠货的人像猫儿一样,所以称为猫街。

〈2〉文武庙

香港岛文武庙建于 1848 年英人统治时期,是香港最古老、最著名的庙宇之一。庙内藏有一件道光27 年的铜钟,足以证明庙宇距今有 150 年历史。文武庙内串串塔香挂满庙宇,回旋向上,代表健康、财富和快乐的祈愿,是其一大特色。文武庙是典型的古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以保持庙宇的清静。庙内采用对称布局,中轴两旁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门入口,第二部分是露天庭院及偏厢,第三部分是大殿。

大殿里供奉着两位道教帝君,战国时代(公元前 403 年至 221 年)的文昌帝和武帝关云长。文昌帝(手执毛笔者)主宰文艺方面的事情;武帝(或称关圣帝君,身穿绿袍,手持长剑者)主掌武艺方面的事情。

庙宇入口以青砖和磨光花岗石块筑成,两道侧墙及屋脊均有灰泥悬饰,屋顶边缘的檐板是典型新界建筑物的特色。中庭两侧共有八个厢房,入口两侧的厢房曾是乡绅旅客旅经大埔时度宿的地方。庙宇已于 1984 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文武庙内有精细的神像木座,以前巡游时就是把神像安奉在这些木座上,铜和白镴铸造的香炉均可见文武庙宇当年之气派。

因庙内供奉文帝,掌管功名和官禄,故此有不少望子成龙的父母前来为子烧香,特别是放榜前夕,更是人头攒动。此庙虽经多次修建,总体仍保持旧貌,至今香火鼎盛。

〈3〉孙中山纪念馆

位于香港岛中环卫城道 7 号,前身是何东胞弟何甘棠的住宅甘棠第,于 2010 年 11 月 12 日列为法定古迹,介绍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生平及他与香港的关系。

甘棠第建于 1914 年,由香港富商何东之二弟何甘棠兴建,何甘棠亦于 1950 年在此终老。1960 年,甘棠第售予郑氏家族,其后郑氏又转售予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作教会的聚会场所。1990 年,甘棠第被古物咨询委员会列为二级历史建筑。2002 年 10 月,教会向政府建筑事务监督申请把甘棠第拆卸重建。市民及民间团体强烈希望保留,香港特区政府于是以 5300 万港元向教会购入甘棠第,并耗资 9100 万港元修葺,改建为孙中山纪念馆。

甘棠第楼高 4 层,总楼面面积 2560 平方米,属爱德华时代的古典建筑风格,外墙以红砖及花岗岩5砌成。一、二楼设有弧形露台,以希腊式巨柱承托。楼房设有前、后楼梯,前梯供主人何氏家族使用,后梯则供佣人使用。由于教会对建筑物只作少量的更动,故此内部装修保存良好。

〈4〉域多利监狱

域多利监狱是香港首座西式永久建筑及首座监狱,于 1841 年 8 月 9 日建成,虽然当时南京条约尚未签订、香港仍未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但由于英国军队早已经在香港岛水坑口登陆并占领香港岛,英国亦已开始在香港建立维多利亚城,监狱是为当时实际需要而建造;可见她在香港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监狱早期专作监禁海盗及土匪,但地下囚室却绝少使用,传闻英国政府曾在此收容一些反清革命分子,再安排转送外国,据说国父孙中山先生亦在其中。

1941 年香港保卫战期间,大部分建筑受损,香港沦陷后被用作囚禁同盟国政要及将领。

1945 年香港重光,1946 年当局修复后监狱重开,并为中度设防院所。当香港宣布成为第一收容港后,域多利监狱亦被用作转送及遣返越南船民的中心;随后她发展成拥有现代管理系统的难民甄别中心,同时在不同监仓收容等候甄别的男性及女性船民。1937 年赤柱监狱落成之前,域多利监狱是香港殖民地早期司法系统的中心。

1995 年 9 月 8 日,域多利监狱被宣布成为法定古迹,连同毗连的旧中区警署及前中央裁判司署组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区警署建筑群。

在 2006 年结役之前,域多利监狱一直是香港监狱系统的中心枢纽;由于他见证香港开埠、第二次世界大战、香港作为收容越南船民的第一收容港及香港惩教系统的历史发展过程,为香港法定古迹。域多利监狱至今仍然保留着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主要建筑材料为花岗岩及红砖石。监狱包括三幢三层高建筑物、三幢两层高建筑物及三幢单层高建筑物,包括单式及复式囚室、特别看守室(special unit)、医院(域多利医院)、个厨房、饭堂、洗衣房、健身室(exercise yard)及行政大楼。

〈5〉石板街

其实即砵甸乍街,位于中环荷里活道交界至干诺道中环段,是一条香港著名的怀旧老街,历史悠旧的地面由一块块大石板砌成,故又得名石板街。「砵甸乍街」的名称由来,其实是因为香港殖民地时代的第一任总督砵甸乍爵士( Sir HenryPottinger )(1843-1844)而命名。石板刻意砌成一块稍高,一块稍低,其实有防滑作用,以免下雨时因路面湿滑造成危险。后来中区填海,砵甸乍街延伸到干诺道中,这一段非用石块砌成,但人们仍称之为石板街。

石板街聚集了许多老旧的小店和摊子,充满怀旧气氛,所以吸引了电影人的注意,许多电影、电视和音乐录像带,如刘德华、郑秀文的《龙凤斗》、《无间道》等都特意到来取景,也有不少喜爱摄影的同好们喜爱前来拍照。现在的石板街上部分店铺还保留了从前铁皮屋的特色,游人可以见到街上搭建的绿色小屋,十足老香港的风味。

这些店铺主要是售卖一些二手书、精品、特色玩具、杂货、成衣、配饰等,这些货品都是杂货色经营,价钱由几块起,可价廉物美。另外,还有几家专门替人制作画框的店铺,价钱方面则而视乎顾客对用料、尺寸等要求了。

〈6〉兰桂坊 酒吧街

兰桂坊(LanKwaiFong),位于香港中环的一条呈 L 型的上坡小径。是由德己立街、威灵顿街、云咸街、安里、仁寿里及荣华里构成的一个聚集大小酒吧与餐馆的中高档消费区,深受年轻一代、外籍人士及游客欢迎。兰桂坊酒吧街缘起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港府在中西区开始进行市区重建。当时一位意大利籍商

人在这里开设了一间意大利服装店及餐厅。部份在中环上班的优皮士,下班后想找一个地方谈天,这家餐厅便成为他们欢乐时光的聚脚处。其后,兰桂坊渐渐成为一处有品位的消闲之地,酒吧、食肆及

娱乐场所越开越多。随着兰桂坊附近酒吧及餐厅的发展,云咸街交界与荣华里一段的德己立街,也被纳入兰桂坊的范围。

由中环地铁站毕打街出口沿上山的路径步行,约 10 分钟即可达中央警署、外国记者会及兰桂坊。走到兰桂坊,气氛马上和中环截然不同,这条用石卵铺设的小路,洋溢欧陆情调,两旁酒吧、餐厅林立。大多数酒吧从中午营业到凌晨一时或更晚。

至今,兰桂坊已由一条小巷发展成一个富西方文化的地区。

〈7〉香港终审法院(前立法会大楼)

香港立法会大楼位于香港中环昃臣道 8 号,是现时香港立法会举行会议之地。1912 年 1 月 15 日,最高法院由香港总督卢嘉主持揭幕。当时的首席按察司皮葛曾表示:即使他日维多利亚城不复存在,海港被淤泥壅塞,香港会所坍塌湮没,这座大楼仍将巍然矗立,如金字塔,为远东的睿智留下见证。由于英文的法院一词Court与粤语的葛发音相近,最高法院大楼亦被俗称为大葛楼。日治时期,大楼被改为香港宪兵部本部,并加建拘问室等设施。

战后,法官人数大幅增加,最高法院于 1970 年代加建隔间,以容纳共 7 所法庭,地方已不敷应用,最高法院因此计划搬迁。1978 年,受到地下铁路在遮打道工程影响,最高法院大楼结构受损,需要关闭进行紧急复修。

1983 年至 1985 年期间,最高法院大楼进行改建工程,以供立法局进行会议及办公之用,大楼外部8并于 1984 年被列为法定古迹。立法局大楼于 1985 年 10 月 30 日由总督尤德主持揭幕及召开首次会议。

1997 年香港主权移交后,大楼随着立法机关更名而改称为立法会大楼。2015 年,香港终审法院再次迁入原香港立法会大楼,现为香港终审法院办公楼。

大楼采用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仿效古罗马及希腊的建筑设计,四周筑有约 17 米高的爱奥尼亚式圆柱,中央为圆顶建筑,雄伟的外观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建筑亦揉合中国建筑特色,大楼的四坡屋顶以双层中国瓦片铺砌,并采用精心雕琢的中式

柚木托架承托屋檐,别具风格。为配合香港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大楼地下筑有拱廊,一楼则筑有露台,既可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大楼内部,同时有利通风,帮助散热。

〈8〉香港公园

香港公园(Hong Kong Park)耗资 3 亿 9 千 8 百万元,位于香港中区红棉路,邻近金钟地铁站,占地 8 公顷,于 1991 年 5 月启用,是一个现代设计及设施与天然环境结合一起的杰出例子。香港公园有模拟热带雨林环境的观鸟园,饲养了一百五十多种雀鸟。园内设有两百米长木桥,高及树冠,蜿蜒全园,游人可漫步欣赏。而富水景特色的梯级花园、供即兴表演的花园广场及雕塑、陶瓷和板画中心都给游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香港公园,是港岛商业中心区里难得一见的大型休憩地方。这里有茂盛的树木及多姿多彩的花卉,还有古色古香的茶具文物馆、温室花园及观鸟园等等,是暂别都市繁喧的好去处。公园的现址原为域多利军营,在 1979 年,政府决定把军营近山麓的地段拨作商业发展及兴建政府楼宇用途,而近半山部分则交由前市政局和前英皇御准香港赛马会合作发展公园。

公园内保留了多座于 1842 至 1910 年期间兴建的军营文物建筑,包括三军总司令官邸旗杆屋(现为茶具文物馆)、罗连信楼 (现为香港公园办事处、红棉路婚姻登记处)、伟华楼(现为教育中心)和卡素楼(现为香港视觉艺术中心)。在公园中央,游人可看到由旧军营网球场改建而成的人工湖和瀑布。沿湖畔小径往中环方向拾级而上,便到达奥林匹克广场、香港公园办事处和红棉路婚姻登记处。公园中部有依山而建的温室和观鸟园这两座大型现代设施,并毗连太极园和鸟瞰角,组成香港公园的特色建筑群。

〈8〉太平山顶

太平山顶是香港最高点,海拔 554 米,位于香港岛西北部,一直是香港的标志。它又称维多利亚峰或扯旗山,是港岛最负盛名的豪华高级住宅区;鸟瞰壮丽海港、绚丽市景的理想地。于风景优美的山顶环回步行径漫步,可见层层叠叠的摩天高楼、享誉全球的维多利亚海港,以及清新宜人的翠绿山峦;从卢吉道观景点放眼远望,维港风光更是一览无遗。另外,狮子亭、山顶广场的观景台及凌霄阁摩天台,同样坐拥极佳景致!

据传嘉庆年间海盗张保仔盘踞港岛时,在山下设东西营盘,并利用该峰作了望台,看见海上有商船经过,就用旗号通知山下营寨,出动船只去截劫,故称扯旗山。1842 年,香港正式开始受到英国的统治,英国人为宣示主权,因此于山顶悬挂英国国旗,这则是扯旗山来源的另一种说法。

后来,英国人亦曾担任香港辅政司(任期 1868 年 5 月 7 日-1878 年 4 月 4 日)的柯士甸(JohnGardiner Austin)将该山易名为柯士甸山,再后,又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命名为维多利亚山,英文名称则沿用至今。

山顶的凌霄阁,设计外形呈十分独特的碗形,并提供多釆多姿的观光、娱乐、购物及美食体验。置身凌霄阁顶层的摩天台,以 360 度鸟瞰山下风光、层层迭迭摩天高楼的中环、湾仔及至尖沙咀区、享誉全球的维多利亚海港。

在全港最优越的地理位置,饱览醉人的景致,大有君临天下之感。

0:00 摩啰街— 步行 150 米 — 文武庙

10:30 文武庙— 步行 550 米 — 孙中山纪念馆

11:45 孙中山纪念馆 — 步行 500 米 — 域多利监狱

12:30 域多利监狱 — 步行 70 米 — 石板街

13:00 石板街 — 步行 220 米 — 兰桂坊酒吧街

13:15 兰桂坊酒吧街 — 步行 220 米 —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

13:30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 [上 / 下]

14:00 午膳 [中环街市附近]

15:00 中环街市 — 步行 1 公里 — 终审法院(前立法会大楼)

15:15 终审法院(前立法会大楼) — 步行 400 米 — 香港公园

15:30 香港公园

17:00 香港公园 — 步行 3.7 公里 — 太平山顶

18:30 太平山顶欣赏香港夜景 / 晚餐

20:00 回程

备注:此文来源于笔者2018年到香港参访学习一位香港友人发来的旅游参考资料,作者不详,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传递价值,信息联系你我,很多地方还未去过,保存收藏,等疫情过去了,有机会再一次深度游香港。

我只去过香港的太平山顶,香港历史游玩地点,你去过几个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