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们从闺蜜沦为朋友(我们是闺蜜)

文/慕言情 图/网络

01.

我们的微信聊天记录,还停留在去年你告诉我你婚讯的时候。

\"亲爱的,下个月我结婚,一定要来哦\"。

很是客套。

那时候看着你发过来的电子请柬,动态里你的每一张婚纱照都很美,美到我觉得很陌生。

在那之前,我们已经三年没见了,短信联系也是半年之前的事情了。平常微信偶尔有一搭没一搭得寒暄几句,也都是我先开始的。

每次我想着要多聊几句的时候,总会因为你的\"回聊\"而终止了,而你的\"回聊\"始终是没有出现。

有时候我突然想到你,感觉我们有一个世纪没联系了。可微信找到和你的对话框时,看着你上一次说的\"回聊\"发呆许久,我也不知道找你聊天还能有什么意义。

除了互相客套地问着最近好吗?还能怎么样呢?

终于,我们从闺蜜沦为朋友

02.

有人说闺蜜也需要\"门当户对\",年少的时候并不自知,等到慢慢长大,彼此渐渐疏离以后,才明白,有些闺蜜真的是只能存在于某个时间段里的\"门当户对\"。

比如我和你。

我们都是农村娃,小时候一起拔草,捕蝉,抓田螺,上学的时候都是牵着手一路聊天到学校的,我们约好了要做一辈子的好闺蜜。

我们渴望赶紧长大,可以一起做更多美好的事情。可是没想到长大很快,我们却渐渐不再是我们。

我们真正分开是因为中考成绩的悬殊,你进的是县城的重点高中,而我去的是一个小镇上的普通高中。

最开始,我们还互相发信息,空间频繁留言,周末的时候偶尔也去对方学校逛一逛。那时候对我们之间的友谊感到很自信,也很自豪。庆幸距离并不能对我们的感情有任何阻碍。

每次见面除了讨论各自老师的好坏,也可以探讨一下学习上的问题,甚至还可以八卦一下身边又有同学哪个偷偷谈恋爱了。

一个晚上的时间根本不够用,第二天即便是顶着黑眼圈也舍不得睡,就想一直聊。

那时候真的觉得友谊地久天长不是一种奢望,我们早就融进彼此的生命了。可是没想到我们之间也会走到岔道口。

终于,我们从闺蜜沦为朋友

高中毕业,我没能如愿去上大学成了打工妹,而你则背起了行囊奔向了更远的远方继续求学。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你去了远方以后,我们就要渐渐失散了。

起初,我们还是每天都会联系,我会跟你坦言初入社会的惶恐与不安,你也会跟我分享大学生活的新鲜见闻。

我们相隔甚远,心却紧密联系着。

直到某天我因为年纪小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发信息找你哭诉,而你告诉我你的高数在晚自习课上还没有完成,也是烦躁得很。

学习于我的鸡毛蒜皮而言自然是大事,我明白。我玩笑着说自己不过随便发牢骚,让你赶紧去完成你的难题。

我终于开始意识到我们之间的差距,我们不再是“门当户对”了。

终于,我们从闺蜜沦为朋友

03.

果然往后的日子,你开始在朋友圈晒你们的社团活动,和同寝室的同学去野炊,或是假期里一群人游走于山水之间……

你所呈现出来的文艺气息,让我这个在社会熔炉里煎熬的打工妹望尘莫及。没想到有一天,我居然也会对你有瞬间的羡慕。

你晒的一张又一张的自拍里,不再有我一丝痕迹。我给你发的信息也开始渐渐得到相同的回复:\"刚和同学们从外面回来呢,累死了。\"

你有没有“想要休息,不想聊”的潜台词,我不确定。但是你不复从前的热情,聊天开始变得敷衍,我能感觉到我们之间也将近是平行线了。

聊天从每天变成两三天,再到一周,最后甚至是一个月,两三个月。以至于,有时候彼此真想要好好聊天的时候,竟也不懂到底要从那件事情开始说起了。毕竟缺少联系的日子里,各自生活发生的事情已经太多。

你在学校里无法体会我在社会上磕磕碰碰的不容易,而我至今不明白高数是怎样,到底有多难。

我们干脆心照不宣得彼此疏离着。我们开始成了在空间互相评论的情谊,后来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最后,我们之间最好的形容大概就是是曾经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闺蜜。

没错,是曾经。

如今,我们已然从闺蜜沦为朋友,连好朋友都算不上了。

终于,我们从闺蜜沦为朋友

04.

后来我结婚了,你来参加我的婚礼时,把份子钱拿给我之后,简单说几句祝福的话,就去坐在沙发上玩手机了。

从头到尾看着我梳妆打扮,对着我言笑晏晏的人不是你,是我另外的几个闺蜜。看着你对着手机时不时露出的笑容,想必也是正跟你后来的闺蜜们聊你们之间的欢喜吧。

生命里人潮拥挤,我们终究是走散了。我无意把我们之间的疏离归咎于时间的无情,因为我明白我们最大的问题无非就是没有了共同话题。

终于,我们从闺蜜沦为朋友

05.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要经世事才能真正明白。

我们都早早在小学课本里知道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的故事,可是真正读懂却是在成为书中人的时候。

小时候的感情很纯粹,不拘泥于各自社会身份地位的不同,没有过多顾忌和负担,所以闰土那个阳光少年一直都是活得洒脱的样子,即便是在少爷鲁迅跟前,他不会感到自卑,而是把鲁迅当成朋友,和他一起玩,跟他讲农村里各种有趣的事情,鲁迅也醉心于他的所有分享,也把他当朋友。

一切交往全凭内心欢喜,都是不用顾忌世俗眼光的真挚感情。

终于,我们从闺蜜沦为朋友

可是阔别二十年之后,中年闰土对着喊他“闰土哥”的鲁迅只能谦卑得喊一声“老爷”的时候,从前的“迅哥”就只能是过往温情了。

也是,一个从小就被禁锢眼界的普通农户的孩子,是怎么也不可能和大户人家的少爷一直是朋友的。

毕竟少爷的人生注定是要步步高升的,而他只能是沿袭父业,接过父辈生活的重担,成为下一个挑起生活重担的人。他们之间是阶级分化最直接的结果。

而放在今天来说,就是各自三观、思想的不同成长而导致各自的格局不同,哪怕彼此最初的背景并无不同,可是随着各自生活轨迹的不同,阅历的不同,见识的差异,总有些人是要成为情感过客的。

所以我和你,活成两个世界的人我也并不惊诧,只是觉得遗憾,遗憾我们没能一直是同一种人,没能一直“门当户对“。

所以当收到你的婚礼请柬的时候,我虽努力排开自己当天所有的事情赶赴你的婚宴,但是很遗憾,我参加你的婚礼更多的是礼尚往来,因为你也曾顾忌昔日情谊参加我的婚礼。

仅此而已了。

依稀记得有一回我主动找你聊天,感慨我们很久没见面的时候,你说了一句话:“有些朋友不用一直联系,也能放在心里的。”

可是记住一个人固然容易,能不能再推心置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你的喜怒,我的悲欢,都各自沉寂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