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女性的传统节日,一些区域丝毫不弱于春节
天穿节是我国北方地区和一些客家人群中流传着的一种中国传统节日。它是每年元宵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人们在这天会进行很多的纪念活动,在一些区域它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春节。
天穿节也被称补天节,就是由于它来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是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日子。女娲娘娘为了百姓能安家乐业,杀死了猛兽,治退了洪水,把破裂了的天空给修补好了。
人们为了纪念女娲娘娘的功绩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天穿节,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期盼过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享太平的日子。这是唯一一个由家庭主妇为主角祭祀的日子,充分的体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这也是对于女性的一种尊重的体现。
天穿节的存在由来已久,最早记载天穿节的是东晋王嘉所撰写的拾遗记,而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出自于淮南子览冥训中。而女娲的名字最早是出现在楚辞天问中,所以其实最初的时候到底女娲是不是有补天的这个形象还是说不定的,有可能是后世人们续写的传说。
到了明代,地方的日志中也出现了关于天穿节的记载,不过没有什么太多的资料,到了清代地方日志中对天穿节记载就多了起来,所以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天穿节应该是在清代开始兴盛起来的。
人们会在每年正月十五的天穿节吃烙饼和煎饼,还用一根红色的丝带将饼子挂在房顶上,这种风俗叫做“补天穿”,有祈祷风调雨顺之意。有的地方还会将煎饼撕成小块,抛一些向天空,这象征着补天,抛一些在地上,意为补地。
在一些福建地区,客家妇女会把当天做的甜粑做成圆的形状,用油来煎然后在上扎针,这也有补天的意思在里面。在古代,天穿节这天会在郊外举行射箭的活动,以此来纪念女娲拯救老百姓于水火的丰功伟绩。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