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上佛法僧,山西忻州天地人——3天2晚晋北游

作者:明说明话

忻州

始终认为旅行应该是一场全场景沉浸式的体验。不能局限于拍照打卡,是该跟着文化去旅行,是该在眼观之外,用心收获知识,了解风土人情,探寻每处景点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五台山·菩萨顶

忻州古城

雁门关

人说山西好风光。三晋大地,历史悠久弥长。世人都知晋中盆地的乔家大院、平遥古城,浓浓的晋商文化堪称中国本土金融业的鼻祖,称雄五百余年。却少有人知在晋北之地的忻州,上演了近2000年的佛国梵音、人间烟火与金戈铁马,岁月峥嵘。

五台山

五台山

忻州古城

忻州古城

雁门关

雁门关

五台山上的佛、法、僧是忻州的天界佛国,雁门关历史上的金戈铁马留下遍地名人足迹,忻州古城的市井烟火是忻州的人间自在生活。

忻州三天两晚的旅行,说来简单,用四句话一首诗就能概括:

天界佛国五台山,

忻州古城散人烟。

晋北兵家必争地,

昭君出塞雁门关。

视频

天界佛国五台山,清凉的不止是身,更在心

五台山

作为文殊菩萨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名震海内,如一轮明月当空。在它面前,山西其他景点难免显得失去了光泽。五台山因山有五台而得名,更因其为文殊菩萨道场而每年吸引八方信众来此虔诚朝拜。

五台山·菩萨顶

要知道,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咱们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记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顶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所以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

五台山·大白塔

五台山·菩萨顶

而关于清凉山这一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美丽的佛教传说。

相传远古时,五台山这地方常年骄阳似火并不清凉,。文殊菩萨来此演教后,深感当地居民疾苦,便化身一老僧,从东海龙王处借得一块可消暑汗,解疲乏的歇龙石置于山中。

五台山·大白塔

自石至山中,整个五台山霎时变得清凉,甘冽的泉水从地下涌出,美丽的鲜花开遍山坡峡谷。从此原本骄阳似火,炎热难当的五台山,变得山清水秀,气候爽人。从此,人们便把五台山叫做清凉山,歇龙石改称清凉石。此石现就在五台山清凉寺内。

五台山

五台山·黛螺顶

佛教典籍中的记载也好,美丽的神话传说也罢,听听则已,不必深究其真伪,身和心的感受,才是旅行中值得的拥有。

五台山·黛螺顶

7月盛夏骄阳似火,开车驶入五台山中的怀台镇已时值下午2点,温度最高不过18℃,群山环抱之中,满眼郁郁葱葱,果然名副其实一座清凉山,顿感心情舒畅,内心清净。

黛螺顶上小朝台,是浓缩的五台山

黛螺顶

前面说过,五台山因山有五台而得名,五台之上各有庙宇一座,分别供奉着东台望海峰望海寺聪明文殊、南台锦绣峰普济寺智慧文殊、西台挂月峰法雷寺狮子吼文殊、北台叶斗峰灵应寺无垢文殊和中台翠岩峰演教寺孺童文殊,称为大朝台。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按照传统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要分别登上五大朝台,才算方得始终。咱们毕竟不是修行之人,没必要较真,来浓缩了五大朝台精华的黛螺顶小朝台,同样能完成五台山的朝拜之旅。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说起着黛螺顶小朝台的出现,还要多亏了乾隆皇帝。他曾多次到五台山祭拜均被风雨所阻,遂在黛螺顶建五方文殊殿一座,分别从五大朝台请来五座文殊菩萨像,自此黛螺顶就被称为了小朝台,拜过这里的五方文殊,即代表朝拜了五大朝台。为此,乾隆皇帝还亲笔专门题诗一首,现刻于寺中黛螺顶碑记背后。

五台山·黛螺顶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谢乾隆爷修了这黛螺顶小朝台,让咱们后来人不用在奔赴五大朝台,为五台山的旅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虽然省去奔波之苦,但既然来朝拜,崇敬之心不可无。有句话叫要至黛螺顶,必登大智路。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黛螺顶山前一条1080级台阶的大智路是对前来朝拜者的小考验。台阶1080级,取佛家十界各有百八之意。据僧人们讲,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沿路拾阶而上,偶遇一虔诚僧侣,一步一叩首。不知他从何方而来,只看到额头上已经磕出了血印。曾经在西藏见人沿着公路一路向圣城拉萨磕着长头行进。本以为汉地佛教已因商业化而多少失了虔诚之心,没想到在五台山还能见到如此虔诚的僧侣,这份诚心,坚定了我的步伐,一路跟着他,走完了大智路,终于见到了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除了小朝台和大智路,黛螺顶上的旃檀殿和大雄宝殿前的千年不老松亦不容错过。过天王殿,一座六角重檐攒尖顶的建筑便是旃檀殿。可别以为殿内佛像是旃檀木(檀香)雕刻而成就叫旃檀殿。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旃檀佛像是一种特殊的站姿释迦牟尼佛造像,是释迦牟尼上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时,古印度优陀延王因思睹之苦,命人造的第一尊佛像,由于当时佛像用用旃檀木雕而成,故此后这种站姿的释迦牟尼像,不管用什么材料制造,一律称之为旃檀佛。

五台山·黛螺顶

大雄宝殿前的一松一柏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看点,如果不是有导游讲解或者不提前做功课,您根本不会知道这两颗大树就是乾隆皇帝为黛螺顶所题诗文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中的千年不老松。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拜完黛螺顶,五台山的朝拜算是完结,但五台山从东汉至今近2000年悠久的历史深深的吸引着我。毕竟我始终认为,旅行不应该是拍照打卡,更多的了解景点背后的故事、文化内涵通过旅行探索未知的世界,以最生动的沉浸式感官体验了解人类文明的璀璨才是旅行的真谛。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

探寻五台山香火鼎盛2000年源头——显通

显通寺

五台山的第二站,我来到了五台山建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显通寺。

五台山·显通寺

五台山·显通寺

五台山·显通寺

五台山·显通寺

按历史记载,五台山本是道教修行之地。唐代高僧慧祥在其《古清凉传》卷上,引《仙经》云: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直至东汉时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二人在此建寺。佛教才在五台山开始传承,至今已近2000年。而当初二人所建的大孚灵鹫寺也正是后来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经历代扩建、重修至明初重建,明太祖赐额 大显通寺,这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五台山·显通寺

五台山·显通寺

五台山·显通寺

五台山·显通寺

历史上的显通寺规模巨大,现在五台山地标性建筑大白塔所属的塔院寺仅仅是曾经显通寺的塔院,旁边的罗睺寺也曾只是属于显通寺的一个院落。

五台山·罗睺寺

现在的显通寺早已不复当年的规模,仅仅为以前十二院中的善住院,保留了明清时的建筑和格局。

不同于在五台山走过的其他庙宇,显通寺山门前的钟楼,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如一座城关般的钟楼横立于路中,倒不像是寺庙的入口,而像极了古代城郭的瓮城。进入右手边可登上钟楼远眺这清凉佛国世界的层层山峦,近处层层叠叠的庙宇金顶,是观景的绝佳位置。钟楼上有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幽冥钟,又叫长命钟,铸造于明万历四十八年,重达万斤。

显通寺内的无梁殿始建于明代,又名七处九会殿,取佛祖曾在七处讲经九次之意。又取佛法无量之意叫无量殿。这样的建筑在中国传统寺庙中并不多见,是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奈何去的时候无梁殿正在进行外观修缮,无缘见起真容,也算是这趟忻州之行中留下的一个小小遗憾。

细数每次旅行,总是难免留下写遗憾,或者是遇到修缮,或者是天公不作美。但这不正是旅途中的另一种美?毕竟,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留下遗憾给了我们下次再来一个完美的理由。

关于显通寺的厉害之处,还远远不止于此,最后一进院落的铜殿万万不能错过!这可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铸于明万历年间的铜殿,共用铜10万斤铸成。

这铜殿是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之师妙峰和尚,集全国13省市布施所铸。当时共铸三座,分别置于四川峨眉山,南京宝华山,和五台山显通寺。时过境迁,三座铜殿仅剩显通寺这座保留至今。

五台山·显通寺

铜殿虽然规模不大,但胜在稀有。去的那天刚好晴空万里,铜殿在阳光映射下熠熠生辉,如金屋一般高高站在石阶之上。一种神圣的压迫感自内心升腾,仿佛这小小铜殿处于九天之上,俯瞰着你我这渺渺众生。这是建筑美学带来的视觉压迫感,如同站在故宫太和殿广场,面对极度高大且对称的太和殿,没有人能不被那皇家威严所折服。

五台山·显通寺

这里还有个小知识点,各位可要记住喽!铜殿前有同期铸造的五座铜塔,象征五台山的五座台顶。可惜在历史长河中被盗走三座,现在仅有东西两座是当年遗存,来的时候别忘了好好看看上面精美的浮雕造像。

寻根溯源,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始终在探索曾经的过往。探寻历史的过程让人类更加了解自己,探寻历史的过程让文化得到沉淀。从小我们就知道我泱泱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但现如今,还有多少人能沉下心了解一处古迹背后的蕴含的深刻含义?

灯火阑珊处,广化寺里有属于五台山最美的夜

广化寺

五台山的寺庙大多可以参观到晚上17:30,僧人们要做晚课,所以到点就基本会清场。但五台山的夜晚并不无聊,当夜幕降临,白天游客稀少的广化寺就成了全怀台镇聚焦的璀璨之星。

五台山·广化寺

暮色四合之时,当五台山的其他庙宇都缓缓关闭了山门,广化寺却亮起了如梦似幻的灯火。红色大门在黄色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得金碧辉煌,层层屋檐在星空下宛如天上宫阙,更添了一抹神圣之光。

不同于前面提到的两处,广化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汉传佛教(青庙)与藏传佛教(黄庙)共处一山也是五台山的特别之处,在佛教四大名山之中独此一处。

五台山的藏传佛教传承始于元代。藏传佛教胆巴大喇嘛被封为金刚上师,受命驻锡五台山寿宁寺,自此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后明朝永乐年间,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传法于五台山,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正是开始在五台山的传承。

正因为是处藏传佛教寺庙,在广化寺中,能够见到高大的转经筒24时轮转不停。按照藏传佛教的理解,这转经筒每转一圈,即代表念颂经文一次。

广化寺不仅仅是一座藏传寺庙,更是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活佛五处之一,要知道章嘉可是与班禅额尔德尼同为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是清朝时内蒙古地区境内喇嘛教格鲁派最大转世活佛,能作为章嘉道场,可见广化寺在格鲁派内的地位之尊崇。

除了美丽的夜景,广化寺大雄宝殿之后还有一处浴佛场所。玉质的佛像头指上天,下为常年水流不断九龙装饰的水池。这里暗藏的是佛陀诞生之时,九条龙来为佛陀沐浴的佛教典故。水池中有一长柄木勺,游客可以排队舀上一勺水进行简单的浴佛仪式。

可别小看这浴佛礼,在佛教传统中具有及其重要且深渊的含义,通常只有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日才会有此仪式,能够在此感受一番是难得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广化寺的夜景在夜幕下的五台山独树一帜,五台山的宗教融合在四大佛教名山中独具一格。体现着佛教宣扬的包容之心,更体现着从古至今我中国各民族水乳交融,血浓于水的融合。

在广化寺阑珊灯火之下,即将挥别五台山。这忻州的天界佛国,不但给人以体肤的畅快清凉,更给予你内心的平静安详。

俱往矣,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

雁门关

这世上有一种东西叫事实,有一种过往叫历史。

你可以选择无知,你可以选择遗忘,但它们就如埋在沙地里的金子,藏在顽石中的璞玉,等待着有缘人来相识。

眼前这座被誉为中华第一关的雁门关,若你只是抱着打卡的心态前来怕是要败兴而归,毕竟长城万里,哪儿的都是砖石大山,烽火敌楼,无甚大区别。

但若你看过我这篇游记,或对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故事感兴趣,这座雄关就立刻变得生动起来。似乎一砖一石都在讲着生动的故事,每走一步,眼前都如幻灯片般播放着华夏古文明的璀璨历史。

雁门关

雁门关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名曰雁门是由于此处地势险要,高山连绵,就连每年南下北归的大雁都只能由此山间峡谷飞过,故此得名雁门。

正所谓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

雁门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至今已有2000余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关以拒外敌,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常驻此关并打破匈奴十余万骑,这一战打出了此后十余年的边关太平,李牧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奇才。

雁门关

雁门关这三个字,在历史上每一个重要时期都未曾缺席,并与诸多历史名人纠葛千年。秦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由此出塞,打败匈奴,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雁门关

汉武帝时,大将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均曾策马扬鞭驰骋于雁门关内外,多次打败来犯匈奴,立下汗马功劳。汉元帝时,王昭君由此出塞和亲,换来了边关的安定局面,百姓的安居乐业。

雁门关

在唐朝之前,雁门关还不叫雁门关,多叫雁门寨。雁门关的名称是唐朝时确立,当时北方突厥崛起,唐军驻守于此,武则天更专门为此关题字天险。

知识点!如果你来这里游玩,城关天险门上的天险二字一定要看。其中那个很复杂的天字是武则天转为雁门关所造。此字上为艹代表粮草,中间田字代表国土,下面的戈字代表着军队,读作天。寓意着有丰富的粮草供给,广袤的国土和精锐的军队才能守得住边关安宁,护得了国富民强。

雁门关

杨家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北宋杨氏一门赤胆忠心,全民皆兵,男有大将无敌杨业,四郎、六郎,女有佘老太君、穆桂英挂帅,巾帼不让须眉。他们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这里,一家人,为了国家兴亡,在此秣兵历马,守护边关安宁。

明清之后再到近代,随着随着战火消散,雁门关作为边关的作用消失,曾经的古官道已被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替代,高大的城墙,高耸入云的长城也不在需要经历战火硝烟。但它似乎成了一本教科书,一部纪录片,雄踞此地,用2000余年的亲身经历,讲述着过往的荣耀兴衰。

这里还有个非史诗的故事,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的大英雄乔峰乔帮主一生的悲情也是自雁门关而起,至雁门关跳崖而终,多么悲壮的英雄挽歌。现在想来,也大概是中学时读《天龙八部》让我对雁门关产生了必须来看看的冲动。

划重点!雁门关景区很大,分成南门和北门,景区的主要看点都集中在北门,如果从南门进就要走过长长古官道才能抵达城关区域,山路难行是对体力的极大挑战。

建议从北门进,可以选择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约5分钟车程即可抵达第一道城关明月楼。

雁门关

过明月楼沿路前行,有泉一眼名叫豹突,古代守关将士就是靠此泉滋养,可以说是雁门关的补给生命线。

第一道北门城关墙上,写着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的砖刻对联是清代书法家对雁门关的题词。

雁门关

过第二道城关地利门,便可见雄伟的天险门,前面说了天险门与武则天的故事。雄伟的城关之上,雁门关城楼高高在上,远眺长城内外,大地苍茫。

雁门关

城门之内,厚重的木门仿佛倾诉着历史的沧桑,千年来留下的青石路上,还能看到曾经留下的车辙,似乎可以寻得当年历史名将和王昭君留下的蹄印步痕。

雁门关

城关两侧均有长城可以攀登,整个景区根据人群体力不同规划了适合休闲娱乐、专业登山徒步等不同强度的多条徒步路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登高远望长城内外,山川连绵,绿意盎然,长城犹如巨龙盘卧山巅,那滂沱气势,那雄浑景象,让人心中升起豪情万丈。

雁门关

千年秀荣,古城忻州,千年古城里的人间烟火

忻州古城

晋北忻州天、地、人,五台山是忻州的天界佛国,雁门雄关遍地的历史典故,如果想领略这里的人间烟火,有千年历史的忻州古城是不可错过的宝藏之地。

忻州古城·拱辰门

忻州古城·城墙+角楼

忻州古城·拱辰门

忻州古城,古称秀容,自东汉建成以来,至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因其地处晋北之地,是毗邻古代边关的重要城市,故有晋北锁钥之称。

由于地处边关之地,忻州这座城也饱经历史沧桑,如今能够看到的忻州古城为近些年重建的仿古旅游区,虽然建筑为重建而成,但并不妨碍在这里感受古城里蕴藏了千年的人情浓。

忻州古城·泰山庙

始终认为,像古城、古镇这种景点,古当然是个卖点,但更重要的是身临其中感受当地的风土,领略别样的人情。

忻州古城·泰山庙

毕竟,再宏伟的建筑、塑像,再精美的壁画都抵不得过岁月侵蚀。唯有那地方语言、特色吃食这种充满了人间烟火的种种才会不受雨淋风蚀,尽管古城翻新重建,但只要有人生活起见,只要那属于当地的语言还在,这城就是还风格独具。

如果江南水乡少了吴侬软语,大研古城没有白族大娘,拉萨的八廓接上不再有虔诚的藏民磕着长头的身影,那即使建筑保留的再好,也不过是空壳一具,或许可以成为建筑的博物馆但那已不在能称为可以融入当地生活的古城。

忻州古城虽然被翻修为旅游区,但其中仍然留下了老居民,保留了当地特色,是我心中城中一处独占全城制高点的秀容书院是必须要打卡的第一站,不但能够俯瞰全城美景,更能看看古代人读书的学校,感受浓浓书卷香。

忻州古城·秀容书院

古时的忻州叫做秀容,这座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书院因此叫秀容书院,是当时忻州的最高学府。从1775年建成到2013年收归文物部门管理,200多年间虽历经朝代变迁,但始终是忻州重要的学校所在地。

整个书院依山而建,分为上、中、下三院,拾阶而上,层层叠叠的房子好像寓意着学习中必得力争上游,不断进取。一处木质牌坊上刻学海无涯四个大字,道出了读书人的艰辛与不易。

书院的最高处有三座亭子,分别为四角亭、六角亭和八角亭。其中的六角亭为全城至高点,登高远眺,风景独好。

站在这百年书院之中,透过南门景贤门遥望远处连绵群山,大概能感受到古代读书人志存高远的豁达晓畅。始终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才不算枉度此生,而不读万卷书,即使行万里路,怕也品不出其中万千滋味,不过走马观花,不得其中奥妙趣味。

忻州古城·秀容书院

忻州古城沿袭古代城市四方形的结构,东南西北四方城门和高大的城墙合围出古城的轮廓。其中北门拱辰门最为壮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拱辰门曾饱经战火洗礼,修复后的高大城楼极具威武之风。檐下高悬晋北锁钥匾额,透着霸气雄浑。

忻州古城·拱辰门

白天的忻州古城还只是古城生活的前奏续篇,真正的人间烟火,要等到华灯初上才算好戏正式开场。

傍晚时候的拱辰门广场,大概是忻州最具人情味的地方。阿姨们换上山西特色的服饰,扭起秧歌,对着镜头没有半分羞涩,反倒越跳越带劲,不知道是不是相隔100公里的五台山的宽容滋润了忻州这座城,让这里的人也都变得大度包容。

当灯火亮起,忻州古城就变了一副模样。那灯火就好像从拱辰门沿着南北大街一路铺陈的金色巨龙,点亮了整座古城。

南北大街是现在古城中主要的商业街,当地小吃、酒肆醋坊、咖啡奶茶、文创小店应有尽有。跟着摩肩接踵的人流,在这略带嘈杂拥挤的街上度过美妙的夜晚才是属于忻州古城的自在生活,才是浓浓的人间烟火。

泰山庙巷是最主要聚集地,山西碗托,忻州当地特色美食都挂着幌子等着你来品尝。

财神庙前有一整面墙的红灯笼,每一盏都写着一个大大的财字。人性本贪婪,对钱财的渴望永无止境,但这忻州古城中的任何一处景点都是免费参观,到透着一股豪迈的气息。正所谓,舍得,舍得,舍掉了门票,得到了八方来客,为忻州人这看似质朴的大智慧,大大比个赞。

忻州古城·财神庙

忻州古城,有千年历史,有百年书香,有夜幕下的高大城门,有吃不完的特色美食,更重要的是,有这古城蕴藏了千年的人情浓。

忻州古城·泰山庙巷

在忻州的三天两晚,穿越了天、地、人三界。在天界佛国五台山收获了内心自在,清凉平静,在雁门关让心随着巍峨长城,雄伟城管穿越古今,在忻州古城,感受了晋北的人文美食,体味了烟火人情。

晋北忻州,值得用心一走。

行程攻略:

Day1:抵达五台山,宿五台山(忻州没有机场,距离忻州市最近的机场是五台山机场)。

Day2:五台山至忻州,宿忻州。(下午抵达即可,古城最美的是夜景,修容书院也营业到晚上10点,不用着急,慢慢逛)

自驾:全程约130公里,自驾约需2小时。

火车:每天三班,建议乘坐8817次列车10:47-13:56,票价9.5元

Day3:忻州至雁门关,强烈建议自驾。如果不自驾就要从忻州坐车到代县再从代县坐车去雁门关,非常麻烦。

关于住宿:

五台山:五台山景区内有非常多住宿可选,重点是要住在景区内,不然每天进出景区排队很麻烦。

忻州古城:建议住在忻州古城区域,看位置距离泰山庙越近越接近核心位置。古城中为步行街,车不能进,如自驾一定要提前跟住宿地点沟通好如何停车。

雁门关:没必要住宿

关于餐饮:

五台山:到五台山一定要吃台蘑,只有生长在五台山上的蘑菇才叫台蘑,台蘑炒肉,台蘑炖鸡、台蘑酱都是当地特色,味道浓郁,一定要尝。除台蘑外的过油肉、刀削面、莜面栲栳老都是山西特色美食,建议尝试。

忻州古城:忻州瓦酥、神池月饼、案子糕、忻州火锅、忻州拉面、忻州老酸奶都值得一尝。

雁门关:雁门关景区中有条边贸街,在古代本是和平年代关内外人民通商互市的场地,现在已经成为了买卖街,当地特产,饭馆,汉服租赁都能找到。建议进门时在这里补给食物和水,再往里走就没有补给了哦。

关于门票:

五台山:景区门票135/人,需提前预约,到景区门口不用取票,凭身份证即可验票通过。当前五台山针对江浙沪区域游客执行免票政策,这波福利别错过。

本文中提到的三座寺庙:

黛螺顶:门票8元/人,索道单程50/人。

显通寺:门票10元/人。

广化寺:免费

忻州古城:免费

雁门关:旺季(4月1日—10月31日):90/人,淡季45/人

环保车:10元/人(往返)

停车:5元/车(不限时)

Tips:

1.五台山我提到的三座寺庙都有免费香火提供,如果不是有特殊需求仅仅游览没有必要在街边购买高价香。其他寺庙很多是不许外香进入的,不要受骗。

2.黛螺顶大智路建议步行上山,可以乘坐缆车下山,这样比较节省时间。

3.如果五台山还有时间可以从显通寺去菩萨顶,那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的行宫,非常值得一看。显通寺前面的塔院寺里有五台山地标性建筑大白塔,如果有时间也值得一逛。

4.五台山景区可以开车进入,提前问好住宿地如何停车,景区内逛如果不是很远建议步行前往,景点的停车位很难找。

5.忻州古城晚上人多,如果带着小孩一定要看管好,避免走失。

6.雁门关的路不太好走,如果带有老人和小孩要注意安全,婴儿车基本无法通行。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