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12)

  辰十六、六十二种有情(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六十二种有情之类?

  巳二、列

  一、那落迦。二、傍生。三、鬼。四、天。五、人。六、剎帝利。七、婆罗门。八、吠舍。九、戌陀罗。十、女。十一、男。十二、非男非女。十三、劣。十四、中。十五、妙。十六、在家。十七、出家。十八、苦行。十九、非苦行。二十、律仪。二十一、不律仪。二十二、非律仪非不律仪。二十三、离欲。二十四、未离欲。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二十八、苾刍。二十九、苾刍尼。三十、正学。三十一、勤策男。三十二、勤策女。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三十五、习断者。三十六、习诵者。三十七、净施人。三十八、宿长。三十九、中年。四十、少年。四十一、轨范师。四十二、亲教师。四十三、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四十四、宾客。四十五、营僧事者。四十六、贪利养恭敬者。四十七、厌舍者。四十八、多闻者。四十九、大福智者。五十、法随法行者。五十一、持经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论者。五十四、异生。五十五、见谛。五十六、有学。五十七、无学。五十八、声闻。五十九、独觉。六十、菩萨。六十一、如来。六十二、转轮王。

  这一大科是有「六十二种有情」,现在说到五十八、是「声闻」。前面说到「见谛、有学、无学」,通常说,这就是指声闻说的,可是里面的义也是通于独觉、菩萨的。第五十八种说到「声闻」。「声闻」,就是发出离心听佛说法,他能够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希望能够得涅槃,这样的根性的人就叫做「声闻」。

  第五十九、是「独觉」。「独觉」,他也是要听佛说法、栽培善根的;他也一样要有出离心,感觉到生死是苦,希望涅槃,乐独善寂。他要栽培更殊胜的善根,超过了声闻的,这利根的要四生,钝根的要百劫,栽培善根殊胜了,他出在无佛法的世间,他无师悟道,无师自悟得「独觉」了,得到圣道了。

  在《俱舍论》上说,这样的圣人当然他也有三明六通,这种神通是高过阿罗汉的。其中有一项特别的事情就是:他不说法,这个独觉他不说法。他不说法是什么原因呢?他能说法,不是不能。其中有一样很明显的事情:他有广大的宿命通、天眼通,也有宿命通,他能够回想以前亲近佛的经过,听佛说法的事,他自己都知道。所以,他应该是有能力说法的;但是他不愿意说法。不愿意说法,一方面就是,总是不是菩萨,这大悲心也是有,可是没有菩萨那么殊胜。第二种就是:这种根性就是不愿意动,就像我们明知道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帮助,就是不愿意动,这是有点关系。第三个原因:众生久远以来在生死里边迷惑颠倒,都顺这个生死流的,现在忽然间劝他逆生死流,是很难很难的事情。所以他感觉到难以教化,他不说法。

  昨天我去翻《俱舍论》,我以前认为辟支佛他不能说法,昨天读《俱舍论》才知道他有能力说法。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有道理,因为他能够──就是刚才我说这个理由,他能够回忆以前听佛说法的事情。这个说法的不容易,就是假名的施设不是容易的。我们从经论上看,佛为我们说法:这是色、受、想、行、识,这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是六波罗蜜──这种种的法相不是容易建立的,这个假名施设是佛菩萨大智慧的境界,这个法相的名言的安立不是容易。

  阿罗汉和辟支佛、有神通的人,虽然不如佛菩萨那么广大,但是他对于众生的根性也知道多少的。知道这个人有没有善根、知道这个人没有业障,他现在是什么样的烦恼多、什么烦恼少,他应该从什么地方悟道──这些有神通的阿罗汉、辟支佛都是应该知道,一看就会知道;当然没有佛菩萨那么圆满。所以经论上说,他不说法,就是现神通,有因缘的时候他会现神通,就这样教化众生,他不大说法。有的地方,就是特别高的大辟支佛也是说法,不过就是很少有这种情形。

  六十、是「菩萨」,这是要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也是要从佛闻法,栽培善根,有大悲心要宏扬佛法,安乐一切众生,要这样子。这三乘圣人,前两种都是要发出离心;第三种要发无上菩提心,也就是发愿。

  发愿,我说我妙境自己,初开始出家以后,不知道这件事。当然也会随着大众,以前上殿、念佛七,初开始还没有打过禅七;初出家的时候,也随着放蒙山,也会念『众生无边誓愿度』,也是这么念。但是心里面没有发、没有从心里面:『我要度众生』,没有这种心情;也没有说:「我要了生死,我要得涅槃」,没有这种心情。这是逐渐的学习佛法,应该是我妙境到了香港以后,这个心才发,读经的时候有欢喜心。我现在,我愿意你们各位──不是我问你们,你们自己问自己:有没有发出离心?有没有发无上菩提心?自己问自己:有没有发?

  发菩提心,就是本论──《瑜伽师地论》里面后边有讲。但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也是说得很亲切、说得很恳切:要发出离心,要发无上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一定是具足出离心的;不然的话,无上菩提心是很难发的,也是很难发的。

  所以,一个人,我这么想,我的虚妄分别:受戒、传戒的道场,传沙弥戒,然后传比丘戒,然后传菩萨戒,大家也都是『你是菩萨否』?『是菩萨』,『发无上菩提心未』?『发无上菩提心』。但是我感觉发无上菩提心不多,真实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不是很多。这个不是很多──但是,众生无定性,犹如水上波;水上那个波,是有风的时候起浪,它本身不决定的。这自己,我们本身有一个……,众生都是有爱,有爱心。第一个爱,就是爱自己的母亲、也爱父亲;但是我认为爱母亲的心是强一点。发菩提心从这里开始,所以发无上菩提心是能发的,若能发无上菩提心,常思惟生死是苦,这个地方很重要;然后由爱父母的心,把这一念心扩大了,就发无上菩提心了,发了无上菩提以后学习佛法不同的,用功修行的时候是两种境界,发心与没有发心是完全是不同的,完全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里面是:第五十八是「声闻」,第五十九是「独觉」,第六十是「菩萨」。那么这三种圣人不同的地方就是发心不同,发心是不一样的。

  我们中国佛教,当然是大乘佛法在流行;这个《阿含经》、这小乘佛法不是那么样的流行。但是近来、这多少年来,小乘佛教开始有大德的提倡,逐渐的显示出来他的重要性,也有人发心学习,那么这发出离心的因缘就比以前多了一点。

  发出离心和发无上菩提心,本来这众生的问题的确也是很复杂的,本来都是发道心──发出离心是道心、发无上菩提心也是道心,本来是融合而没有冲突的;但是又会有冲突,凡夫的境界是这样子,是这样子。所以现在,我的心情,我个人的意见,我们欢迎《阿含经》翻译成汉文,欢迎它在中国兴盛起来,不排斥这件事;但是小乘佛教学者,他有一点排斥大乘。我和各位说过,我去年还是前年?九四年到新加坡去,我就和锡兰的比丘同他谈,他那说话就是排斥大乘佛法。那么现在我们华人的比丘里面,欢喜学习小乘佛法的也是有,也逐渐的他表示出来的意见,也是有一点排斥大乘,也有这种事情。

  我又发觉到第二件事,就是影响了很多的人,影响了很多的人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动摇,不只是一个人。有的人无所谓,什么大乘?小乘?无所谓。我认为这个人就是没发心的关系。有的人认真一点:「『小乘是佛说,大乘非佛说』,那我相信小乘。」这样也是好,相信小乘也好,也能了生死、得涅槃,也是好;但是,一排斥大乘,使大乘佛法会受到影响,不是好,不吉祥,就不吉祥!

  这件事,我认为在我们中国佛教已经开始了;不但是在台湾开始了,我相信在中国大陆也开始了,也是开始。但是中国大陆,希望佛教再进步一点,再进步。这我看难免是会逐渐地会激烈起来。激烈起来,我们若是──我的想法:欢喜小乘佛法,你就努力的学习小乘佛法,也是好;欢喜大乘佛法,你努力的学习大乘佛法。你对小乘佛法若能深入的学习了以后,再去读大乘经论,也会发欢喜心,也会的。你读了大乘经轮,你深入的去学习,你去读《阿含经》,也会发欢喜心。因为这都是圣人境界,不是凡夫境界。你读《阿含经》,无我、无我所;无我是圣人的境界,这样和大乘经论并没有冲突。

  有些地方是有点问题,有点问题,但是这事情是老问题,不是今天的问题,而经论上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似乎都解决了;但是,你不读经论,你就不知道。所以根本上说,小乘、大乘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就是我们本身不足,本身不够充实,佛法学得不够;不够的时候,但是我们还是愚而好自用,就是按照自己的看法:「好!就这样子。」

  明白一点说,我在埔里正觉精舍讲《法华经》的时候,有一个人就写了字条,就是提出问题,写个字条给我,劝我:「你不要去贬斥小乘,说一些故事,说一些故事都是说谎话。」我一听这话,「好!你叫我不要贬斥小乘;但是你这话就是贬斥大乘。」《法华经》里面就是说一些故事,像〈譬喻品〉,说一些火宅的故事;〈信解品〉,说穷子的故事;说了很多故事,他不相信这个故事。你这个不相信的话,就是在贬斥大乘,你叫我不要贬斥小乘,而你也贬斥大乘,这事儿对不对?这就是个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这个《庄严大乘经论》、《成唯识论》,都有提到这些严重的问题,这个大、小乘的冲突的问题,都有提到;《大智度论》也有提到,也提到这小乘、大乘的问题。

  所以,不要说我们今天听见了一个人对于大乘的不信心的说话,心情就动摇了!你不要着急,你稳、你静下来,静下来,你自然会知道这件事,你慢慢学习佛法,自然会知道这件事。这文上说:「声闻、独觉、菩萨」,实在这里面没有冲突。但是小乘和大乘,以大乘佛法的态度来说,声闻、独觉是大乘的一个阶梯、一个前方便;但是小乘佛法是不同意这个话,尽管不同意,事实上是这样子,是这样子。

  六十一、是「如来」。这个「如来」怎么讲呢?就是我们现在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后面有解释『言无虚妄,名为如来』。唉呀!我看见这句话真是,就是不说谎话,这就是佛。我们通常说:一个好人、一个诚实的人不说谎话,这是人的境界就不说谎话。现在用这句话来解释佛的境界,佛是不说谎话的。可是这『言无虚妄』若加以解释,就是不简单。就是佛从成道那一天,在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一天,一直到最后入涅槃,在中间这四十几年为众生说法,每一句、每一句都是真实不虚的,『言无虚妄』,那叫做「如来」。

  我初开始到佛学院来,我还不知道有这句话,是后来读这个……后来才知道。不过这个话天台智者大师在解释《法华文句》也提到,但是他不是这一句话,意思是一样;意思是一样,但是自己看不懂。后来看到《瑜伽师地论》这『言无虚妄,名为如来』,这才「啊!这么意思。」

  六十二、「转轮王」,这是后一种有情,是「转轮王」。

  巳三、广(分二科) 午一、标列

  此转轮王,复有四种:或王一洲,或二、三、四。

  这底下就加以解释,解释这个「转轮王」。解释转轮王有四种:「或王一洲,或二、三、四」。或者这个王他统治这一个洲,有四大部洲,他统治一个洲;或者是二个洲;或者三个洲;或者四个洲。

  午二、随释

  王一洲者:有铁轮应。王二洲者:有铜轮应。王三洲者:有银轮应。王四洲者:有金轮应。

  「王一洲者」,他能够主宰、他能够统治、教化这一个洲,这样的转轮王。「有铁轮应」,一个铁制的轮、一个圆的轮,好像车轮以的,是铁做的。这个「应」,就是自然的出现,不是自己造的,自然的就出现了一个轮、一个铁轮,那么就称他为铁轮王。

  「王二洲者,有铜轮应」,那么「王一洲者,有铁轮应」,那就是一个南赡部洲。若「王二洲者」,就是东胜身洲和南赡部洲,他会有一个铜的体质的轮出现,那就表示他是铜轮王。

  「王三洲者」,有一个银轮出现,那么就加上一个西牛货洲。

  「王四洲者,有金轮应」,有黄金性质的轮自然的出现了,所以就叫做转轮王。金轮王到什么地方去,这个金轮在前面走,转轮王想要到什么地方去,金轮就随你的意,就到那个地方去,就是在前面为前导。这种事情真是大福德的境界,会有这种现象。

  这个轮王有一个特殊的,和经论说另外叫做粟散王,就是小国王,他不是全部的洲,就是洲里面的一部分,某一个地区做王,那么他就叫做粟散王,就是小国王了;那么轮王就是大国王。这个大国王(注:疑为小国王)和轮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他一定以十善教化他的人民。说是做这个王,不是以十善教化人民,那就是有问题,你不容易统治。人能够修学十善,自然是和平的,容易和平;说是不用十善教化,那这地方烦恼、冲突、纠纷是多得很,很多很多的问题。这是第六十二、转轮王。

  辰十一、八位(分三科) 巳一、征

  云何八位?

  前面是「六十二种有情」。现在是第十一科,是有八个位。八个位是什么呢?

  巳二、列

  谓处胎位、出生位、婴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

  有这么八个位。这底下解释:第一个叫「处胎位」。「处胎位」怎么讲呢?

  巳三、释(分三科) 午一、处胎位

  处胎位者:谓羯罗蓝等。

  这我们前面讲过了,那就是处在母胎里面那个时候的境界,那叫做「处胎位」。

  午二、出生位

  出生位者:谓从此以后,乃至耄熟。

  「出生位」怎么讲呢?「谓从此后乃至耄熟」,就是从母胎里面出来以后,「乃至」到「耄熟」,这都叫做「出生位」。

  这个「耄熟」怎么讲呢?「耄」,就是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以上就叫做「耄」,就是老了的意思。这个「熟」字怎么讲呢?我费了很多的时间查字典,查这个「熟」字在这里怎么讲才对。通常说我们烧饭有生、熟;在这个地方怎么讲法呢?费了很多时间、精神、最后我知道这个字。「熟」者,甚也,就是老得很厉害了,叫做「耄熟」。七、八十岁了的人,八、九十岁的人,是老得很厉害了,叫「耄熟」。

  最初我想讲:这个「熟」,就是知识丰富的人,他寿命长,他世间上的事情经验太多了,有学问,很多的事情都知道,所以这个「熟」应该是知识丰富的意思;但是这里边似乎又不一定是这样,所以,可以包括这两个意思。一个是「耄熟」,年纪虽然很大了,知识特别丰富,所以他是有智慧的人,所以叫做「耄熟」。第二个意思是老,很老很老了,所以叫做「耄熟」,这么讲。

  午三、婴孩位

  婴孩位者:谓乃至未能游行嬉戏。

  婴孩是出胎以后,他逐渐的生长;但他还没有能够自己去玩、去游戏,还没到那个程度,这时候叫做「婴孩」。

  午四、童子位

  童子位者:谓能为彼事。

  「童子位者」是什么意思呢?「谓能为彼事」,就是说他能够自己出去跑、出去玩了,那么这叫做「童子位」。

  午五、少年位

  少年位者:谓能受用欲尘乃至三十。

  「少年位者,谓能受用欲尘」,他知道去享受色、声、香、味、触了。乃至到三十岁,这时候都叫做「少年位」,这说得很清楚,一点不含糊。

  午六、中年位

  中年位者:谓从此位乃至五十。

  从三十岁到五十岁,二十年的中年,中年是二十年。「从此位乃至五十」,这是「中年位」。

  午七、老年位

  老年位者:谓从此位乃至七十。

  又是二十年。老是二十年。

  午八、耄熟位

  从此以上,名耄熟位。

  七十岁以上,就是叫做「耄熟位」。

  这是人的一生从处胎开始,一共分出八个阶段,八个位次。

  我是感觉到《瑜伽师地论》,它说到什么事情都是很详细的,说得很微细,明明白白的说的。但是,有的地方在前文他说个题目,里面内容还没有说,你不要着急,下面有解释,这是这样的。

  辰十二、四种入胎(分三科) 巳一、征

  云何四种入胎?

  巳二、列

  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

  这又说到──这是第十二科,「四种入胎」。前面说是中有入胎,那一段经过也说得很详细了;但是,还有没说的地方,在这里补上了。这个入胎有四种情形。

  「一、正知而入」,就知道这个是父亲、这个是母亲,那么他入胎了。若知道是父亲、知道是母亲的时候,对父母都有爱心,止此而已;那就和前面这不知道父母的颠倒想有点不同了。

  「不正知住出」,入胎的时候知道;但是,住胎的时候、住在母胎里面的时候、从母胎出来的时候,这两段时间内不知道了。他不知道是住母胎、也不知道是出母胎,也不知道;这是一种入胎。

  第二种「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就是知道入胎,也知道是住胎;但是出胎的时候心里面就颠倒迷惑了,不知道是出胎。

  「三、俱能正知」,第三种不同就是:入胎、住胎、出胎,都是明明了了,知道是怎么回事情的,而不是迷惑颠倒的,这是一种。

  第四种是「俱不正知」,入、住、出都不知道,都是迷迷糊糊的,颠倒迷惑、种种的妄想,这样子。

  这四种入胎,谁是第一种、第二、三、四种呢?

  巳三、释

  初谓轮王。二谓独觉。三谓菩萨。四谓所余有情。

  「初谓轮王」,第一种是「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这是「转轮王」。「转轮王」这窥基大师说是金轮王,金轮王有有这种能力,「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第二个解释:其他的三种轮王也能这样子,也应该能这样子,也有这么说。

  但是,在《大毗婆沙论》里面说,初果、二果也能这样子,也是「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但是这个话是那么回事儿,我们不要误会,多数是误会了。应该不误会,是怎么回事儿?这是在中有的时候,不是你已经得了初果、二果。你这时候你这一生是得初果、得二果,那么你这时候来入母胎的时候,这时候还是凡夫,还没有得初果;但是你的善根是很有力量了,这时候是「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这是《大毗婆沙论》多出来一个解释,就是:是轮王、同时也是初果、二果圣人,他在中有的时候也有这种境界。

  第二是「独觉」,就是「正知入住,不正知出」,就是在中有的时候,他这一生得独觉;但是他这时候还是凡夫,在中有的时候还是凡夫,他能够入、住是正知,出是不正知的。

  第三个,是「菩萨」,菩萨就是说这第三阿僧祗劫圆满了的时候──这个说法也不一样,我们以后再说。菩萨这四种时候(注:口误。应为三种时候)都是正知的,在入、住、出这三个时候,他都是明明了了的。

  「四、谓所余有情」,第四个入胎就是「俱不正知」,入、住、出都不能正知,那就是其余的众生,其余的众生都是不知道的。

  那么这就是──因为什么能正知?因为什么不能正知呢?《大毗婆沙论》上解释、在《俱舍论》上也有解释。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福德大,福德特别大;第二个,就是佛法中栽培的善根,这个念、慧的力量特别强。戒、定、慧,你所修的念和慧,力量非常大,这个净业你积聚的力量大,你就能正知。

  我这么想:这个福德大了,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力量大、力量强。力量强的时候,他不容易动,他稳,他不是容易散乱,他就有事情的时候,他这个识面对境界的时候,他稳重,所以他能正知;但是,他在佛法的念、慧不够,也止此而已,就是能正知,而不能够……住、出就不正知了。但是初果圣人的念、慧──福德不见得有转轮王那么大;但是他念、慧的力量强,他也能够正知,但是住、出就不能。

  这个独觉念、慧的力量就更强了;乃到到菩萨就是更强了,所以他能够入、住、出都能正知。这样说是什么呢?这表示说:初果他没得初果的时候,在凡夫的时候,要得初果,还没得初果这个时候──去投胎能正知,这是入;住、出就迷惑了。若是已经得初果,就没这问题了。已经得初果,他三时都是正知的。所以,下面说是入、住、出都是正知的这个菩萨,就是十地菩萨,都是入圣位了,都是正知的。就是圣人,已经得圣道的人是没有隔阴之迷的。说「初果还有隔阴之迷」,这句话有点问题。已经得初果了,他没这种事情。你看《俱舍论》、你看《大毗婆沙论》,他说得很明白的。所以,这个念、慧的力量,就是能保持正念,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心里面不颠倒,那么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印光老法师的文钞上常提到有四料简,就是这个永明延寿禅师说的四料简:『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阴境」是什么?「阴境」就是中有,这个中有去投胎的境界。这境界一现前了的时候,「瞥尔随他去」,一下子就糊涂了,就投胎了。糊涂什么?就是颠倒了、迷惑了。所以自已用功修行,你常常要修不净观、修数息观、修四念处,破自己内心的迷惑颠倒,内心就是正念强起来了。强起来不迷惑颠倒,这就没有这个问题,自然是没有这个问题了。所以你不修四念处,不修四念处不行,不修四念处你就容易迷惑颠倒,不行的,你站不住,这风一来你就倒了,所以这个修行一定是常常这样子用止观常常来调伏自己才行的。

  辰十三、六种活命(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六种活命?

  这是第十三科,有「六种活命」。我们在这世间上生存有六种形式。

  巳二、列

  一、营农。二、商贾。三、牧牛。四、事王。五、习学书算计数及印。六、习学所余工巧业处。

  第一个是什么呢?「营农」,就是种田去维持生活,这也是很好的。

  二、是「商贾」,行商作贾,也就是这么分别吧!作生意这件事。

  第三是「牧牛」,牧牛也能发大财的,这件事这也维持生活。

  第四是「事王」。「事王」,现在的话就是在政府里做事情,公务员。

  第五是「习学书算计数及印」,这就是学习各种学问。你欢喜做律师、做工程师、做会计师,做这些事情。「及印」,这个「印」应该是刻图章、或者这一类的事情,这些工艺的事情。

  六、「习学所余工巧业处」,可以学习前面已经说的「书、算、计数、及印」,还有其余的,现在这个世界是更多了,工巧的事业,那么也可以维持生命。这是六种活命。

  辰十四、六种守护(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六种守护?

  巳二、列

  谓象军、马军、车军、步军、藏力、友力。

  「守护」有这六种。前四种:「象军、马军、车军、步军」,这是古代的,现代是更多种军了。现在应该还有个炮军、还有空军哪!很多了,这个保护自己的力量是比以前大了;但是并不见得安全。这是保护的力量。

  这第五个保护的力量是「藏力」。这个「藏」什么呢?就是阿赖耶识这个「藏」,就是我爱,就是这个「藏」。执着有我、执着有我所,那么就是「藏」护。保护我所有的,就是保护我所;保护自己,那么执我。这个「藏」有这个意思。

  「友力」,就是自己有亲厚关系的人,也关心你、也是能保护你。那么这是有「六种守护」。

  辰十五、七种苦(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七种苦?

  这是第十五科,「七种苦」。那七种呢?

  巳二、列

  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这「七种苦」。

  「生苦」,每一个人自己都经过了;但是不大知道,迷迷糊糊、不大知道。这个「老苦」,年轻人也不知道,到老的时候才知道。这「病苦」,可能谁都会有病,会知道。「死苦」,只是推想死会苦;但是,还没有经验的时候还不知道。

  但是「怨憎会苦、爱别离苦」,可能会知道,也可能还不知道。所以这件事,我们刚才说,明知道运动可以减少病痛;但是,还是不愿意动,那么这是一件事。这个「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这个事情,我认为这里边与智慧有关系。如果你的智慧高一点,就没有怨憎的问题。和任何人的关系保持正常,自己说话要谨慎,就是偶然的有错误了,你立刻向人道歉,就把这件事情疏解了,你不要叫它因小而大,逐渐地严重起来,那就变成「怨憎会苦」了。所以,这个与自己的行为有关系,这个「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也是一样,人与人保持正常就好了,不要太过;太过了就有问题,他就不正常了。

  「求不得苦」,就是把这六种苦之外,其他剩余的,你有所求而不能成就,那就是苦,也是苦。或者说,这是求财富而不能得,「求不得苦」。

  我们通常说是八苦,另外还有一个五取蕴苦,这五取蕴苦这里就没有说,没有说五取蕴苦。《披寻记》上说,因为这七种苦,任何人──不必一定是佛教徒,非佛教徒也一样会感觉到苦,这是容易明白的事情,就说。五取蕴苦不容易明白的,它的境界比较微细,不容易觉知,所以就没有说这件事。但是,苦这件事,明白一点说,究竟是怎第一回事?就是内心的执着,所以有苦;如果你不执着,没有苦。你若不执着,当然这种人也可能会有病,有病就是苦;但是你不执着,苦即非苦。

  譬如说色界天上的人,他那种人、那个身体也是四大;但是和人间四大不一样。色界天上的四大:地、水、火、风,和人间不一样。其中的微妙我举一个例子。譬如说天眼通,我们现在就说是肉眼,也是地、水、火、风组织成的眼;但是这种力量,也就是像我们现在的这种境界,能看这么远,这个视力就是这么大的功能。但是你若修了禅定,得到了天眼通的时候,就是你的眼睛上有了色界天的四大了,色界天上的四大,在你眼睛的周围。这个时候,你的眼睛的观察的力量就不得了,能看见很远很远的地方而无障碍,天黑了也不能障碍,远不能障碍,高山、大海都不能障碍,就直接可以看过去。你看!这色界天上四大的力量就这么厉害,就是那么厉害!

  所以色界天上的人,那有这些苦呢?没有「生苦、老苦、病苦」,都没有;但是也要死,我看,死他可能还是苦,色界天上的人,因为他也知道:若弃舍了他这样的自在的境界,就是要堕落下来。他就是能够修行,比如初禅,在初禅天的人,他若继续修行可以得二禅,那么从初禅天死了,可以到二禅去,二禅继续修行可以到三禅、四禅,乃至到非非想天也可以的;但是到了非非想天,终究也要死,死了就不能再向上了,就到此为止,只有向下来。因为什么呢?因为他不知道学习佛法的无我观。我们如果若是特别的去注意一下,这个非非想天是怎么回事,就会影响你学习佛法的修行,应该怎么修行才是对的,都会知道的。

  非非想天,看那种情形,天台智者大师──我以前也说过,这《释禅波罗密》也说过,非非想天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非想、非非想,那东西究竟指什么说的?就是那一念心而已,那一念灵明的心。一切法都是空了,唯有这一念灵明的心常住不灭,他的想法就是这样子。而这个智者大师说什么呢?用一句话:『真神不灭』。真假的真;神,就是鬼神的神,神通的神,『真神不灭』。「真神」是什么?就是我。也就是谁是我?就是那一念心,他执着那一念灵明的心:「这是我!我是常住不灭的,其余的一切法都是空的。」他能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样子常住不灭。非非想天就是这么回事。

  那么这样,你要自己想一想你的修行,你怎么修行的?说我就是一天的静坐,静坐使令这一心明静而住,那么达到最高的就是这样子。很容易的你会理解到:不修无我观,不能得圣道,你最多到非非想天;你连初果都不能得。所以我们要学习佛法;学习这个非非想天不是佛法,但是你对比起来,你才知道:佛在《阿含经》里面、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在《大智度论》里面,重视无我观的原因,就知道了,为什么要重视无我观?因为你若不修无我观,你不能了脱生死。说二乘人不修法空观,他还能了生死,因为他修无我观;你若修法空观,而不修无我观,你不能了生死。所以《阿含经》上提到这件事,你修法空,观一切法,这个也空了。譬如说这个色界定,把欲空了,欲界的欲空了;那么二禅,就把初禅的觉观也空了;三禅,把二禅的喜也空了;到四禅,把三禅的乐也空了;那么到了空无边处定,把色空了;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把以前的这一切统统都空掉了,最后就是「唯我不灭」,不就是这个意思嘛!

  所以,从这里发觉了一件事:不修无我观不行!你若读《阿含经》很明白的知道不修无我观不行。佛就说: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眼无我、无我所;耳、鼻、舌、身、意也是无我、无我所;一切法无我。所以,小乘人他对这种事情……,这么修行的确是可以得圣道。但是他若读《金刚经》,自然也是相应的。《金刚经》也一直是说无我;但是,《金刚经》是大乘发无上菩提心的人。所以那小乘学者若读《金刚经》,大乘佛法和小乘根本上无差别,怎么能会不相信大乘呢?不可能的嘛!所以你若是读了《金刚经》、读了《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也都是相通的,也没有矛盾,只是一个大悲心不同了,不入无余涅槃。

  你不入无余涅槃这件事,小乘佛法的学者应该恭敬尊重这件事的。因为不忘一切众生苦,不能入无余涅槃,这是对的。这样说,小乘佛教学者也一定会发无上菩提心,那么就是小乘、大乘就是统一了,是没有障碍的。

  我这是越说越远了。我说这个「七种苦」,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执着。执着,其中一个主要的就是执着我。你不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色、受、想、行、识──色,是因缘所生;受、想、行、识也是因缘所生;乃至非非想定也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就是无我了。你能知道观察一切法因缘所生、是毕意空的,就没有苦了,就能解脱苦。不执着,明白点说就是要修无我观。

  现在发觉:我们说我执、法执,说无我,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这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阿含经》这么讲,乃至《瑜伽师地论》,乃至到《大智度论》也都这么讲。但是,这个法执,在《大智度论》一个讲法,到《瑜伽师地论》讲的就不一样了,讲的不一样。我执是大家都一样,法执是不一样,讲的不同了。我们学了这个《摄大乘论》,从《摄大乘论》上也应该发觉这件事。但是我们若不特别的提出来说,还不见得明白。

  就说到这里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