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一)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须陀洹能这样想:“我证得须陀洹果”吗?已证阿罗汉果的须菩提当然明白,真正证得须陀洹果的人,肯定不会这样想。“作是念”,是这样想、起这样的念头、这样认为之意。
为什么?梵语须陀洹,意译“入流”、“预流”,即初次进入圣者之流、位列圣者之流,又称初果,为小乘由见道位入修道位的圣者,永断身见、疑、戒禁取见三种见惑(“三结”)——即见解、世界观上的错误执着,永不堕三恶道,死后最多七返生于人、天中,最后必证阿罗汉果。须陀洹又称“抵债”,大盖有以所见道抵消宿世所欠的债,或于七反生死中主要偿还业债之意。须陀洹分向与果二位,须陀洹向为见道位,初证法性,得对欲界四谛及色界无色界四谛的八种忍,对四谛深信无疑,得“法眼净”,在般若经的通教十地中为第三地,叫做“八人地”,“人”即“忍”。须陀洹向又分三种或三个阶梯: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脱。须陀洹果则入修道位,断尽三界见惑凡八十八使(种),得三界四谛的八种智,可以比较熟练地用此智断烦恼。
须陀洹虽然入圣者之流,而实际上无所入。因为既无所入圣流须陀洹果的实体,也无能入之自我的实体,所谓得须陀洹果,实际无所得、无能得。须陀洹见道,所见即诸法本来无我,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皆空无自性,没有能见所见、能得所得的实体,因为照见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空,皆非我,所以在见道入流时,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这种心与诸法无我的实相相应者,叫做须陀洹,只是假名为须陀洹而已。
因此,如果有人自称“我开悟了,我见道了,我得须陀洹果”,那么就证明他并未开悟见道,并非须陀洹。因为真正的须陀洹证得无我,不会常想着我是须陀洹圣者,别人是凡夫。连自我都不见,只见诸法无我的实相,哪里还会执着须陀洹的假名?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佛又问须菩提:你认为斯陀含可以这样想:我证得了斯陀含果吗?须菩提当然回答:不可以。为什么?斯陀含,意译一往来,即须陀洹继续进修,断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烦恼轻薄,死后上生欲界天,然后再下生人间,在天上人间往来一次,就必定证得阿罗汉果。而所谓一往来者,实际上没有一个斯陀含圣者的实体、自我往来于天上人间,只是就众生世俗认识的惯例,假名为一往来。
斯陀含也分向与果二位,斯陀含向依所断欲界烦恼的多少,分为两种:仅断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三品者,称三生家家,意谓尚须于人、天中各受生三次;断欲界思惑前四品者,称二生家家,意谓尚须于人、天中各受生二次。断欲界修惑中前六品,则为斯陀含果,仅于天、人中一往来便可证得阿罗汉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又问须菩提:你认为阿那含可以这样想:我证阿那含果吗?须菩提当然回答:不可以。为什么?阿那含,意译“不来”,即断尽欲界烦恼,不再来欲界受生,叫做不来。而实际上没有一个不来人间受生的阿那含之实体,只是就众生世俗认知的惯例,依世俗谛,假名为不来。
阿那含圣者成就禅定,灭度后往生于色界四禅天中的“五不还天”,亦称“五净居天”,意谓这五天唯有阿那含圣者居住,没有凡夫。五不还天为: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此五天横列于四禅天,以下诸天仅闻其名,而不得见。最上之色究竟天,梵语名阿迦尼吒,也是三千大千世界天主大自在天及报身佛所居之处,然阿那含不能见报身佛,唯第十地菩萨能见。
阿那含也分向与果二位。阿那含向断欲界九品思惑中的七、八品,尚须于欲界天中受生一次,称为“一间”,意谓间隔一生而证阿那含果。断尽欲界九品烦恼则入阿那含果位。阿那含果又按所断烦恼及根器利钝,分为五种般,般,为般涅槃之略:一、中般,死后于中有之位即断尽烦恼而入涅槃。二、生般,生于色界后,不久即断尽烦恼而般涅槃。三、有行般,生色界天后,须于彼天长时勤修,方能断尽烦恼而入涅槃。四、无行般,生色界天后懈怠不修,经过长时间,自然断尽烦恼而解脱涅槃。五、上流般,生于色界后,须从下层天修持逐级生上层天,最后方能断尽烦恼而入涅槃,此中又分乐慧,乐定二种,乐慧者生于色究竟天而入涅槃,乐定者生于无色界之顶非想非非想处天而入涅槃。二种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遍没般三种。又,入灭尽定,证得如涅槃寂静乐之不还果者,称为身证或身证不还;得不还果后再生起欲界烦恼而自退堕者,称为离欲退。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佛又问须菩提:阿罗汉能这样想:我得阿罗汉果吗?须菩提当然回答:不会。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实我或固有不变的实法叫做阿罗汉。阿罗汉,简称罗汉,意译“无生”,又译为“杀贼”、“应供”、“无学”、“真人”等,为声闻乘极果,这种人已经把继续生到人间及天上、地狱等三界五道的因完全断尽了,不会再生,经中称“不受后有”,有,为存在,不再轮回,因此也不会再死,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佛法修证,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结构的自我改造,是用如实知见的智慧,自己改造自己的心灵,把一个天生自然产生烦恼的心理机制,改造为自然不产生烦恼的心灵机制,改造成不被任何烦恼污染的清净心,具有这种清净心的人就叫做阿罗汉。
证得阿罗汉果是非常实在的一件事,严格的说,并不是一种宗教,因为人的心理是可以自我改造的,用如实知见的智慧经过修行,可以把烦恼断尽。当时佛的很多弟子都证到了阿罗汉果,据载,阿罗汉里面最杰出的有1250人。他们证得阿罗汉果的时间,大部分也并不长,有的几天就证到了,有的几个月证到,有是十几年证到。佛说了《阿含经》以后,大部分的弟子都证到了圣果。然后,就跟上完中学、中专一样,有了知识,可以工作了。一些阿罗汉不想再进修了,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死已经了脱了,已经度到了彼岸,目的地已经达到了,经中称为“所作已办”。
阿罗汉也分为向、果二位。阿罗汉向,指阿那含继续进修,入于阿罗汉道,趣向于第四阿罗汉果。阿罗汉果,指已断尽三界一切见惑、修惑,永入涅槃,超出三界,不再生死流转。
阿罗汉果依其根性利钝及所证深浅,分为三种或六种。
三种者:仅以所证智慧断尽三界烦恼者,称慧解脱阿罗汉;断尽烦恼,并成就禅定特别是灭尽定,具六神通者,称定慧俱解脱阿罗汉,简称俱解脱,亦称大阿罗汉;俱解脱并得四无碍解,通达佛法一切文义而善于说法者,称无疑解脱阿罗汉。据《增一阿含经》,当时佛的阿罗汉弟子中,有三分之一为俱解脱,三分之二仅得慧解脱。
六种者:第一退法阿罗汉,遭遇恶缘容易退失所证果位。第二思法阿罗汉,因畏惧退失果位而想自杀以保果位。第三护法阿罗汉,能守护所证不致退失果位。第四安住法阿罗汉,不退不进而安住于所证果位。第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能迅疾精进而达不动法。第六不动法阿罗汉,永不退失所得果位。六种中前五种属于钝根,第六种为利根。
六种阿罗汉加前三种,为九种阿罗汉,亦称“九无学”。
无论哪种阿罗汉,都实证诸法无我的真如,不见有何实体为自我,有何实体为阿罗汉。所谓阿罗汉,只是一个如实知见诸法无我的清净心而已。须菩提是大阿罗汉,当然不会想着“我是大阿罗汉,我得阿罗汉道”,如果他这样想,那就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不是阿罗汉。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曾经称赞须菩提,说他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如果是凡夫,受到佛这样的赞叹,就会自我认可,会骄傲得意。然而须菩提不是这样,他明白佛这是就世俗谛而假名说,他并不想着“我是离欲阿罗汉”。如果他这样想,佛就不会说他是“乐阿兰那行者”。正因为他虽然行阿兰那行而实际无所行,不见能行此行的自我,不见所行及所行的果报,佛才说他是乐阿兰那行者。无诤三昧,是一种住于与诸法毕竟空的真实相应而与人无诤的禅定,三昧亦作三摩地,意译定。入这种定,因为无我无人,所以没有嫉妒,不傲慢,自然等视众生,慈愍众生,其定力具有影响他人不起嫉妒、诤论的力量。须菩提不但成就这种定,其无诤三昧定力,在人间佛弟子中最为第一,而且常修无诤行,在日常生活、待人处事中,无我无诤,保持无诤心,受到佛的表扬,说他是乐于修无诤行者。阿兰那行,意译无诤行。
无诤三昧,是圣者必修的一种定,因为若证得圣果,难免被人特别是被同修嫉妒,若因嫉妒而诽谤,则导致别人犯诽谤圣者的重罪而堕地狱,所以需要修无诤三昧,不令别人对自己起嫉妒心。须菩提,可谓成就无诤三昧、无诤行,改造人格的典范,他虽然生来智慧过人,而生性多嗔恨,脾气很坏,暴躁多怒,得罪了好多人,遭众亲友讨厌唾弃,出家后,佛为他说嗔恚过患,他悔过忏罪,修行不久,便证得阿罗汉果,人格大变,慈悲温良,没有瞋恚,特别成就无诤三昧,乐于无诤行,与世无诤,成为一个人见人爱、受人尊敬的圣者,提供了一个以佛法的智慧自我改造、优化人格的榜样,所以佛表扬他,以作示范。
以上四种圣者,皆实证空性,然前三果虽然见道,都断了分别所起的见惑,即见解、世界观上的妄执,尚不能任何时候都与空性相应,未能断尽思惑及俱生的我见我执,《八识规矩颂》谓之“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不仅欢喜地(初地)菩萨如此,七地以下菩萨及声闻乘初果、二果、三果亦皆如此。说他们不作证得果位念,只是就其见解而言。到了第四阿罗汉果,我执断尽,任何时候都自然与空性相应,才任何时候都自然不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原标题:传承-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
文章转自:禅宗文化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