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心法师:由《金刚经》说无我

  2500年前,在古印度的舍卫国,释迦牟尼佛与须菩提等弟子有一场精彩的对话,谈论的主题是“如何修证成佛”。这场对话被记录下来,流传翻译到中国,它就是《金刚经》。

  《金刚经》在中国佛教界,弘扬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被誉为是修行的指南,开悟的钥匙。尤以唐宋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本经结有深厚的因缘。传说六祖慧能,就是听了本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

  金刚经所说的佛法,即是广大无外,又是至高无上。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这是金刚经宣告的。所以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 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此可见,释迦牟尼所说的佛法,再也没有超过于《金刚经》的了。

  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以此为大,以此为最上,是否别的佛,十方世界的佛,过去未来的佛,有更上乘的佛法,胜过此《金刚经》的呢?《金刚经》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明白的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佛法,再没有出于此外,超乎此上的了。

既佛及佛法皆从此经出,《金刚经》告知我们的佛法是怎样的呢?

  《金刚经》中有纲领性的话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家知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为无上正 等正觉,也就是成佛。要成佛,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修行。所谓修行,修是修改,行是行为和习气;修改我们不好的行为和不良的习气就是修行的字面含义,在诸多 行为习气之中,最大和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我执。记得美国教育家卡耐基在《人性弱点》一书中提到,美国电信部门对用户的调查之中,在电话里用字最多的一个字 就是--我。人人皆以”我“为尊,我的一切最为重要,他人皆在其次。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说法,大都基于众生我执而展开的,因此许多经典都可以看至破”我 “的文句和内容。菩萨是学佛的,发心学佛而未成佛,名为菩萨。《金刚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 来说名真是菩萨。“这都在明白的告知我们,佛法的中心是无我,佛之所以称为大觉,是觉无我。要成佛必修学无我。

  我,梵语Atman,音译阿特曼,原意为”呼吸“,引申为自我、自己、本质、第一、主宰等义。无我,简要的解释是:无论我们的身心还是外在的世界都在不停地运动,新陈代谢,本质无有恒常不变的自我,同时也是无法和无能力主宰的。

  再从中国人的心态和象形文字宋解释一下”我“字的含义。我字拆开,左边是”手“,右边是”戈“,手里拿着一把戈就是”我“。戈本身是古兵器 名,后引申为战争。有人说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从某方面讲具有一定的道理:但很少人提到”战争史“的起因,其实就是左手右戈的”我“。

  《金刚经》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 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再说: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又说:”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 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能如实信解此经者,其人无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相反,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受。可见《金 刚经》所讲,就是令人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此经多处以布施较量受持此经功德,其中有一处说:”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 萨所得功德。“什么是忍呢?经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不惊不怖不畏,此即是忍。然是其人闻是经而如宝知解无我 义。若无所知,是不能有惊怖畏的;众生一向执我,念闻无我,故惊怖畏。若谓此身心非我,自有真我在,则不会惊怖畏的。如实知无我,更无真我,而能不惊不怖 不畏,是则为忍。经中佛自说:”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 相,应生瞋恨。“于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在割截身体节节支解时,也能不生瞋恨,何况其它烦恼。故般若波罗蜜为第一波罗密。

问:小乘说无我,大乘应说我法二空。若但说无我,岂不同于小乘?

  答:部派佛教小乘学者,着重说无我,有的于法空忽略了,闻者执我无而法 有。大乘救其弊,故说我法二空。此金刚经之说无我,是深入的明无我究竟义。他不但人无我,亦是法无我。经说:”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 法相。“说:”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说:”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我是自己,无我是无自己。声情无自 己,无情执法亦无自己,一切法无我,一切法皆无自己。故说:”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客观世界无我,说:”如来所说三千大世界,则非 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主观的内心同样非我,说:”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 心.所以者何?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以此故,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说:“无有法名为菩 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说:“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说:“不可以身相 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怎样见如来呢?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佛不是自己也说有我吗?是,但是,要知道,经说:“如来说 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问:世间不是也讲无我吗?无我不是佛教之特色。

  答: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世间有智慧有道德的人,都认识到自私自利的害处,纵观历史,横看世界,能载入史册、百世流芳者,无不对人 类有所奉献。把人类幸福放在自己幸福之上、把民族命运放在自己命运之上、把国家事业放在自己事业之上、把别人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范仲淹之所以是名臣, 因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之所以称为国父,因为有“天下为公”;白求思之所以值得学习,因为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因为人类 是群居的,有社会组织的,不能不有公共的道德,要求天下为公,希望大同世界。主张大公无私,甚至舍已为人,然而这是以自己为群众中之一,是有我,不是无 我。他们虽然没有证到佛教无我的境界,不过要人类之间,互助互利,共同生存而已,是一种忘我的精神,但也难能可贵,值得世人共赞。哲学也讲无我,宗教也讲 无我。他们悬想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我,其大无外的真我。小我可同化于其中。他们感到此自我之虚幻,希望归入真我之中。

  他们用静坐冥想禅定的工夫,在内心中追求不可思议的境界。哲学是理想的、玄想的,宗教是神秘的、信仰的。各种不同学说,虽然变形易色,其为有实体的我,则同归于一。佛教以外,是没有真正无我的。

  金刚经是彻底无我的,世间法无我,出世间法同样是无我。故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说:“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即又说:“佛说 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说:“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 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之成佛,是否有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说:“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法无找,是三法印之中心,不要认为大乘一实相印,实相与无我不同,实相是般若所登,经 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挣,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接着即说:“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实相也是我的,不要 认为实相是我。

  一切法无找,无我即是无自体,那么,一切法即非一切法,还有什么呢?这不是抹煞事实吗?事实是不可抹煞的,也是不能抹煞的,一切法无 我,还有什么?金刚经不是抹煞事实,而是要我们正视现实,不要错误执着。金刚经很明白的告诉我们,最后,还有譬喻作了一四句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 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众生无菇无明,我见太牢固了,认为一切法如幻,我们的心也是幻,般若空了一切法,空了幻心,是为了显露真心,有真心而后有幻心,而后有 一切幻法。不!金刚经是不许可空了幻心、有不空的真心的。何以见得。金刚经明明说:“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你认为这是说众生心,众生心是幻心,别有真心吗?这里说如来悉知众生若干种心,是如来用什么知的?佛问须菩提,如来有肉眼不?有天眼不?有慧眼不?有法眼 不?有佛眼不?须菩提皆答有。如来有这样的眼来知众生若干种心,而后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彊。 你用什么眼来知有真心的?不要妄谈般若子!经说:”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又说:”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的人是不能于金刚经如实信受理解的。

  要知金刚经的无我教义,不能向外看,即使外面全部空了,连虚空也空,自我还是存在。你首先要返照自己的我在那里,才可能明白无我。欲扭转 这根深蒂固的老习惯是极大难事。放下胡思乱想,虚妄分别,虚其心的多多读诵《金刚经》,久久自能生出一股力量,冲击自己的我见。释迦牟尼佛所以不厌其繁的 用大量篇幅一次又一次的劝人读诵受持,这是予人们以入门的善巧方便。清净你的心,虚心的读诵吧!不要妄生知见,不要固执自我。我们应当不执成见,翻覆熟 读,融会贯通。《金刚经》用这五千字组成文句来表达。我们要不增不减的就这些文句中,了解他的意义,寻求他的旨趣,佛法不离世间法,让我们一起先从忘我做 起,放下手中之戈,持起智慧之剑’从生活与实践出发,多牺牲一点小我,多献出一片爱心,为建设一个温暖、和平、安详的大家庭献出一份光和热,最终与众生携 手共登涅槃城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