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孝子哭丧时手里拿根白纸棍,有啥讲究
人和其它动物一样,生命是有限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然而,人是一种有语言交流、有文明举止、有思维能力、懂得感恩的一种高级动物,因此,老人过世后,孝子们都会把丧事办的隆重一些,以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
在农村丧葬习俗中,人们会见到孝子在出丧时,手里都要拿一棍糊了白纸的棍子,这有什么讲究?别的人要不要拿呢?
孝子手里拿的这白纸棍在民间称安杖棍,也称哭丧棒。哭丧棒”一般长一米左右,材质的使用较为复杂,南方地区,用竹的较多,北方地区,使用高粱秸秆或柳木的较多。
从形状、材质和丧事功用上讲,”哭丧棒”应该是从古法丧礼的”杖”发展演变而来。《仪礼·丧服》有:丧服,斩衰裳,苴绖(jū dié)、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这就是丧礼最重的一等斩衰三年男款孝子丧服全套的基本款式和套式。这里的杖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安杖棍。
其实,以前的人们至所以用杖,是因为古代的孝子有守孝三年的说法。一个人服孝三年,可想一个人常常处于悲痛之中,身体肯定衰弱不堪,走路都很困难。杖就是以扶持孝子所用的拐棍而已,所以称安杖棍。这样看来,处于古代的社会也只有孝子才拿安杖棍。
按说杖不属于丧礼的仪式,这是后来,人们通过长期的演变而成了丧事中特有的一种仪式。安杖棍也就成了丧事中孝子哭丧时不可少的一种标识。也因此,人们常常称这为哭丧棒。
哭丧棒的使用,在以前应该仅限于守孝三年的孝子使用,以前的女性是不用杖的,大概这也和古代的男尊女卑有关。
在现在的丧葬中,杖的使用既已演变成了哭丧棒,又是孝子贤孙的一种象征服孝礼仪,如今男女平等,处于一种象征性的礼仪,孝子贤孙孝女孝媳是都要使用的。
哭丧棒既然是一种象征的仪式,而又成了丧事礼仪的一部分。所以,哭丧棒的长短粗细没有一定的规定,一般不超过一米长,这样既轻巧,又方便提拿。所以一般都用高粮秸杆在外面包粘剪成条状的白纸制成,在搭好灵棚后孝子们使用。那么,具体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什么时候弃掉呢?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许因地方不同而不同。在小编的家乡,一般来说,如果谁家有了丧事,在入殓以后,搭好灵棚丧事仪式祭拜开始时,孝子贤孙、孝女媳妇上庙、取魂、下葬等这些来回的走动中是都必须要持哭丧棒的。
因为哭丧棒是一种礼仪,又是孝子孝孙的身份标志,所以,凡是直系的孝子贤孙不分男女,是都要持哭丧棒的,别的旁孝或客人是可持也是不可持的,都无所谓。
不过,在下葬去墓地时,不管哭丧棒的数量多少,是都要一根不剩地全部拿走的。据一些老人迷信的说法是,如果不全部带去墓地,不吉利。当然,这也是一种俗信,具体是吉是凶,咱们这里也用不着去深究。一般情况下,主人家有丧事,哭丧棒数量的多少,在制作中执事人员也都有一定的计划,是按孝子的人数多少而制的,都不会数量太多。
孝子手执哭丧棒前面引路,众孝既客人后面跟随一起去墓地,待逝者棺木下葬,也就该弃掉哭丧棒了,一般扔进墓坑随棺木一起埋入墓穴之中,也可随纸屋、纸钱一起烧掉。当然也有因悲痛而忘记弃掉的,就最后插在坟头。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