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9)

  午二、显因果相

  由第二颂,显因果相。

  这是第二科。一共有十八个颂,显无我的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五颂明因果」。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义」,第二科是「别释颂」。「别释颂」里面分三科,第一科「释通疑难」,「释通疑难」这一科昨天讲过了。「因道不断故,和合作用转,从自因所生,及摄受所作」,这是「释通疑难」。现在是「第二」个「颂」,是「显因果」的「相」貌。这第二个颂就是:「乐戏论为因,若净不净业,诸种子异熟,及爱非爱果」,这是第二个颂,显因果的相貌。

  《披寻记》五九三页:

  由第二颂显因果相者:此释乐戏论为因等四句颂。乐着戏论与诸种子异熟为最胜因。净不净业,与爱非爱果为最胜因。此中诸种子异熟,谓即所得自体。爱非爱果,谓即族姓、色力、寿量、资具等果。义如意地中说。(陵本二卷一页)

  「由第二颂显因果相者:此释乐戏论为因等四句颂」,解释这四句颂。四句颂里面第一句:「乐着戏论与诸种子异熟为最胜因」,这个「乐戏论」,就是乐着戏论;就是我们凡夫众生,就是欢喜戏论,这个虚妄分别种种的语言文字,没有真实的道理,这都叫做戏论。在佛法里面现成的名言叫做名言种子;名言熏习和我执的熏习,这两种就是「乐戏论」。名言就是语言文字这一部份,这个我执的熏习就是执着我,心里面有这样的分别执着,在阿赖耶识里面也就熏习了种子了;这两种熏习都叫做「乐戏论」。「乐戏论为因」,「为因」,为什么因呢?就是为「诸种子异熟」,这个「诸种子异熟」,「诸种子」就是一切法的功能,能现起一切法的功能叫「种子」。这个「异熟」就是阿赖耶识;能藏一切法种子的阿赖耶识,它以谁为因呢?以「乐戏论为因」,这些为阿赖耶识的因;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戏论,阿赖耶识就没有了。

  「若净不净业」,这底下第二句:「净不净业,与爱非爱果为最胜因」,这是《披寻记》的话。这个「净不净业」,这个「净」就是善业,「不净」就是恶业,这两种业力为爱非爱果做因,这个清净的善业为可爱的果报做因,不清净的罪业就为非爱果做因,是这样意思。「此中诸种子异熟,谓即所得自体」,这个「种子异熟」这句话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生命体,我们这个生命的体性就是能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以它为体性的,就是所得的自体。「爱非爱果,谓即族姓色力」,我们得的这个身体的果报,你是那一个「族」、那一个「姓」里面。「色力」,就是你的身体的健康、或者不健康。「寿量」,或者是长,或者是短。「资具等果」,你得到的这些五欲的境界,你所用的资具,穿的衣服,饮食、房舍,就是这些资具,这些就叫做「爱非爱果」。「义如意地中说」过了。这一个颂是解释完了。

  午三、显起我倒(分二科) 未一、总标义

  由后三颂,显于无我诸因果中起我颠倒。此中显示彼所缘境,彼所依止,彼因彼果。

  「由后三颂,显于无我诸因果中起我颠倒」,一共是五个颂,前两个颂解释完了,现在说后边的三个颂。这三个颂里面说的什么义呢?就是「显起我倒」,表示众生生起我的颠倒;没有我,执着有我,这叫做颠倒。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义」。

  「由后三颂,显于无我诸因果中起我颠倒」,在诸因果中是没有我的,而起我的颠倒,后边三颂就说这样的意思。「此中显示彼所缘境,彼所依止,彼因彼果」,这三个颂里面就说这件事。「彼所缘境」,你这个我见所缘的境界。「彼所依止」的,依止什么而生起我见呢?还有它的「因」,它的「果」,说这个意思。这是标它的大意。

  未二、别释颂(分三科) 申一、显彼缘境

  初颂显示彼所缘境,自内所证,无色难见,难可寻思,故名无色。经说色相为寻思故,难说示他,故不可见。

  「初颂显示彼所缘境」,这是第二科「别释颂」,解释这三个颂。分三科,第一科,「申一、显彼缘境」。「显彼缘境」就是:「依诸种异熟,我见而生起,自内所证知,无色不可见」,就是这个颂。

  「依诸种异熟」,就是阿赖耶识为所依,就是能含藏一切种的异熟就是阿赖耶识。「我见而生起」,就是依阿赖耶识生起我见。我们的生命体,这个四大的身体随时的有变化,或者健康,或者是不健康,当然它不是主要的体性;主要的就是我们的内心,我们的生命体以心为主。心有两种,一种是有间断的,一种是不间断的,有这么两种心。譬如说我们的眼识也是有间断,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个识都是有间断的,前五识很容易知道,它不是相续地发生作用。这个第六意识,我们如果不睡觉的话,它常常的分别,我们也能感觉到;但是你若睡觉的时候不做梦,第六识也不活动了,第六识也有间断了。那么谁是不间断的呢?就是阿赖耶识。你睡觉也好,你不睡觉也好,阿赖耶识是相续不间断的,它那个明了性是非常的微细,我们自己都感觉不到。所以我们睡着觉了,什么也不知道,但是这个人不是死人,还是活人。为什么这个人是活人?你什么都不知道了,为什么说是活人呢?因为阿赖耶识还在。你这个睡眠醒了,前六识又活动起来了。这样看呢,就是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的主体。

  「我见而生起」,就是以阿赖耶识为依,生起我的执着,执着阿赖耶识是我。执着阿赖耶识是我,我们在《成唯识论》上说得非常的明白,这个阿赖耶识有见分、也有相分,它有明了性,就是它的见分;但是它所明了的就是根身器界,是它所明了的境界。这个能明了的见分,假设你常常静坐的时候,你静坐打瞌睡,你是不知道了,如果你打妄想,你也不感觉到有什么事情;如果你得到明静而住的时候,八小时一念不生,明静而住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你有一个心是常住不变的。实在这个第八阿赖耶识你还是体会不到的,但是可以意会到,意会到这个心是常住不变的,但是这个是阿赖耶识。阿赖识实在不是好东西,你认为它是你的,「这是我」,那是搞错了。所以这个地方说:「依诸种异熟,我见而生起」,你若常常静坐的时候,你能够有相应的时候,感觉到有个明静而住的心,你心里就会想:「哦!原来这个就是我」,那么这样子就是我见而生起。

  「自内所证知」,这个「自内所证知」,这个说法是第七识的境界,当然也包括了第六识。第六识,譬如说我们静坐的时候,感觉到也不昏沈、也没有妄想,心里面明了而寂静,常住不变。那么第六意识,假设你不听闻佛法的话,你可能就想:「喔!这个就是我」,这样子分别,那就是第六识的。现在这里说「自内所证知」,主要是指末那识,第七识;第七识的了别性,我们自己也感觉不到。就是他所觉知到的,这个第七识他所觉知到的,他所觉知到的是在内里面的心上面,不需要别人来教你,别人来告诉你、开示你,不需要,他自己在内心上他就觉知到:「喔!这个是我」,这是第七识的事情。

  「无色不可见」,第八识阿赖耶识,这是个心法,不是色法,不是地水火风。那么末那识觉知到这个无色的这个了别性,是不可以眼见的,所以也不容易开示给别人的,是这样意思。

  所以,看《瑜伽师地论》这个长行的文:「初颂显示彼所缘境」,就显示「彼」末那识,也就是我见的所缘境;它所缘虑的境界,就是阿赖耶识的这个明了性。「自内所证,无色难见」,这是他自己觉知到的境界,不是跟别人学习来的。这个所缘的阿赖耶识的了别性,「无色」,没有地水火风的,你不容易看得见,不是可以看得见的。「难可寻思」,不容易寻思到的。「故名无色」,所以这个颂上说「无色不可见」。「经说色相为寻思故」,经里面说这个「色相」,地水火风这个物质的形相,我们能觉知到那是寻思,是粗劣的境界;现在说阿赖耶识,那是非常微细的境界,所以说「无色不可见」。「难说示他」,不容易宣说出来开示别人,叫你知道。所以我们众生这个浅薄的智慧,就主张唯物论,并不感觉到有那么好的、那么样常住的心识的事情。这一个颂是宣说所缘,这一个颂是显示彼所缘境。

  申二、显彼依果

  由第二颂,显彼依果。凡夫是依,众见是果。

  这是第二个颂,第二个颂就是:「无了别凡夫,计斯为内我,我见为依故,起众多妄见」,就是这四句话。这是第二颂「显彼依果」。

  「凡夫是依,众见是果」,「无了别凡夫」,就是没有智慧的这个凡夫……。没有智慧的这个凡夫,当然我感觉,若按现在的情形说,我还是有一点智慧的凡夫,一般的凡夫唯利是图,就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那知道说是有个常住真心呢?那知道有这件事?「计斯为内我」,他思量,这个「计」是思量、思惟执着,我内心里面有一个我的体性,是常住不变的,阿赖耶识是不生灭变化的。我刚才说了,前六识是有间断,阿赖耶识是不间断的,就是死亡了的时候,前一剎那阿赖耶识灭了,后一剎那阿赖耶识又生了,那和前六识的间断不一样。执着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阿赖耶识这个见分的明了性,它是不间断地,一直地是那么明了。它缘虑一切境界的时候,都是无分别,所以苦恼的事情不能苦恼它,快乐的事情也不能令它快乐,它心里不动。这个所缘虑的境界,根身器界,我们这个身体是阿赖耶识能缘虑它,能缘虑这个山河大地,广大的境界,这是阿赖耶识所缘虑的;这个所缘虑的境界是非常广大复杂了。所以第七识不执那个为我,那个就是另一回事情了,那个不是我;执着阿赖耶识的明了性是我,这件事有道理,你静坐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所以如果你不学习教义的话,你若多静坐,我认为一百个人,一百个都是外道,就变成外道了,你不知道这回事情。

  这个「显彼依果。凡夫是依」,就是无了别的愚痴的凡夫,「计斯为内我」,执着这个是我,是我的本体。「我见为依故,起众多妄见」,以我见为依止,然后又发展出来、演变出来很多很多的虚妄分别,像前面那个〈有寻有伺地〉,那三地里面说到外道的不如理作意,很多很多的邪知邪见,也说到六十二见这些事情,所以发起众多的妄见。这样说呢,「凡夫是依,众见是果」,凡夫以阿赖耶识为我,以我见为「依」,又发展出来很多的邪知邪见,这是「果」。这是第二颂,「显彼依果」。

  申三、显示彼因(分二科) 酉一、标

  由第三颂,显示彼因。

  「由第三颂,显示彼因。俱生我见,由总执计自种随眠之所生起。诸外道等分别我见,由宿习等之所生起。」这是第三个颂,第三个颂就是:「总执自种故,宿习助伴故,听闻随顺故,发生于我见」,这是第三个颂。我先解释这个颂:「总执自种故,宿习助伴故」,这个「总执自种故」,我执有俱生我执、有分别我执,这个「总执自种故」主要是说俱生我执,就是与生俱来,不需要学习,不需要别人来开示你,从无始以来就有这种我执,这叫俱生我执。它是怎么回事呢?「总执」,它不是一样一样的,不是,它是总执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这个地方是第七识末那识,但是也通于第六识,不过第六识呢,也是有俱生我执。是由阿赖耶识的自种而生起来的,你常常这样子……,这个末那识和第六识执着阿赖耶识的见分是我,你这样子微细的分别,就熏习了种子,那么由种子生现行,就有俱生我执了。你再这样子执着,又熏成种子了,就是展转地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就是这样子。「总执自种故」,而生起这种我执。

  「宿习助伴故」,这是分别我执。分别我执是怎么生起的呢?这地方说三个原因。「宿习助伴故」,「宿习」,你前一生就有这样的熏习,你同人学习过这种邪知邪见,你就熏习了你的阿赖耶识有这种邪知邪见的我执种子,这是「宿习」。「助伴」,就是不如理作意,你不合道理的去分别,也就容易起:「喔!这个是我,这是色受想行识,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或者受是我,或者想是我,行是我,或者识是我」,这个以不如理作意为助伴,帮助你,你就会引起这样的分别我执。

  「听闻随顺故」,这个「宿习」是过去世,「听闻随顺」是现在。现在你遇见了一位恶知识,你听他说法,听他说的邪知邪见的不正法,然后你就随顺这个邪知邪见去执着了。「发生于我见」,你就会出现了这样的我见,这个分别我执就会出现了。这样说,宿习故、助伴故、听闻随顺故,「发生于我见」;由这三个原因,发生分别我执。这个「总执自种故」是俱生我执,俱生我执不是跟人学习的,他自然他就会有这种执着。

  这个「由第三颂」,科文上是「显示彼因」,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显示彼因」,显示彼我见的因,就是由自种生出来的,有三个原因生出来我见。这是「标」。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俱生我见」。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俱生我见

  俱生我见,由总执计自种随眠之所生起。

  就是由总执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你这样执着、这样思量、这样分别,熏成了你自己的种子,自己的种子就是随眠;由这样的随眠,再生起俱生我执,就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一科。底下第二科是「分别我见」,分两科,第一科「举因缘」。

  戌二、分别我见(分二科) 亥一、举因缘

  诸外道等分别我见,由宿习等之所生起。此外道见,要由数习故、不正寻思故,又得随顺从他听闻非正法故,而得生长。

  「诸外道等分别我见」,这个分别我见是指外道说;我们一般在欲里面生活的凡夫,根本不注意这件事。「诸外道等分别我见,由宿习等之所生起」,由宿习、由助伴、由听闻随顺而生起。「此外道见,要由数习故」,要由数数的熏习;或者「数习」也就是包括了宿习;加上「不正寻思」,就是这个助伴。「又得随顺从他听闻非正法故,而得生长」,这个分别我执就生长了。

  亥二、结略义

  此中显示由所依止所意所缘诸过失故,分别我见方得生起。

  「此中显示由所依止」,这是第二科「结略义」,结成这一科的略义。头一科是「举因缘」,这第二科就是「结略义」。「此中显示」,这一个颂里面显示出来,这个我见的「所依止」,他所依止的就是种子,自己的种子。加上这个「作意」,「作意」就是不正寻思,也就是那个助伴。和所缘,「所缘诸过失故」,这个「所缘」就是听闻非正法,就是所缘。「分别我见方得生起」,这个分别我见才能生起的。

  辰二、次五颂明苦集(分二科) 巳一、总标义

  次后五颂,显彼我见,由集次第,发生于苦;又即此苦,并计我见二苦因缘,又于解脱能为障碍。

  「次后五颂,显彼我见,由集次第,发生于苦」,这是第二科「次五颂明苦集」,说苦集。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义」。这是说苦集,先是「总标义」。

  「次后五颂,显彼我见」,显示彼我见。「由集次第,发生于苦」,这个「集」就是无明,无明烦恼加上业力;这个惑业,「发生于苦」,苦就是果,惑业苦果,说这个道理。「又即此苦,并计我见二苦因缘」,「又即此苦」的「此苦」是什么呢?就是阿赖耶识,就是那个行苦。有坏苦、有苦苦、还有行苦,阿赖耶识是属于行苦。「并计我见」,再加上这个「计我见」,计着阿赖耶识为我。「二苦因缘」,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呢,「此苦」,此阿赖耶识是行苦,行苦是我见的因缘,是二苦的因缘的,就是坏苦和苦苦的因缘;这个苦是由阿赖耶识为因缘的,这样意思。当然,这个「计我见」也非常重要。在这几句话的文上,应该说「此苦,并计我见」,这两件事是二苦的因缘,但是《披寻记》不是这么意思。「又于解脱能为障疑」,又于圣道的解脱,能令你发生障碍,你不容易得到解脱;你执着有我,你不能得解脱,是说这样的意思。在颂上这个文:「贪爱及与缘,而生于内我,摄受希望故,染习外为所」,就是这个颂,指这个颂。

  《披寻记》五九四页:

  又即此苦并计我见二苦因缘者:苦谓行苦所摄阿赖耶识,能计我见及计苦乐依之而生,是故此苦,名彼因缘。依苦乐受说有苦苦及与坏苦,是名二苦应知。

  「又即此苦并计我见二苦因缘者:苦谓行苦」,就是它也不是乐,也不是苦,不苦不乐的这么一个剎那剎那变异的境界,这个境界里面它就是苦。它就是苦,有两个理由,在我们的感觉上不感觉到苦。譬如说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没有什么如意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不如意的事,这心里面就是这么样平平的境界;那么第八识,阿赖耶识也是不苦也不乐。但是它这个不苦不乐的境界,里面有很多的烦恼的种子,有很多业障的种子,有很多三恶道苦恼的种子在里面,所以它也不是一个好东西,所以名之为行苦,称之为行苦。这是在阿赖耶识说它是行苦,是这样子。若是在我们的前六识的分别心,有点不同。有点不同呢,就是它这个分别虽然是属于无记性的,但是剎那剎那的变异,终究是要遇到坏苦,或者是苦苦了,所以叫行苦。

  这上说是:「又即此苦并计我见二苦因缘者:苦谓行苦所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在三苦里面是属于行苦的,是这样。「能计我见及计苦乐依之而生」,能执着阿赖耶识是我,及执着苦、执着乐,这件事依阿赖耶识而生起。「是故此苦,名彼因缘」,所以阿赖耶识这个行苦是彼我见的因缘,是坏苦、苦苦的因缘。「依苦乐受说有苦苦及坏苦」,我们平常有不如意的事情,那个苦叫苦苦;我们有如意的事情,那叫做坏苦。「是名二苦应知」,这是这样意思。

  巳二、别释颂(分四科) 午一、初颂

  此中初颂,显示于集。

  「此中初颂」,前面是「总标义」,这底下第二科「别释颂」。分四科,第一科是「初颂」。「此中初颂,显示于集」,那个初颂是:「贪爱及与缘,而生于内我」,这个「贪爱」就是末那识爱这个阿赖耶识,也就是爱着它是我。如果我们若是静坐时候,你不修四念处,你只是修奢摩他,这个止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正好是这个「贪爱」的意思。这个「贪爱」,不是贪着外边的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不是。你若静坐的时候,你不修四念处,你只修奢摩他的时候,假设你相应了的时候,你就会这个贪爱就出来了。那么,这样子说呢,是属于第六识的贪爱。现在这个文上,主要说是末那识的「贪爱」,末那识就是爱着这个阿赖耶识,它也不苦、也不乐,这个明静而住的境界不可思议,这是「贪爱」。「及与缘」,就是这个贪爱是能贪爱的,能贪爱的就是末那识,「及与缘」就是所贪爱的,就是阿赖耶识为末那识所缘、所贪爱。「而生于内我」,这个「内我」,就是内里面明静而住的阿赖耶识,它是我,就这样生起来的。

  「摄受希望故,染习外为所」,这个不是我了,这是我所了。「摄受希望」,是两种:就是这个众生已经得到的如意境界,这个「摄」就是拿到了,就来享受它;「希望」,就是我没得到的东西,我也欢喜,我还继续追求,叫做「希望」。「染习外为所」,这就是我们这个贪心,它不断地熏习,「习」是数数的活动,这个贪心数数的起活动。活动,就是向外攀缘,这是我所爱着的事情。那么,这是说第二个颂,「显示于集」,这就叫做集,这个集是这样子。因为你爱着阿赖耶识它为我,就是我爱;爱着五欲的爱,这就是「集」。「集」者,能令你苦恼,就叫做集。这是第二个颂。这是总显,底下第二科是别释。别释里分二科,第一科是第二个颂,就是「显示于集」。

  午二、次二颂(分二科) 未一、总显

  第二、第三,显示行苦所摄阿赖耶识。

  「第二、第三,显示行苦所摄阿赖耶识。爱藏此已而趣戏论。」这个第二个颂,就是底下这个:「世间真可怖,愚痴故摄受,先起爱藏已,由兹趣戏论」,这是第二个颂。「彼所爱藏者,贤圣达为苦,此苦逼愚夫,剎那无暂息」,这是第三个颂。第二、第三,这两个颂,是「显示行苦所摄阿赖耶识」,这是显示出来行苦所摄的阿赖耶识的情况。显示什么呢?「爱藏此已」。这一段是「总显」,底下第二科是「别释」。「别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第二颂」。

  未二、别释(分二科) 申一、第二颂

  爱藏此已而趣戏论。谓我当有非当有等。言爱藏者;摄为己体故。

  「爱藏此已而趣戏论」,这个「爱」就是第七识,末那识;这个「藏」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它能含藏无量无边诸法的种子,就是爱着这个阿赖耶识。「此已」,爱着阿赖耶识以后,「而趣戏论」,就是发展出来更多的虚妄分别、一切邪知邪见的戏论。这底下举一个例子,什么戏论呢?「谓我当有非当有等」,这前面解释十二缘起那个地方,那个无明。「谓我当有」,在生存的时候他心里想:「将来我还是有的,我现在这个生命死了以后,我将来还是有的,还是有我的」。「非当有等」,有的时候,虚妄的分别:「将来我没有了」,叫「非当有等」。这是很多的戏论,其中的两种。

  这上面说:「世间真可怖」,这个「世间」是什么?就是自己的色受想行识。这个色受想行识是可恐怖的,不是个可爱的东西。「愚痴故摄受」,因为我们糊涂没有智慧,所以爱着它。「先起爱藏已,由兹趣戏论」,最初第七识爱着这阿赖耶识以后,「由兹」,从这里开始,继续不断地演变出来很多的戏论、很多的邪知邪见;就是这个颂。

  「言爱藏者」,「爱藏」这句话怎么讲呢?「摄为己体故」,就是执着它是我的本体,是我的体性。我们不研究这件事,你不观察这件事,我们就以为这个身体是我,可是在这里面说的,这个身体是我这句话,不是那么样的贴切。这上面说阿赖耶识是我,这个身体里面主要的一个东西就是阿赖耶识,其余的一切都是依附于阿赖耶识,由阿赖耶识变现出来,是这样意思。所以是「先起爱藏已,由兹趣戏论」,这是「摄为己体故」。

  申二、第三颂

  又复此苦,于一切时恒常随逐,无一剎那而暂息者。

  这是第二科,是「第三颂」:「彼所爱藏者,贤圣达为苦,此苦逼愚夫,剎那无暂息」。「又复此苦,于一切时恒常随逐」,「彼所爱藏者」,彼那个凡夫的末那识,或者第六识,执着阿赖耶识是我,这件事只有愚夫才是这样子。「贤圣达为苦」,学习佛法而成为贤圣的这些人,是明白这件事:阿赖耶识是苦,是个大苦聚,不是可爱着的东西。「此苦逼愚夫」,阿赖耶识这个苦,它逼迫愚夫。「剎那无暂息」,剎那间它都在逼迫你,没有暂时的休息,因为阿赖耶识是不间断的,这样意思。「又复此苦,于一切时恒常随逐,无一剎那而暂息者」。

  午三、第四颂

  由第四颂,显示此苦,是能计我及苦乐缘。

  这个第四颂,就是:「不平等缠心,积集彼众苦,积集是愚夫,计我苦乐缘」,这是第四个颂。这个长行说:「由第四颂,显示此苦」,就表示阿赖耶识这个苦,「是能计我及苦乐」的因「缘」。因为有阿赖耶识这个境界,我们才执着它是我,这就是第七识和第六识。这个阿赖耶识也是我们受苦受乐的因缘,因为这个苦乐由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变现的,所以它是这样意思。这第四个颂是这样意思。

  「不平等缠心」,这个《披寻记》的解释是一样。「不平等缠心,积集彼众苦」,这个「不平等」,或者应该这么解释,执着它为我就不平等了;你执着它为我,有我、有非我,那么心里面就偏了,就不平等了。这个不平等的烦恼,常常缠绕你的心,这是一个无明。「积聚彼众苦」,你就会发出来种种的业,由种种的业又招感了很多的苦,就是这么回事。所以,「不平等缠心,积集彼众苦」。「积集是愚夫」,你执着有我,由此积集很多的业、很多的苦,这是愚夫是这样子。「计我苦乐缘」,所以你执着阿赖耶识是我,这是计我的一个因缘,也是苦乐的因缘。这是第四个颂。

  午四、第五颂(分二科) 未一、显义

  由第五颂,显示计我由愚痴故,障碍解脱。

  这是第一科「显义」。第五颂就是:「诸愚夫固着,如大象溺泥,由痴故增上,遍行遍所作」,这四句话。「由第五颂,显示计我由愚痴故」,因为它无明、没有智慧故,障碍它得圣道的解脱。「诸愚夫固着」,坚固的执着这个阿赖耶识是我,如大象沈溺在泥里面就跳不出来了。凡夫就是愚痴,执着阿赖耶识是我,这个执着是很厉害的,不能从这个执着里面跳出来。「故增上」,所以它会发出种种的业力,招感了很多的苦恼。

  未二、释名

  言增上者:望余二苦故。言遍行者:随逐诸受故。遍所作者:遍善恶无记故。

  「言增上者:望余二苦故」,就是对其余的两个苦,其余的两个苦:就是一个坏苦、一个苦苦。因为你执着有我,你就会造业,不是造善业、就是造恶业,造恶业是苦苦,造善业是坏苦,就使令这两种苦不断地增长下去,所以叫做「增上」。

  「言遍行者,随逐诸受故」,「遍行遍所作」怎么讲呢?「遍行者,随逐诸受故」,你造了业,得了果报,这个乐受来了,你不能拒绝的,你要去享受;苦受来了,虽然你不高兴,你也不能拒绝,还是要受苦,所以「随逐诸受」。只有圣人他不随逐诸受,他能不受一切法,就得解脱了;凡夫是不能的,凡夫就只好受着。

  「遍所作者:遍善恶无记故」,这个「遍所作者」怎么讲呢?就是普遍善的事情、恶的事情、无记的事情,他都作,没有不作的事情。有的时候糊涂了,什么坏事都做,有的时候有一点智慧,恶事不做;有的时候糊涂,有的时候有智慧,所以总起来说是「遍善恶无记」,是「遍所作」。

  辰三、后八颂明灭道(分二科) 巳一、初颂显行苦相(分二科)午一、标义

  今当显示阿赖耶识所摄行苦,共他相似,又显差别。由正法行。方能竭故;于世众流,最为暴恶。

  「今当显示阿赖耶识所摄行苦」,这底下第三科,前面第二科说完了,「后八颂明灭道」,前边那几个颂是说苦集,这是说灭道。分两科,第一科是「初颂显行苦」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义」。

  「今当显示阿赖耶识所摄行苦」的相貌,就是这底下这个:「此池派众流,于世流为暴,非火风日竭,唯除正法行」,这一个颂。「今当显示阿赖耶识所摄行苦,共他相似,又显差别。由正法行,方能竭故;于世众流,最为暴恶」,这是「标义」,标这个颂的大义。这个阿赖耶识所摄的行苦,它是属于行苦的这一类。是「共他相似」,这个「他」这个字,我疑惑它是个错字,但是我查这个大正藏,和这个金陵刻经处的木版本的《瑜伽师地论》都是「他」,这个「他」应该是个「池」,水池的池,「共池相似」,这个我没有根据,查别的本子都是「他」。「共池相似」,应该是这么说。

  「此池派众流」,这是说一个譬喻,这一个大水池子,它里面水很多,又流出来很多的水,这是一个譬喻。「于世流为暴恶」,这个「池」就是阿赖耶识,譬喻阿赖耶识;这个「派众流」,流出来很多的水,这就是表示三界五趣,欲界、色界、无色界,地狱、恶鬼、畜生、人、天,六道的轮回,完全都是由阿赖耶识流出来的,是这么意思。

  「于世流为暴」,这就是世间上的水也能淹死人,但是那不是厉害,阿赖耶识这个流水是太厉害了,它能淹没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到现在、到将来,一直地流转生死,你不能解脱,所以这个流水太厉害了、太恶了。

  「非火风日竭」,这个事啊……,这个长行:「显示阿赖耶识所摄行苦,共池相似,又显差别」,又显阿赖耶识这个大水池子和世间的流还不一样,「显差别」,就是「于世流为暴」就是不同了。「非火风日竭」,这也表示不同的地方。世间上的水池子,若是永久不下雨的话,这个天气老是热,这个水池就没有了,水池的水就没有了;这个或者是风,也能令这个水池的水竭尽了;或者太阳太厉害了,也能把水晒干了。而阿赖耶识这个大池,「非火风日竭」,火风日不能令阿赖耶识这个水池可以竭尽的。那么谁能竭尽呢?「唯除正法行」,你若学习佛法的正法,去修学圣道,才能把阿赖耶识这个大水池子竭尽了。如果你不修学正法,阿赖耶识继续这个大水把你淹没在里面,你不能解脱的,所以这个是和世间的池还不一样的。所以这个:「今当显示阿赖耶识所摄行苦,共池相似」,共这个水池相似,所以以水池来譬喻。又显它和世间的池子不一样,「又显差别」。「由正法行,方能竭故」,你若修学正法、修学八正道、修学四念处,你才能把阿赖耶识枯竭了,才能转成无上菩提。「于世众流,最为暴恶」。这前面是「标义」,标这段文、这个偈颂的义,底下「释名」。

  午二、释名

  言众流者:譬眼等六,五趣三界等。

  「言众流者」,「众流」是什么呢?「此池派众流」,「众流」是什么?「譬眼等六,五趣三界等」,这个眼,六根、六识乃至六尘,这些六;再加上五趣和三界等,这就是「众流」;都是从阿赖耶识的种子变现出来的,当然也是你第六意识的熏习成种子。这一科,这个颂解释完了。这是八个颂说明灭道;这个「正法行」,这就是道。底下第二科,第二科是「余颂显示解了二种遍知」,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义」。

  巳二、余颂显示解了二种遍知(分二科) 午一、总标义

  又法行者:显示解了解脱遍知,及缚遍知。

  这还是「总标义」。下边:「于苦计我受,苦乐了知苦,分别此起见,从彼生生彼,染五意恒时」以下,这几个颂的大意,总标其义。「显示解了解脱遍知」,它的大意是开示我们,要明白这个「解脱遍知」。就是你从生死苦里面,从阿赖耶识这个大海里面,解脱出来这件事,你要是遍知,你要完全要明白它的,要明白这个道理。「及缚遍知」,这个「解脱遍知」就是苦,四谛里面就是灭谛和道谛。「及缚遍知」,就是系缚你,你在里面跳不出来,把你苦恼地,像在牢狱里面似的,不能解脱;这件事你也要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苦谛和集谛了。这下边这几个颂,就是说这个道理。这是把这个标义,这个义标出来,列出来。第二科「别释颂」,特别地解释这几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初一颂解了缚遍知」,你要解了这个系缚这件事的遍知。分两科,申一是「释颂初二句」,就是「于苦计我受,苦乐了知苦」,解释这个。

  午二、别释颂(分二科) 未一、初一颂解了缚遍知(分二科)

  申一、释颂初二句

  解了缚遍知者:即了知苦,谓了知受苦、受乐,皆依于苦。

  「解了缚遍知者」,这个「遍知」,实在是圣人的境界,圣人才知道苦,才知道行苦是苦。我们凡夫能知道苦苦、能知道坏苦,这个行苦我们凡夫不知道是苦,唯有圣人才知道。这个圣人才能遍知道苦谛和集谛的道理,我们现在不是圣人,我们应该学习,要「解了缚遍知」。「即了知苦」,也就是要了知这个苦。这个「缚遍知」,要了知什么事情呢?就要知道这三苦:坏苦、苦苦、行苦,主要是要知道行苦。

  「谓了知受苦、受乐,皆依于苦」,这个「了知苦」这句话,怎么样解释呢?就是说我们要知道我受苦、我受乐,都是依于阿赖耶识这个行苦的,我才有苦,我才受苦、受乐的,你要知道这件事。看看这个文,「于苦计我」,念这个句子应该这么念:「于苦计我,受苦受乐,了知苦」,应该这么念。「于苦计我」,我们有无明,我们糊涂,我们没有智慧,于阿赖耶识这个行苦的境界,执着是我的本体;这个明静而住、苦乐所不能变异的这个境界,这是我。「受苦受乐」,我受苦、我受乐,你要了知,你要知道,都是因为阿赖耶识这个行苦而有的。这个了知苦,刚才说了,这个「缚遍知」,这个「遍知」是圣人的境界,但是我们现在也可以学习,那么叫「了知苦」。如果说圣人,那就是初地菩萨以上才知道这件事,凡夫还是不知道的。这是这两句话解释完了。

  申二、释颂后二句

  又此分别,能起诸见;从彼所生,亦能生彼。

  这是第二科,解释颂的后两句。这个颂的后两句,就是:「分别此起见,从彼生生彼」,解释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怎么样解释呢?「又此分别,能起诸见」,「分别此起见」,那么长行说:「又此分别」,这个分别是什么?就是分别、就是思惟阿赖耶识是我,你这个分别。这个分别就是我见,他还能生出来很多的见,生出六十二见来,还有很多见;从这个根本的我见里面衍生出来。这是这一句:「分别此起见」,「此分别,能起诸见」这么解释。

  「从彼所生,亦能生彼」,底下这个第二句。这个「从彼所生,亦能生彼」,就是我们这个我见是从「彼」阿赖耶识生的,我们执着我见的时候,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了种子,熏习了种子,由种子又生我见,所以「从彼生」,我们这个我见从阿赖耶识的种子生出来的。又「生彼」,我们这样的分别,又造了种种的业,又出生阿赖耶识来,阿赖耶识也因此而有而生起。若是我们不执着有我了,你观察我是不可得的,观察我空、一切法空,不知道我了的时候,阿赖耶识就灭了,所以「从彼生生彼」。

  我们读这些文的时候,应该发觉一件事,发觉什么事情呢?这个文就说到这个生死的缘起,这个生死众苦的缘起是这样子,就是主要是执着我。那么你若是解脱生死的时候,你应该怎么修行呢?就应该无我,就观察我是不可得,应该这么修行。如果我们不修,我不观察我不可得,那么你这个生死苦能解脱吗?这个道理就是应该发现这件事。所以这个学习,你不学习经论,「我听某人给我说一个法门,这是妙法,我就这样学习,这样修行」,那件事有问题。所以我们要知道,你学习经论的时候,你要记住一件事:这是佛菩萨说的妙法,不是某一个人说的,要知道这件事。说:「某人说这是妙法,经论我不要看」,这个人是不是愚痴?你想一想这个道理。「我不相信经论、佛菩萨的话,我相信某一个人说的话」,这个人愚痴不愚痴?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