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漫谈——一堂关于生日的传统文化课

生日漫谈——一堂关于生日的传统文化课

文/大道不空

今日和人群聊,说到要不要过生日的事,某人说中国古人是不过生日的,只有给老人祝寿。现在所谓的给小孩子庆祝生日,都是西方的舶来品,不值得鼓励,不应该提倡。而且所谓的生日,那是母亲的苦难日,所以更不应该大张旗鼓地庆祝。

这类的说话我听到过很多次,显然持有这类意见的人绝对不止他一个。可事实是这样的吗?所谓的过生日真的是西方的舶来品吗?小孩子的生日就是母难日,真的不应该庆祝吗?

其实,真的不见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这个生日要不要庆祝,究竟该如何过吧。

生日漫谈——一堂关于生日的传统文化课 一 祝寿和过生日

首先要搞明白一点,祝寿和过生日不是同一个概念。

对中国古人而言,七十者稀,能活到七十的少之又少,很多人活到五十多岁也就跟这个世界互道珍重说永别了。活到六十就算长寿之人,因此过了六十就可以祝寿,那是多活一年算一年,每活一年都算是赚到了,自然该庆祝。这个过生日,是祝贺长者幸福安康、祈祷更加长寿的意思。

老年人要庆祝生日,这个大家基本不会有异议,可年轻人以及小孩子就真的不该庆祝生日了吗?

其实真不见得,中国古人也是一样会给年纪轻些的人过生日的。当然,这种生日庆祝活动不会像老年人那般隆重正式,而更多是体现在一些寓意之上。

生日漫谈——一堂关于生日的传统文化课 二 生日的寓意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学会了煽情。所谓煽情,就是把一些事情故意加上一些过分情感的渲染,将事情在不知不觉之中变了味道。

比如这个过生日,就有人说生日是母难日。生育子女时,的确很痛苦,而且在古代医疗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很多母亲会在生育时难产而死,从这个角度来看,把出生这天看成母亲受难倒也不足为过。

这个说法的出处已不可考,能查到的资料中,元·白珽《湛渊静语》中算是记录最早的。《湛渊静语》卷三:近刘极斋宏济,蜀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母难之日也。’?

但是,换个角度去看,母亲生育子女,究竟是痛苦还是幸福,或者准确点说,究竟是短暂的痛苦,还是长久的快乐?

我想,绝大多数的母亲都会选择后者吧。

既然生育子女是一种快乐,那父母为孩子庆祝生日,又有什么不应该了呢?我们的人生,难道不该更多享受快乐和开心吗?

所以,生日可以过,可以开心地庆祝,没什么不应该。我们不是为了母亲的苦难而庆祝,而是为了生命可以延续而快乐的纪念,是为了母亲和父亲生育子女的那种幸福快乐而庆祝。

生日漫谈——一堂关于生日的传统文化课 三 古人怎么过生日

其实,中国古人是很重视生日这天的,老人家祝寿固不待言,即使是年轻人和小孩,也同样有很多过生日的传统方式。只是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懂得这些传统仪式了,而一味地效仿西方人,吃蛋糕吹蜡烛生日许愿,所以才会误以为过生日是舶来品。

我对这种说法,就回六个字没文化真可怕。什么叫文化呢?简单点说,就是文以教化,用一些言传身教的方法传递文明、开启民智。自己不懂得文化,还拿一些错误的认知去指责别人,不可怕吗?

中国是一个有着极其久远历史的文化大国,文化无处不在,也包括了过生日。

中国古人过生日,虽然有很多仪式,但重点不在这些仪式上,而在于仪式所蕴含的一些深刻含义。

中国古代人对于生日是很看重的,因为人的生命非常短暂,短短几十光阴,不珍惜怎么行。每一个年龄段,都意味着人生的一个成长或改变。所以古人会运用一些词汇,来将这些特殊的时段定义。

1、0~20岁之间的称谓。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8~15岁 ——总角(总角:小孩子把头发扎成髻);15岁——束发(束发: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也称:志学之年);女13~16岁——豆蔻(也称:豆蔻年华)

2、20岁(男)——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女20岁称桃李年华。

3、30岁(男)——而立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女30岁称半老徐娘。

4、40岁(男)——不惑之年。

5、50岁——知命之年。

6、60岁——花甲之年。(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称作花甲之年。) 又称耳顺之年 。

7、70岁——古稀之年。(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8、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9、90岁——鲐背之年。(鲐背: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10、100岁——期颐之年。(《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11、120岁——花甲重逢。

12、140岁——古稀双庆。

从这些名称中就可以看到,生日其实是有很重要寓意的,人在不停的成长,跨入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阶段,通过过生日的方式,提醒自己走到了哪一个时间段,自己的心智应该成长到了哪一个阶段。你一个三十岁该到而立之年的人,还用一个总角之年的心态去要求自己,合适吗?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可未必是什么褒义词啊。

生日漫谈——一堂关于生日的传统文化课 四、过生日的一些讲究

中国最早过生日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周朝。到春秋战国时期,尽管还没有完整的生日庆贺礼仪,但过生日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对于过生日的讲究也是越来越多,比如:一岁抓周、十岁长尾巴、本命年、五十大庆、六十上寿、八十补寿、男子做九不做十、女子做足不做零、百岁嫌满不做寿等等。

中国古人过生日,有很多习俗,最常见的是吃面条和鸡蛋。

过生日要吃面的这个习俗最早源于西汉年间。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越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

众人耳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其实,吃面除了祈祷长寿,还有另一层寓意在内。长长的面条连而不断,不正好象征了亲情之间的连绵不断吗?所以,在生日这天要吃碗面条,不管你是否在父母身边,都应该来一碗长长的面条,记住父母的恩情。

至于吃鸡蛋,也同样有着好几种寓意在内。这个说法的出现,要比吃长寿面更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诗经 商颂 玄鸟》记载过一段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典故,讲述远古时名叫简狄之妇外出游玩时,遇到一枚燕卵,吞服后怀孕,生出契。后来契成了殷商的始祖。契是一个很有优秀的人。后世的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那样优秀,于是就送燕子蛋给生育孩子的人们表示祝福,可燕子蛋不好找,就用鸡蛋代替了。

同时,鸡生蛋寓意母子,在过生日的这天吃鸡蛋,也隐含纪念母亲的用意。而且,鸡蛋是圆的,剥开后蛋青白白嫩嫩很是干净,孩子过生日吃一个代表着这一年象鸡蛋一样无暇,并且最重要的是这一年像鸡蛋一样骨碌就过了,无病无灾,顺顺利利。

生日漫谈——一堂关于生日的传统文化课 五、过生日的一些传统习俗

不同时间的生日、以及不同地域的生日习俗都大不相同,试举几例吧。

抓周:抓周就是给一岁稚儿庆祝生日,其来源已不可考,有很多种说法,比较公认的一种,抓周其实是人的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就明确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满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拭儿。不少著述在论及抓周习俗的历史时,都称此俗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普遍流行于江南地区,至隋唐时逐渐普及全国。

回族过生日:回族也有抓周的仪式,也叫抓岁。抓岁仪式结束后,主人便端出岁糕、滚烫的烩菜,和来宾一起会餐一顿,祝贺孩子年复一年,吉庆平安,健康成长。有条件的回族家庭,以后每年在孩子的生日,都蒸一个岁糕,在自己家庭范围内庆贺、纪念,不请客人。这种习俗直到女孩长到9岁,男孩长到12岁为止。

浙江过生日风俗

旧时,富家至30岁即作生,含三十而立意,有三十不做,四十不富之说。鄞县、宁海等地有做九不做十习俗,据传起因于四十岁,因四与死谐音,故提早一年做生,以后推而广之,相沿成习。做生排场较小,请亲友赴宴,受请者送些生日礼品。

做寿 俗谚富做寿,穷做亲。富家五十始逢十做寿,称几十大寿。做寿讲排场、比阔绰。送礼的寿烛须足斤,上书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金字。有的在礼物上置金色寿字。寿诞食品有玉(猪肉)堂(白糖)富(麸)贵(桂圆)和寿桃(即馒头,又称双寿馒头),向有名气的南货店定购,置于5只大邋盘。有叠成五层宝塔状,称五代富。

有些寿星会把所收的寿礼钱,再凑些积蓄,用于办学校和修桥、铺路、造凉亭等。至于贫苦人家,饭也吃不饱,则是穷人无生日。

所以嘛,生日是可以过的,但是过生日注重的是内涵,而非形式,那种请客送礼给红包的庸俗之礼,可免则免,大家庆祝庆祝热闹热闹就行,最好是与父母家人一起纪念,庆祝得来不易的幸福快乐,也提醒自己珍惜时间,这才是生日的本意。

生日漫谈——一堂关于生日的传统文化课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