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特别依恋某件东西(孩子特别依恋妈妈)
来源:【健康报】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特别依恋自己的某一件东西,这种习惯大都不是突然出现,而是从小就有的。
比如,孩子会特别依恋自己的玩具或者小毯子,即使已经很破旧,买同样的布再做一个也不可以;还有的孩子喜欢蹭父母的脸,摸父母耳垂,尤其在心情不好或睡觉前,不让摸就哭;有的孩子喜欢咬手,甚至上初中了还咬手,导致指甲脱落手指发炎……
依恋行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对待这一现象?
为什么依恋
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比较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做过一个名为代理母亲的实验。该实验把新出生的婴儿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里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这两个假母猴一个是由软绒布和海绵包裹木头制成,不提供乳汁,代表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由冷冰冰的金属丝网制成,可以提供乳汁,代表有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乳汁的母亲。
哈洛发现,小猴子会依恋能让其感受到温柔、触感好的绒布妈妈。这说明,接触抚摸在小猴子对母猴产生依恋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人类在0~3岁之间,是发展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孩子通过抚摸让自己有舒适感的小毯子、父母的脸等,来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抵抗分离焦虑
这种情况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更为常见。上幼儿园意味着和父母的分离,孩子要独自面对新的环境,就会产生恐惧感、孤独感。这时候,小毯子、毛绒玩具等就是孩子抵抗分离焦虑的一种方法,是他们的过渡性客体,代替父母的关爱,满足自己对安全感的需要,陪伴他们度过恐惧和孤单的时刻。
对于一些喜欢摸父母耳垂的孩子,由于在学校或幼儿园无法获得,他们会在放学回家后寻求补偿。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孩子摸父母耳朵的行为更加频繁,那就说明,孩子正在经历一些让他焦虑的事情。
触摸熟悉的事物让人愉悦
熟悉的人往往能给人安全感,触摸熟悉的物品会给人愉悦的感觉。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段时间心情不好,一个同学跟我说,你要保持微笑,这样心情就会跟着好起来。那时候有点不理解,难道微笑也能带来好心情?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可以表达情绪,同样也能带动情绪。当一个人一直皱眉的时候,他的心情也会很糟糕。
所以,当人发现摸毛毯能让自己感到舒服且心情愉悦,就会把摸毛毯和愉快的感觉结合起来,摸毛毯的时候就会激活开心的记忆和愉悦的感觉。这就是我们依恋于一种事物的原因。
怎样去引导
既然这些依恋行为有这么多合理性,我们要不要进行引导?
如果孩子长期过于依恋自己的物品或某一种行为,我们要考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3岁之前安全感建立得怎么样,现在的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让孩子感到焦虑或害怕的事情?要积极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针对原因去帮助孩子,而不是直接阻止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只是在刚上幼儿园时暂时存在这种情况,熟悉幼儿园之后自然而然就没有了,那是正常的。有的孩子不摸着妈妈耳朵就不睡觉,或者有些孩子从来不剪指甲,而是用嘴去咬,甚至咬出血导致指甲发炎,家长一般会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但是多数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不仅没有减少,有时候反而增多了。
当家长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的时候,其实是在使用不好的刺激,来强化孩子的这种不好的行为。如果孩子原本就觉得这是不好的行为,家长这么一说更增加了孩子的负罪感,甚至开始怀疑家长是不是还爱自己。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减少这种行为,反而会让他有意识地去增加这种行为,以此来试探家长是否还爱自己。
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家长可以用其他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发现孩子睡觉前抱着小被子,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孩子抱着家长睡觉,家长比小被子更让孩子有安全感。当孩子看电视时在咬手,我们可以让孩子喝口水或者吃点水果,这样孩子的手就从嘴里解放出来了。
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实施起来很容易出现问题:有的家长用吓唬孩子的方法转移注意力,比如突然叫一声孩子;家长过于着急让孩子改变,按照这个方法做了一次两次,发现孩子还有这种行为,就觉得这种方法没用,放弃了。
其实,家长要有耐心,毕竟孩子的行为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的。积极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从根源上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朋友家的女儿4岁多,喜欢摸奶奶的耳垂,不只是在睡觉时要摸着奶奶的耳垂才能入睡,白天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摸着奶奶的耳垂才能安定下来,如果不让摸就大闹脾气。
我告诉朋友如何改变孩子的这种行为。过了几天,她告诉我,孩子不摸的时候,老人还会问最近怎么不摸奶奶耳垂了。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摸耳垂不仅是孩子的需要,也是老人的需要。
因此,我们在引导孩子的同时,还要和其他家长讲清楚,不能因为家长的需要而不去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孩子必须学会其他安抚情绪的方法。
如果家长实在无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理解了也不知怎么帮助孩子,可求助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
文:北京市通州区儿童康复中心 樊亚奇
编辑:张昊华 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JE2GFAF】获取授权
本文来自【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