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丧葬习俗
松滋丧葬习俗,源于道教,以道德经中提出的《道》与《德》为最根本的信仰,根据道士所诵经文原意,《道》就是道,对道的任何分析和说明都不是常道。 《道》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规律的,又是情感的。所以人死后至少要做18项法事,是为亡灵来世修道养德,使人返本还原,脱离尘世之苦。 松滋丧葬习俗均有经文、歌谣传承,它的反映形式,具有视觉、听觉、感性、理性特征,其表现形式可以解释为社会道德、伦理风尚。松滋丧葬习俗,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风俗礼仪,它具有包含人们的传统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国民性,经过历史积淀,逐渐形成社会风尚习俗和传统习惯,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主要表现了忠、孝、仁、义和社会道德伦理风尚,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些尚存的丧葬习俗中,松滋有句俗语:路隔十里各有乡俗不同,虽然本市内的习俗也稍有差异,但相互融合的成份很多,由此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随着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随着社会风尚的不断演变,它必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来源:松滋市群艺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