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高频考点汇总(初二物理下册电子书)
加入我们的免费头条圈子【初中学习圈】,获得更多免费学习资料。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更多详细知识点解析可以购买我们的头条专栏,欢迎咨询。
专栏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精讲
作者:可邦教育
168币
99人已购
查看
专栏
初中物理力学难点和易错点突破
作者:可邦教育
128币
37人已购
查看
物理的学习在初中阶段分为4个学期,今天为大家整理的是初二下册的高频考点汇总,希望同学们勤加记忆,能够在中考取得好成绩。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
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力的示意图画法口诀:
一定点二画线 ; 三定比例四截线;
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8.弹性形变产生条件或依据:
①物体间是否直接;
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x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使用方法:
①看(量程)
②认(分度值和单位)
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
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
⑥记( 单位)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12.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3.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
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摩擦力(f):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①摩擦力分为静摩擦与动摩擦,其中动摩擦又分为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
②f滑=μN。
③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线上的外力的大小。
15.摩擦力的应用:
①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②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6.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合力的大小与分力之间的夹角有关。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17.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②因为不受力不存在,所以在实际中即为F合=0,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③牛一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8.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9.惯性现象的解释步骤:
(1)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
(2)在外力的作用下哪一部分改变了运动状态;
(3)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最后出现什么现象。
20.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1.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2.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1)一对相互作用力:异体、共线、等大、反向;
(2)一对平衡力:共体、共线、等大、反向关键是受力物体是不是同一个物体
23.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大小: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
24.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
25.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表示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26.帕斯卡。它是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一颗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约为20Pa;物理意义是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
27.增大压强的方法:①F压→,S受↓可↑P②S受→,F压↑可↑P③同时↑F压、↑S受可↑P。同理,反过来可以减小压强。
28.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9.液体压强:p(Pa)P=ρ液gh(ρ液:液体的密度(kg/m3);h:深度(m)
30.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