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过世时,有些人不流泪、不悲伤,多半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长辈过世文案)

人这一生,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

长辈过世,儿女哭天抢地,旁人默默流泪,孩子一脸忧郁……在我们的印象里,送别过世的老人,多半是这样的场景。

可是,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人在悲伤的环境里,显得非常冷漠,不会哭泣,也没有悲伤的表情,似乎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以下几点原因,很现实。

长辈过世时,有些人不流泪、不悲伤,多半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01

几代人之间,没有深厚的感情。

知乎里,有一位匿名网友,描述了他的亲情观:我童年的时候,父母对我不闻不问,恨不得我自生自灭。因此,父亲过世时,我问他有什么话要说。他回答,能回来就行了。第二天晚上,父亲走了,我真没有流眼泪,心中很平静。

《增广贤文》里写道: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如果父母非常劣质,对某个孩子,非常厌恶,从小没有给他好的学习环境,也没有帮助他成家立业。那么,孩子对家庭的感情,非常少,对父母的恨,会持续增加。

这样的仇恨,会延续到父母过世的那一天。甚至,父母过世之后,连扫墓都不愿意去。

哭泣,悲伤,是舍不得的表现,是因为心中时刻有牵挂,感触到了爱。

另外,很多爷爷奶奶,没有带过孙子一天,逢年过节,也很少见面。孙子忽然被带到爷爷奶奶过世的场景中去,恐怕哭不出来。

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会对一个陌生人哭泣。

02

兄弟姐妹不团结,一直在争吵。

我的外婆过世的时候,几个舅舅一直在吵架。

小舅舅说,他连续几年,都给外婆送饭,应该多拿一些手尾钱。

四舅舅说,外婆住的房子,是他家的,这是最大的孝顺。

大舅舅说,他从小就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落葬的事情,他不应该管,钱也不要。

吵闹的声音,比哭泣的声音更大。

还有,妯娌之间、儿子和女儿之间的矛盾,在那一刻,集中爆发了。

儿女这一辈,以吵架为主,孙辈就在旁边看热闹,场面令人难受。

从外婆过世,到落葬,很少有人哭。反而是请来的两个唱戏的人,哭了好一会,连续唱歌三天,显得好不热闹。

家庭不和睦,个个心怀鬼胎,也会导致仇恨增加,哀伤减少,安葬老人的事情,也只能匆匆忙忙收场。

长辈过世时,有些人不流泪、不悲伤,多半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03

长辈过世之前,照顾得很周全,问心无愧。

有的人,一直非常孝顺父母,不管其他的兄弟姐妹,对待父母是什么态度,他都不会去比较。

一旦父母过世了,他就按照计划,把后事安排妥当。亲戚朋友来帮忙,他只是带着一种感激之情,如果没有人来,也随意。

已经尽孝到位了,问心无愧,他的内心就会非常平静。

俗话说:一报还一报。

儿女对父母的恩,都还得差不多了,甚至是以德报怨,这份孝心,难能可贵。就是儿女们不哭,所有的人都能给他们点赞。

我的奶奶过世的时候,大姑姑说了一句话:人死不能复生,先把客人的事情安排好,把帮忙的人安排好……

大姑姑侍奉了奶奶六年多,从内心深处,把母女的感情,看得很透了,并且在奶奶过世的前一段时间,应该说的话,应该流的眼泪,都已经做完了。

04

把生死看淡,把悲伤留在心底。

我的朋友沉着的心情说,父亲是在医院里过世的。医生通知他,马上安排后事。那一刻,他感觉天塌下来了。可是,到了父亲入土的那一刻,他就没有哭了。村里的老人说,怎么不哭啊?

后来,朋友回想起整个过程,似乎自己真正看透了生死,没有了悲伤。

导演高亚麟说过一句话:父母在,比如说你今年30,你不会琢磨,你60也不会想,因为你老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那个跟年龄多大没关系。

父母过世后,我们才会真正感触到,死亡和自己的距离,不是那么遥远。人,总要面对现实,人生就是一个过程。

悲伤放在心底,眼泪往心里流动。内心特别淡定的人,并不是没有感情,而是逼着自己一夜长大,肩负着带领一大家人,继续好好活着的责任。

也许,千年之前,庄子在得知妻子过世后,还能鼓盆而歌,就是一种活着就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的智慧吧。

长辈过世时,有些人不流泪、不悲伤,多半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05

结束语。

看过这样的场景:一位年轻人,在爷爷过世后,坐在灵堂里玩手机游戏。

长辈们认为他不孝顺,没有规矩。

现在,认真想一想,哭泣或者不哭泣,都没有错,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情愫,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哭泣不一定能说明尽孝,也许他只是问心有愧,或者在哭给身边的亲戚朋友看;不哭,不代表不孝顺,他在这之前,做得足够好了,并且他时刻记住活下去的责任。

知乎里,有这样一句话:以前不知道我活在云端里,摔下来才知道,原来以前这么幸福。现在,偶尔看到朋友圈有人发跟爷爷的合照,真的好羡慕、好眼红。

古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父母、爷爷奶奶在的时候,自己享受了多少福气。等这一切都消失了,才忽然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

最好是,厚养薄葬,问心无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