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至亲、恋人离开,如何化解心中的悲伤(突然失去至亲的心理变化)

读书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肝癌带走了他的生命。

当时太小,不知道悲伤是何滋味,只知道再也听不见父亲的声音了,他再不会给我买喜欢的玩具了,家里少了一个人,觉得孤单。

后来,当别人提及父亲字眼时,总觉得心里隐隐作痛,眼泪会不自觉地留下来。现在想起来,那就是悲伤。

随着时间推移,对父亲的思念没有那么强烈了,以为自已已经走出父亲离世的悲伤。但直到此刻,还是觉得心里刺痛,原来悲伤并没有走远,它只是暗藏在心里的某个角落了,它与我的生活和平共处了。

最近读了《悲伤缓解手册》这本书,作者简.华的丈夫离开这个世界,让她完全崩溃。她将自己与悲伤相处的故事写了出来。书中叙述了她由最初无力面对生活,直至走出绝望,学会与悲伤共处的心路历程。她的故事已经影响了200万人,让他们重新拥抱生活。

  • 眼泪是爱的表达,不是悲伤后的沉沦,而是伤口愈合的重生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亲人离世、爱人离开的时刻,我们就会流泪,那是因为我们爱的人永远不能和自已相守了,他选择离开,而我们割舍不掉这种缘分,所以流泪。

眼泪来源于灵魂深处,只要有爱,就难以控制。它像急流冲刷岩石一样冲刷我们的心灵。它可能会留有伤疤,但泪水过后,再生组织会逐渐使伤口愈合,得到重生。

虽然泪水表达了我们对亲人离世、爱人离开的悲伤之情,可也是我们对对方爱意的表达,我们对他们仍心存爱意,只要心中有爱,这种爱意可以辐射给更多其它的人,让我们勇敢站起来,走出悲伤。

譬如,我将对父亲的爱全部投射到母亲身上,我可以帮助母亲走出悲伤,我可以让母亲体会到儿女的爱,让她不觉得孤单,让她觉得世界依旧那么美,我们一家人仍在一起,只是父亲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可心意仍然相通。

美国女作家雷德瓦恩曾说过,眼泪不是为逝者而流,而是为自已而流,这样我们就能铭记逝者、感恩逝者、怀念逝者,感受到人生。

  • 过度思念会让我们悲伤绝望,可希望一直都在
生死的阴阳相隔,过度的思念总让我们渴望他们能回来,有时会觉得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或者听到声音,我曾几次在梦中梦见父亲,他依旧如在世一样对我微笑,可转瞬即逝,醒来才发现那是一场梦。

过度的思念可能会导致我们绝望。我曾想过,父亲的离世让我再也不能跟他撒娇,再也不能买漂亮玩具,再也看不到即使他病重仍为我检查作业的场景了。我很绝望,我再也不会有父亲可以称呼了。

绝望进入了我的血液。

可现在的我仍然好好地活着,身体健康,做着自已喜欢的事,我仍然走出了阴影,那么激发我重燃生命活力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希望。

我想,父亲虽然已逝,但他仍然希望我们过得好吧。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希望一直都在,它只是一时被绝望遮住了,只要你有勇气跨过悲伤,希望就会重现。

生活中也有诸多失恋的例子。我们可能会为曾经相爱恋人的离开,沮丧悲伤。过度思念恋人而陷入绝望,以为日月不再更替,太阳不再升起,眼前的世界一片漆黑,没有了生存的希望。

事实上,日月依旧更替,太阳照样升起,一切如常,生活还在继续。一个人离开了你的生活,可你还有生命,你仍旧可以呼吸,你依旧可以喝喜欢的饮料,生命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已的,你的人生需要自己主宰,这些都是希望这个信念教会你的。

因为它一直都在。

正如简.华纳文中所说,悲伤扼杀了希望,但我们总会找回希望,因为希望一直在等待我们。

  • 让自已释怀,给生命找个平静之处,平静接受悲伤
亲人离世、恋人离开,会让我们难过悲伤。而如果我们拥抱悲伤,接纳悲伤,想象着悲伤和喜悦一样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会不会缓解悲伤呢?答案为是的。

平静地接受过去,释怀看不开的一切,就会缓解悲伤。释怀不是逼着自己放下过去,而是拥抱过去,与它和平相处,才能得到心灵平静,给心灵找到平静安放之处。

失恋的人对恋人离开一直纠结两人关系问题出在哪里。

可无论是谁的对错,问题出在哪里,都改变不了恋人离开的事实,以至改变不了自已仍然悲伤的客观存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纠结呢?

让自已不开心,整天沉溺于这种痛苦之中,而生活中并不仅仅只有痛苦。

那么我们就与自已和解,与悲伤和解,接受事实,接受现状,接受现在这个非常时期的自已。

当你坦然面对这一切,你会发现悲伤并没有那么痛,因为生命之美在你接受自已后将会重新呈现。也许你会遇到对的人,做对的事。可能将来你回首往事时,会发现,曾经自已的这段悲伤不过是你生命之途中的一个过客。

正如意大利作家,弗朗哥所说,我要做真实的自已,生命之美就呈现在我们坦然面对过往之后。

结 语

生命中亲人离去、恋人离开,会让我们悲伤,难以自抑。

虽然我们用眼泪表达了思念、纾解了情绪,但泪水之后,让我们学会再次去爱。而过度思念离开的恋人或亲人,就会陷入绝望,此时需要找回一直等待我们苏醒的希望。同时释怀过去,拥抱过去,做真正的自已,才可与悲伤和解,接受未来的生命之美。

《悲伤缓解手册》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悲伤、化解悲伤,很值得一读。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