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10大老规矩,年关10大忌,举头三尺有神明!(过年的老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过年10大老规矩,年关10大忌,举头三尺有神明! 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传统上要讲究各种老规矩,还要注意很多禁忌。

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并不能简单地视为陈规陋习,其实,这些老规矩和禁忌,体现了中华民族凡事讲礼数的人文关怀,以及趋吉避凶的生活愿望。

十大老规矩

01.祭祖规矩

祭祖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俗称上坟请祖上大供,在过去规矩特别多,现在都简化了。

祭祖上菜有规矩。上菜要上九道,三荤六素。三荤是鱼、肉、鸡,六种素菜很讲究,都有具体的含义。

02.除夕规矩

大年三十,洗年残,就是大人小孩都要洗澡,以崭新的姿态,抖擞精神来迎接新年。

除夕守夜的灯火要彻夜长明,寓意用光明来驱除邪祟,一年平安。

03.磕头规矩

晚辈给长辈磕头,双膝是先后弯曲跪下,不能同时双膝着地,因为对去世的人才是那样磕的。

04.拜年规矩

拜年所行的拱手作揖礼,手势不要弄错。

中国文化以左为尊、以左为阳,所以作揖时需以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反之则为凶拜,可用于吊丧。

05.商家规矩

正月初六,店铺开张,在过去,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

有的人家还会在放鞭炮开市前,找一个全可人(丈夫、孩子、公婆都有的妇人)来到各屋转一下,嘴里说着吉祥话。

06.说话规矩

过年要说吉祥话,走亲访友,街坊串门,路上相识不相识的,说话以过年好为开场白。

吃鱼不能说翻过来,要说正(挣)过来;饺子煮破了,要说煮挣了;添饭时不要说还要饭吗?,要说升升吧;不小心打破了杯盘,要赶紧说一句岁岁(碎碎)平安。

07.吃饭规矩

吃饭时,要等长辈落座后再落座,等长辈动筷子后再吃菜。

吃饭不要吧唧嘴,喝汤不要出声;不要用筷子敲碗盘,筷子不许竖着插在米饭中,因为只有死刑犯的断头饭才那样插筷子。

吃饭时,手要扶碗,不许一只手放在桌下。

吃菜不能翻江倒海,就是不要在盘子里乱翻。

不要只是闷头吃喝。猛吃而不顾别人,老话叫做饿死鬼投胎的。

打嗝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吃饭打嗝非常不雅,特别是打个不停会让人很尴尬,有一个很管用的阻止打嗝的方法:用手指按压人中,十多分钟就能缓解。

08.喝酒规矩

酒桌上,晚辈一定要主动给长辈端茶倒水。

敬酒时,跟长辈碰杯,要把酒杯放低,一定要比长辈低(表示尊敬),同辈之间随意。

倒酒要倒满,倒茶不倒满,所谓茶倒八分满,酒要溜溜满。

09.待客规矩

客人来,要出门迎接。

中国人以左为尊,落座时,将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侧,以示尊敬。

客人告辞,一般要婉言相留;客人要走,应该等客人起身后,再起身相送,不可客人一说走,主人就站起来。

10.戒杀规矩

古人有六畜日的说法,正月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狗日,三日为猪日,四日为羊日,五日为牛日,六日为马日。

相应地,正月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

过年10大老规矩,年关10大忌,举头三尺有神明! 年关十大忌

01.本命年犯太岁

过了年就是猪年了,而按照干支历,过了立春就已经是猪年了,这对属猪的朋友来说,就是到了本命年。

古人认为,本命年犯太岁,犯太岁的人流年不利,诸事不顺。

在本命年的人要系红腰带、穿红内衣来避邪,尤其在过年这几天最好是一身红。

02.正月不剃头

传说,清军入关之后,强迫汉人剃发,汉人相约在正月不剃头,来思旧,怀念原来的明朝,后来思旧讹传成死舅,就有了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的禁忌。

03.忌单数

中国人相信好事成双,认为双数吉利,上菜不能是单数,送礼物最好也是双数。

04.忌吃鱼头鱼尾

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这叫年年有余。

吃鱼时,应该将头尾留下不吃,寓意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05.忌泡饭

过年吃饭,忌用开水泡饭,也忌用汤泡饭,否则新年里的好运泡汤。

06.忌说晦气话

过年关乎一年的运气,所以忌讳说不吉利的话。

07.忌洗浴

忌洗澡、洗头、洗衣物,以免把一年的福运财运洗掉。

08.忌讨债

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索债还是向人要债,这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等过完年再说。

09.新物禁忌

过年购物,不适宜购买三角形、菱形或者不方不圆、奇怪形状的器具,这和中华民族喜欢方方正正,圆圆满满的文化心理有关。

10.忌冒犯神灵

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千百年来的民间信仰,不管是否相信,保持一点敬畏没错!

水木然新书《价值规律》正式上市!

这些年来我之所以坚持不做知识付费

就是不想让知识变成奢侈品

而是想让知识可以普罗大众

这本书很便宜(不到40块),但字字如金

过年10大老规矩,年关10大忌,举头三尺有神明! 感谢各位的支持

让我一直写到现在

2019年,让我们再出发!

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购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