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逝世后要用布将脸遮住,并非迷信,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离世,是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最后都要面临的情况,人们从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也会孑然一身地离开。所以面对死亡,我们应该放平心态,没有阶级特殊也没有男女之分,这是一个人必须要面对的事情,谁都无法改变,不过有些人虽然可以坦然面对离世,但总会有一些人奇思妙想,追求长生不老。
一想起,长生不老,大家都知道秦始皇,话说秦始皇当年为了大秦帝国能够统治千秋万代,拥有无限皇帝的特权,他甚至跟王公大臣商讨此事,并且一直在寻找长生不死的方法。
为此,始皇帝派人到全国各地寻找长生不老的药物,他还组建了一支专门为他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道士,另外他还派遣一个名叫徐福的大臣替他到海外寻找长生不老之术,我们都知道世上就没有长生不老的药丸和法术,他的行为是注定失败的。
最终始皇帝代着失落离开了人世间。而我国一直流传着一个传统,就是刚离世之人要用一块布将逝者脸部遮住,人们也对此非常好奇,为什么要用一块布去遮挡脸部呢,其实这样做并不是封建迷信。研究人员发现这么做其实有科学道理的。
古代习俗早就流传着将脸遮挡死者的做法,话说古人去世后,在经过一系列简单整容仪表之后,然后在逝者脸部放上一张纸,不过这种纸不是一般的写字纸之类的,而是用米黄色纸张,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用米黄色的纸张呢?其实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是有一定道理的。
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早在古代,人去世后,并不会赶快下葬,通常都是先找个合适的地方进行放置,以此来表示亲人们对于逝者的一种悼念之情,等选好了黄道吉日才会让逝者入土下葬。
而在这中间的一段时间,为了避免逝者是陷入假死昏迷状态,怕人实际上还有呼吸的生命迹象,人们就会在逝者上盖上一张米黄色的纸,如果人是从昏迷状态醒来,则人的正常呼吸会导致纸张来会上下飞动,并且人呼出来的气会液化成水覆盖在米黄色的纸张上,这也是判断人是否离世的一种判断方法,因为古代不像现在科学技术先进,他们没有精密的器材可以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单纯靠人的肉眼是很难判断一人是否离世。
还有一种原因是避免恐慌,俗话说死者为大,但有些逝者是因为意外而亡或者因为疾病而逝导致人体的仪表无法修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一旦离世后,由于会放置一段时间,人的内部没有血液循环就会开始腐烂发臭、发硬,人的肌肤没有弹性,脸部的仪表会不受控制的发生变化,甚至扭曲,而在下葬之前,通常都会组织亲戚朋友前来惦念逝者的最后一面,为了避免人的恐慌,就会将脸部进行遮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前来吊唁人的心理恐惧。
其实这样做也是为了减少给逝者家属的伤痛,触景生情的场景想必大家都会很伤心悲痛,更重要的是为了尊重逝世的人。还有一种是真正无法根据科学考证的,这个古代迷信的讲法跟头七有关,所以遮挡一块布也是为了告诫逝者的灵魂不要在人世间停留了,是时候尊重天道轮回,去重新投胎做人。
古人还认为人离世后,人们都会把逝世人的双眼闭合起来,以此希望逝者能安心上路,而有些时候是因为特殊原因,逝者只能睁着双眼,人们往往认为这是逝者还有未完成的心愿或者心事放不下,因此不愿意远离人世界,所以家属只好拿来黄布盖到逝者的脚上,好让逝者放心离去,以此来告别牵挂。
盖布的历史来源
根据历史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在改革内政,徐图自强,伍子胥正是吴国的大夫,他为吴王鞍前马后。为春秋吴国的快速崛起和富兵强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伍子胥
后来吴国灭掉越国后,伍子胥建议吴王把越王勾践杀了,否则会给吴国带来灭国的祸根,但是吴王此时只知道宠幸美人,对伍子胥的建议置之不理,后来吴王因听信宫中小人说:伍子胥妖言惑众,不把您大王放在眼里,吴王一怒之下,逼得伍子胥自杀,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攻灭了仇敌吴国,吴国姑苏城攻灭之前,吴王后悔杀了伍子胥,于是吴王含泪自尽,在自尽之前他特定命人在他死后要用黄布遮挡自己的脸部,以表示无脸再见伍子胥,因此后人都遵守了吴王这一习俗,这就是盖布遮挡脸部的历史原因了。
说句实在话,中国对于人逝世之后的习俗还有许多讲究,尽管各有千秋,但都是希望逝者能够得到安息,可以结束生前的心事和烦恼。一身轻过奈河桥,无恼喝过孟婆汤,来世便可以继续快乐的生活,这些方方面面的传统都是为了对逝世亲人的留恋之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