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三月,农村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说的啥意思呢?
导读:步入三月,农村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说的啥意思呢?
正式进入了阳春三月,天气开始逐渐变暖,今年的清明节在农历的三月初五,俗语说: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这句老话说明今年的春天来得比以往要晚一些,按照老话来说,清明节出现在农历的三月,天气回暖也会比较的晚,俗称:二月清明花开罢,三月清明花未开。意思是清明节在农历的二月,回暖会比较的早,花儿早早地就开放了。春回大地比较早一些。
今年的清明节在三月初五,农村有老人说今年三月初五清明节不宜上坟,这是为什么呢?这也源于今年的阳历跟阴历的日子恰好是一样的,阳历的四月初一恰好也是农历的三月初一。虽然相差整整一个月,但日期却正好是一样的,农村有说法阴阳相同日子不上坟,所以也就有了今年清明节不宜上坟的说法。关于农历三月的俗语有很多,其中有句俗语叫: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三月怕三七;
农历的三月,是天气变化最为频发和异常的一个月,俗称三月的天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三月有的时候会晴空万里温暖异常,有时候也会阴雨天气下个不停,有的年份甚至还会出现霜冻倒春寒。原本该是温暖无比的三月,由于寒潮的来袭冷得让人直呼受不了。三月的天气不仅要温暖,而且在这干旱的季节里,农田最迫切需要的莫过于是降雨。
三月气候干燥,水分蒸腾挥发得特别的快。这也是为什么在早春盖房子、装修最为多见的原因所在。在这样干燥的天气修房盖屋,干燥得特别的快,水分能够完全挥发,这样的房屋不会出现返潮,而农田在农历的三月,由于蒸腾作用的加强会出现春旱,农田是非常需要降水来缓解旱情。所说的三月怕三七,分别指的是三月初七、十七和二十七。为什么要怕这三个带七的日子呢?
农村俗语:三月初七雨淋淋,谷积场中如土堆,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根据农谚的以往经验,在农历的三月只要是逢七的日子出现降雨。那么这个春天雨水将会非常充沛,农田能够得到雨水充沛的灌溉。这样的天气走势才是一个好年景应有的天气,能够让粮食喜欢丰收,谷场上的粮食像土堆一样的堆积,如果在逢七的日子没有出现降雨,那么这个春天将会是一个缺少降雨的天气,粮食将会出现大幅度的减产,连吃都不够吃心里自然会害怕。也就演变成为了俗语:三月怕三七。
四月怕初一;
跟农历三月相比,四月对于降水的需要就要少了许多,这段时间农田的庄稼正处于扬花或者灌浆。需要的是万里无云晴朗的好天气,这样的天气才利于庄稼的生长,为什么要说四月初一呢?农谚有句老话叫:初一下雨下半月。所以说如果四月初一要是出现了降雨,那么整个四月很有可能一直处于阴雨天气。整天不是阴天就是下雨。一点太阳都见不到,庄稼缺少了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对于扬花灌浆阶段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持续阴雨天气会导致粮食出现减产,频繁的降雨还会造成庄稼大面积的倒伏,引发小麦黑穗、根腐病等问题。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到收获的时候寥寥无几,这样的场面搁谁也很难接受。所以也就有了俗语:四月怕初一的说法。可见月份的不同,庄稼农作物对于天气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农历的三月是期盼降雨,而到了四五月份的时候,反而迫切地需要大晴天。尤其是小麦收获的季节,老话称之为有钱难买五月旱。天气越热越干燥反而越好。
农村很多俗语老话都是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得来的,尤其是关于天气走势变化的农谚,更是实践得出的真理,对于这句俗语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补充留言。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