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作者:马强

【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人生两大事,生与死。老人们都说,阎王爷在每一个人轮回转世的时候,是先造死,后造生。就是说先要在生死簿上注定这个人百年之后是如何的死法,然后再确定他如何投胎转世,这才是如何生。所以,在老家但凡是有人去世了,那就是塌了天的大事,其关注程度绝非一般事情所能及。千百年来,老家人在丧葬方面有一套非常严谨的流程和禁忌习俗。

【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首先,在老人病重之时,就要通知所有的亲戚本家都来看望。一般的给打个电话或者带个口信就可以。但有两种关系的亲戚,必须要病人的儿或孙带着酒,糖,茶或者其他三种不同的三色礼上门去请。

一种亲戚是女病人的娘家人,一种亲戚是男病人的舅舅家,我们这里统称,姑舅。这两门亲戚是最重要的,不可忽略地。所以要儿孙带上礼品上门拜请,来探望病人。而一旦到了这种地步,也就意味着病人的病情已是病入膏肓,回天无力了。此去一看,生离死别,也就是最后一面了……

这两种亲戚关系,老家话叫上邦亲戚,那绝非一般关系可比。又叫骨独主儿,这里方言把骨头叫骨独,意思就是主心骨,是骨肉相连、钢刀割不断的血缘亲情。

【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我在奶奶去世之前最后的日子里,亲历了这种痛断肝肠的伤心场面。当奶奶唯一的娘家弟弟,我的舅爷爷,受请前来看望他的老姐姐最后一面时,奶奶侧卧在病床之上,听到了弟弟一声姐姐啊,我来看你来了。被久病折磨得疲惫不堪,形神枯槁的奶奶一下睁开了许久未睁的双眼,那眼里,欣喜交集着悲伤,淡然里混杂着留恋。只一声你来了便已泣不成声,泪如雨下!两双瘦骨嶙峋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弟弟像是要拉住这即将西去的姐姐,姐姐像是要抓住这人世间最温暖的手不愿离去。巨大的悲痛,伤心和无奈,都交给了满脸滂沱的泪水。我们所有人的心,在那一刻,都碎了……

【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按照老家的风俗,老人在弥留之际即将咽气的时候,就要穿上全套的寿衣。如果等到咽了气之后再穿寿衣,到了阴曹地府就是光着身子,受尽阴寒之苦。所谓全套寿衣,一共七件,不算鞋袜巾帽。寿衣从开始缝制就有着很多的讲究和忌讳。

不穿短。寿衣,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以衣托后辈儿孙之寿命。短寿衣便是短寿,所以亡人不穿背心和裤衩这类短小衣服,免得后辈人出现夭折,少亡等祸事。

不穿花。据说穿了花布做的寿衣,亡人来世就会转生成为丑陋不堪的癞蛤蟆。

不穿接。就是寿衣的每一片部件,都要从整匹布料上一刀裁成,不可短了小了再另外裁布缝接。这样后辈儿孙才会整整齐齐,大概指的是相貌身材吧。

不穿斜。就是布料必须是平纹的棉布或者绸子。这样后辈儿孙才不会走入歪门邪道。绸音谐稠,寓意后辈儿孙满堂,多子多孙。

寿衣的穿法由里到外的顺序依次是:衬衣,衬裤,棉袄,棉裤,外套,裤子。男穿夹棉长袍,女穿大红裙子。衣服上所有的纽扣都是老式的布扣,即用专门做扣的细绳编拧而成疙瘩扣。忌用铁扣,据说铁扣上身如同刑具在身,亡灵在阴间便如同服刑一般。上衣和袍子都是传统的偏开大襟子,不穿我们现在这种对襟衣服。寓意后辈儿孙们个个都是胸襟宽广,不是小气之辈。男者还要戴上一顶八角小帽,不戴有帽檐的帽子。是怕布料腐朽之后,帽檐里的塑料片倒下来遮住了亡人的眼睛,后辈人里就会出瞎子。女亡人还要用红布缝制一双七寸长的袖套戴于两手上。据说是因为女人在阳间为人之时,一日三餐常在灶王爷年前打转,年常日久难免有泼撒米面之过失,就有了糟蹋五谷的罪孽。戴上袖套阎王爷就看不到手,也就免了剁手之刑。最后以布包头代替头巾,拢紧头发。用绑带扎紧裤腿下口。男穿黑色圆口布鞋,白布袜。女穿圆口红布鞋,红布袜。鞋上均以素色丝线绣上莲花,因为莲藕多子,所以取后辈人丁兴旺,多子多孙之意。

【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所有的衣服鞋帽等物都必须要由亡人的亲生女儿亲手缝制,绝不可让外人代劳。因为穿了别人做的衣物,就欠下了阳世间人的债,到了阴间那些衣服鞋帽就变成了铁衣铁鞋铁帽,有受不尽的苦难。

穿戴整齐后,再给死者口中放入一枚银耳环或者戒指,这叫做探口银,寓意后人辈辈都有钱花,就可以停尸地面了。地面上铺上厚厚一层整齐的谷子草,平放亡人,安枕,全身盖白纸。用细麻绳拴住双脚腕,听说这样是为了防止诈尸。然后所有在场的家人都要出去在大门口外面跪烧旋门纸,因为肉身虽死,但是亡魂还在门外徘徊,需要冥币开销,打点。烧完了旋门纸,这个家里所有的人都用塑料编织袋装上少量的麦秸秆,围坐在亡人的两侧,俗称坐草。这个时候就开始筹划所有的祭奠事宜,老家人把这叫过事。首先确定请用哪位阴阳先生,再安排合适的人选去通知女亡人的娘家人或男亡人的舅舅家,俗话叫请姑舅。其实就是把死讯和阴阳先生推算出来的下葬日子告知他们,来行祭奠之礼。

【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祭奠仪式是整个过白事的重中之重,有着许多繁杂的仪式,也有许多的禁忌,都是关系到亡人和生者祸福的大事。所以必须请来村庄里几位见多识广,久经白事的长者来主持大局。并且和阴阳先生相互配合,铺垫帮衬,以免出错,导致亡灵不安,祸延子孙。

因为流程繁琐,所以要用到大量的人手。所以得由一位外姓人带领着一名亡人的子或孙,挨家挨户的去请庄子里的乡亲们家家来个人帮忙,这叫请代劳。

按照老家的风俗,家里有人去世后,在埋葬之前,家属是不能走进别人家大门的,以免给别人家带去晦气。所以要有一个外姓人领着去到每家每户大门外跪下来,让外姓人去叫门喊人出来。告知死讯和来意,递上一支烟,孝子叩首尘埃。人家接了烟,就算是答应了,必会按时前来,帮忙打点。请些男人来忙活外面的活计,还要请一些心灵手巧,厨艺好的姑娘媳妇们来主厨帮灶。过白事,给所有客人们吃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事后全体乡亲们对事主家过事好坏褒贬的评定,是大事情,马虎不得。

【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邻居处得久了,难免因为些鸡毛蒜皮地埂水路的小事儿红脸,断了来往。但如果家人去世了,你能上门去请,一跪一拜,天大的怨仇也都烟消云散了。山里人啊,憨厚,实诚。只一句人家天都塌了,还计较啥呢?便把一切怨恨不满都散于无形。我亲眼见到许多的邻里乡亲确实是因为过白事而消弥了多年的怨恨纠缠,从冤家对头变成了兄弟朋友。

【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等到人手备齐,物资采购齐全,灶上一二十个姑娘媳妇忙活着传统菜肴的备料,蒸,煮,烹,炸,拣,洗,切,剁。门窗大开,散发出阵阵香气和满门满窗的蒸汽,锅碗瓢盆刀叉的交响声中,满院子忙着贴挽联,搭帐篷,抬桌子摆板凳的男人们,还有烟囱里翻滚噴涌裹着火星子的浓烟,都在宣告着一场盛大的祭奠仪式即将拉开帷幕……

摄图:马 健

【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作者简介

【原创】《烟火里的村庄》之《葬礼》(上) 马 强1975年出生, 现居宁夏同心县张家垣乡海棠湖村 。小老百姓 ,胸无大志 ,荷犁执鞭却偏偏喜欢舞文弄墨 ,相信文字就是心灵开出来的花朵。

作品散见于《宁夏建筑业》杂志,《三建人》报纸,《同心网》以及《行参菩提》《六盘山诗文》《草堂耕读》等文学。现供职于宁夏银川三建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