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过世之后,为何一定要穿着寿衣才能下葬,真不是为了防尸变(人过世之后去哪里了)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千百年来人们都必须经历生老病死,无人能避免。
在古代,皇帝享受着最好的东西,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一直想要长生不老,所以他们会派人去各个地方寻求灵丹妙药,或者是作法乞求神灵让他们可以永生。实际上,不仅是皇帝会想要长生不老,就连最底层的百姓也会有这种想法。
但是对于科技发达的今天都不可能做到让人永生,更何况是医术落后的古代。
所以在封建时期开始,如果家里有人过世了,他们的家人都会给去世的人风光安葬,尤其是皇宫贵族去世了,不仅排场很大,还会安排一些活人给他们陪葬。
几千年来人们形成了丰富的丧葬礼仪。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是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早期出现过葬、火葬、瓦罐坟,寄死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繁琐的丧葬变的简单起来,除了土葬,其它的方式慢慢的消失了,很多时候大多数规矩都只适用于土葬,所以说消失也很正常。
我们会有疑问的就是,从封建社会早期开始,在家中有人去世后,家人都会给她穿上寿衣,之后才下葬,那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还有一种为了防止尸变的想法?
其实,在死者弥留之际的时候,必须给死者穿上寿衣。
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
寿衣一定要是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归宗。
但是,寿衣的选择和朝代以及风俗习惯是不一样的。在每个朝代都要为死者穿上寿衣的这个习惯是一样的。
最重要的是,寿衣的穿衣方法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死者穿的寿衣通常都是奇数的,上下相差二,如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最多是上十一下九,即穿十一件上衣,九条裤子(女的可用裙子代裤)。
夭寿者,亦即不到五十多岁而死的人,一般只能穿三件。死者的年龄愈大,愈可多穿,表示有福有寿。再者,是不可以穿用兽皮和绸缎做的寿衣,用了兽皮,流传下来的说法就是下辈子很可能成为兽类,绸缎则有可能会断子绝孙,寓意不好。
通俗来说,给去世的人穿寿衣是为了让去世的人风光的下葬,毕竟在古代,实行的基本是土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在死后会为她停尸三天。
这就必然出现一个问题,棺材里面的尸体久了会腐烂,会流出液体来,并还可能透过棺材渗漏出来。为了防止渗漏,除了在棺材里面放上草木灰、草纸一类吸水的东西,还要多穿衣服,亦为了能吸水分。夭寿者通常在死后很快埋葬入土,所以可以少穿衣服。后人相袭成俗,一直沿用下来。
所以给去世的人穿寿衣根本不是为了防止尸变,两者也没有一点关系。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