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前一幕惹哭全网,3个细节道尽老年人的悲欢

01

最近,看了网上一段视频,心里很不是滋味。

山西一位老人突然去世,儿媳查看了家里的监控画面,发现了让人心酸的一幕:

低矮的瓦房下,老人独自坐在门槛上,

冬天的太阳温暖地照在老人身上,可她却一点都不开心。

阳光下的身影,投射在屋里的地面上,被拉得很长很长。

老人用手托着脸颊,看上去像是在沉思,没一会儿,又开始趴在手臂上无奈地哭泣。

几分钟之后,老人擦干眼泪走进屋内,躺在床上,再也没有起来。

事后,全家人看到这段视频,瞬间泪崩。

老人去世前一幕惹哭全网,3个细节道尽老年人的悲欢 我这个局外人,看到这样的一幕,也没忍住眼里的泪水。

人老了之后,所图不多,无非是子女常回家看看,儿孙绕膝,满堂笑语开怀。

可这个小小的愿望,在很多老年人心中,却成了一种奢望。

故事中的老人,出事那天,还和女儿聊过视频。

下午2点多,邻居去串门,发现老人不对劲,赶紧给孩子们打电话,可惜老人还是走了。

过了几天后,家里的儿媳查看当天的监控,发现了这心酸的一幕。

那一天,独自坐在门槛上的老人,可能已经察觉身体不舒服,可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她没有给任何一个孩子打电话。

一个人发呆、一个人孤独、一个人抹眼泪、一个人回屋、一个人走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每次我们看到家里的老人孤独去世,心里都很难受,也暗暗下定决心,今年一定要多回家陪陪父母。

可现实呢?

很多在外打拼的成年人,回家看父母的次数越来越少。

如果你仔细看完这段监控,就会发现画面中隐藏的3个细节,道尽了老年人的悲欢。

02

第一个细节:老人面对监控,和儿女做最后的道别

去世老人的家里,装了监控。

孩子们当时这样做,也是觉得父母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担心发现什么意外。

没想到,这个用来监控老人的工具,变成了老人用来和子女道别的方式。

出事当天,老人应该是特意选择坐在了监控的正对面,因为他知道,这个位置孩子们都可以看到她。

也许,当时老人心里还存有一丝幻想,觉得子女们可能会通过监控发现自己的异常,可能会打过来一个电话问一问。

可4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她什么都没有等来。

给居家老人装监控,成了现在很多子女照顾老人的一种流行方式。

山东的一位小伙儿,常年在外地打工。

母亲去世后,为了方便照看父亲,他在老家的院子里装了监控。

结果,监控中出现的画面让他更揪心:

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每天起早贪黑出去打工赚钱。

晚上下班回来,冷锅冷灶对付着。

最让他受不了的是,闲来无事的时候,父亲都会搬一个小板凳,坐在门前的监控下,看着对面马路上的车来车往。

唯一陪伴他的,就是家里的一条小黑狗。

老人去世前一幕惹哭全网,3个细节道尽老年人的悲欢 为什么装监控呢?

因为老人年纪大了,不放心;因为老人不愿意去城里住,不放心;因为自己没空经常回来陪他们,心里愧疚等等理由。

信息技术的发达,让子女可以不出门就能看到在家的老父母,空闲的时候,还能语音喊话来陪陪他们。

可机器终究是机器,没有人的温度,也代替不了子女在身边的陪伴。

老人最想你的时候,只能守着冷冰冰的监控。

天气不好,他们也会在监控下站一会儿,为的就是能让你看到他。

可作为子女呢?

一天、甚至几天才会去翻看监控的画面。

03

第二个细节:老人有心事,却和谁也没说

监控画面中的老人,呆坐过、哭过,她的心里应该是装了一些心事。

老人的儿媳后来回应说,家里平常都有人,自己上个月还在家里住了好久,为的也是陪陪老人。

可这些陪伴,都没有窥探到老人的内心世界。

到了这个年纪,要求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未了的心事却逐渐浮上心头。

人老了之后,都会有一种遗憾感。

很多年轻时候没做过的事情,很多亲人相聚没说过的话,很多想要去的地方,很多相见的人,在脑海中的印记越来越明显。

作为子女,可能不能满足父母所有的要求,但是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帮他们圆一个梦,了却一桩心事,对于老人而言,都是天大的一种快乐。

所以,子女如果察觉到老人有心事,记得多问一句,多关心一下。

有时候,就算帮不上忙,子女的一份关心,也会让老人眉头舒展。

04

第三个细节:老人有电话,却不想麻烦任何一个子女

监控中的老人,家里应该有手机。

在察觉到身体不舒服时,根据监控画面中她的样子,当时完全可以打电话给子女、邻居、120等,挽救自己的生命。

可她,什么都没做。

或者说,她可能是主动放弃了生命。

原因呢?我们不得而知。

可能突发疾病,真的来不及打电话;

可能很早之前就有症状,一直瞒着不让孩子们知道;

可能子女的经济情况都不是很好,不想让自己成为他们的负担。

也许,有人觉得我这样猜测,不太靠谱,谁还不想好好活着呢。

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真的傻到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

老人去世前一幕惹哭全网,3个细节道尽老年人的悲欢 新闻中溺亡的这对夫妇,年近六旬。

膝下有一对子女,都已经成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当年3月的时候,老两口相继查出得病,他们不想麻烦孩子,硬撑了2个月,最后还是住进了医院。

结果,住院后发现治疗费用昂贵,没有能力支付,又不想拖累孩子。

于是,老两口没带手机,也没给孩子们留下任何话,选择了跳河轻生。

这天底下,对孩子最好、最傻的人,就是父母了。

小时候,倾尽所能,努力谋生计让孩子生活得更好。

老了, 担心自己得病拖累孩子,偷偷结束了生命。

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我一点都不认可。

看上去无私伟大的方式,却成了子女一辈子的痛。

就算经济条件不好,没多少钱,治不好病,起码还能在余生多陪陪父母,不给双方留遗憾。

这种决绝的行为,看似是对孩子好,却容易变成孩子一生的阴影。

父母可能永远不知道:

父母在,家就在这句话,在每一个子女心中的分量。

05

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说的也是父母老了,一个人过得太孤独的故事。

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作为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养得太优秀。

因为,孩子们优秀了,不是出国,就是工作忙,根本没时间回家看父母。

其实,孩子优秀并不是远离父母的借口。

人如果想孝顺,总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

我一直很喜欢网上的一段视频,视频中的男人,已经58岁了,还是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主任。

病床躺的是他88岁的老母亲,当天,男人去看望母亲,结果母亲突然说:

东东啊,你给我跳个舞看看。

其实,这位主任根本不会跳舞,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他即兴乱跳了一会。

母亲看了非常开心,这个主任也说了一段很有意义的话:

母亲高兴,我心里就高兴。

母亲平稳,我心里就平稳。

母亲在,是非常重要的。

至少我叫一声妈,她会说:东东,你来了。我听了,就会很开心。

如果,我叫了一声妈,没有人回应,会很难受的。

佛曰,人生最痛苦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其实,这句话,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同样适用。

于父母而言,老了之后,子女不在身边,得不到想要的团圆和陪伴。

于子女而言,总是说有空了就回家看看,直到父母突然不在了,才发现最痛苦的莫过于已失去。

再大的官职,再忙的生意,再落魄的人生,再远的路程,都不应该成为阻碍子女回家的障碍。

只要有心,总能找到孝顺的方法。

我是十月,

周四安好。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