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镯——腕间的深情,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手镯——腕间的深情,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是什么圈起了相思,扣起了恋爱?是什么象征着地位,期许着平安?

当然是这腕上的镯了。在衣袖掩映下,皓腕如玉,肌肤胜雪。手镯,这流传千古的环儿,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了。

手镯,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喜爱,这个称呼是在明代才开始被使用的。它亦称”钏”、”手环”、”臂环”等,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

明代的顾起元在著作《客座赘语·女饰》中这样介绍道:饰于臂曰手镯。镯,钲也。《周礼·鼓人》以金镯节鼓,形如小钟,而今相沿用于此,即古之所谓钏,又曰臂钗,曰臂环,曰条脱,曰条达,曰跳脱者是也。原来,《周礼》中就有记载的金镯,并不是黄金打造的手镯,而是形状有点像小钟、可以敲击的青铜打击乐器。而钏、臂钗、臂环、条脱、条达、跳脱这诸多称谓,才是手镯曾经的叫法。

手镯——腕间的深情,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我们如今流行的镯子,最常见的就是银镯、金镯和玉镯了。这些镯子会被象征性地寄托着辟邪的说法。特别是一种圆条形的宽镯,被称为福镯。晚辈们经常以它为礼物,送给年长的母亲,来祈求母亲能福寿安康。

古人佩戴手镯,是体现地位?还是一种禁锢?

手镯这种饰品,历史是相当久远的,我国就出土了距今六千年左右的手镯。当时的手镯主要是就地取材,有动物的骨头、石头、陶等。形状也没有固定的规律,有的又宽又粗,有的却表面光滑,还雕刻有花纹,相似于我们现在的镂空雕工艺了。不少学者认为:先民们在手臂上佩戴各种形状的手镯,应该不仅仅是为了美的追求,佩戴手镯更是当时礼仪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妇好墓出土的琳琅满目的玉镯,恐怕就是主人身份地位的最好暗示。

当然也存在着另一种推测:在父系社会,男人有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给女人戴上手镯,暗示这对女性的支配权。暗喻了这对女性的一种禁锢。

如今我们对镯子的定义,镯子就是圆满的,它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中国人喜爱玉镯,除了玉温润有德之外,还有另一种内涵:它充满灵气、总能化险为夷,预兆着平安与幸福。

除了材质的不同,镯子的形状也是比较多的。最常见的就是:贵妃镯、平安镯、美人镯、福镯、还有雕花镯。每种镯子都有其相对特殊的含义。

贵妃镯:这种镯形内、外圈呈扁圆,镯身或为弓形或为椭圆,镯形刚好和手腕贴合。相传杨贵妃十分喜爱椭圆形态手镯,后人称其为贵妃镯,适合手腕偏瘦的人带,且不容易晃动脱落。

手镯——腕间的深情,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平安镯:寓意平安。内外圈呈圆形,镯身内侧磨平或内外侧均磨平。

手镯——腕间的深情,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美人镯:内外圈呈圆形,内圈直径比较大,镯身浑圆、但直径极细。苏工讲究精细,美人镯是钏的变种,戴着要松垮垮落在手腕上,才是吴娃越女的风韵。

手镯——腕间的深情,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福镯:寓意圆圆满满。内外圈呈圆形,镯身也是浑圆的。

手镯——腕间的深情,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雕花镯:在玉镯上利用浮雕、圆雕的工艺,雕刻出富有寓意的各种图案。

手镯——腕间的深情,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金银有价玉无价

市面上的手镯,金和银为材质的手镯都是可以按重量和工艺来定价的,唯独以玉为材料的手镯,它并没有固定的因要素来确定它的价位。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正因为其无价,秦王才费尽心思想出以15座城池与赵国交换的诡计来骗取赵国的和氏璧,最终因为蔺相如的聪明才智,才有了我们读过的《完璧归赵》了。

手镯——腕间的深情,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2017年6月27日,一名江西籍女游客在云南瑞丽一家玉器商铺试戴手镯时,不小心将该手镯摔为两段。得知该手镯售价30万元之后,这名游客晕倒在现场。而经第三方机构瑞丽市宝玉石协会评估,被摔断的翡翠玉镯市场价值为18万元,和出售价30万相比,这是让人感叹玉市场的暴利啊!当然,这个玉该以什么价位赔偿才很合理我们作为行外人也是无法论断的。

手镯——腕间的深情,早已不仅仅是装饰而已 所以,我国古代,玉石、古玩等交易过程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是:顾客看上了哪一件玉器的时候,商家会将玉饰品放在一个垫上厚厚的布的托盘上并提醒顾客此物颇为贵重。顾客自己从柜台上的托盘内拿取观赏,待观赏完毕之后放回托盘内,店家再将器物收起来。这样,必须是一人放下后,再由另一人拿起,可以防止器物在传递过程中遭损坏而难以定责,这就是玉不过手的规矩了。

所以,我们在柜台欣赏或者试戴玉饰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拿放咯!否则,不小心弄碎的话,对于普通人的我们来说,就不是晕倒就能解决的事情了,真的是会倾家荡产的。

一方美玉总是可遇不可求的,白玉无瑕更是极品中的极品。所谓无棉不成翡,正品玉里面多多少少都是含有矿物质杂质的,反而是市面上太多以次充好的商品,结果人工漂白在注色的赝品却更加完美无瑕了。如果没有做好功课,炼就火眼金睛,千万不要轻易购入玉饰品,否则,你身上佩戴的,有可能是几块钱的石头,甚至是对身体有伤害的化学合成品哦!

—————————————-本文完———————————————–

参考文献:《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中国衣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